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計算機組裝試題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各種配件的更新速度越來越快,所以組裝計算機之前,要認真了解計算機市場以及計算機產品的新技術以下是計算機組裝試題,歡迎閱讀。
一 填空
1 CPU 的外頻是100MHz ,倍頻是 17 ,那么 CPU 的工作頻率(即主頻)是(1.7)GHz
2 在拆裝微機的器件前,應該釋放掉手上的(靜電)
3 系統總線是CPU與其他部件之間傳送數據、地址等信息的公共通道。根據傳送內容的不同,可分為(地址)總線、(數據)總線和(控制)總線。
4 目前在主流主板上的 BIOS芯片通常為(Flash ROM)芯片
5 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插槽插的組件是(顯卡)
6 SDRAM內存條的金手指通常是(168 )線的,DDR SDRAM內存條的金手指通常是(184 )線的,DDRII 內存條的金手指通常是( 240)線的。
7 BIOS是計算機中最基礎的而又最重要的程序,其中文名稱是( 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8 已知顯示器的刷新頻率(場頻)為85Hz,分辨率為800×600,顯示器的行頻是( 5.3045 )
計算公式:行頻=場頻*垂直分辨率*1.04(KHZ)
9 (硬件)是構成計算機系統的物質基礎,而(軟件)是計算機系統的靈魂,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10 CPU的接口形式只有兩類:( 插卡式 )或 ( 針角式 )
11 在計算機系統中,CPU起著主要作用,而在主板系統中,起重要作用的則是主板上的(芯片組)
12 計算機電源一般分為:(AT)和 (ATX)。
13 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芯片(cpu)生產廠商是( AMD)和( INTEL ),兩個芯片組的生產廠商是(VIA)和(INTEL),兩個顯示卡芯片生產廠商是(ATI)和(NVIDIA),其中( ATI )已經被AMD公司兼并
14 我們所說的主板電源回路一般是指(CPU)供電的回路
15 電源向主機系統提供的電壓一般為( + 12 )V,( +5 )V,( +3.3 )V.
16 某主板說明書上有"Realtek 8201CL 10/100 Mbps"一塊芯片,它指的是( 板載網卡 )芯片
17 對于內存的傳輸標準來說,PC3200就相當于(DDR400 )
18 人們習慣上叫的64位顯卡、128位顯卡和256位顯卡就是指其相應的( 顯存 )位寬
19 如果一個硬盤的容量是120G,而單碟容量是80G,這個硬盤有( 2 )張盤片,( 3 )個磁頭。
20 對注冊表進行備份時,注冊表導出文件的擴展名為(reg)。
21 主板上有一塊時鐘發生器(也即時鐘芯片),它一般時與主板上的另外一塊芯片(晶體振蕩器)配合在一起工作。
22 AGP總線的頻率為(66MHz和133MHz兩種 )。
23 SATA接口(總線)的數據傳輸方式為(串行)。
24 給cpu加上散熱片和風扇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為了散去CPU在工作過程中產生的熱量)。
25 機箱前面板信號線的連接,HDD LED是指(硬盤燈),RESET指的是(復位開關)。
26 DDR內存在一個時鐘脈沖周期內,傳輸( 2 )次數據
27 我們可以通過判斷(在安下主機電源按鍵后看面板上的電源燈是否亮)和(機箱前面板上的硬盤指示燈)來判斷主機電源是否接通和硬盤是否在工作。
28 DDR內存為雙面(184)針的插槽結構。
29 安裝CPU是涂抹硅膠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對CPU進行散熱 )。
30 硬盤的質量保證期限一般為(3)年,主板的質量保證期一般為(3)年
二 選擇
