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結合部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問題及對策 德育論文(八年級)

發布時間:2017-10-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城鄉結合部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問題及對策

黃州區長江中學  潘敏

摘要:城鄉結合部是在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兼具城市和農村屬性的特殊地帶。位于其中的初中學生教育因而呈現出多方面異于其他區域的問題。本文以黃岡市周邊城鄉結合部的初中教育為例,運用實地訪問調查的方法,深入的了解城鄉結合部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基本現狀,并以矛盾特殊性的角度分析出社會環境復雜,家庭教育缺失,學生個性突出及學校管理薄弱等四個方面的問題,同事結合筆者的思考,提出“整合教育合力,家庭社會共同努力”的解決策略,希望對未來城鄉結合部初中生的健康成長有一些意義。

關鍵詞:城鄉結合部    初中生家庭教育   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的不斷擴大,我校所處周邊各種市場的產生,使這里逐漸與城市相融合,成為了一個真正的、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地區。

城鄉結合部社會形態既不同于現代意義的城市也不同于完全意義的農村,城鄉各方面的比較優勢和劣勢,極易在這一區域凸現。在這一特殊背景下,城鄉結合部初中生的家庭教育也突顯了時代發展和社會 變革的矛盾與沖突,表現為家庭教育責任缺失導致學生成長的問題,家庭駕馭責任轉移學校使學校教育不堪重負。城鄉結合部初中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群體,他們正處于接受教育和身體發育的關鍵期,他們能否健康成長不僅直接關系到他們自身能否順利實現從農民向市民的身份轉變,更直接關系到我國現代化、城市化發展目標能否順利完成。

家長問卷調查發現,城鄉結合部家庭無論在經濟、文化還是職業等方面都處在社會比較底層的地位。家庭教育的問題突出表現為:家長對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和影響認識不足,與子女的溝通狀況不佳,對子女在學校學習生活情況不了解。大部分家長有家庭教育責任轉移傾向,對學校活動不積極參與,缺乏與教師的溝通等。學生問卷反映,家長對孩子日常生活學習關心不夠,學生自身學習態度比較差,對在家庭中收到的教育總體滿意度不高。教師問卷反映,家長家庭教育責任心嚴重不足,學生行為習慣不良導致學習低效問題突出,學校社會責任擴大和教師負擔加重。

家庭教育責任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1)家庭經濟利益與教育職責取舍失衡。城鄉結合部家庭經濟功能躍居首位,導致家庭教育功能削弱。家庭經濟狀況不佳使家長被束縛在辛苦勞作、養家糊口的經濟活動中,家庭教育所必需的時間和精力不足。(2)家長教育能力與子女教育需要存在落差。家長文化水平普遍較低,以初中及以下學歷居多;家長綜合素質不高,不能給子女樹立榜樣。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初中階段的學生視野開闊,對家庭中權威地位的認同感減弱,導致管教的有效性低下。(3)社會環境與傳統價值觀的雙重制約。受社會不良風氣影響,當地居民普遍不重視家庭教育,不少家長對子女采取自由放任的態度。傳統教育價值觀取向,使家長認為教育是教師的事。家長的這種取向與做法使他們心安理得推卸責任。

家庭教育責任不足的負面效應表現為:(1)學生行為失范與學業失敗風險大。家長由于家庭和自身的因素,對子女監護和教育職責不到位,導致子女不良行為得不到及時糾正,成長的問題多、學業失敗風險大。(2)家庭階層地位難以上升。家長不重視子女的教育,使子女受教育年限少,學歷和自身素質提高慢,社會階層地位難以上升。(3)學校教育面臨新的挑戰。城鄉結合部學校現有的條件與其傳統的教育功能不具備解決城市化進程中學生家庭教育的能力,難以應對社會快速發展和時代變遷的要求。(4)教育綜合效益難以提高。社會和家庭應該承擔的又沒有承擔的教育責任,給學校和教師帶來力不從心的尷尬,影響到駕馭的效果和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最終也延緩了整個教育的發展進程,進一步拉大城鄉教育差距。

