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成鳳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朗讀感受詞的慷慨激昂的情感。
2.品味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詞景、情的崇高美。
二.過程與方法
1.感知作品內容、感情,建立整體認知。
2.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對秋景的把握,感受詞的崇高美。
三.德育目標
通過對抒情主人公及少年形象的把握,感受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代青年熱愛祖國、關心國家命運、以國家振興為己任的偉大情懷,從而樹立遠大的理想。
【教學重、難點】
1.把握詩詞內容,學會賞析詩詞。
2.感悟詞人崇高的理想和開闊的胸襟。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過:“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是從讀詩入手,能欣賞詩,自然能欣賞小說、戲劇及其他種類的文學!苯裉煳覀兙蛠硇蕾p毛澤東的一首詞--《沁園春長沙》(板書課題)
二. 整體感知課文
1.詞是一種具有音樂性的作品,很講究節奏、韻律,所以,只有誦讀出來才能感受詞的藝術境界,下面聽錄音朗讀,整體感知此詞的藝術境界。
(教師)從朗讀中,你們感受到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感?
(生)慷慨激昂
2.學生放開聲音自由朗讀,看看能否讀出這種情感?
3.學生朗讀,邊讀邊思考,詞的上下片各寫了什么內容?
上片:寫景 下片:憶事
三. 鑒賞課文
(一)賞析詞的上片
1.詞的前三句給我們透露哪些信息?
(學生朗讀,個別回答,老師總結)
交代觀景的人物、時間、地點
2.站在橘子洲頭,毛澤東看到了哪些景物?
(明確)山、林、水、船、鷹、魚
3.作者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色彩絢麗、生機勃勃
4.面對這樣的美景,你會想到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對祖國河山的贊美
毛澤東又想到了什么?
明確:毛澤東不僅僅是感慨祖國山河的廣闊、壯觀,尤為祖國命運擔憂,從而有了深沉的思考-國家的命運由誰來主宰,抒發一種憂國憂民之情。
(二)賞析詞的下片
1.對于“誰主沉浮”的問題,作者在下片是否做出回答?
(學生帶著問題朗讀下片)
2.詞的下片憶事,作者回憶了哪些事?(PPT展示毛澤東在長沙和同學們的一段經歷。)
(學生誦讀課文,結合詩句概括)評論國家大事 ;寫文章抨擊黑暗,宣揚真理;和軍閥作斗爭。
3. 從詩人對往事的回憶中,我們看到一群怎樣的青年?
意氣風發、才華橫溢、蔑視權貴。
4. 讀結尾三句,這表現了青年毛澤東和同學怎樣的氣概?作者借這一問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明確:激流勇進,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豪情,從而含蓄地回答上片的問題。
5. 學生朗讀下片,體會詞人的豪情壯志。
四.啟迪感悟
學完全詞,你從這些革命青年身上受到哪些啟示?
五.小結(PPT展示)
六.(若還有時間)聽錄音,再次感受詞的意境,模仿錄音自由朗誦,背誦全詞。
板書設計
沁園春長沙
上片:寫景-絢麗多彩,生機勃勃
抒情-憂國憂民之情
下片:憶事-不平凡
懷人-意氣風發、才華橫溢、蔑視權貴、敢于斗爭
抒情-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
附:
沁園春長沙
1925年 毛澤東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寧成鳳
[《沁園春長沙》教學設計(粵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0.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