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歡慶元旦的手抄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小學歡慶元旦手抄報
光陰荏苒,日月如梭,轉眼又是一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歡慶元旦手抄報,歡迎來參考!
小學歡慶元旦手抄報
歡慶元旦手抄報內容:
12月31日的下午,我們班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元旦聯歡會。
下午,同學們早早地來到了學校,有的布置黑板,有的打掃教室,還有的在排桌子,個個忙的不可開交。
聯歡會開始了,6個主持人走上了講臺,大聲地說:“元旦聯歡會正式開始!”正說著,仲元慶同學就沖上了場。他表演的節目是魔術,死里逃生。只見他用兩根繩子把自己綁起來,然后,又請童元浩和楊思成兩個人拿著繩子的兩端,再使勁往兩端拉,繩子竟然斷了。原來是這樣的死里逃生。
下一個節目是陳墨菲的小提琴獨奏——《春天在哪里》。她的琴聲很動聽,仿佛把我們也帶進了美麗的.春天。一曲終了,贏得了全班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是游戲,搶椅子。主持人邀請了10名同學,當然,也包括我。音樂一響,我們便繞著椅子轉圈圈,眼睛死死的盯著椅子,音樂一停,我們便急急忙忙搶椅子坐,可是,我還是被同學們擠了出來,雖然被淘汰了,但是我還是很開心,下面的同學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就在這歡聲笑語中,元旦聯歡會結束了。聯歡會是結束了,可歡樂的場景卻還縈繞在我們的腦海里,讓我們久久不能忘懷。
元旦來歷小知識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歷傳入我國以后,元旦一詞便專用于新年,傳統的舊歷年則稱春節。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農歷歲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稱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第一天。
1949年9月27日,然后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界全體會議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采用公元紀年法”,即是我們所說的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兩個新年,又鑒于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歷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農歷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陽歷一月一日定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為全國人民的歡樂節日。
慶賀新年的開始,歡度元旦可說是世界各國各地區的普遍習俗。然后在我國,還列入了國定假日。我國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地區采用公歷紀年法,把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稱作“元旦”。
元旦在我國漢語中是一個合成詞,元是開始或第一的意思。旦是一個象形字,表示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我國殷商時代的青銅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每年公歷的1月1日,人們稱它為“元旦”,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在漢語里,“元”是開始,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兩字合稱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但這從一開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元旦節的來歷 在歷法上,人們習慣稱地球繞太陽轉1周為1年。然后由于地球繞太陽運轉沒有固定的起點和終點,所以一年的起點和終點都是人為規定的,這就造成了各種歷法的不一致。然后相傳“元旦”一詞來自我國最早的皇帝之一顓頊,他規定以農歷正月為“元”,初一為“旦”。
【小學歡慶元旦手抄報】相關文章:
小學歡慶元旦的手抄報08-28
歡慶元旦的手抄報10-11
歡慶元旦手抄報10-11
歡慶新年手抄報內容06-25
歡慶元旦手抄報內容05-26
有關歡慶元旦的手抄報09-03
學生歡慶元旦手抄報10-01
歡慶元旦手抄報資料10-11
歡慶元旦手抄報素材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