改善影家庭教育因素的對策:針對城鄉結合部初中生家庭教育多方面的特殊困境分析,筆者認為應該從社會環境、轉化家長意識、學校管理三個方面來解決城鄉結合部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問題。

(一)相關機構加強管理,統籌規劃,為學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加強社區管理,凈化社區環境

對流動人口定期統計,并有意識的對他們做文明社會宣傳工作。嚴格執法,徹查游戲廳和黑網吧等不良娛樂場所,加強宣傳標語開發與宣傳。

2、對城鄉結合部學校給予大力的扶持,盡快的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加大對城鄉結合部學校教育的投入和資金上的傾斜,完善學校的硬件建設,實施城鄉結對,平衡教師資源,重視學校音美體等薄弱課程的的開展。

3、構建學習型社區,提高居民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

號召居民支持并積極參加社區教育活動,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擴大社區教育的影響,加強對構建學習社區的意義與認識。

4、大力扶持城鄉結合部工廠的建立,積極解決城鄉結合部積極發展的問題。

(二) 學校措施

    成立家長學校。人們常說:“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父母怎樣對待生活、工作、學習,怎樣對待社會、同事、鄰里,怎樣為人處世,都會在孩子的頭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影響他們的認識和行為。所以,希望孩子具有什么樣的品質、修養,父母首先應該具備這些品質和修養。正所謂“解鈴還需系鈴人”,為了改善家庭教育環境,提高家長素質,促進家長和學校的溝通和理解,使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工作,除了開好正常的家長會外,我們嘗試成立“家長學校”。

學校組織舉辦各種科學教育系列講座,邀請有關方面專家、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傳授家庭教育知識,讓家長了解中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學習并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科學方法,從而提高家長的素質。定期在家長學校中開展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經驗交流活動。學校要找一些家庭教育比較成功的家長作為代表交流自己成功的教育經驗,從另一個側面來批判簡單粗暴等錯誤的教育觀,使家長樹立科學的現代教育觀。

(三) 家長自身對家庭教育意識的提高

1、轉變錯誤的家庭觀念,改善家庭教育方式。農村家庭教育存在一

些錯誤的家庭錯誤觀念,這些錯誤觀念不轉變,家庭教育將難有較大發展。“讀書無用論”、“女子無才便是德”等錯誤觀念不改變教育質量就難以提高。同時,家庭教育者應積極改善教育方式,在民主和諧的家庭氛圍中,引導學生建立積極、樂觀、獨立的人格。

2、適當增加家庭教育投資。農村經濟相對于城市來說還有一定的差

距,但相對于過去有了長足的發展,很多農村家庭收入甚至已經超過了城市的收入,僅僅是因為在思想上農村家庭教育者還沒有城市家庭教育的投資意識。農村家庭教育者應當充分認識到家庭投資的意義,適當增加家庭教育投資。當然家庭教育投資不僅僅是從經濟上加以支持,更應該在時間上陪伴孩子的同時,在情感上關心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貨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就是說,家庭教育的一個重心,就是培養孩子的行為為題,因為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正確地發揮家庭教育的基礎作用,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必須提高家長自身的教育能力,然后真正地了解孩子,其實也很簡單,就是”讓孩子有真正的發言權“,悉心聽取他們在最困惑、最難過、最興奮的時候,所說的一切。

    相信只要把每一個方面都做到位,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的互補,形成現代教育合力,就一定能促進我們的教育事業的良好發展。 

 

凌國安

[城鄉結合部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問題及對策 德育論文(八年級)]相關文章:

1.家庭教育德育論文

2.

3.師愛德育論文

4.小學信息技術德育論文

5.音樂教育的德育論文

6.德育論文范本

7.德育論文感恩母校

8.小學教師德育論文四篇

9.初中信息技術德育論文

10.音樂教育與德育論文開題報告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欧洲精品国产二码 | 黑人巨大一区二区免费 |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香蕉 | 一级域名网站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