1 硬盤的數據傳輸率是衡量硬盤速度的一個重要參數.它是指計算機從硬盤中準確找到相應數據并傳送到內存的速率,它分為內部和外部傳輸率,其內部傳輸率是指( D )。
A、硬盤的高速緩存到內存 B、CPU到Cache
C、內存到CPU D、硬盤的磁頭到硬盤的高速緩存
2 下面CPU指令集中_B__是多媒體擴展指令集。
A、SIMD B、MMX C、3Dnow! D、SSE
3 下列廠商中(B)是Celeron(賽揚)CPU的生產廠商。
A、AMD B、INTEL C、SIS D、VIA
4 下列(D)不屬于北橋芯片管理的范圍之列。
A、處理器 B、內存 C、AGP接口 D、IDE接口
5 計算機經歷了從器件角度劃分的四代發展歷程,但從系統結構來看,至今為止絕大多數計算機仍是(C)式計算機。(此題也不敢保證)
A、實時處理 B、智能化 C、并行 D、馮?諾依曼
6 目前流行的顯卡的接口類型是( C )
A、PCI B、PCI-E×1 C、PCI-E×16 D、ISA
7 內存DDR333的另一個稱呼是(B)。
A、PC2100 B、PC2700 C、PC3200 D、PC4000
8 一臺微機的型號中含有 486、586、PII、PIII 等文字,其含義是指(D)
A.內存儲器的容量 B.硬盤的容量 C.顯示器的規格 D.CPU的檔次
9完整的計算機系統同時包括(A)
A.硬件和軟件 B.主機與外設 C.輸入/輸出設備 D.內存與外存
10 ROM的意思是( D)
A.軟盤驅動器 B.隨機存儲器 C.硬盤驅動器具 D.只讀存儲器
11 在微機系統中(C)的存儲容量最大
A.內存 B.軟盤 C.硬盤 D.光盤
12 開機后,計算機首先進行設備檢測,稱為(D)
A、啟動系統 B、設備檢測 C、開機 D、系統自檢
13 微型計算機的發展是以(C)的發展為表征的
A.軟件 B.主機 C.微處理器 D.控制器
14 目前大多數微機中,要想使用BIOS對CMOS參數進行設置,開機后,應按下的鍵是(DEL鍵)
①CTRL ②SHIFT
③空格 ④DEL
15 用們WINDOWS2000導出的注冊表文件的擴展名是(REG )
①.SYS ②.REG
③.TXT ④.BAT
16 一般主板上有多種外設接口,通常這些接口可以和插卡上外設接口(同類型的不能同時作用 )
①同時作用 ②不能同時作用
③同類型能同時作用 ④同類型不能同時作用
17 目前微機主板廣泛采用PCI總線,支持這種總線結構的是(主板上的芯片組)
①CPU ②主板上的芯片組
③顯示卡 ④系統軟件
18 下列存儲器中,屬于高速緩存的是(Cache )
①EPROM ②Cache
③DRAM ④CD-ROM
19 ATX主板電源接口插座為雙排(20針 )
①20針 ②12針
③18針 ④25針
20 用硬盤Cache的目的是(提高硬盤讀寫信息的速度)
①增加硬盤容量 ②提高硬盤讀寫信息的速度
③實現動態信息存儲 ④實現靜態信息存儲
21 打開注冊表編輯器,我們要在運行攔里邊輸入(REGEDIT)
A msconfig B winipcfg C regedit D cmd
22 計算機中所有信息都是用( B )來表示
A 八進制代碼 B 二進制代碼 C ASCII 碼 D BCD 碼
三 判斷(T為YES,F為NO)
錯 1 磁盤驅動器也是一種輸入輸出設備。
是 2 目前硬盤的轉速主要有5400r/min或7200r/min
是 3 一般情況下CPU插座最近的大芯片為北橋芯片
是 4 有一CPU的外頻為100MHZ,倍頻為8,其主頻為800MHZ。
錯 5 通常分辨率越高的顯示器,圖象越清晰。
錯 6 一般情況下,顯卡的顯存越大越好。
是 7 當一個光驅和一個硬盤分別接在兩個IDE插座上時,不需要主從盤設置
錯 8 3D NOW !是intel的一個指令集合
錯 9 現在的cpu的外頻和系統FSB之間并不是相等的關系,而是成一定的倍數關系
是 10 質量好的主板、顯卡等電路板能讓人有一種晶瑩 潤澤 色彩鮮艷的感覺
錯 11 幾乎所有的計算機硬件都應該防磁 防潮 防強光照射
錯 12 播放音樂時可以沒有聲卡,但是必須有音箱
錯 13 一臺電腦上只要裝了兩塊硬盤,就必須進行主從盤設置
是 14 硬盤工作時,磁頭與盤片發生非常輕微的摩擦.
