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蓮說參賽說課稿

時間:2021-06-11 10:46:4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愛蓮說參賽說課稿

  篇一:《愛蓮說》說課稿

愛蓮說參賽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上午好。

  我叫_________,來自北關鎮第二初級中學,我說課的題目是《愛蓮說》。下面我將從教材、學生、教法和學法、學習過程三個方面來對本節課進行說明。

  第一方面: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愛蓮說》是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下)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對這種態度的贊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引導學生重視德行,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2、學習目標

  結合新課標的要求,根據“三維目標”的定義,我制定了如下的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積累文言字詞,理解背誦這篇短文;了解托物言志及襯托兩種表現手法的特點及作用,培養學生對古文語言的感知能力及鑒賞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在朗讀賞析的過程中,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和交往的學習方法

  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樹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激發學生對我國古典文化的熱愛之情。

  第二方面:說學生

  七年級的學生正處于人格的塑造階段,因此,他們樂于從美的角度去重新認識周圍的事物,從而獲得美的體驗。在我所任教的班級中,學生雖已接觸了一些學習文言文的方法,但對文言文的賞析能力還較低。因此,讓學生主動加入到誦讀、討論、創作中來,才能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就感。

  第三方面:說教法和學法

  在四環節教學模式下,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我主要采用引導法、提問法引導學生學習。

  學法上,我根據四環節課堂模式的特點,倡導學生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以及發現式學習、小組式學習、交往學習等學習方式,并通過朗讀、默讀、齊讀和自由度等讀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探究意識、合作能力和從精品中汲取豐富的寫作營養,提高文學鑒賞能力和寫作水平。

  第四方面:說學習過程

  結合四環節教學模式,學習過程我設計了七個環節。

  環節1是引入新課(2分鐘)

  我朗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通過古詩引入新課,帶給學生唯美的詩情畫意。然后介紹荷花又叫做蓮花,它是中國歷代文人墨客筆下吟誦的對象。在北宋時期,就有一位著名的哲學家周敦頤,他憑欄遠望,看著自己親手種的蓮花,于是觸景生情,寫下了一篇傳世名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愛蓮說》。

  環節2是解讀目標(2分鐘)

  由學生完成。

  環節3是學生自學(10分鐘)

  由于課前學生已經根據自學提綱自學兩遍,所以課堂上自學時間不長,主要是熟悉前兩次自學的收獲與疑問。

  我是這樣設計自學提綱的:

  1、通讀課文,標出不認識的或不理解的文言字詞,然后結合注釋和工具書試著解決。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注意朗讀技巧,讀準字音,讀出文言文的節奏,讀出感情。

  3、完成下面解決問題中的1、2、3,不能自行解決的問題放在研討環節小組討論解決。

  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語,提高文言文的朗讀理解的能力。

  5、了解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感受高雅脫俗的情懷。然后思考下列問題,自己不能解決的小組討論解決。

  環節4是小組研討(10分鐘)

  我是這樣要求的:以小組為單位,由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開展討論,帶頭交流自學成果,并對本組同學提出的疑難問題、自學提綱中尚未完全解決的問題以及老師準備的習題進行合作探究。通過討論爭辯、各抒己見、使全組同學逐步達成共識。其中作為我,巡回傾聽各組討論情況,掌握學生的思維狀況和存在的共性問題。對于那些沒有進入討論狀態的小組,要給與鼓勵、引導和幫助,還可以參與其中。 我準備的習題如下: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甚蕃( ) 濯( )清漣( )褻( )玩 ????

  2、結合課下注釋,解釋下列詞語。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 )

  濯( )清漣而不妖( )

  3、《愛蓮說》作者是__________,字__________號__________,北宋的__________(11級)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語氣、語調、語速、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2、反復讀課文,疏通文意

  (1)可愛者甚蕃

 。2)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 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 4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 5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 6 )不蔓不枝

  3、文本探究。

 。1)、課文中作者寫了那幾種花?這些花分別有哪些人喜歡。

 。2)、這些花的象征意義是什么?

 。3)、陶淵明為什么唯獨喜歡菊花?

 。4)、文中為什么要寫出牡丹和菊花?(引出正襯和反襯)

 。5)、《愛蓮說》在寫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感情,我們稱這種寫法為()()()

  4、作者在第一段中從哪三個方面來描寫蓮的形象,賦予蓮以美好的品質,意在表達作者怎樣的品質。思路梳理:

  5、本文贊揚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世風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許。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常聽人們說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對這兩種觀點,你是怎樣看待的?

