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1. 積累詞語掌握讀音及詞義.
2. 整體感知課文,理解文章所表達懂得思想感情.
3. 背誦課文并體會句子含義.
4. 學習文本寫法,學寫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
過程和方法目標:
1:通過朗讀去品味文中畫面的優美和細節的動人.
2.指導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勾畫重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知文中蘊涵的家人之間深沉的愛和歡樂純真的情,培養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 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整體感知文意;體味三代人互相體諒、互相摯愛的樸實純真的親情。
2. 指導學生把握文本獨特的寫法,學習運用選取描寫親情的獨到角度。
教學難點:
1.揣摩文中一些關鍵詞、句的深層含義,學會聯系語境,在動態的語境中理解詞句。
2.在指導學生批注閱讀中,逐步提高賞讀美文的能力。
教學方法:
朗讀教學法、討論法與點撥法、品讀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由親情話題導入。
二、 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勾畫新字、詞,利用工具書,掌握音、義。(教師強調重點字詞并板書)
生字:嫩芽(nèn)拆散 ( chāi )委屈( qū )熬 ( áo )
分歧( qí )水波粼粼( lín )
多音字:
累 鋪
解釋詞語:
信服:相信并佩服。 粼粼:形容水明凈的樣子。
各得其所:每一個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適的安頓。
委屈:受到不因有的指責或待遇,心里難過。
2、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要求初步理解課文。
3、 請學生表演朗讀自己喜歡并認為讀的好的句子。
三、 請學生按自己的理解介紹課文內容。
1、 請學生表述你對課文內人物的理解:表達方式如: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
(教師在學生表述的基礎上板書)
2、 師生從不同角度表述并介紹課文內容。(教師板書)
四、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自由品讀課文。
1、 教師指導圈畫美點。
2、 學生自由對課文美點品讀。
3、 教師在自由活動的基礎上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問題:
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順序可以調換嗎?
“我的母親有熬過了一個嚴冬。”為什么是“熬”過了一個嚴冬?
發生分歧后我為什么感到責任重大?
4、 師生共同探討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深刻含義。
五、文本延伸
1、 請學生說說關于親情的故事。
2、 動筆書寫親情。
六、課堂小結
七、布置作業
閱讀課本后的《三代》,與課文相比哪一個故事更感動你?為什么?
八、板書設計
宮亞靜
[《散步》 教學案例(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3.《散步》的課件
4.《散步》課件
5.散步日記300字
6.散步教學課件
7.《散步》課件模板
8.散步課文教案
9.散步的優質課件
10.散步教學課件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