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清明節緬懷先烈手抄報(精選8張)
在各個領域,大家都看到過自己喜歡的手抄報吧,手抄報字行間要整齊,字體不宜太小,忌潦草、錯字。什么樣的手抄報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緬懷先烈手抄報(精選8張),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節緬懷先烈手抄報
清明節的由來
談到清明節,都會聯想到歷史人物介子推。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推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后來,重耳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推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不肯出來。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推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推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也是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含義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
踏青。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蕩秋千。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蕩秋千不僅可以鍛煉身體,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清明節作文
四月是一個值得去祭祀先輩,祖先的月份,而且在這之中有一個特殊的日子“清明節”,在這個日子中,我們不能忘記曾經為新中國而斗爭和犧牲的革命烈士們。學校舉行了一個活動:四年級全體到蘭江公園為革命烈士掃墓。
迎著大風,我們穿著整齊的校服來到了公園。公園里樹木搖搖擺擺,在風中跳著舞。我們邁著整齊的步伐來到了蘭江公園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這里人山人海,有年過半百的老人,他們肅立在紀念碑前,心里思緒萬分。這里還有武警戰士,他們一個個精神飽滿,肅立在高大的紀念碑前,寄托對革命烈士無限哀思。這兒最多的就數我們兄弟學校的兄弟姐妹了,我們一個個精神抖擻,絲亳不敢走動。
活動開始了,主持人宣布活動第一項:唱國歌。雄壯的國歌在上空回蕩,我們的歌聲告訴烈士們:烈士們,你們的血沒有白流,現在祖國已繁榮富強,我們也在努力學習,為建設好未來的祖國正在努力奮斗,長大后回報祖國。
國歌還在紀念碑上空回蕩,而我們已在舉行第二項活動:默哀。默哀活動開始了,我心里思緒萬分。我想到了井岡山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主席帶領中國工農紅軍在這里創建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想到了長征路上的雪山草地,是長征紅軍們行走過的地方。想到了延安窯洞徹夜不熄的燈光,是革命先輩們徹夜設計作戰圖,取得勝利的地方......,這時,從天空中落下幾滴雨水,這大概是老天的眼淚吧,他也在為革命烈士們默哀。
默哀儀式結束了,主持人宣布為革命烈士獻花。首先獻花的是二完小,他們一個個登上臺階,把小白花輕輕地放在紀念碑旁。輪到我們獻花了,我登上臺階小心翼翼地把小白花放在了紀念碑旁。心里默默地祈禱:革命先烈們,你們安息吧!我們一定好好珍惜今天這來之不易的安定生活,好好學習,奮發向上!許久......我跟著隊伍走出了蘭江公園。
這次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我明白了革命先烈們艱苦奮斗,流血犧牲,才換來人民的解放。所以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后回報祖國!
【清明節緬懷先烈手抄報】相關文章:
清明節緬懷先烈手抄報素材09-15
清明節緬懷先烈05-05
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10-07
緬懷先烈手抄報資料05-22
緬懷先烈手抄報設計08-08
緬懷先烈的手抄報內容09-22
緬懷先烈清明手抄報04-09
緬懷先烈小學手抄報09-11
緬懷先烈手抄報內容07-15
緬懷先烈手抄報圖示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