 。111級)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你認為本文的美體現在哪些方面?請暢所欲言談談。

  篇二:愛蓮說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愛蓮說》,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 說教材

  1、教材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和課文特點

  《愛蓮說》選自《周元公集》,位于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短文兩篇》的第二篇。在本單元中,其主要教學目標是: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內涵,并對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從這一單元開始,文言文都采取集中編排的方式。它不僅要求學生能讀懂課文大意,還要求學生能在反復誦讀中達到一個由表及里的效果。 本文和《陋室銘》一樣,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優美,意味深遠,學習時要反復誦讀,用心品味,以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同時也要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2、教材的作用:定篇

  3、對教學目標的設置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提出了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等要求,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 1.知識目標:積累文言詞語,理解文章內容,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 ? 2.能力目標:反復朗讀以至成誦,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精美語言特色。 ?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寫蓮的句子,并體會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

  教學重點:背誦課文,學習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

  教學難點:1、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2、學習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

  4.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根據注釋及工具書自行疏通文意,把疑難之處勾畫出來。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二、 說教法

  1、對初中的學生來說,疏通課文的字詞句應是其學習文言文的基本內容,在疏通課文這一環節上,我設計了“提問答疑法”,在充分預習的基礎上,由同學之間相互提問,相互答疑,疏通課文的字詞句,以此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并獲得相應的自學文言文的技巧和能力。

  2、本課中“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是一種新的表現手法,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在教學中,我設想借助于現代多媒體的手段,為學生設計問題,輔以相關的資料,運用“討論法”、“遷移法”,來實現這一教學目地。

  總之,本堂課我所注重的是通過教師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指導來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拓展能力的培養,在最近發展區內推動學生進步。

  三、 說學法

  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要多讀課文,采用多種閱讀方式,對文中的疑難問題提出質疑,與同學探討,或與教師交流請教。教師再采用指導,點撥的方式,對文中的問題教師提出疑問,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只把獲得答案的途徑點撥引導出來,促進學生思考,從中悟出課文思想內容。

  四、說教學過程

  1、新課導入

  用以教師的經驗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要做到簡單、明確,及時地引起學生的注意。

  作者及文本簡介:

  對作者幾文本作簡單的介紹,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知識的積累。

  2、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握難字詞

  步驟:要求學生一邊朗讀一邊用筆畫出難讀難寫的字詞,注音,教師進行指導點撥。這樣做,能幫助學生積累必要的文言詞語。

  3、誦讀課文,掌握誦讀方法

  教師指導學生反復誦讀課文,把握誦讀的方法,對學生的誦讀進行點評、指導。著重于短文中的駢句和排比句的誦讀方法的指導和點評。

  4、研究課文,解決問題

  步驟:先給學生3分鐘自由小聲讀或默看注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找出不懂的地方,討論。

  然后分步解決以下問題:

  (1) 課文開頭“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的作用是什么?

 。2) 作者如此愛蓮,蓮花的可愛之出表現在哪里?試用文中的語句回答。這些語句表達了蓮花什么樣的特點?

 。3) “說”這種文體偏重于議論,那么文章第二段議論了些什么呢?找出議論蓮花的句子。

 。4) 文中除了寫蓮花,還寫到了什么花?是如何寫的?

  (5) 作者寫蓮,為什么又寫菊和牡丹?

  (6) “噫”是個感嘆詞,作者在感嘆什么呢?

 。7) 課文前面按“菊——牡丹——蓮”的順序寫,為什么文末卻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寫?作者菊牡丹蓮各是什么態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逐步引導學生理解蓮花的美、品質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懷和寫作的背景,并簡單介紹托物言志的寫法。

  5、 總結

  對這節課進行簡單的總結,并引導學生對君子的思考,并延伸至自我道德修養的思考。然后,做一課外練筆,把思考所得寫出。最后再一次朗讀課文,深化理解。

  板書設計

  此板書根據直觀性原則,簡潔明白,能體現了文章的主要脈絡,學生能從中抓住要點和精髓,深入理解全文,把握人物思想感情。

  愛蓮說

  周敦頤

  陶淵明——菊——————————————隱逸者,鮮有聞

  生長環境——不同流合污

  予——蓮: —君子者,何人?

