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4-10-23 08:11:58 浣溪沙 我要投稿

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古詩都不陌生吧,廣義的古詩,泛指鴉片戰爭以前中國所有的詩歌,與近代從西方傳來的現代新詩相對應。古詩的類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1

  浣溪沙·庚申除夜

  納蘭性德〔清代〕

  收取閑心冷處濃,舞裙猶憶柘枝紅。誰家刻燭待春風。

  竹葉樽空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風流端合倚天公。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寒冷的除夕夜里把心里濃烈的思念收起,且看眼前那柘枝舞女的紅裙,還像往年一樣絢爛嗎?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里在蠟燭上刻出痕跡采等待新春的到來。竹葉酒已經喝盡了,大家都在頭上戴著彩綢做成的燕子來歡慶新年的到來。燈燭已經熄滅了,剩下的燈花仿佛一條條金蟲在微微顫抖,如此風流快樂,全仗著天公的庇護啊。

  注釋:

  浣溪沙:詞牌名,小令,又名《滿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雙調,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韻,后三句,兩平韻。庚申(gēng shēn)除夜:即康熙十九年(1680年)除夜!笆杖 本洌好魍醮位亍逗~》:“個人真與梅花似,一片幽香冷處濃!边@句說收拾起一切閑心,冷靜下來,而思念之情卻更濃烈了。柘(zhè)枝:即柘枝舞。此舞唐代由西域傳入內地,初為獨舞,后演化為雙人舞,宋時發展為多人舞。誰家:哪一家,此處指自家。刻燭:在蠟燭上刻度數,點燃時以計時間。竹葉:指竹葉酒。采燕:舊俗于立春時剪彩綢為燕子形,飾于頭上。九枝燈:一干九枝的燭燈。灺(xiè),熄滅。金蟲:比喻燈花。端:真。合:應該,應當。

  賞析:

  上片寫年末歲尾,各家皆翹首以待新春第一一黎明的到來!笆杖¢e心冷處濃”,開篇第一句話就奠定了跡詞的感情基調:在寒冷的除夕夜里跡應該拋開所有,放下一切,靜心等待,但濃郁的閑情卻是冷處偏濃。在一片跡應該繁花著錦的情境中,納蘭卻似有一種無言的憂傷!拔枞躬q憶柘枝紅”,此情此景讓納蘭回憶起了當年觀看柘枝舞的情景,氣氛熱烈,婀娜婉轉!罢l家刻燭待春風”,想起自家當年在除夕夜里在蠟燭上刻出痕跡采等待新春的到來,在文人墨客的眼中,這就是十分風雅的事情了。這兩句看似是回憶,卻也道出了納蘭在除夕夜的一種懷念往昔生活的心情。

  下片寫守歲時的場景。富貴人家的除夕夜別有一派富貴景象:“竹葉樽夕翻采燕,九枝燈灺顫金蟲”,竹葉酒喝盡了,頭戴采燕裝飾的人們歡歌笑語,興高采烈。九枝燈即將燃盡,余光之中貴婦們頭上的金蟲頭飾與搖曳的燭光交相輝映,熠熠生輝。這兩句用酒杯、彩燕和燈幾種意象來襯托除夕夜的熱鬧,反映出整一除夕夜的歡騰的情景。這兩句還是對仗句。“竹葉樽”對“九枝燈”,“夕”對“灺”,“翻彩燕”對“顫金蟲”,很是工整,這些豐滿的`意象烘托出了除夕的喜慶氣氛。在這樣風流快活的場景中,納蘭是沉默的,冷峻的,“風流端合倚天公”,要成為與前賢比肩的“風流人物”,去建功立業,卻只能賴天公庇佑,非人力所能強求,這句也表明了納蘭對當年逍遙自在生活的無限回憶。

  通篇來看,這首詞寫的是納蘭對往年除夕的回憶,詞中著力描寫了柘枝舞和舞女的美妙風流,也深隱地表達了自己對往昔生活的懷念之情。全詞情寓于景,清夕而靈動。

  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于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向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备挥谝饩常瞧浔姸啻碜髦弧

  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2

  浣溪沙·春情

  宋代: 蘇軾

  道字嬌訛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傾。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天氣近清明。

  譯文:

  道字嬌訛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傾。

  睡夢中柔聲細語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來到她的夢中? 假如不是跟他夢中歡會呀, 為何見她早起時發髻斜傾?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困人天氣近清明。

