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端午節的詩句佳句(精選300句)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詩句吧,詩句是詩的句子,泛指詩作。你知道什么樣的詩句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詩句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端午節的詩句佳句,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1、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蘇軾《少年游》
2、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3、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4、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殷堯藩《端午日》
5、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6、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文天祥《端午感興》
7、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秦觀《端午》
8、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許及之《賀新郎》
9、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陸游《春晚嘆》
10、重午佳辰獨掩門。——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11、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李隆基《端午》
12、空惆悵,誰復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3、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14、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15、袨服華妝著處逢,六街燈火鬧兒童。——《京都元夕》
16、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上著詞聲。——《正月十五夜》
17、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8、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19、天氣潤羅衣,病起卻忺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夢令》
20、重午佳辰獨掩門。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空向梁間覓宿痕。——李之儀《南鄉子》
21、逢佳節,粼粼波上,百舟爭渡。奸當道,謠言布;遭放逐,悲難訴。——王充《滿江紅》
22、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23、畫船縱橫湖水濱,彩絲角黍斗時新。年年此日人皆醉,能吊醒魂有幾人?——胡仲弓《端午》
24、我游南賓春暮時,蜀船曾系掛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陸游《三峽歌》
25、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26、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27、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28、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29、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30、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31、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32、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33、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34、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35、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36、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37、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38、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39、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40、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41、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42、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43、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44、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45、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46、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47、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48、