  體態香氣 ——正直通達

  風度氣質——端莊嚴肅

  世人——牡丹——————————————富貴者,眾矣

  篇三:愛蓮說說課稿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愛蓮說》是語文出版社八年級(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對這種態度的贊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引導學生重視德行,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這一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因為新課標提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的要求。

  3、引導學生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人生價值觀。

  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來表述自己的觀點,生動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

  三、教學思路

  1、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學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2、語文學習要與時俱進,引導學生充分正確地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查資料的能力和習慣,并且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四、教法設計和學法指導

  新課標指出 “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思考”。 為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我加強了課文的朗讀環節,

  以語氣作為切入點,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帶動學生體會文章字里行間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強積累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環節,所以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采用了開放式討論法、提問法、練習法等等教學方法鞏固學生的文學積累。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學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為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1、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領悟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ㄒ唬⿲胄抡n

  1、引導學生欣賞以“荷花”為題材的中國畫,創設教學情景。

  2、導入語:現代人都喜歡互贈花,大家都知道哪些,每個節日送什么樣的花,如果要你送花要送什么呢?你認為不同的花代表了不同的志向和愛好要求,所以我們古代有愛梅如妻的林逋,有以菊自勵的陶淵明??宋代的周敦頤最喜歡蓮花,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

 。ǘ┱b讀感知

  1、解讀標題

  題解:“說”是古代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表議論的文章,偏重于議論,所以后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那么“愛蓮說”這個題目該如何理解呢?

  歸納:談談愛蓮花的道理,說說愛蓮花的道理。

  2、聽課文錄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頓節奏和重音。

  3、領讀,由教師帶領全班學生一句一句的讀,體會文章作者的語氣。

  4、學生對照課文注釋小聲讀,體會句中關鍵字詞表達的感情。

  5、男女同學各一名代表朗讀,針對學生朗讀情況,學生自評,教師適當

  點撥。

 。ㄈ┢纷x課文

  1、學生對照注釋理解句意,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2、讓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有關難字難句的問題。

  3、分小組談論回答以下問題,教師做適當的點評和歸納

 。1)在作者看來,蓮花有什么可愛之處呢?試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

 。2)這一語句突出了蓮花的哪些特點呢?(明確后板書蓮花的品格“高潔、莊重、正直、芳香、清高”。)

 。3)我們知道了作者之所以愛蓮,不僅因為蓮花的姿態美麗,更是因為蓮花的高潔、莊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來朗讀這一語句呢?

 。4)君子是怎么樣的人?

  (5)文題是“愛蓮說”,而文中卻三次提到“菊”、“牡丹”,這有什么作用?

  本設計力求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課文材料,體現新課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的理念。通過多層次誦讀,師生共同研討部分句段的朗讀技巧。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延伸拓展

  1、你如何看待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談談你的看法。 對這個問題,教師應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對較消極的學生要適當地進行鼓勵。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澳芫瓦m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 我設計這一環節, 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愛蓮說》中的哪一句,并談談自己對這一句的理解。

  3、讓學生收集有關“荷花”的詩文作品,張貼于學習園地。

  最后做限時作業

  篇四:愛蓮說 說課稿 參賽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下午好!我是來自中文學院的XXX,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周敦頤的《愛蓮說》。現在我從四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節課的理解和設計:

  一、 教材分析

 。ㄒ唬⒔滩睦斫

  《愛蓮說》是人教版八年級(下)第五單元中的一篇精讀文言文,單元目標: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養成誦讀的習慣,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內涵,并對作品精美的語言特色有所體會。

  《愛蓮說》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學習這篇課文,最大的意義在于引導學生重視德行修養,保持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ǘ⒔虒W目標

  結合《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再根據對教材結構與內容的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積累文言詞匯;了解“說”這種文學體裁和作者生平;掌握 “托物言志”和襯托的寫作手法。

  2.過程和方法:反復朗讀以至成誦,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精美語言特色。

  3.情感態度價值觀:了解作者潔身自好、剛正不阿的高尚情操,引導學生塑造君子人格。

 。ㄈ⒅攸c難點

  《愛蓮說》這片課文篇幅短小,學生在多次誦讀之后,能了解本文大意,但是對更深一層次思想內涵,要準確地把握會有些難度,而學習本篇古文,最重要的意義在于領會文章的內涵、養成正直操守的價值觀,因此我把把理解“蓮”的美麗形象,體會蓮的高貴品質作為本課的重點。理解課文的寓意及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作為本課難點。

 。ㄏ旅孢M入教法分析)

  二、說教法

  主要采用朗讀法,質疑討論法、提問法等教學方法,同時貫徹自主、合作探究的學法,此外還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這里,我主要介紹質疑討論法)

  質疑討論的方法在學習過程中非常重要,一般而言,有思考就有疑問,有疑問就會探索,通過探索,才能發現真理。所以我成立四人小組,小組內部發問質疑,共同探討。作為教師的我,也會在教室來回走動,掌握學生的動態,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質疑討論中去,及時給予學生點撥和學法的指導。

