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古詩《獨秀峰》翻譯賞析

時間:2024-12-26 12:30:00 林強 古詩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袁枚古詩《獨秀峰》翻譯賞析

  袁枚是個重視生活情趣的人,他愛金陵靈秀之氣,在他任江寧縣令時,在江寧小倉山下以三百金購得隨園。以下是小編分享的袁枚古詩《獨秀峰》翻譯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袁枚古詩《獨秀峰》翻譯賞析

  原文

  獨秀峰

  (清)袁枚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作者:

  袁枚是清代的大詩人和詩歌評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他是浙江杭州人,也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

  注釋:

  ①獨秀峰:位于桂林市中心,以平地孤拔,無他峰相對,故名。

  ②龍去脈:舊時堪輿(風水先生)以山勢為龍,以山勢起伏連綿為龍脈。

  ③南斗:星宿名,在南天。

  ④傷:妨礙。

  詩句大意:

  全然找不到來龍去脈,只見一座高峰突然出現,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星。

  桂林山水本來就十有八九奇絕卓異,而獨秀峰更是首屈一指。

  幾百級階梯拾級而上才到達它的峰巔,盡覽全城風光,但見輕霧迷漫,碧波蕩漾。

  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無援又有何妨礙!

  賞析一:

  這首詩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子才當時重游桂林。獨秀峰,亦名獨秀山、紫金山,獨立于廣西桂林市內靖江王城之中,孤峰挺秀,氣勢超群,無他峰相屬,素有“南天一柱”之譽,故名。全詩由登山而興慨,睹奇峰而抒懷,自實入虛,即景由情,勾勒奇景,形神畢現,生發喟嘆,寄意遙深。生動地勾勒出獨秀峰的奇特,確為“性靈”佳作。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詩篇起筆就引人注目,凸現出獨秀峰的奇特。桂林諸山多奇峰突起,不見來龍去脈;而獨秀峰又是一峰高聳南天,孤峰挺秀,拔地而起,氣勢雄峻,堪稱“南天一柱”。這里用一個動詞“插”字,以動寫靜,化靜為動,賦予靜態的山以動態和勃勃生機,從而生動地描畫出了獨秀峰那刺穿青天的孤高與挺拔之勢。

  接下去的兩句是說,桂林山水十之八九是奇特的,獨秀峰更是高居第一;補足上文,使獨秀峰的孤高的形態更顯得神完氣足。

  五六兩句寫登山所見。“三百六級”是由山麓到山頂的石階級數。躍上蔥蘢,登臨峰頂,秀甲天下的桂林山水景致盡收眼底,青山疊翠,桂林城內綠水悠悠,水繞山環,煙霞氤氳,亦歷歷可見。前人有句云“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狀喻桂林山水之美,可謂精妙恰切之至了。這般煙水美景齊集山下,奔來眼前,此處著一“來”字,更突出了獨秀峰鐘靈毓秀,在桂林山水中“冠其首”的地位。

  以上六句實寫眼前所見之景,形神畢肖地勾勒出獨秀峰孤立狀態的奇特壯觀,平淡無奇;末二句筆峰一轉,由實入虛,即景生情,由山峰說到做人,抒寫了作者無盡的人生感喟和闊大胸襟。詩人佇立峰巔,遙望著遠處的青山碧水、流霞煙嵐出神,恍然間,一種淡淡的關乎人生旨趣的感傷情緒浸淫而生:為人正直有時可能會被孤立,這也同獨秀峰一樣,有獨秀之美,不必為此煩惱。由于有這最后兩句,全詩就耐人尋味了。

  我們知道,袁枚不僅是一位詩人、詩歌理論批評家,同時又是一位思想家。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是表現出反道學、反禮教、要求個性自己的傾向,楊鴻烈在《袁枚評傳》中稱譽其思想“一直遠遠走在世人前頭”。他的文學主張“性靈說”強調寫詩者的真性情,實質上也含有跟儒家“義理”之說相對立的意味。同時,作為一個聰明練達的才子,袁枚思想敏銳,善于思考,言論潑辣,幾無遮攔,頗有離經叛道的火藥味。加之其不拘禮法,率性而行的生活態度,使他在當時頗受到一些人的非議。他的那些出于真性情的“緣情之作”曾為人“所共非”,因收受女弟子之事被章學誠罵作“無恥妄人”、“邪人”。他辭世后,更被許多人目為“進退六經,非圣無法”的“名教罪人”而大張撻伐。然而,袁枚是清醒的,堅定的,絕不會因為“孤立”而動搖。他于生前身后事饒有自信:“古來真才人,俎豆非兒女。諸公莫相關,我自有千古。”(《遣興》)詩人登獨秀峰而興嘆,發出“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的感慨,正與此意相通,其中既表明自己秉性正直、特立獨行的生活旨趣,同時,我們也可以從中體味到其感會人生的微微怨嗟,可謂寄托遙深,意味雋永。

