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練習題

時間:2024-11-28 18:40:11 智聰 魚我所欲也 我要投稿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我們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練習題,做習題在我們的學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對掌握知識、培養能力和檢驗學習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你所了解的習題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魚我所欲也練習題,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 1

  一、給下列字注音。

  簞 羹 蹴 屑

  二、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二者不可得( )

  2.故不為得也( )

  3.所有甚于死者( )

  4.故有所不辟也( )

  5.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6.賢者能勿耳( )

  7.爾而與之( )

  8.萬鐘于我何焉( )

  9.是亦不可以乎( )

  10.此之謂失其本心( )

  三、比較下列加粗詞意義的異同。

  1.所識窮乏者得我( ) .

  蹴爾而之( )

  2.所欲有甚生者( )

  萬鐘我何加焉( )

  3.萬鐘不辯禮義而受之( )

  由是生而有不用也( )

  4.行道人弗受( )

  今為畝室美為( )

  5.呼爾與之( )

  由是則生有不用也( )

  6.非獨賢者有心也( )

  是亦不可以已乎( )

  四、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釋其含義。

  1.故患有所不辟也。

  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4.鄉為身死而不受……

  五、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4.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六、綜合練習。

  1.課文中運用兩兩相對的句子,它們句式相同,意思相對或相反。試從課文中找出兩句這樣的句子,并默寫出一句你以前學過的這樣的句子。

  2.本文中的千古名句是哪一句?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

  七、閱讀下面文言語段。回答問題。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1.解釋下列加粗的詞。

  (1)死亦我所( )

  (2)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

  2.下列加粗的“于”與“所欲有甚于生者”中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指通豫南,達漢陰 B.子墨子聞之,起

  C.貧者語富者 D.苛政猛虎也

  3.上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指的是_______,“所惡有甚于死者”指的是_______;“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一句中“由是”在文中解釋為_______,“不用”、“不為”者指的是

  4.這段文字主要運用了_______、_______等論證方法。

  5.這段文字的主要論點是什么?它是怎樣提出來的?試簡要分析。

  6.“舍生取義”者在中國歷史上一貫受人崇敬,請舉出一位因“舍生取義”而令你崇敬的英雄人物,并默寫出他的一句曾深刻影響你的名言。

  7.結合實例談談你對“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的理解。

  答案:

  一、dān gēng cù xiè6

  二、

  1.兼有、并存

  2.茍且取得、茍且偷生

  3.厲害、重要

  4.禍患、災難

  5.假如、假使

  6.不丟掉

  7.用腳踢

  8.有什么益處

  9.停止,放棄

  10.天性、天良

  三、

  1.與,通“歟”語氣助詞,用在句末。 與,給。

  2.于,比。 于,對。

  3.則,卻。 則,就。

  4.之,的。 之,代詞。

  5.而,連詞,表順承。 而,但是

  6.是,這樣的`。 是,這。

  四、

  1.“辟”通“避”,躲避

  2.“辯”通“辨”,辨別

  3.“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

  4.“鄉”通“向”,從前。

  五、

  1.并不是只有賢能的人有這種想法,人人都會有,賢能的人能夠不遺失罷了。

  2.吆喝著給他吃,行路的也不接受,用腳踢著給他吃,乞丐也會因輕視而不肯接受。

  3.萬鐘的俸祿如果不辨別是否合禮義就接受它,這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

  4.從前寧可死了也不接受,現在為了所認識的貧窮的人感激我而去做了。

  六、

  1.略;

  2.生,我所欲也……舍生而取義者也。啟示(略)

  七、

  1.(1)痛恨、厭惡(2)有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2.D

  3.義不義按這種辦法做“君子之人”或“舍生取義者”

  4.比喻論證 正反對比論證

  5.主要論點:舍生取義。用比喻(或類比)的方式提出。先以魚和熊掌設喻,得出結論:舍魚而取熊掌者也。再由前面的設喻引出論點:舍生而取義者也。魚喻“生”,熊掌喻“義”,“生”與“義”的價值已判高下。