錯 15 我們一般所說的內存是指ROM
四 簡述
1 CRT顯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哪些?
主要有:掃描頻率、最大分辨率、像素、標準、驅動程序、隔行掃描和非隔行掃描、點間距、顯示器刷新速度、電磁輻射和功率消耗、視頻寬帶、即插即用功能、控制調節方式、顯像管。
2 簡述計算機主板(Main Board)的基本組成部分
主要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鍵盤接口、面板控制開關接口、指示燈插件、擴充插槽、主板即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插座。
3 簡述計算機的存儲系統
有內存、外存、Cache三部分組成。
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簡稱內存);計算機外部的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從功能上可以分為:讀寫存儲器 RAM、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計算機的外存儲器一般有:軟盤和軟驅、硬盤、CD-ROM、可擦寫光驅即CD-RW光驅還有USB接口的移動硬盤、光驅或可擦寫電子硬盤(U盤)等。
4 FSB 與cpu的外頻的關系
對于Intel的CPU而言,FSB=外頻×4
對于AMD的來說,老的跟ITNERL的一致;對于新的,則內部就集成了內存管理器(以前內存管理器在主板心片里),所以AMD 64位CPU的前端總線FSB頻率與CPU實際頻率一致。
FSB(前端總線),它是將CPU和北橋芯片的連接起來的總線,電腦的前端總線頻率是由CPU和北橋芯片共同決定的。
外頻顧名思義就是CPU外部的頻率,也就是內存的頻率,CPU以這個頻率來與內存聯系(這個是以前的老的說法)。隨之奔4的出現,外頻已經不再是內存的頻率,一般都是外頻的2倍,但是FSB卻是外頻的4倍,也就是說內存拖了CPU的后腿,所以現在的雙通道內存就隨之而生。
總的來說FSB和外頻有著本質的聯系,兩者都是系統性能提升的一個關鍵,任何一個拖后腿,那么這個機子的性能就會大打折扣。
5 BIOS與CMOS的關系 (寫到作業本上 )
BIOS中的系統設置程序是完成CMOS參數設置的手段;CMOS RAM既是BIOS設定系統參數的存放場所,又是 BIOS設定系統參數的結果
6 DDR400的含義 (寫到作業本上)
7 現在市場上常見顯示卡上都有哪些接口?
