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儀征市實驗小學
○陳秉章○
語文教學區別于其他學科的一個顯著特點是語言文字訓練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辯證統一。它既要進行聽說讀寫的基本訓練,又要有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熏陶。在課堂教學中,我采用“讀寫結合,寓德其中”的做法,把思想品德教育與語言文字訓練緊密結合起來,溶思想性與工具性為一體。
一、讀中探寫,積極吸收
語文教學中,學生的讀是作者的寫的逆向活動。指導學生讀書要指導學生從打開字、詞、句、篇等思想外殼入手,像剝筍一樣,主動進取,由表及里逐步把學生引入書中,領會文章的思想內容,弄清作者立意選材、謀篇布局的思路,讀中明義、讀中探寫,積極吸收。
讀,就形式而言多種多樣。但教學一篇課文,讀的順序一般可以這樣安排:
1筆遠痢U饈淺醮謂喲タ撾模學生可邊讀課文邊勾畫出文中的生字生詞,借助拼音和字典,掃除閱讀中的字詞障礙。2蓖ǘ痢T諫ǔ閱讀中的字詞障礙后,要求學生將課文連貫地、完整地從課題到結尾進行通讀,注意文章寫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物,或寫的是哪一方面的內容,講的是哪一方面的問題,對文章有一個粗略的了解。3畢付痢6鑰撾鬧鵓洹⒅鴝穩險孀邢傅囟粒理清文章的段落層次,找出關鍵性句子、詞語,通過分析研究、綜合概括,弄清文章講的是什么道理,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本讀。學生通過試讀、通讀、細讀,了解了文章的內容,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還要指導學生精讀。看看作者是怎樣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的,運用了哪些好的寫作方法。這些,作者沒有用文字寫出來,需要從形式和內容兩個方面聯系起來思索、琢磨,精讀深思。
指導學生試讀、通讀、細讀、精讀不能平均用力,隨著年級的遞升,要逐步提高速度,并把重心由前向后移動,培養學生理解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種子的力》是夏衍同志抗日戰爭時期的作品。我是這樣安排學生讀的順序的:首先放手讓學生試讀、通讀,從字面上了解種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力。接著指導學生細讀課文,理解作者借種子的力鼓舞人民團結一致與日本帝國主義抗戰到底的思想內涵。在此基礎上重點指導學生精讀課文,探索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思想安排段落層次的,作者的思想是怎樣表達出來的。《種子的力》開頭以“有這樣一個故事”提出“世界上什么東西的力氣最大”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從而引出“世界上力氣最大的是植物的種子”的答案。接著以“這兒又有一個故事”,用種子發芽,能把一切機械力所不能分開的人的頭蓋骨完整地分開這一事實,證明種子的力超越一切。再從人們常見的壓在石塊下的小草頑強不屈地挺出地面的例子,告訴人們種子的力是一種普遍現象,而種子的力就是“生命力”。這樣,文章層層展開,從種子的力談到生命力,也就在引出“生命力”的字里行間透露了作者的思想。即:“只要生命存在”,就要“長期抗戰”,“不達目的不止”。學生在反復精讀深思過程中領會作者寫作意圖,理清作者的思路,既受到了思想教育,又學到了寫作知識。
二、把握重點,選好“突破口”
教材中的課文,一般說來思想內容與表現形式都結合得較為完美。如何選好“突破口”透語言“外殼”把學生引進思想的“內宮”,是處理好讀寫關系、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環節。
從“突破口”領學生入境,教者首先要“入境”。要在反復鉆研教材的過程中,咀嚼、消化、吸收,精細地體察作者的思想脈搏,揣摩作者情感的凝結點以及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疑點。一般說來,有關“點”的交匯處宜乎選為教學的“突破口”,由此插入,披文入情。因文悟道,帶動全篇的教學。
