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初中生課堂不舉手問題初探》

發布時間:2016-6-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摘要: 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學生們不愿舉手主動回答問題已是普遍現象,近年來,這種情況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產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學生、教師、家長等方面的原因。作為教師,應該從自身上去努力:關心學生、加強學習、認真備課、講究教法、參與管理,努力改變這種不良現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農村初中生  不舉手  教師  努力改變

長期以來,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這樣一種不良現象:學生們在課堂上不愿舉手主動回答問題。很多教師對這一現象已是司空見慣、見怪不怪了。然而,近年來,學生不舉手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具體表現在:一是由過去的高年級向現在的低年級蔓延。過去,一些學生到八年級以后才不愿舉手;現在,七年級就有許多學生不舉手。二是學生人數比例日漸上升。現在,八年級學生在課堂上主動舉手回答問題的已是寥寥無幾,九年級更是鳳毛麟角。三是由農村初中向縣城初中擴展。據了解,現在縣城初中學生上課不舉手也是普遍現象。這讓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我不停地問自己,為什么現在的初中生上課總不愛舉手發言呢?

經過調查了解和探索、思考,我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這里面既有學生的原因,更有教師的原因,還有家長的原因。

1、學生方面,進入初中,學生們由于年齡的增長,生理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初中生是指11、2歲到14、5歲的兒童.初中階段又可稱為少年期,青春期或學齡中期.青少年期生理發生迅猛的變化,正處于生理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這種變化直接影響其心理的變化。年齡長大了,情感沖動逐漸減少,穩定性逐漸提高,對自己情感的控制從被動逐漸發展到主動,自我控制和掩飾內心情感的能力逐漸形成。初中生普遍產生"成人感",獨立意向迅速發展,他們迫切希望別人把他們當成成人看待,也有意仿效成人的言談舉止約束自己的言行。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學生較之以往提前進入了青春期。不僅如此,由于心理和認識規律等多種原因,現在很多初中生的自我個性慢慢磨圓了。一方面,他們不敢做“出頭鳥”,生怕同學們嘲笑不成熟、有意顯示等等,他們再也不是那種敢說敢講,毫無顧忌的小學低年級學生了。另一方面,他們隨著知識的積累,對事物的認識的加深,思維的全面,在認識事物、看待問題時能進行較多的理性認識。對課堂提出的問題,他們不是像小學生那樣看問題簡單化,而是要對問題進行全面地思考、認真地整理,用比較準確的語言來表達,不僅要知道對錯,還要知道所以然。因此,沒有十分的把握他們是不會輕易發表自己的好看法,而互相觀望、保持沉默就成了最好的策略。

2、教師方面,一是一些教師思想觀念沒有真正轉變過來,仍然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了應對各種考試、考核,教學仍以講授為主,追求標準答案;學知識采用死記硬背;能力培養搞“題海戰術”。二是一些教師備課不充分,教學方法不夠靈活多樣,教學形式單一化、模式化,缺乏創新,常常將課堂教學搞得單調、乏味,學生上課提不起興趣來。三是一些教師缺乏必要的學習,汲取新知識不夠,不能與時俱進,和學生沒有“共同語言”。四是教師平時與學生溝通不夠,學生與教師之間產生了一定的“距離”。

3、家長方面,由于農村很多家長外出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照管或親戚代管,成了“留守兒童”,因此,家庭教育十分缺乏。父母親與孩子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溝通,從而造成了孩子內向、孤僻、不愿與尊長交談的性格。

眾所周知,學生課堂上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影響也是多方面的:首先,阻礙了教學效率的提高,嚴重影響了教學效果。由于學生都不開口,教師不知道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于是,教師往往只有盲目提問,重復講解,造成教學進程推進慢,課堂時間利用率低。其次,不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和能力的培養,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越不舉手就越怕舉手,膽量和口頭表達能力得不到鍛煉,還會造成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思維不積極等不良后果。特別是一些學生由于上課總不舉手,在課堂提問時往往被教師忽視,久而久之,造成這些學生性格內向,難與交流,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成績下降等等。此外,學生課堂上不積極舉手還會造成班級紀律不好,難于管理,師生之間產生隔閡、誤解等等。

如何解決農村初中生課堂上不舉手的問題呢?我想,作為教師,我們只有從自身上去努力。具體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首先,教師平時要多關心學生,加強思想溝通。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要與學生打成一片,切實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真正把你當成他們的良師益友,心里有什么話總想與你說。其次,教師平時要多學習,要不斷地吸收新知識,積極接受新生事物,學習新鮮活潑的語言。在課堂內外與學生交流時,要努力找到共同的話題,盡量摒棄那些陳詞濫調,用“共同語言”進行交流。再次,教師在上課前要準備充分。要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案,精選教法,針對不同文體、不同學生,采用不同教法,讓學生每堂課都有新鮮感,都愿意去聽。同時還要精心設置問題,做到難易適度,便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回答。再次,教師在上課時要注意教學策略,講究教學方法。比如,課前,教師可適當進行激趣;課堂提問,學生回答可采取分組競賽等形式;在陌生班級上課遇到學生不舉手時,可以先讓班干回答或由班干推選人選,這樣,不僅能很快改變尷尬局面,而且,還能很好地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總之,教師要努力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舉手回答興趣和欲望;要照顧到全體,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每個人都有表現機會;針對學生的回答,要積極肯定,及時加以鼓勵、表揚,努力增強學生自信心,增添成就感;針對課堂上出現的“突發事件”,要善于運用教學機智,變被動為主動,變尷尬為自然,甚至激趣。最后,教師要積極參與班級、學校管理,要配合班主任、校領導抓好班風、校風建設,努力營造良好的班級、校園學習氛圍,讓學生們的身心在良好的環境中健康成長。

總而言之,只要我們教師懷有一顆愛心,發揚拼搏進取的精神,努力學習,刻苦鉆研,想方設法,不斷實踐,一定能將“一潭死水”激起朵朵浪花、無限漣漪。

 

徐海武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 中字幕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动漫 | 在线观看免费的a级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99 | 激情综合五月天开心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