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49、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50、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51、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52、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53、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54、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55、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56、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57、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58、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59、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60、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61、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62、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63、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64、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65、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66、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67、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68、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69、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70、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71、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72、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73、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74、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
75、人命草頭露,榮華風過爾。唯有烈士心,不隨水俱逝。至今荊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榮,但是死者貴。——文天祥《端午》
76、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楊無咎《齊天樂·端午》
77、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蘇軾《浣溪沙端午》
78、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褚朝陽《五絲》
79、幽歡一夢成炊黍,知綠暗,汀菰幾度。竹西歌斷芳塵去,寬盡經年臂縷。梅黃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紅怨暮。當時明月重生處,樓上宮眉在否?吳文英《杏花天重午》
80、餐菊飲朝露,平生不啜。與龍爭角黍,無乃謗湘累。——宋·劉克莊《乙卯端午》其一
81、梅夏暗絲雨,春秋扇浪風。香蘆結黍趁天中。五日凄涼千古、與誰同?——宋·萬俟詠《南歌子端午》
82、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83、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杜甫《惜別行》
84、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85、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86、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
87、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趙蕃《端午三首》其二
88、佳時倍惜風光別,不為登高。 ——出處:納蘭性德《采桑子九日》
89、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90、野曠云連樹,天寒雁聚沙。 ——出處:文森《九日》
91、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92、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93、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94、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95、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
96、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97、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色彩沮。——劉禹錫《競渡曲》
98、三百內人連袖舞,一時天空上著詞聲。——《正月十五夜》
99、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汩羅。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來恨未消,魚龍寂寞暗風潮。文天祥《端午感興》