“突破口”的選擇要根據課文的特點,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知識水平、學習能力等諸多因素分析綜合而定。比如《珍貴的教科書》,課題中的“珍貴”一詞,是作者情感的凝結點,是本文教學的重點。對今天的孩子來說,教科書是學習的必備之物,又是平常之物。“珍”在何處?“貴”在何方?這是今天的孩子們所難以理解的。從解決這一問題入手,指導學生循著作者的思路讀課文,把孩子帶入炮火連天的戰爭情境,讓他們設身處地推測想象當年的孩子們學習無書、抄書、盼書之苦。從具體的語言中體會毛主席的關懷,黨中央節省文件紙張印書之“珍”,指導員用生命護書之“貴”。
選擇“突破口”要緊緊地把握住教學的重點。以《珍貴的教科書》來說,用“珍貴”作題眼是作者用先烈的滿腔熱血激蕩孩子的心靈,激勵他們奮發進取的用意所在。把握這一重點,指導孩子透過題眼,縱觀全文,既能較為順利地理清文章的思路,學到題文關系方面的初步知識;又能體察到作者情感脈搏的跳動,領會“珍貴”的深層含義是“一直激勵我前進”的精神力量,從而受到珍惜幸福學習生活的教育與感染。
三、因文而異,找準結合點
語文教學不論是思想教育還是語言文字訓練,滿天刮風,遍地落雨,只能是雨過地皮干。
必須因文而異,找準語言文字訓練與思想教育的結合點。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在明理陶情的過程中掌握語言文字。一點一得,潛移默化,受益終生。尋找結合點的方法多種多樣,這里略舉三例:
1閉易加镅砸蛩賾胱髡咔楦械慕岷系恪
《珍貴的教科書》中指導員最后用微弱的聲音說:“你們要……好好學習……將來……”這里的三個省略號飽含作者對先烈的崇敬,對后代的期望之情。教學時,既要弄清第一、二個省略號表示說話的斷斷續續;又要弄清指導員為什么沒有力氣還要說下去的道理;還要指導學生通過省略停頓語氣的練讀,體會斷中有續,語輕義重的思想感情。第三個省略號的學既要弄清表示指導員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完;又要指導學生循著作者情感的脈搏推測想象指導員可能有哪些話沒說,讓學生說出來;還要進行分析比較,使學生懂得此處無聲勝有聲的省略妙用。而后,聯系上下文讀句子,體會前一、二個和第三個省略號的不同用法及其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閉易佳盜沸問接胄醋饕饌嫉慕岷系恪
《大雪山》第六節具體寫紅軍與惡劣環境搏斗的情景,意在贊頌紅軍的英勇頑強。前三句分別寫風雪狂,冰雹猛,雨水急。第四句寫紅軍的英勇行為。在試讀、通讀、輕聲自由讀充分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前三句單人輪讀。寧靜的教室一人讀一句,風、雨、雪、雹交相襲來,更顯得環境的惡劣。第四句全班齊讀,增強氣勢,展現紅軍英姿,激發學生情緒。尤其是“一步一步向山頂前進”通過表情朗讀引導學生想象,讓學生心中矗立起紅軍明知雪山險,偏要翻雪山,一往無前的英雄形象。葉圣陶先生說得好:“美讀得其法,不但能理解作者寫什么,而且能與作者的心靈相感通。”這種教育與感染是一般說教所不能達到的。
3閉易莢畝廖收與說寫表達的結合點。
《落花生》借物喻人,從花生的特點形象地講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的道理。學生通過讀、思、議等活動入境悟道。結合閱讀,我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教室門前的垂柳,留心特點。此刻,范文的啟示與學生胸中的積蓄一拍即合,產生強烈的表達欲。學生借垂柳的特點喻人,寫了美而不驕的謙遜;折而不屈的堅韌;水浸浪擊處不擇條件的成材;老樹鋸后冒新芽前赴后繼的獻身。文筆雖然稚嫩,但卻表達了孩子們純真的心,收到了既教文又育人,既練文又練思想的良好教育效果。
《我的戰友邱少云》教學實錄
(第二教時中的片斷)
師:同學們默讀第五節,想一想“敵人竟使用了燃燒彈”,這里為什么用個“竟”字?
(學生查字典聯系課文選擇“竟”的字義)
生:這里用上“竟”突出了敵人搜索目標的手段更嚴酷了。
生:這里用上“竟”告訴人們邱少云他們潛伏的形勢更危急了。
生:我覺得這里用上“竟”,還告訴人們一種意想不到的事情就要發生了。
師:這個“竟”字用得好,同學們理解得也很深刻。現在請同學們讀課文,“竟”字要重讀,注意一下燃燒彈引起的后果。
(學生齊讀第五節)
師:(出示掛圖)請同學們仔細看圖,再讀讀課文,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火情。
(學生時而看圖,時而讀書,時而沉思)
生:枯草著了火,風大火大,一片火海。
生:我覺得“風大火大”說成“風助火勢”可能好一點。
師:很好!
