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前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查字典理解.
2.學生搜集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
3.老師準備古詩文《天凈沙》.
教學過程
讀詩,了解課題出處
◆談話:(板書課題:小橋流水人家)讀一讀課題,說一說看到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或想說點什么?)
◆出示古詩文《天凈沙》,全班齊讀.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請讀過這首詩的同學試著說說對這首詩的理解.
◆導題:這篇以古詩句為題的文章寫的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翻開書讀一讀.
初讀,把握課文主旨
◆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表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同伴互助:同桌輪讀課文,相互正音,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全班交流:
a.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概括課文主要內容,說說課文表達的情感.
交流.探究表達方式
◆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注.
◆小組交流,合作探究.
◆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中心發言人匯報探究學習中的發現和體會.
◆根據學生發言,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之情的方法.
a.“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當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時,流水也唱和著,發出悅耳的聲音.”(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溪邊飄動的柳枝、小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表達了作者對家鄉景物的喜愛與贊美.)
b.“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先寫了橋的樣子,再描繪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c.“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那是一座空氣流通、陽光充足、有東南兩面大窗的漂亮房子.”(用對比的方法寫出了農家臥室與書房的不同特點,讓人感到家的親切,引發美好回憶.)
d.“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用三個成語概括了農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賞讀,積累優美句段
◆配樂朗讀: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讓我們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摘抄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句.
◆拓展: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讀一讀,說一說.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4.欣賞課文中優美的語言積累.
《小橋流水人家》教學設計二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⒈學生預習課文,遇到不理解的詞查字典理解。
⒉教師準備幾段不同風格(喜慶、悲哀、舒緩)的音樂。
⒊學生搜集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
⒋把課文中相關句子制作成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想象畫面,情境導入
聽到“小橋流水人家”,你的眼前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有什么感覺?
[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描繪出一幅幅充滿詩情畫意的畫面,更快地進入課文的情境,為本課學習創下良好的情感基調]
師:這是一篇文章的題目,以詩句作題目,到底寫的是什么呢?讀讀課文,檢驗一下你的感覺對不對?
二、初讀課文,領略大意
⒈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體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⒉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⒊交流體會
讀了課文,你覺得文章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帶著問題讀課文,從整體理解課文內容,把握課文思想情感,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賞析課文,領悟寫法
能舉例說說你是從什么地方體會出來的嗎?
⒈小組學習,合作探究。
學生默讀課文,想象文章描寫的情景,邊讀邊在句段旁作批注.
展示交流探究學習的成果.以小組為單位派出中心發言人匯報探究學習中的發現和體會。
⒉根據學生發言,課件出示相應的句段,老師相機點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表達思鄉之情的方法。
課文的第一段寫了家鄉的美麗景色,從“清澈見底”“長長的柔軟的柳枝”“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粼粼的波紋”“水鳥站在它的腰上歌唱”等詞句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對家鄉的愛,家鄉在他眼里是那么美,可見他是多么地喜歡家鄉。”(他運用擬人的手法,描繪溪邊飄動的柳枝、小鳥的叫聲、溪水流動的聲音,把家鄉寫得像詩一樣,像畫一樣,表達了對家鄉景物的喜愛與贊美。)
“我和一群六七歲的小朋友,最喜歡扒開石頭,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我們并不是捉來吃,而是養在玻璃瓶里玩兒。”
(回憶了童年時一件件有趣的小事,表達了對故鄉那段日子的懷念之情。)
“一條小小的木橋,橫跨在溪上.我喜歡過橋,更高興把采來的野花丟在橋下,讓流水把它們送到遠方。”
(先寫了橋的樣子,再描繪在小橋上丟花的情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的享受,令人神往。)
“我曾經隨著采茶女上山摘過茶葉,我喜歡欣賞茶樹下面紫色的野花和黃色的野菌。至今一看到茶樹,腦海里立刻會浮現出當時的情景來。
(摘茶葉,欣賞野花、野菌,都是童年的事,過去了這么多年,都還深深印在頭腦中,體現了作者對故鄉濃濃的愛戀與思念。)
“我愛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幾間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間臥室,光線很暗,地面潮濕,但我非常愛它。”
(老家雖然矮小、潮濕、簡陋,但卻非常愛它。直接傳達了對家鄉的深情厚愛)
“清晨,可以看到太陽從后山上的樹叢里鉆出來。夏天,涼爽的清風從南窗里吹進來,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從東窗可以望到那條小溪和小橋,還有那幾株依依多情的楊柳”
(從這幾句中,也可以體會到作者對家鄉的愛。在他眼里,家鄉的日出是美的,家鄉的清風是美的,家鄉的小溪、小橋、楊柳,是美的,家鄉的一切都是美的。)
“大家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
(用三個成語概括了農村人家日常生活的特點,“深深地印在’’表達了作者對它的留戀和熱愛。)
“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說明了作者對家鄉的愛。他回憶的尋找小魚小蝦小螃蟹、丟野花、欣賞野花和野菌的事,都是童年時期的事,可是他記得清清楚楚,并且永遠都忘不了,可見家鄉給他的印象有多深,也可見作者對家鄉的愛有多深!)