 。ń酉聛磉M入本次說課最重要的部分——課堂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環節:)

  三、教學過程

 。ㄒ唬┮胝n題

  1、由多媒體配樂展示荷花的圖片導入情景,用有關詠“蓮”或“荷”的詩句引入課文。(這是一組非常有視覺沖擊力的蓮花圖,通過播放這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蓮花的外在美,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去探究蓮花的內在美。從古到今,有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贊美蓮花的佳句,有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在宋代,還有一位文學家周敦頤,他對蓮花也是贊美有加,并寫下了傳誦千古的佳作《愛蓮說》)。

  2、介紹課題和作者 (銜接語:接下來,我會介紹課題和作者。告訴學生“說”指的是什么。然后簡單介紹作者周敦頤,引用宋代著名文學家黃庭堅對他的評價“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保

  (二)篇章誦讀

  1、示范朗誦 教師配樂朗讀,我在做示范朗讀前,會要求學生在文中標注難讀的字詞以及停頓。

  2、學生朗讀 自由朗讀以熟悉課文、疏通文意為目的;還會請學生單獨朗讀,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齊讀,全班參與,班級學習熱情高漲。

 。ㄈ┦柰ㄎ囊 (緊接著,進入疏通課文環節,在這個環節,主要采用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首先我會出示學習任務)

  學習內容:

  1、識記和理解重點字詞 (之、蕃、自、盛、予、之、出、染、濯、清蓮、遠、益、清、亭亭、植、褻玩、謂、隱逸者、君子、鮮、同予者、宜)

  2、課文翻譯 用兩人一組討論翻譯的形式。要求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互相探討完成對課文的翻譯,同時,我會適時地給學生做點撥和指導。最后用3分鐘明確答案和做歸納總結。

  (四)賞析課文(下面進入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在這個環節中,學生分組討論與教師的點撥相結合,使學生逐步獲取信息和新知識,解決教學重點難點問題,完成教學目標。)

  我會引入探究內容:

  1、作者為什么唯獨喜愛蓮花?

 。ǔ鲇倌喽蝗,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2、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蓮花?

  3、作者把蓮花比作什么?(君子)既然這樣作比,蓮花具有哪些君子人格? ①生長環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莊重,質樸,不炫耀自己。

  ②體態香氣:“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

  ——正直,通達事理,行為方正,清高而美名遠揚。

 、埏L度氣質:“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志潔行廉,體態端莊,令人敬重。

  以上三個問題是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在透析問題的實質后,讓學生在交流探討中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內涵。最后很自然地提出“托物言

  志”的手法。總結出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4、文章除了寫蓮,還寫了菊和牡丹,分析作者對菊和牡丹的情感態度。

  5、作者為什么在寫蓮花的同時,還要寫菊和牡丹?(從寫作技巧方面找原因)

 。ㄒr托——正襯和反襯)

 。ㄌ骄客赀@些問題,學生可以體會到作者愛憎分明的情感態度,同時還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進行了賞析。)

  (分析完課文,馬上進入總結環節)

  (五)總結課文:(我會用簡潔語言進行小結,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進一步升華,進而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本文僅用119個字,調動多種藝術表現手法描繪蓮花的美,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品讀這篇文章,我們不但可以感受到蓮花的樸素美,文章的語言美,還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美。作者這種高尚的人格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贾米鳂I。(學生任選其一)

  1、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愛說”為題,寫一篇300字的小作文,點明所愛之物,所托之志。(練習目的是:鞏固“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同時,訓練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并暗示性的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2、(這項訓練有深度也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學生站在一定的思想高度來分析,辯證地看待這種矛盾。)本文中,牡丹是屬于反面形象,是貪慕富貴、追名逐利的象征,但是在許多文人的筆下又有“絕代只西子,眾芳惟牡丹”、“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等許多贊美牡丹的佳句,我們怎么看待這個問題?請大家寫一篇300字的文章。

  四、板書設計 (下面就是本次說課的最后一個部分——板書設計,我的板書簡潔明了,突出了本課的教學內容,又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篇五:愛蓮說說課稿1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愛蓮說》是語文出版社七年級(下)第六單元中的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在蓮的形象中寄寓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以愛蓮之情來表達對這種態度的贊賞,表達自己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惡濁世風的鄙棄。

  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引導學生重視德行,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

  二、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設定

  1、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這一教學目標的設定是根據新課標提出的“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因為新課標提出“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的要求。

