團結初中 沈艷
美國著名教育家愛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边@深刻說明了尊重教育的重要性。是的,尊嚴可以使人高尚,而人格尊嚴是人的第二生命,是一個人的脊梁。學生們,作為一個個生命個體,他們的基本權利應該得到尊重,他們也應該有權力捍衛自己的人格尊嚴。而作為塑造人類靈魂的我們,就更不應該去傷害學生的人格尊嚴,因為,只有尊重的教育才能教出尊重他人的學生。尊重學生,要尊重學生的成長規律和個性特點。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群體,他們有的有自卑傾向,表現為對老師的責備逆來順受;有的比較自信,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還有的學生介于兩者之間,凡事持觀望態度。針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要“對癥下藥”。
尊重學生,要尊重整個課堂。以前,我們班遲到的學生,總是做著大家包括我也認為“天經地義”的事情。遲到了,先喊 “報告”對老師以示尊重;得到老師允許后,進入教室;緊接著向老師說明原因,最后才能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我發現,這樣的“天經地義”,既耽誤了師生的教學時間,對課堂秩序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后來我想,為什么不能請遲到的學生安靜地走進教室呢?學生遲到肯定有原因,很少有故意搗亂而晚來的。在課堂當時詢問,無論老師還是所有學生,精神都無法馬上集中,因為遲到的個別人而耽誤大家的時間,實在得不償失。通過嘗試,我發現,遲到的學生并沒有增多,反而越來越少。課下一問才知道,老師不再詢問,同學們緊緊盯著,這讓他們感到很不好意思,也感到很羞愧!
尊重學生,要變“指”為“請”。在好多老師的課堂上,我發現了這樣一個場面,當老師請學生回答問題時,不是親切地點他們的名字,也不是手心向上,做出請的姿勢,而是把手指一伸,對學生“你”“你”“你”的指指點點。指指點點,是以前直至現在很多老師都用過的叫起學生的方式。殊不知,這種行為,是對學生的一種不尊重。這種行為暴露了我們教師頭腦中的舊觀念:還沒有把學生當作一個個與我們平等的活生生的個體。在教師的潛意識中,他們只是‘小毛孩子’,用食指‘點將’沒什么。但是我認為,尊重應該是無微不至的。在叫起學生回答問題時,應該改“指”為“請”,手心向上,做出一個優雅的動作。雖然只是一個張開全部手指的變化,但效果卻大不相同。“指”,傳達了上對下的命令;“請”,則更多地體現了教師對學生人性化的關懷與尊重,同時也樹立了一種全新的教師形象。
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無償勞動。在我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相處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尊重體現最多的首先是尊敬老師,其次是尊重學生。尊重可以改善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學生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同時,學生也有受到尊重的權利.和學生談話時,我們應該把學生看成是與老師平等的個體,而不是用居高臨下的姿態和命令式的語氣對待學生,批評一通,大吼一氣!疏不知“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對于學生的付出,老師也應該心懷感激。在班上,我經常感謝學生--感謝科代表幫自己給全班同學發批改后的作業本;感謝值日生把黑板擦得那么干凈;感謝學生能夠承認并改正自己的錯誤;感謝同學們認真聽好每一節課……,常把感謝的話語掛嘴邊,真誠地感謝學生為支持自己工作所做的一切努力!坝枞嗣倒,手留余香”,學生們在逐漸適應了我經常性感謝的過程中,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價值,在尊重老師的同時,也學會了尊重他人。因為他們從老師身上深深地懂得了:尊重他人是文明的起點.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美德。
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情感。師愛是陽光雨露,學生是花朵禾苗。愛學生,就必須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當前的初中生,由于受書籍、網絡等社會環境的影響,成熟較早,感情世界比較豐富,他們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如果有意或者無意之間傷害了他們的感情,就會刺傷他們的心。“中學生早戀”是班主任老師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因而教師對微妙的男女同學之間的關系就更要小心謹慎。學生的感情是純潔的,不能任意踐踏。如果我們都能夠尊重他們的感情,同時用恰當的語言給予正確的引導,是能夠收到好的教育效果的。
尊重,是師生和諧的基礎,是家庭和諧的基礎,也是社會和諧的基礎。老師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尊重學生,讓孩子“此后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吧!”
[教育學生,請從尊重開始(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4.尊重的反義詞
5.與尊重有關的成語
6.尊重的同義詞
7.懂得拒絕的尊重
8.關于尊重的說說
10.尊重學生的“傾聽”權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