[默讀課文,展開想象,理解文字,體會情感,從而感受語言的清新、流暢。小組合作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⒊是啊,作者的感情就是從這美美的描寫中,娓娓的敘述中表達了出來。請你讀讀以上這些句子,體會作者表達思鄉之情的幾種不同方法。
學生自讀自悟,歸納方法,討論交流:
(5)(8)兩句是作者直接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愛。
(1)(6)兩句是通過描寫故鄉的美麗景色表達自己對故鄉的感情的。
(2)(3)(4)(7)是通過回憶一件件童年趣事和家鄉人的生活反映出自己思念故鄉之情。
小結:課文中,作者既有直接抒懷表達思鄉之情,也有通過描寫景色和回憶往事的間接表達。看,感情原來可以這樣表達。直接抒發感情的句子,我們讀一讀就能明白,間接抒發感情的句子,我們只有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得到。請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課文最后一句“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中的“美好印象”究竟會包括哪些呢?
學生感悟交流后明白這“美好印象”是包涵故鄉的景、故鄉的物、故鄉的事等多個方面的,人、事、景、物交錯一起的美好感受令我永遠難忘,深深懷念。
[通過比較,領悟課文的寫作方法,從而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四、品讀課文,積累詞句
⒈作者用生動的語言,向我們描繪了一幅優美的鄉村畫卷,傳達了一段美好的思想之情,也說出了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聲。這情是美好的、深刻的、動人的。如果讓你為這篇課文配上音樂,你覺得哪一段最合適呢?
(教師分別播放喜慶的、悲哀的、舒緩的幾種不同風格的音樂,供學生欣賞,并能說出理由)
⒉配樂朗讀。
學生一起隨著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細細品讀,自主為課文配樂,進一步提高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能力,升華了情感。]
五、思維拓展,升華情感
你知道哪些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讀一讀,說一說.
[有效拓展,實現了資源的有機整合和利用,充分體驗思鄉情深,戀鄉心切。]
六、布置作業,讀寫結合
選擇自己喜歡的句段讀幾遍,熟讀成誦。
摘抄課文中生動優美的語句。
運用直接抒情和間接表達的寫作方法,自由擬題,練寫片段。
板書設計:
直接抒情 描寫景物
思念故鄉
間接抒情 回憶事情
教學目標:
識7個生字. 讀讀記記“婀娜、舞姿、粼粼、波紋、干涸、點綴、涌現、潮濕、流通、舒服、印象”等詞語。
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
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句。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像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體會作者對故鄉的懷戀和思念之情。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表達思鄉感情的多種表現方式。
《小橋流水人家》教學設計三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我”忘不了家鄉的桂花雨,下面這篇課文的作者對故鄉的哪些景致又久久不能忘懷呢?
板書課題:小橋流水人家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讀通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2.互相交流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3.指名朗讀課文,然后交流:課文哪幾個自然段著重寫“小橋流水”,哪幾個自然段著重寫“人家”?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自由、反復地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根據文中的描寫畫一畫自己最喜歡的景致。
2.互相交流:作者故鄉的這些景致給你怎樣的感受?(那么美,那么自然。)你從這些景致描寫中體會到作者的什么情感?(對故鄉的無比熱愛和懷念。)
3.請你通過朗讀表達出你的感受。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感情朗讀 課文。
四、再讀課文,體會表達方法
交流:作者表達的是思鄉之情,他是怎樣表達思鄉之情的?(通過對故鄉的具體的人、事、景、物的描寫來表達的。)再讀一讀有關的句子。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不空洞,更真實,更感人。)
教師點撥:希望同學們試著在自己的習作中加以運用。
板書設計
小橋流水人家
那么美,那么自然
“我”熱愛,“我”思念
教學目標
1.認識“潺、婀、粼、涸、綴、螃、蟹”八個生字。正確認讀“詞語盤點”中有關本課的詞語。
2.通過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理解生詞,理解課文內容。
3.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濃濃思鄉情,以及用具體的景物表達思鄉之情的寫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具體的景物表達思鄉之情的方法。
[《小橋流水人家》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教學設計評語
4.賣油翁教學設計
5.詩經教學設計精選
6.反義詞歌教學設計
7.教學設計模板心得
10.《荷花》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