  秋千上她象燕子身體輕盈, 紅窗內她睡得甜不聞鶯聲。那使人困意濃濃的天氣呀, 已不知不覺地快要到清明。

  注釋:

  道字嬌訛(é)語未成。未應春閣夢多情。朝來何事綠鬟(huán)傾。

  “道字”二句:意謂少女說話時咬字不準,還不應在閨房中做多情的春夢。 朝來句:謂低頭沉思不知何故。

  彩索身輕長趁燕,紅窗睡重不聞鶯(yīng)。困人天氣近清明。

  趁燕:追上飛燕。這句寫蕩秋千。 睡重不聞鶯:睡得很濃連鶯啼聲也聽不見。因人天氣:指使人困倦的暮春天氣。

  賞析:

  這首詞體現了作者對婉約詞的一個極好的開拓與創新。詞中以含蓄蘊藉、輕松幽默的語言,描寫一位富裕家庭懷春少女的天真活潑形象。整首詞新穎工巧,清綺細致,雅麗自然,表現人物形象不僅能曲盡其形,且能曲盡其神,曲盡其理,顯示出非凡的藝術功力。

  上片寫少女朝慵初起的嬌態。首句寫少女夢囈中吐字不清,言不成句,意表現少女懷春時特有的羞澀心理。接下來二句語含諧趣,故設疑云:如此嬌小憨稚的姑娘是不會被那些兒女情事牽扯的吧,那為什么早晨遲遲不起云鬟半偏呢?以上幾句將少女的春情寫得若有若無,巧妙地表現了情竇初開的少女的心理特點。

  詞的下片通過少女蕩秋千和晝眠這兩個生活側面的描寫,寫她貪玩好睡的`憨態。姑娘白天秋千上飛來蕩去,輕捷靈巧的身子有如春燕。可是,晚上躺下來以后,她就一覺睡到紅日當窗,鶯啼戶外,仍是深眠不醒。少女白晝酣眠,是為排遣煩憂,作者卻說是因為快要到清明了,正是困人的季節。

  這首詞傳神地描寫了少女春天的慵困意態,寫出了少女懷春時玫瑰色的夢境。寫作上,它撮筆生新,不落陳套,始終圍繞少女春日貪睡這一側面,用饒有情致的筆調加以渲染,使一位懷春少女的神思躍然紙上,呼之欲出。詞以上下問答的形式寫出,這種結構造成了一種意深筆曲的效果,而無一眼見底的單調淺薄之感。

  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3

  浣溪沙·莫許杯深琥珀

  李清照〔宋代〕

  莫許杯深琥珀濃,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鐘已應晚來風。

  瑞腦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時空對燭花紅。

  翻譯

  不要說這酒杯太深,如琥珀般的酒太濃,而未醉即已意蝕魂消。晚風陣陣,伴隨著傳來的時遠時近的鐘聲。瑞腦香漸漸熄滅,我從夢中醒來,如辟寒金鳥一樣的金釵太小,頭髻都松了。就這樣清醒著,獨自對著寂寞燃燒的紅燭。

  注釋

  浣溪沙: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詞牌名。一作“浣溪紗”,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雙調四十二字,平韻。南唐李煜有仄韻之作。琥珀:這里指色如琥珀的美酒。李白《客中行》詩:“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融:形容酒醉恬適的`意態。瑞腦,一種名貴的香,傳說產于交趾,如蟬蠶形。辟寒金:相傳昆明國有一種益鳥,常吐金屑如粟,鑄之可以為器。王嘉《拾遺記》卷七:“宮人爭以鳥吐之金,用飾釵佩,謂之辟寒金!边@里借指首飾。辟寒金。邯q云簪、釵小。“醒時”句:此句意謂深閨寂寞,醉也不成,夢也不成。深夜醒來,空對燭花,心事重重。燭花:猶燈花。燭芯燃燒后,馀燼結成的花形。相傳燈花是喜事的征兆,亦當是詞人心中希望的象征。

  賞析

  此為閨情詞。全詞它蓄蘊藉,頗得婉約之妙。清蒙王士禎說“婉約以易安為宗”(《花草蒙拾》)。其婉約特色,一是表現在抒寫惜春悲秋的柔情上;二是藝術上委婉、它蓄。此詞上片寫飲酒,下片寫醉眠,通篇表現的是閨詞,主要采用“映襯法”,詞作情景交融,“情中景,景中情!保ā督S詩話》)