生:我認為一片火海說不夠恰當。
師:為什么?
生:因為火海指范圍很大,而課文中的“我”就在邱少云附近,可以說“越燒越烈”。
師:你讀書很認真,也很動腦筋。還有誰繼續說。
生:火苗子呼呼蔓延。邱少云帽子著火了,棉衣著火了,全身著火了,烈火把他吞沒了。
師:同學們描述得很好,這個火太厲害了,課文稱它為棗
生:(齊)一團烈火。
師:同學們閉目靜思一下:“一團烈火把他整個兒包住了”,從這個“包”字你能想象到什么?
生:我好像看到邱少云周圍都是火,全身上下都是火,在一個火球當中,成了一個火人。
生:從這個“包”字,我好像看到邱少云被無數條火蛇緊緊地纏著。
生:從這個“包”字,我們可以想到邱少云頭發燒焦了,眉毛燒焦了,無數火舌瘋狂地舔著他的皮肉。他的血肉模糊了,成了一個火人。
師:同學們,“我”親眼看到自己的戰友被燒成這個樣子心里會怎樣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七節,體會“我”的心情。
(學生練習表情讀,指名表情朗讀第七節)
師:同學們想一想,這時“我”的心情怎樣?
生:我的心繃得緊緊的。
生:我的心像刀絞一般。
師:(板書:繃)請同學們讀第七節第一句。
(學生齊讀“我的心繃得緊緊的”)
師:“繃”應讀bēng,不要讀成bōng。請大家看課文,說一說我的心為什么“繃得緊緊的”?
生:(齊)擔心這個年輕的戰士……叫起來。
師:為什么這樣擔心呢?請同學們看前文(6節),找出有關句子、重點詞語。
生:(邊讀書邊圈畫)齊讀“這樣一來……整個班……整個潛伏部隊……重大損失……作戰計劃……全部落空。”
師:同學們從這里可以看出邱少云的舉動棗
師 生(齊):事關重大。
師:因此--
生(齊):“我的心繃得緊緊的。”
師:請同學們以這樣的心情讀第七節。
(學生表情朗讀第七節。)
師:同學們已初步體會了“我”的心情,現在我們進一步來研究“這怎么忍受得了呢?”這是一句什么樣的問話?
生(齊):反問句。
師:誰能將這個句子變換一種說法?
生:這是忍受不了的。
生:這忍受不了啊!
生:這是不能忍受的。
生:這實在忍受不了啊!
師:課文為什么用反問的句式?請同學們讀句子,體會作者要表達的感情。
(學生自由練讀,個別讀,齊讀)
師:(板書:忍)請同學們讀書,把這一節中的“忍”字圈出來。
(學生讀書、圈畫)
師:聯系課文理解一下這兩個“忍”字各表示什么意思?
生:“不忍眼巴巴地看著我的戰友活活地燒死”這一句中的“忍”是“忍心”的意思。
生:“我忍不住不看”這句中的“忍”是“忍耐”的意思。
師:同學們講得是對的。大家思考一下,為什么不忍心看?
生:燒在戰友身上,疼在自己心里,他受不了。
生:烈火太無情了,死命地燒著這樣好的戰士,叫人實在看不下去了。
生:他們是戰友,看著戰友被活活燒死,怎么忍心呢?
師:講得很好,現在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學生齊讀“我不敢朝他那兒看……活活燒死”)
師:我們讀著課文,想到當時的情景,心也像刀絞一樣,可邱少云是怎樣的呢?
(學生齊讀第八節)
師:邱少云像千斤巨石,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為什么能這樣?
生(齊):為了……為了……為了……
師:這三個“為了”與課文中什么地方相呼應?
(學生找出第六節中有關句子)
師:男女同學分別讀這兩部分。
女(齊):(第六節中)“這樣一來……全部落空。”
男(齊):(第八節中)“為了……為了……為了……一動也不動”
師:這就是邱少云為什么烈火燒身紋絲不動的棗
生(齊):力量所在。
師:邱少云像“千斤巨石”(板書)“趴”在火堆里,這個“趴”字該怎樣讀?
(學生自由練讀)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這是趴在什么地方?怎樣趴的?趴了多長時間?