100、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
101、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出處:李隆基《端午》
102、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出處:邊貢《午日觀競渡》
103、涵虛歌舞擁邦君,兩兩龍舟來往頻。
104、端午人間擬醉眠,旅情茅店獨蕭然。起尋詩句記佳節,萬里無云月滿天。
105、時序催人易白頭,端陽懷古客添愁。
106、記節何妨斟蟻酒,奪標無復見龍舟。
107、三三五五垂楊底,守定龍舟看不歸。
108、閏月風光三月景,二分煙水八分人。
109、競渡龍舟旗獵獵,閑觀童叟岸依依。
110、記得當年年少時,蘭湯浴罷試新衣。
111、高歌思遠樓前路,掩雨珠簾今在不。
112、節逢端午粽香滋,檐下楣前艾一枝。
11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唐代·杜牧
114、朱符不寫湘累恨,角黍難包楚國羞。
115、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褚朝陽《五絲》
116、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杜甫《端午日賜衣》
117、宜歡聚。綺筵歌舞。歲歲酬端午。——張孝祥《點絳唇》
118、榴花三日迎端午,蕉葉千春紀誕辰。——范成大《鷓鴣天》
119、正是浴蘭時節動。——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120、端午臨中夏,時清人復長。——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21、幽尋未云畢,墟落生晚煙。——蘇軾《端午遍游諸寺得禪字》
122、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殷堯藩《同州端午》
123、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軾《浣溪沙·端午》
124、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張榘《念奴嬌》
125、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張榘《念奴嬌》
126、梅夏暗絲雨,春秋扇浪風。香蘆結黍趁天中。五日凄涼千古、與誰同?——萬俟詠《南歌子》
127、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鬊鬣動,螮蝀飲汀形影聯。——劉禹錫《競渡曲》
128、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殷堯潘《端午日》
129、當年忠血墮讒波,千古荊人祭汨羅。風雨天涯芳草夢,江山如此故都何。——文天祥《端午感興》
130、側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兮,乃殞厥身。——賈誼《吊屈原賦》
131、玉粽襲香千舸競,艾葉黃酒可驅邪。騎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婦把景擷。——許文通《端陽采擷》
132、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我欲于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趙蕃《端午三首》其二
133、稽古堂前,恰見四番端午又來江上,聽鳴鼉急鼓。棹歌才發,漠漠一川煙雨。——郭應祥《傳言玉女》
134、靈均死波后,是節常浴蘭。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135、沈湘人去已遠,勸君休對酒,感時懷古。慢囀鶯喉,輕敲象板,勝讀《離騷》章句。——楊無咎《齊天樂端午》
136、屈原何傷悲,生離情獨哀。知命雖無憂,倉卒意低回。嘆氣從中發,灑淚隨襟頹。——潘尼《送盧弋陽景宣詩》
137、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已酉端午》
138、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吊祭江誦君賦。——蘇軾《六幺令》
139、楚人悲屈原,千載意未歇。精魂飄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倉江上,投飯救饑渴。遺風成競渡,哀叫楚山裂。——蘇軾《屈原塔》
140、紅藕絲,白藕絲,艾虎衫裁金縷衣。釵頭雙荔枝。鬢符兒,背符兒,“鬼”在心頭符怎知?相思十二時。——李石《長相思重午》
141、朱顏老去,清風好在,未減佳辰歡聚。趣臘酒深斟,菖蒲細糝,圍坐從兒女。還同子美,江村長夏,閑對燕飛鷗舞。——晁補之《永遇樂·端午》
142、吳天五月水悠悠,極目煙云靜不收。拾翠有人盧女艷,弄潮幾部阿童游。珠簾枕簟芙蓉浦,畫槳琴箏笮艋舟。擬向龍樓窺殿腳,可憐江北海西頭。——陳子龍《五日》
143、看龍舟,看龍舟,兩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鬧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飛,棹如飛,水中萬鼓起潛螭。最是玉蓮堂上好,躍來奪錦看吳兒。——黃公紹《瀟湘神》
144、幽歡一夢成炊黍,知綠暗,汀菰幾度。竹西歌斷芳塵去,寬盡經年臂縷。梅黃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紅怨暮。當時明月重生處,樓上宮眉在否?——吳文英《杏花天·重午》
145、文字間金釵,消盡晚天微暑。無雨。無雨。不比尋常端午。——陳三聘《如夢令》
146、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浣溪沙·端午》
147、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宋秦觀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148、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陸游《春晚嘆》
149、空惆悵,誰復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50、條脫閑揎系五絲。——宋·李清照失調名《端午》詞斷句
151、細纏五色臂絲長。——舒頔《小重山端午》