常見的有AGP、PCI-E的兩種
8 簡述你維修計算機的一般思路
一般計算機壞都是軟件問題,硬件的很少,所以首先從軟件排除。
對于些軟件問題可以根據出錯的提示進行修復。
對于硬件問題,首先確定問題的源頭,可以在開機到時候留下聽,看是否有開機自檢通過的“滴”的一聲,要是沒有就確定是硬件問題,具體的方法有很多,如果手頭用“硬件檢測卡”的話,可以用它查找需要修理的硬件,或者是用“替換法”尋找錯誤的部件。由于硬件質量問題方面的壞是很少的,所以一般都是將硬件表面的灰塵除去或重新插拔硬件或清洗金手指等等處理。
9 現在市場上常見的intel系列芯片組有哪些? (寫到作業本上)
865PE、915PL、915GL等
10 引起計算機系統不穩定的因素有哪些,試寫出至少5條
1.電源不穩定 2.系統有病毒 3.硬件兼容性不好 4.電壓不穩定 5.機箱內部散熱不好
五 名詞解釋
1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它是位于CPU與內存間的一種容量較小但速度很高的存儲器。一般來說,CPU的速度遠高于內存,當CPU直接從內存中存取數據時要等待一定時間周期,而Cache則可以保存CPU剛用過或循環使用的一部分數據,如果CPU需要再次使用該部分數據時可從Cache中直接調用,這樣就避免了重復存取數據,減少了CPU的等待時間,因而提高了系統的效率。Cache又分為L1 Cache(一級緩存)和L2 Cache(二級緩存),目前L1 Cache主要是集成在CPU內部,而L2 Cache集成在主板上或是CPU上。
2 總線擴展槽:擴展槽又稱插槽,它是總線的延伸,也是物理總線的物理體現,在其上面可以插入任意的標準配件。
3 刷新頻率:指影像在顯示器上更新的速度,即影像每秒在屏幕上出現的幀數,其單位為Hz。
4 像素點距:指屏幕上兩相鄰象素點的距離點距離越小,顯示器顯示圖形越清晰,點距離越小,意味著單位顯示區內可顯示更多的像點.
5 硬件系統:包括主機、輸入輸出設備、存儲設備和功能卡組成。整個硬件系統采用總線結構,各部分之間通過總線相連,組成一個有機整體。
6 內存異步工作模式 (寫到作業本上)
7 即插即用:微軟公司為克服用戶因需要調整周邊的硬件設定造成的困擾而開發的,是一項用于自動處理PC機硬件設備安裝的工業標準。
8 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又稱尋址時間,是指磁頭從開始啟動直到移動到指定磁道的平均所需時間,這個時間隨著硬盤容量的增長而減少。
9 虛擬內存:虛擬內存用硬盤空間做內存來彌補計算機RAM空間的缺乏。當實際RAM滿時,虛擬內存就在硬盤上創建了。當物理內存用完后,虛擬內存管理器選擇最近沒有用過的,低優先級的內存部分寫到交換文件上
10 超頻:是指讓腦的硬件在高于標準頻率的環境下工作,一般包括對CPU、顯卡、內存的超頻。
11 什么是虛擬內存 (寫到作業本上)
12 什么是虛擬光驅 (寫到作業本上)
13 北橋與南橋是如何分工的?
南橋一般都在PCI插槽附近,負責主板上相對低速的部分,如IDE接口、ISA接口、USE接口等
北橋在CPU附近,通常覆蓋著散熱片,主要負責CPU、顯卡、內存等
六 問答
1 描述我們打開計算機POWER鍵到進入操作系統整個過程.
首先在接通后開始進行硬件系統的自檢,若自檢通過則會有“滴”的一聲,如果沒有就說明自檢沒有通過,或則有長短不一的“滴”聲,則說明有硬件有問題。
接著在自檢過后,開始對硬盤上的信息開始讀取,讀取相關的分區信息等。
開始運行系統文件。
加載相關外部設備驅動。
然后進入系統,也就是操作界面。
2 描述我們對操作系統維護的常用操作
對系統的維護一般都是在一個月進行一次,首先對一些不用的軟件進行卸載,然后查看是否用WINDOWS最新的升級補丁,接著是查毒,卸載一些流氓軟件,清理注冊表,對一些重要的文件進行備份,然后整理硬盤空間,然后對系統進行一次全面的優化。
3 如果讓你去DIY一臺計算機,你會如何考慮
首先會考慮電腦的用途,其次考慮用于買電腦的錢的數目,在確定好后這些后,就可以根據這些去在自己資金允許的范圍內尋找最好的性價比的硬件。
【計算機組裝試題】相關文章:
計算機組裝實習報告04-24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總結10-11
計算機組裝實習總結06-22
計算機的組裝與維護實習總結05-07
計算機組裝的實習報告09-27
計算機組裝實習報告06-21
計算機組裝畢業實習報告03-28
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習報告03-30
計算機組裝實習報告集合09-22
計算機組裝的實訓報告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