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莽作《孩兒塔》序 導學案設計(滬教版高二必修三)

發布時間:2016-5-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課   題          白莽作《孩兒塔》序

教   學

目   標 1.品味文章的關鍵語句,體會作者熾熱、深沉的情感;

2.理解白莽詩作問世的重要意義;

3.了解“序”的一般寫法,了解整句散句特點,體會二者結合的效果。

教   材

說   明 本文雖為序,但沒有就詩論詩,而是以深沉強烈的情感,對詩作給予了高度評價。因此,在了解序言基礎上特點的基礎上,理解作者選擇這一評價角度的意圖,成為理解文意,理解情感的關鍵。文中或敘或議,或抒情或描寫,因此品味關鍵語句的內涵,能幫助學生走近魯迅,讀懂魯迅。

教材

分 析 重點 理解關鍵語句“這就使我更加惆悵”在文章中的統領作用,體會作者流露在文章字里行間的情感。

難點 1.理解作者為何高度評價詩作出版的意義。

2.體會整散句結合的表達效果

課時安排 1

一.導入:高一的時候,我們學過了魯迅的文章《為了忘卻的紀念》,文章是為了紀念被敵人迫害的五位“左聯”,其中作者回憶自己與白莽(殷夫)、柔石在文學事業與生活上的多次交往和感觸,特別記敘了他們被捕后的獄中生活以及遇害的情景,既深情地頌揚了革命青年的革命精神與人品,又有力地控訴了反動派屠殺人民的罪行,同時還抒發了作者懷念烈士、憎愛分明、堅信革命一定勝利的思想感情。今天我們學習魯迅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白莽作孩兒塔序》。

二.解題:關于白莽 關于序 

   1.序:序,也叫序文、序言、前言。一般寫在正文之前的文章,有的作者自己寫的(自序),多說明寫書宗旨和經過。也有別人寫的(他序),多介紹或評論本書內容。本文即魯迅為白莽詩作的《孩兒塔》的序文。《白莽作〈孩兒塔〉序》是是魯迅為白莽的詩集《孩兒塔》所作的一篇序。 

三.文章分析

(一)讀第一段并分析

1、這段中集中表現作者感情的詞語是什么?什么意思?

明確:傷感、失意。

并板書:“更加惆悵”

2、作者因何而“惆悵”?

明確:料峭春寒的清冷、雨夜獨坐的凄涼

明確:插補潛在的兩點內因:重病纏身(肺結核病重,只有38公斤,最后的春天)、民族危亡(時值盧溝橋事變爆發前一個春天,日本侵華的陰云密布神州上空,而當局卻正忙著“攘外必先安內”,對共產黨進行軍事和文化的圍剿。“我以我血薦軒轅”的魯迅自然要“惆悵”。)

3、因何“更加”惆悵?

明確:遠道來信的重托。

4、追問過渡:來信要我給白莽的遺詩寫序為什么會使我“更加惆悵”呢?

    請同學依次朗誦二到三段,大家邊聽邊尋找具體原因。

(二)讀第二段并分析

1、這個自然節寫的是什么內容?

明確: 回憶白莽

2、回憶了白莽什么?寫出白莽什么樣的形象特征?

明確:音容笑貌和語言。樂觀、革命遺址的堅定。

    補充:一,白莽是魯迅的青年朋友,有著共同的追求(“若有自由故,二者皆可拋”);二、白莾在魯迅眼中,是中國優秀青年,是民族未來的脊梁。三,可是,這樣的朋友、好青年卻遭虐殺,所以這是使“我”“更加惆悵”的原因之一。

(三)讀第三段并分析

1、這個自然節主要寫了什么?

明確:不懂詩,不能作序。

2賞析句子:一個人如果還有友情,那么,收存亡友的遺文真如捏著一團火,常要覺得寢食不安,給它企圖流布。

賞析:“一團火”形象地展示出作者急于流布之心,體現出二人深厚的友情。

3.如何理解“我簡直不懂詩”?

(1)自謙。魯迅終身熱愛詩歌藝術,研究詩,也寫詩,先生最早的詩作《別諸弟三首》寫于19歲,而最晚的一首詩是逝世幾個月前寫的《亥年殘秋偶作》。《自題小像》《自嘲》《慣于長夜過春時》(見書上)等詩作我們更是耳熟能詳。作者這樣說是怕曲解詩的精神,突出對白莽的尊重。

(2)對當時黑暗社會的諷刺。

4.如何理解“因為我不能”?

明確:主要是環境不便。因為“國民黨白色恐怖無處不在,禁錮得比罐頭還嚴密”,所以不能說。

講解:欲說不能--這又怎能不使“我”“更加惆悵”?

過渡:不能說,可是先生說了沒有呢?(不能說,也要說,這就是魯迅,這才是魯迅)說了什么?請看第四段。

(四)學生朗讀第四段并分析

1、這一節主要寫的是什么內容?

明確:《孩兒塔》的意義

2、思考《孩兒塔》分別具有哪些意義?

明確:“東方的微光”--黎明前的一點點光亮,喻指《孩兒塔》里的紅色鼓動詩是濃重黑暗里的一點希望,光明的徹底到來路還漫長。

      “林中的響箭”--使視覺與聽覺交融,突出詩集令 “豺狼猛獸”(敵人)聞風喪膽的戰斗作用。

      “冬末的萌芽”--在冰冷的世界中透露出早春的希望。 (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進軍的第一步”--詩集誕生本就是詩人戰斗的行動,贊美革命先驅,鼓舞人們繼續斗爭。 

      “愛的大纛”--詩集洋溢著對革命先驅的熱愛。

      “憎的豐碑”--詩集充滿了對兇惡敵人的憎恨。

      “別一世界”(“那一世界”)--白莽等先烈為之戰斗的無產階級勞苦大眾的世界。

小結性的語言:那一世界中有許多許多和白莽一樣的人,《孩兒塔》屬于無產階級的文學作品,就這一點而言,無需我作序,同樣會被大家所熟知,并激勵著大家。

文中通過一系列的比喻句、排比句生動、形象地集中評述了《孩兒塔》宣傳革命,動員革命的戰斗作用和鮮明的思想傾向,

(五)討論:文中作者經歷了怎樣的感情變化?

  凄涼、惆悵:天氣不好、時局動蕩、身患重病

  更加惆悵:再想起年輕而慘遭殺害的戰友,作序卻不能言明 懷念、憤怒

  跳出惆悵:高度贊美,對革命充滿信心、欣慰

三、整體感悟(小結):惆悵、懷念之情及對《孩兒塔》的意義和價值的肯定和高度贊美。

四、語言特色

  1.運用排比、比喻的修辭

  2.整句和散句結合

  整句是指一對或一組結構相同或相近的句子,形式整齊、聲音和諧、節奏鮮明、具有加強語勢的作用,適合表達豐富的感情,給人以深刻、強烈的印象,對偶、排比句、反復句都屬于整句。散句是結構相異,長短不一,交錯運用的一組句子,自由活潑,富于變化。

板書:

                惆悵    更加惆悵       走出惆悵

                  環境        回憶白莽

                  重病        欲說不能       別種意義

                              懷念、憤怒     高度贊揚

 

崔鶯鶯

[白莽作《孩兒塔》序 導學案設計(滬教版高二必修三)]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3.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4.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5.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6.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7.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8.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9.中學語文必修二《詩經》《離騷》 復習學案

10.必修三英語課文課件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色久国产综合视频 | 无色码中文字幕亚洲精品 |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香蕉网 |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日韩专区 | 亚洲国产精品26u | 日韩呦呦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