152、碧艾香蒲處處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153、五日長蛟虛問祭,九關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54、艤彩舫,看龍舟兩兩,波心齊發。奇絕。難畫處,激起浪花,飛著湖間雪。畫鼓喧雷,紅旗閃電,奪罷錦標方徹。——黃裳《喜遷鶯·端午泛湖》
155、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156、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57、好是佳旦稱觴,班衣拜舞,有鹓雛相對。后院嬋娟爭勸酒,端午彩絲雙緊。——王邁《念奴嬌》
158、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杜甫《端午日賜衣》
159、明詔始端午,初筵當履霜。——儲光羲《大酺得長字韻時任安宜尉》
160、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161、把金杯浮白,醉面分紅,端陽日午。高濂《賀圣朝紅葵》
162、一丸滿泛端陽酒,萬顆輕懸續命絲。陳恭尹《次和劉沛然王礎塵廣州荔枝詞十首其九》
163、姑孰城中君送我,端陽重上宛溪船。郭奎《金陵簡劉仲修昆玉》
164、時維端陽天氣好,故人久別欣相逢。袁華《盧伯融秦文仲同集湖光山色樓分題得陽城湖》
165、過了端陽日,重問歸期。錢應庚《八聲甘州和邵復孺》
166、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167、又是一番重午,身寄南州。楊無咎《南歌子(次東坡端午韻)》
168、畫羅攜芳扇,正喜逢重午。曹勛《夏云峰(端午)》
169、幽檻暑。又是一年重午。韓元吉《謁金門(重午)》
170、重午日過六,靈岳再生申。韓玉《水調歌頭(上辛幼安生日)》
171、飛來鑒湖雨。近重午。姜夔《越女鏡心(別席毛瑩)》
172、雪霽春已半,露重午方暄。馮取洽《水調歌頭》
173、彩鹢雙飛,水亭開宴近重午。劉子寰《齊天樂(壽史滄洲)》
174、寶扇驅纖暑。又凄涼、蒲觴菰黍,異鄉重午。吳潛《賀新郎(和劉自昭俾壽之詞)》
175、明日又重午,攙借玉蒲香。方岳《水調歌頭(壽吳尚書)》
176、一番重午,旋買香蒲浮盞。吳文英《隔浦蓮近(黃鐘商泊長橋過重午)》
177、兒嬉漫說重重午。陳著《蝶戀花(次韻黃子羽重午)》
178、海榴院落,長逢重午。陳允平《瑞龍吟(壽吳丞相·壽詞)》
179、相見也,又重午。甄龍友《賀新郎》
180、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許及之《賀新郎》
181、年年重午近佳辰。侯置《朝中措(為云庵壽)》
182、竹間露重午方乾,松里云深復亦寒。楊萬里《尚長道十年離索杯酒話舊,憮然若隔世,醉筆》
183、神匠鳩重午,鴻鈞繞大江。戴亨《賦得五月五日揚子江心鑄鏡》
184、重午日才過,又經四日逢華旦。佚名《點絳唇·重午日才過》
185、菖蒲綠映酒杯紅,早知是、明朝重午。佟世南《鵲橋仙其三端陽前一夕飲顧向中園》
186、七十二歲重午酒,百千萬變獨閒身。陳著《重午酒邊四句書宜晚》
187、淺醉能狂,老懷依舊幾重午。姚華《齊天樂端午和逃禪韻,亦見片王》
188、重午一年期。齋僧只待時。陳義《菩薩蠻·平生只被今朝誤》
189、啄殘朱果葉成陰,簾影重重午夢沉。吳保初《和狄楚青感事韻》
190、御柳重重午影圓,薰風時泛舜琴弦。王珪《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帝閣》
191、重午無人肯訪臨,竹低沙淺綠連陰。方岳《重午》
192、層陰欲墮侵單袷,重午才過戀五絲。孫繼皋《黃思老宅集社分得絲字》
193、君行值重午,高花發榴葵。楊基《送方員外之廬陵》
194、葵花重午菊重陽,樂事駢臻流慶長。徐庸《屏山老人詩為曹林桂作》
195、說道今年重午,節物隨宜稍具,還與去年同。王旭《水調歌頭端午》
196、重午宮衣賜百工,香羅疊雪葛含風。許應龍《皇后閣端午帖子》
197、去年重午飲酒歸,賡歌酬酢無俗子。陳造《次韻梁廣文重午吊古》
198、今年重午約同飲,更向詩人閱詩史。陳造《次韻梁廣文重午吊古》
199、庾午仍重午,離明正繼明。真德秀《端午貼子詞·皇帝閣六首》
200、七旬逢五月,五月正重午;鄭用錫《閏五月七日兒輩續祝生辰》
201、一入陶籬如楚俗,重陽重午兩關情。史鑄《艾菊》
202、及今又重午,領客酌蓮碧。王奕《和李提學存耕鉛山酌廉韻》
203、年年重午家家有,桃桃菖蒲共一瓶。董嗣杲《葵花》
204、心想同寅分席醉,身逢重午借樓棲。董嗣杲《甲戌重午留越寄武康同官》
205、一尊重午與誰酬。韓奕《浪淘沙令》
206、鯨川四重午,歲月若飄風。王旭《水調歌頭·鯨川四重午》
207、他鄉客重午,菖蒲隨飲俗。陳藻《壬戍重午於潛李氏作》
208、林間忘時節,今朝忽重午。張镃《重午》
209、心暗數。記去日元宵,來日剛重午。薛時雨《摸魚兒棠城感舊甲辰北上駐此今二十二年矣》
210、逢人篸艾知重午,漫把青錢問酒杯。吳錫疇《重午于潛道中》
211、惟時帝京值重午,習武馳毬戒程約。金幼孜《重午日侍從內苑觀擊毬射柳應制》
212、吾邦重午節,興目皆可寓。陳棣《次韻葉夢符端午》
213、五月重午離西湖,九月重九趨成都。方回《送程桂軒子方還羅治先墓》
214、青梅黃盡雨無多,柳影重重午日過。宋伯仁《戲作》
215、喜逢重午節,共祝萬年春。汪應辰《端午帖子詞皇帝合》
216、九重午刻命精禱,四海中宵同出云。喻良能《喜雨》
217、千官曉綴紫宸班,拜向彤墀賀重午。莊昶《端午食賜粽有感》
218、蒲酒家家,年光又是逢重午。張友書《點絳唇午節感懷》
219、佳辰重午。釵懸艾虎。尤侗《河傳其五五》
220、薰風飄綺戶,正景屬熙明,節當重午。孫承恩《瑞鶴仙壽陸東湖尊堂太君》
221、如此湖山,半分歌吹送重午。龔鼎孳《齊天樂湖上午日用吳修蟾和周美成韻》
222、社日才來,端陽已近。佚名《踏莎行》
223、端陽春好是公開,公莫朝天不放回。陳獻章《待黃太守見訪時當考績入京》
224、端陽佳節競繁華,角黍堆盤映醽醁。于謙《夏日憶故鄉風景》
225、夢月佳辰近,端陽令節新。真德秀《皇后閣端午貼子詞五首其一》
226、轉瞬端陽,五彩長生縷,親綰朱絲。俞樾《六州歌頭閨中行樂詞和竹樵方伯》
227、己巳群儒映壁奎,端陽侍燕寶慈西。揭傒斯《憶昨四首其三》
228、邑近羅浮仙藥滿,端陽先獻石菖蒲。屈大均《壽東莞杜明府母李太夫人》
229、鷓鴣聲里端陽近,榕樹青青荔子紅。呂定《度大庾嶺》
230、舊游夢歷歷,況此逢端陽。林景熙《五月五日寓嘉禾學宮顧東浦載酒相過二博士偕來飲就醉翌日留詩為別》
231、時序催人易白頭,端陽懷古客添愁。黃庚《端午月山主人酒邊即事》
232、嶺南名刺史,端陽有成績。
233、端陽問為誰,長沙垂令德。陳獻章《題端陽李太守甘霖重應卷》
234、明朝佳節又端陽,愁里清宵細細長。張洵佳《五月初四日旅邸書懷四首錄二其二》