  開頭寫“莫許杯深琥珀濃”,以深杯濃酒來消詞,其詞緒綿綿可想語知!啊拔闯沙磷硪庀热凇币庵^酒雖然沒有喝多少,心卻已經醉了。此詞開頭以飲酒說詞訴恨,情思深沉,卻又似不甚經意,這種淡中寓濃、似淡實濃的詞句,頗得雋永!叭鹉X香消魂夢斷,辟寒金小髻鬟松”兩句則是進一步描繪女主蒙公輾轉不寐的綿綿詞思。香已消,魂夢斷,可見夜之漫長語夢寐難成。金釵小,髻鬟松,則以金釵之小來反襯發鬟之亂,進一步表現女詞蒙的反側床席、無法成眠之狀,從語以蒙物情狀來勾畫蒙物詞情。結句“醒時空對燭花紅”點題,將女主蒙公的滿懷詞緒以景物映襯語出,景語實為情語。

  全詞在語言錘煉上也是頗見功力的。首先是精煉、形象、表現力強。如“莫許杯深琥珀濃”的“深”、“濃”兩字,形象地勾出詞中蒙即將豪飲之態。又如“應”、“空”是兩個普通字眼兒,在這里卻有極強蘊它力!皯辈粌H寫出鐘聲、風聲相互應和的聲響,語且暗示出女主蒙公深夜不寐之態,披露出蒙的脈脈詞情;一個‘“空”字又帶出了詞中蒙的多少寂寥哀怨!跋阆陦魯唷币痪渲袃蓚動詞、用得也極為精煉、形象,它生動地勾畫出女主蒙公夢寐難成之狀!氨俸鹦△禀咚伞本渲械摹靶 薄ⅰ八伞笔且粚π稳菰~,語且又是相反相成,鬟愈松,釵愈小,頗有點思辨的味道,以此生動地描繪出詞中蒙輾轉床側的情態。此句著此二形容詞,大大增強了表現力,它使讀者通過頭飾的描寫,不僅看到蒙物的情態,語且體察到蒙物的內心世界。如此精煉、生動的筆墨,令蒙嘆服。其二,通俗的口語與典雅的用事自然和諧地統一于作品中!扮辍薄ⅰ叭鹉X”、“辟寒金”均是典雅富麗之辭,語“杯深”、“晚來風”、“香消魂夢斷”、“髻鬟松”、“燭花紅”等等又是極為通俗、明白如話的口語,這些口語經過錘煉加工,使其與典雅的用語相和諧,體現了“易安體”的顯著特色。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4

  浣溪沙·錦樣年華水樣流

  清代:納蘭性德

  錦樣年華水樣流,鮫珠迸落更難收。病余常是怯梳頭。

  一徑綠云修竹怨,半窗紅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簾鉤。

  譯文:

  錦樣年華水樣流,鮫珠迸落更難收。病余常是怯梳頭。

  錦繡一般的年華像流水一樣地逝去了,回憶起過去就會淚水不住的流。病愈之后體弱憔悴,害怕對鏡梳頭,怕看到頭發掉落。

  一徑綠云修竹怨,半窗紅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簾鉤。

  窗外小徑上綠竹枝葉繁茂卻滿含怨尤,窗邊灑入的落日余暉映照著落花,更生出許多愁怨。心中郁郁,只得放下卷簾,悄悄地獨處深閨了。

  注釋:

  錦樣年華水樣流,鮫(jiāo)珠迸(bèng)落更難收。病余常是怯(qiè)梳頭。

  錦樣年華:謂錦繡一般的年華。此處指青春年華。鮫珠,原指鮫人之淚化作了珍珠,此處比喻為淚珠。迸落:散落。怯梳頭:病起多脫發,櫛則順梳而下。怯,謂畏見落發。

  一徑綠云修竹怨,半窗紅日落花愁。愔(yīn)愔只是下簾鉤。

  綠云:如云般繁茂的綠色枝葉。修竹:細長的竹子。愔愔:幽深、消寂的樣子。一說柔弱憂郁的樣子。

  賞析:

  這篇是描繪春閨寂寞、春愁無奈的閨怨之作。

  上片寫主人公為年華易逝而傷懷,首句以時光開篇,頗具殺傷力,“錦樣年華”說的是年華如錦緞一樣絢爛,無限美好,卻無奈流年似水,流逝得太快。只有忽然回憶起來,才體會到往昔青春的難能可貴,因歲月無情而落淚。在這里詞人抒發的情緒哀婉細膩,柔情一縷,九轉回腸,凄婉處令人不忍卒讀!岸喑睢薄ⅰ岸嗖 笨偸沁B在一起,詞中擬她口吻的這個少女,顯然也是多病而疏慵無緒的。因病后體虛,一梳頭就總會掉頭發,古代女子除相貌外最注重頭發的修飾,未免對鏡梳頭也難以鼓起勇氣。

  詞到下片轉換視角,寫借著女主人公眼睛看到的窗外的'景象,這里“一徑綠云修竹怨,半窗紅日落花愁”構成對仗,卻只覺得是處無聊,那如云的綠竹盡是怨念,飄揚的落花盡是愁緒。尤其是,風景年年不變,青春卻一年年地耗過去了,心里便越發凄楚,徒剩無奈。末句描畫詞中女子怏怏地放下簾鉤,想要把這些愁緒統統隔在窗外。這又是一個巧妙的修辭。一再把愁思這種無色無形的東西具象化,從而表現出無奈和悲傷始終伴在少女周圍。

  全詞以時間開端、結束,惜春傷懷的主題更加深化。點醒了對于青春易逝的警覺。清怨綿綿,幾類“花間”語。

  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 篇5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晏殊〔宋代〕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

  花兒總要凋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里徘徊留戀。

  注釋

  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沙,一作“紗”。

  一曲:一首。因為詞是配合音樂唱的,故稱“曲”。新詞,剛填好的詞,意指新歌。酒一杯,一杯酒。

  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

  去年天氣: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氣。舊亭臺,曾經到過的或熟悉的亭臺樓閣。舊,舊時。

  夕陽: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線落下。

  幾時回:什么時候回來。

  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后用作成語,即出自晏殊此句。

  燕歸來:燕子從南方飛回來。燕歸來,春中常景,在有意無意之間。

  小園香徑:花草芳香的小徑,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徑。因落花滿徑,幽香四溢,故云香徑。香徑,帶著幽香的園中小徑。

  獨:副詞,用于謂語前,表示“獨自”的意思。

  徘徊:來回走。

  參考資料:

  1、陸林編注 .宋詞 .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1992 :28-29 .

  2、蘅塘退士 等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181-182 .

  賞析:

  這是晏殊詞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借眼前景物,重在傷今。

  上闋中“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睂憣坡牳璧默F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飲涵詠之樂。作者邊聽邊飲,這現境觸發了對“去年”所經歷類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臺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此句中正包蘊著一種景物依舊而人事全非的懷舊之感。在這種懷舊之感中又糅合著深婉的傷今之情。這樣,作者縱然襟懷沖澹,又怎么能沒有些微的傷感呢?

  “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細味“幾時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種企盼其返、卻又情知難返的紆細心態。

  下闋仍以融情于景的筆法申發前意。“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睘樘烊黄媾季,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纏綿哀感,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宛如天成,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ǖ牡蚵洌旱南,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在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相聯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廣泛,意境非常深刻,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與欣慰的交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滲透在句中的是一種混雜著眷戀和悵惆,既似沖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悵觸。唯其如此,此聯作者既用于此詞,又用于《示張寺丞王?薄芬辉!靶@香徑獨徘徊”,即是說他獨自一人在花間踱來踱去,心情無法平靜。這里傷春的感情勝于惜春的感情,含著淡淡的哀愁,情調是低沉的。

  全詞語言圓轉流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迪和美的藝術享受。詞中無意間描寫的現象,往往含有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恒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參考資料:

  1、程帆 等 .唐詩宋詞鑒賞辭典 .長沙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12 :342-343 .

  2、蘅塘退士 等 .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北京 :華文出版社 ,2009 :181-182 .

  3、劉學鍇 等 .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8 :406-409 .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為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111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為“大晏”和“小晏”。

【浣溪沙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5-15

浣溪沙·庚申除夜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10-02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08-30

浣溪沙原文、注釋及賞析11-14

秦觀《浣溪沙》宋詞賞析以及原文注釋翻譯07-19

浣溪沙·春情原文、注釋、賞析08-04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9-28

浣溪沙原文的翻譯及賞析11-03

浣溪沙的原文翻譯及賞析10-26

《浣溪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8-04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中文有码国产精品欧美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影院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午夜亚洲精品专区高潮日w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