(學生輕聲讀書)
師:同學們平日里被火柴梗燙一下,我們也禁不住叫起來。邱少云“趴”在火堆里半個多鐘頭,要忍受多大的痛苦,需要多么堅強的毅力,是多么偉大的戰士啊!讓我們以無限崇敬的心情來朗讀這一節吧!
(師生表情朗讀“為了……為了……為了……沒發出一聲呻吟”。)(大家熱淚盈眶)
師:邱少云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們,同學們讀得很有感情。你能擬一個題目寫出你這時心中最想說的一段話嗎?題目里最好有一個“火”字。
生:“烈火中永生”,“烈火見真金”,“真金不怕火”,“烈火見英雄”……
(片斷練習)
師:寫好的同學請交流一下。
生:我寫的題目是《烈火見真金》。“人們常說:‘烈火見真金’。邱少云叔叔比金子貴千萬倍。為了戰斗的勝利,他趴在火堆里半個多鐘頭,紋絲不動。這種皮肉之苦誰能忍受得了?邱少云叔叔卻咬緊牙關,握緊拳頭,怒視著前方。他的腦海里只有一個念頭:燒吧,燒吧!志愿軍戰士是鋼鐵鑄成的,火燒得爛我的皮肉,燒不毀我的意志。”
生:我寫的題目是《烈火中永生》。“我讀著邱少云烈火燒身的課文,激動得熱淚盈眶。”
“無情的火啊,你太不公平了!你可知道正在受折磨的不是兇殘的敵人,而是光榮的志愿軍戰士。平日,一滴開水濺到手上我也會蹦跳驚叫。邱少云叔叔烈火燒身卻沒有跳,也沒有叫,趴在火堆里,直到生命最后一息也沒發出一聲呻吟。”
“邱少云叔叔在烈火中永生。”
師:寫得很有感情,請同學們回去將短文修改一下寫在片斷練習本上。
(下課)
情動而辭發,披文以入情
--《我的戰友邱少云》課堂教學評析
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文睿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指出:“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這句話揭示了寫作和閱讀不同的心理過程。《我的戰友邱少云》這個教學片斷正體現了這個教學原理。教者按照語文學科工具性和思想性辯證統一的原則,以訓練為主線,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巧妙地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深刻理解課文,并注意讀寫結合,不失時機地進行表達訓練。
一、讀思結合,披文入情。教者運用多種形式,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進行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先扣住課文中的一個“竟”字,讓學生查字典,讀課文,點明敵人更為殘酷的“火力警戒”手段和邱少云潛伏部隊可能遇到的意想不到的艱難困苦;接著利用插圖,啟發想象,扣住一個“包”字引導學生體驗“一團烈火”“整個兒包住”給邱少云所帶來的巨大痛苦,讓學生了解當時的情形是多么危急。然后跳過一個自然段,緊緊抓住第7自然段中“我的心繃得緊緊的”,“這怎么忍受得了呢”這兩個關鍵的句子,聯系上下文,指導學生朗讀、思考、議論,引導學生重點理解:“我”的心為什么繃得緊緊的?一方面眼巴巴地看著戰友被燒而心如刀絞,另一方面又擔心這個事關重大的潛伏任務、作戰計劃能不能完成。一個“字的琢磨,讓學生理解“我”極為痛苦矛盾的心情,理解邱少云忍受著一般人難以忍受的痛苦。從而讓學生懂得邱少云為什么能任憑烈火燒身,一動也不動的精神力量,在學生的心目中建造起一座“偉大戰士”的不朽豐碑。教者抓住了課文的關鍵,溝通了課文前后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閱讀和思維,顯示出了爐火純青的教學藝術。
二、以讀帶寫,情動辭發。在教者的點撥、誘導下,學生不僅讀通、讀懂了課文,而且深深地被邱少云烈士的精神感動了,許多人感動得熱淚盈眶。這時教時不失時機地抓住這個感情上的結合點,引導學生情動辭發,練習表達,要學生自擬題目,寫出內心最想說的一段話。這樣以讀帶寫,讀寫結合,不僅是閱讀教學的延伸,作為鞏固和運用讀寫知識的積極手段,也不失為結合語文教學滲透思想教育的一個極好課例。
[讀寫結合 寓德其中]相關文章:
2.東至仙寓山導游詞
4.怎樣閱讀寫景散文
6.數物結合教案
10.首當其中的意思和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