  的確,人生中不如意之事常有八九,人也往往是在孤獨之中拼搏奮斗,一路走來,磕磕絆絆,有歡樂,有淚水,有痛苦,有堅強。但不管怎樣,我們都應該保持旺盛的戰斗情懷,生命不息,戰斗不止。試想,青山尚且不畏風雨雷電,地震災難,孤絕而立,一柱沖天。而我們這些有為之士們,又何必自嘆自憐,為自身的些許不幸和孤獨而傷感呢。我們每個人不都是應該像獨秀峰那樣,傲然挺立,壯志凌云嗎?在人生的路上永不言敗,永不退縮,永遠奮斗不息,向前,向前,再向前。

  詩貴有所寄托,“所貴者流露于不自知,觸發于弗克自已”(清·況周頤《蕙風詞話》)。《獨秀峰》一詩由登山而興慨,詩人即景生情,興會所觸,頓張靈機,發而為靈氣飛動之華章。細味此詩,意境闊大,蘊藉深慨,而真致畢凸,堪膺“性靈”風趣之上品。

  賞析二:

  《獨秀峰》是袁枚晚年重游桂林所作,雖然諸家選評賞析極少,幾乎被人遺忘,但細讀之,仍然可以從中鮮明地感受到“性靈”說的審美追求。

  題名為“獨秀峰”,但詩人并未平鋪直敘,作一般性的平實說明,而是以“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這種突兀的筆觸,夸飾性的語言,橫空劈來。一個“插”字,逼真地寫出詩人與獨秀峰不期而遇時敏銳而又獨特的審美感受,顯示了獨秀峰的動態美;也生動地突現出獨秀峰孤峰橫插、直沖云霄的不凡氣勢。同時,還由孤立的山,聯想到孤立的人生,發出青山尚且勁直、人生何必感傷的興嘆,表達了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情懷。

  這首詩極言獨秀峰孤兀參天,并寄寓了孤高自守的高尚追求。作者先寫從遠處遙望獨秀峰,好似插入青天的利劍,高峻筆直,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奇景多多,卻遠不如這一峰雄偉奇特。拾級而上,俯視天下,一城煙水浩渺無邊,胸襟亦為之開闊。觀景生情,奇景感染著像獨秀峰一般孤高傲岸清俊的詩人。前三聯蓄足情勢,尾聯水到渠成抒發了“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的豪邁感慨

  這首詩歌化靜為動,以動寫靜,增強動感,化無形為有形,賦予靜態的獨秀峰以動感的形象,展現了“絕無有”的“插南斗”之勢。“插”字用得妙,妙在化靜為動,山由無到有、到直沖云天的過程被動態的呈現出來,生動形象地描寫了獨秀峰的獨特姿態。

  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曾外放江南地區任縣令,先后于江蘇歷任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縣令七年,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于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于南京小倉山隨園,四十歲即告歸。在江寧小倉山下筑隨園,吟詠其中。

  廣收詩弟子,女弟子尤眾。袁枚是乾嘉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問陶合稱“性靈派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

【袁枚古詩《獨秀峰》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袁枚 所見古詩賞析10-18

袁枚《所見》古詩鑒賞10-26

《絕句》古詩翻譯賞析09-07

所見古詩翻譯賞析08-02

牧童古詩的賞析及翻譯10-17

浣溪沙古詩翻譯賞析10-05

春寒古詩翻譯賞析09-24

古詩原文翻譯賞析09-12

沁園春古詩翻譯賞析07-22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メイド |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 日韩精品久久人人躁人人噜 | 又紧又大又爽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性福利网站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