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 《詩經》解析

時間:2023-11-04 07:45:15 澤彪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文化常識 《詩經》解析

  《詩經》堪稱中華文化之美的底板,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相傳為孔子編訂,并取名為《詩》,又稱為《詩三百》。到了西漢,《詩》被尊為儒家經典,并正式更名為《詩經》。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文化常識 《詩經》解析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關于文化常識 《詩經》解析

  基本信息: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采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手法上分為《賦》《比》《興》。《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并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詩經》是中國現實主義文學的起點,對中國的文學傳統和民族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44]《詩經》其英譯對中國文學及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做出較大的貢獻。

  成書過程:

  名稱由來

  《詩經》約成書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于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司馬遷記載的也是這一名稱,如:“《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憤之所為作也。”

  因為后來傳世的版本總共記載有311首,為了敘述方便,就稱作“詩三百”。之所以改稱《詩經》,是由于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的緣故。

  產生年代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錄為西周初年,最遲產生的作品為春秋時期,上下跨度約五六百年。產生地域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南到長江北岸,分布在現今陜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經文史專家考定,《詩經》中的作品是在周武王滅商(公元前1066年)以后產生的。

  《周頌》時代最早,在西周初年產生,是貴族文人作品,以宗廟樂歌、頌神樂歌為主,也有部分描寫農業生產。

  《大雅》是周王朝盛隆時期的產物,是中國上古僅存的史詩。關于《大雅》這十八篇的創作年代,各家說法不同:鄭玄認為《文王之什》是文王、武王時代的詩,《生民之什》從《生民》至《卷阿》八篇為周公、成王之世詩。朱熹認為:“正《大雅》……多周公制作時所定也。”但均認為“正大雅”是西周初年之詩。

  《小雅》產生于西周晚年到東遷以后。

  《魯頌》和《商頌》都產生在周室東遷(公元前770年)以后。

  創作者:

  相傳周代設有采詩之官,每年春天,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間歌謠,把能夠反映人民歡樂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給太師(負責音樂之官)譜曲,演唱給周天子聽,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些沒有記錄姓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占據詩經的多數部分,如十五國風。

  周代貴族文人的作品構成了詩經的另一部分。《尚書》記載,《豳風·鴟鸮》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華大學的一批戰國竹簡(清華簡)中的《耆夜》篇中,敘述武王等在戰勝黎國后慶功飲酒,其間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詩《蟋蟀》,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關系。

  創作背景:

  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農業,“大雅”中的《生民》《公劉》《綿綿瓜瓞》等詩篇都表明周是依靠農業而興盛,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在武王伐紂之后成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與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紂暴虐無道,主要與其實行奴隸制經濟制度有關。西周建立以后,為緩和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尖銳矛盾,緩和階級斗爭,變奴隸制為農奴制,正如王國維在《殷商制度論》中所言:“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于殷周之際……殷周間的三大變革,自其表而言之,不過一家一姓之興亡,與都邑之轉移。自其里言之,則舊制度廢而新制度興,舊文化廢而新文化興……”

  西周較之殷商,由于經濟制度的巨大變革,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文學代表的《詩經》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而它反過來又促進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文化常識 《詩經》解析】相關文章:

詩經棠棣解析03-23

《詩經》的文學常識01-23

《詩經》的文學常識03-07

詩經子衿解析11-21

詩經里的故事解析08-09

關于《詩經》的文學常識03-24

詩經桃之夭夭解析12-02

詩經小雅采薇解析10-19

關于詩經的文學常識詳解03-02

《詩經》的文化精神06-11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理论欧美理论片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制服丝袜国产激情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专区 |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