  6.例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例子不限,只要能證明“賢者能勿喪耳”即可。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 2

  一、基礎鞏固

  (一)重點字詞解釋

  1. 二者不可得兼(同時得到)

  2. 故患有所不辟也(禍患,災難;“辟”同“避”,躲避)

  3.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

  4.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心)

  5. 賢者能勿喪耳(喪失)

  6. 蹴爾而與之(踩踏)

  7.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優厚的俸祿;“辯”同“辨”,辨別)

  8. 萬鐘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處)

  9. 妻妾之奉(侍奉)

  10. 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

  (二)一詞多義

  1. 為

  今為宮室之美為之(為了;做)

  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做)

  2. 得

  二者不可得兼(得到)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德”,感恩、感激)

  3. 與

  呼爾而與之(給)

  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同“歟”,語氣詞)

  (三)古今異義

  1.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義:能夠用來;今義:能夠)

  2. 一簞食,一豆羹(古義:古代盛食物的一種容器;今義:豆子)

  3.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古義:古代的一種量器;今義:計時器具)

  (四)翻譯句子

  1.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生命是我所喜愛的,大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有的話,那么我就只好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了。

  2. 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踢著(或踩過)給別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3.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

  (五)選擇題

  1.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A. 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屋舍儼然

  B.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同舍生皆被綺繡

  C. 是亦不可以已乎 然胡不已乎

  D. 萬鐘于我何加焉 所欲有甚于生者

  答案:C。解析:A項“舍”的意思分別是“舍棄”“房屋”;B項“生”的意思分別是“生命”“學生”;C項“已”都是“停止”的意思;D項“于”的意思分別是“對于”“比”。

  2.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所欲有甚于生者 萬鐘于我何加焉

  B. 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入則無法家拂士

  C. 呼爾而與之 面山而居

  D. 為宮室之美 吾妻之美我者

  答案:C。解析:A項“于”分別是“比”“對于”;B項“則”分別是“那么”“如果”;C項“而”都是表修飾;D項“之”分別是“的”“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二、內容理解

  (一)理解性默寫

  1. 本文的中心論點是: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 體現“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二)簡答題

  1. 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文章開頭用“魚”和“熊掌”設喻,把生命比作魚,把義比作熊掌,通過類比,引出中心論點“舍生取義”,生動形象,易于理解,也使抽象的道理具體化。

  2. 文中作者認為面對高官厚祿而不辯禮義就接受的行為是一種怎樣的行為?

  作者認為這種行為是喪失了人本來的`羞惡之心的行為,是一種見利忘義的行為。作者通過對比“一簞食,一豆羹”時人們堅守禮義而不受嗟來之食,與接受萬鐘俸祿卻不辯禮義的情況,批判了這種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行為。

  3. 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對“舍生取義”的理解。

  在現代社會,“舍生取義”并不一定是指舍棄生命。它可以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在面對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國家利益沖突的時候,我們要舍棄個人的小利益,維護集體和國家的大義。例如,當國家面臨危機時,軍人不顧個人安危,奔赴戰場保家衛國;科研人員放棄國外優厚的待遇,回國為科技事業的發展奉獻力量,這些都是“舍生取義”精神的體現。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堅守道德底線,不做違背正義的事情,如在考試中不抄襲作弊,在商業活動中不欺詐消費者等,這也是對“舍生取義”精神的一種踐行。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相關文章:

魚我所欲也 練習題09-16

魚我所欲也03-21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答案09-07

《魚我所欲也》同步練習題09-22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及答案11-15

魚我所欲也的練習題及答案07-04

《魚我所欲也》練習題及答案09-25

魚我所欲也的譯文08-10

《魚我所欲也》論點07-23

魚我所欲也朗誦08-19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综合国产精品2022 |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第一页 | 亚洲资源网在线 | 亚洲一级一在线观看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合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另人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