  3、引導學生保持堅貞正直操守的價值取向,使學生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人生價值觀。

  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來表述自己的觀點,生動形象而寓意不言自明,是本課的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

  三、教學思路

  1、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學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2、語文學習要與時俱進,引導學生充分正確地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查資料的能力和習慣,并且在網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四、教法設計和學法指導

  新課標指出 “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

  驗,有所感悟思考”。 為了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我加強了課文的朗讀環節,以語氣作為切入點,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方法,帶動學生體會文章字里行間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

  加強積累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環節,所以我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采用了開放式討論法、提問法、練習法等等教學方法鞏固學生的文學積累。

  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對于初中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學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為此我設計的學習活動有:

  1、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語感,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領悟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度。

  五、課時安排: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欣賞以“荷花”為題材的中國畫,創設教學情景。

  2、導入語:荷花也稱蓮花,它一直是中國畫家們喜愛的繪畫題材,也是歷來為文人墨客們所稱頌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愛此荷花鮮”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分別抒發了詩人不同的感情。楊萬里的“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則抒發了滿湖荷花帶給人們的無盡喜悅。而宋代哲學家周敦頤在南康郡做官時,曾親自率領屬下開挖了一塊四十余丈寬的池塘中蓮。他憑欄放目,觸景生情,寫下了贊美蓮花的傳世名篇《愛蓮說》。

  (二)誦讀感知

  1、解讀標題

  題解:“說”是古代一種既可以說明、記述事物,又可以發表議論的文章,偏重于議論,所以后來人們常把說理辨析的文章統稱為論說文。那么“愛蓮說”這個題目該如何理解呢?

  歸納:談談愛蓮花的道理,說說愛蓮花的道理。

  2、聽課文錄音,正音正字,注意停頓節奏和重音。

  3、領讀,由教師帶領全班學生一句一句的讀,體會文章作者的語氣。

  4、學生對照課文注釋小聲讀,體會句中關鍵字詞表達的感情。

  5、男女同學各一名代表朗讀,針對學生朗讀情況,學生自評,教師適當點撥。

 。ㄈ┢纷x課文

  1、學生對照注釋理解句意,小組討論疑難問題。

  2、讓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有關難字難句的問題。

  3、課堂練習:完成課后“思考與練習二”。

  4、分小組談論回答以下問題,教師做適當的點評和歸納

 。1)在作者看來,蓮花有什么可愛之處呢?試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

  (2)這一語句突出了蓮花的哪些特點呢?(明確后板書蓮花的品格“高潔、莊重、正直、芳香、清高”。)

 。3)我們知道了作者之所以愛蓮,不僅因為蓮花的姿態美麗,更是因為蓮花的高潔、莊重、正直、芳香、清高的品格,那么我們該用怎樣的感情來朗讀這一語句呢?

 。4)君子是怎么樣的人?

 。5)文題是“愛蓮說”,而文中卻三次提到“菊”、“牡丹”,這有什么作用?

  本設計力求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課文材料,體現新課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的理念。通過多層次誦讀,師生共同研討部分句段的朗讀技巧。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延伸拓展

  1、你如何看待作者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談談你的看法。 對這個問題,教師應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但對較消極的學生要適當地進行鼓勵。新課標要求學生“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澳芫瓦m當的話題即席講話,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的說服力”, 我設計這一環節, 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對文章內涵的拓展延伸,也有利于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2、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愛蓮說》中的哪一句,并談談自己對這一句的理解。

  3、讓學生收集有關“荷花”的詩文作品,張貼于學習園地。

  七、課后反思:

  這堂課,學生學得輕松自如,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不僅把老師該教的知識自己學習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去發現問題,去決定吸取或舍棄。這堂課也使我認識到,只有老師為學生服務,才是教學思想根本的轉變。以前的課堂教學,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光記筆記都來不及,哪里還有什么主動性?哪里還有什么發現?有了這樣的嘗試,其他的課文,我也適當采用了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愛蓮說參賽說課稿】相關文章:

愛蓮說參賽說課稿11-10

愛蓮說參賽說課稿范文(精選3篇)07-07

愛蓮說的說課稿06-14

《愛蓮說》說課稿01-27

《愛蓮說》說課稿07-02

《愛蓮說》說課稿范文06-14

《愛蓮說》說課稿 設計05-04

愛蓮說說課稿01-14

課文《愛蓮說》說課稿06-13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制服丝袜美腿 |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 日韩亚洲首页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一本正道久久网综合久久88 | 亚洲热情在线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