235、鄉園又是端陽宴,琴尊正游天際。孫云鶴《齊天樂午日懷家大人游閩》
236、端陽射柳轅門道,紫燕身輕拂柔草。朱綝《拳毛騧歌次王汝玉韻》
237、長生宴近端陽節,遺愛歌聞別駕賢。謝遷《鄉同年武林郭敬之通判七十壽詩》
238、節過端陽日,蒲觴滿自斟。趙友直《端午》
239、佳期正與端陽近,莫怪榴花別樣紅。蔡羽《五月》
240、葵榴花開蒲艾香,都城佳節逢端陽。王紱《端午賜觀騎射擊毬侍宴》
241、天公節序也匆忙,寒是重陽,暖是端陽。趙慶熹《一剪梅連日陰晴不定》
242、何計決芳悰。悔教端陽一別,直恁匆匆。鄒祗謨《集賢鬢偶簡舊寄詞有感,和柳屯田韻》
243、蒲葉端陽寓。又看銀河渡。尤侗《怨東風其一客思》
244、中夏值端陽,來游曲水旁。李英《端午同友人泛舟游大通寺》
245、去年登山近重九,今朝登山屬端陽。林朝崧《五日登清源山望海,醉后作》
246、客過端陽欣采艾,僧嫌破衲懶縫針。章謙亨《祖教寺其二》
247、幾番梅雨,蒲風過、端陽后。翁溪園《洞仙歌代壽李尉儒人》
248、今日端陽作勝游,行行馬上縱吟眸。李勝原《濟南午日同郭掾郎游龍洞二首其二》
249、傷心時候,又端陽景色,依然滿目。沈宜修《百字令重五悼亡兼感懷》
250、幾年客舍逢端午,今日東行復海隅。黨懷英《端午日照道中》
251、佳節逢端午。勝事傳三楚。尤侗《千秋歲其二午日祝江明府》
252、節近端午,乍晴乍雨。釋淵《偈》
253、趁桃迎初度,千年方熟,蒲經端午,三日留春。劉子寰《沁園春·長壽真人》
254、恰就得端陽,艾人當戶,朱筆書符大吉。吳潛《二郎神(己未自壽)》
255、彩絲長命斗新奇,還是端陽近。鼓峰《燭影搖紅(五月初三)》
256、庭外瀟瀟雨。對空山、再度端陽,悄無情緒。勿翁《賀新郎(端午和前韻)》
257、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258、罷燈船端陽不鬧,收酒旗重九無聊。孔尚任《折桂令·問秦淮》
259、正熏風池館,端陽佳節;錢肅潤《沁園春·題袁重其負母看花圖,和紀伯紫韻》
260、端陽節底歸,何以食菰粽。陳肇興《齒痛,戲用袁簡齋拔齒原韻柬石莊》
261、端陽竟渡楚江湄,紈褲分曹唱健詞。唐寅《題畫廿四首》
262、無風無雨好端陽,鼓聲鼕鼕動城郭。管訥《題蔡將軍春擊毬圖》
263、使君便是端陽彥,圣主今無嶺外憂。李學曾《送鐘邦臣出守廣州用楊子山限韻》
264、且將酒醉端陽節,難得詩傳蜀道行。慧霖《端陽前一日送官城太守之蜀仍步前韻》
265、明歲端陽時節,人在薰風殿閣,涼意入賡歌。佚名《水調歌頭·玉斧折丹桂》
266、後端陽六日,梅雨收晴,乍炎天氣。佚名《醉蓬萊·後端陽六日》
267、仙翁初度,遇端陽佳節,又還兩日。佚名《酹江月/念奴嬌》
268、庚子日斜聞野鳥,端陽沙淈見江魚。鄺露《浮湘禮三閭墓田尋賈生故宅》
269、已幸一春鄰絳帳,祗今十日是端陽。陳文蔚《程子云欲還鄉阻雨聊戲之》
270、莫道端陽渾寂寞,也脩時令薦王侯。顧璘《午日以杏實榴花饋開府譚公》
271、香羅細葛端陽節,絳帳青衿少小詩。馬廷鸞《我輩小年端午給假蒲酒奉親這外日游村田間致》
272、經年客夢總茫茫,爭奈端陽節又忙。李之標《當涂五日邑無競渡故云》
273、去歲端陽直禁闈,新題帖子進彤扉。高啟《端陽寫懷》
274、端陽彩扇百官傳,每歲宮臣賜獨偏。何景明《題嚴內翰賜扇》
275、仙宮長命縷,端午降殊私。——竇叔向《端午日恩賜百索》
276、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277、醉看葵柳懷舊事,饞思櫻筍夢吾廬。向時癡絕今愁絕,自讀《離騷》些老夫。——高箸《重午懷舊》
278、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淮安重午》
279、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280、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81、謾說投詩贈汨羅,身今且樂奈渠何。——《端午三首》
282、楚人猶自貪兒戲,江上年年奪錦標。——文天祥《端午感興》
283、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284、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盧肇《競渡詩》
285、五月榴花妖艷烘,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286、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287、采絲纏粽動嘉辰,浴殿風生畫扇輪。——王珪《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帝閣·采絲纏粽動嘉辰》
288、村靜午雞啼,綠暗新陰覆。一展輕簾出畫墻,道是端陽酒。——納蘭容若《卜算子·五日》
289、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杜甫《惜別行,送向卿進奉端午御衣之上都》
290、明朝端午,待學紉蘭為佩。尋一首好詩,要書裙帶。——蘇軾《殢人嬌·或云贈朝云》
291、重五休言升最緊。縱有碧油,到了輸堂印。——蘇軾《蘇幕遮·詠選仙圖》
292、長江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懸江口。——張籍《相和歌辭·江南曲》
293、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邊貢《午日觀競渡》
294、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295、何意更觴昌歜酒,為君擊節一長歌。——趙蕃《端午三首》
296、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297、獨無尊酒酬端午。移舟來聽明山雨。——陳與義《憶秦娥·五日移舟明山下作》
298、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蘇軾《少年游端午贈黃守徐君猷》
299、近重午。燎銀篝、暗薰溽暑。——姜夔《越女鏡心·別席毛瑩》
300、蜜粽冰團為誰好?丹符彩索聊自欺。——范成大《重午》
【端午節的詩句佳句】相關文章:
端午節詩詞佳句端午節詩詞佳句書法09-10
關于清明節的詩句佳句11-13
中秋節的詩句佳句190句10-10
描寫泰山的詩句 贊美泰山的名詩佳句05-16
關于春節的詩句佳句07-18
描寫夏天的古詩句佳句(精選120句)10-21
關于除夕夜的詩句佳句140句02-04
關于元宵節的詩句佳句100句02-22
描寫中秋節的詩句佳句140句10-11
端午節的詩句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