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 人類的“老師” 第2課時
教學
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人類以生物為師的有關事例;
3、激發學生主動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對科學的熱愛之情。
重點
難點 弄懂三個主要的例子中人類從生物身上受到什么啟發,解決了什么問題,培養自己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課前
準備 教學掛圖
教 學 過 程
程序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 復習導入 聽寫詞語,讀課文 回顧舊知,進入課文情境
二、 精讀課文,導讀引悟
過渡:為什么說自然界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呢? 精讀課文
(一)、 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1、分配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任務 (1)第一大組重點研讀課文第一、二、六、七自然段
(2)第二、三、四大組重點研讀課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分組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2、教師巡回點撥
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探究,
(1)第一大組:從課文第一、二、六、七自然段讀懂了什么?
(2)第二、三、四大組:“老師”是誰?“老師”教給人類什么?人類向“老師”學習的結果如何?
明確研究任務
(二)、 組織交流,評議導向
讀懂并講述清楚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三個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學習的?
過渡:怎樣?有收獲嗎?可能也有疑問吧!請同學們把你的收獲說出來,和大家分享。當然,有疑問的地方可以提出來,討論討論,行嗎?好,暢所欲言吧!
思考、討論交流、回答問題 深入理解課文
1、第一大組匯報探究情況,其他組補充或提出異議 (1) 第一自然段
①科學家從魚兒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現象得到啟示,發明了潛水艇。
②魚兒是人類的老師
③這一段起引出話題的作用
(2)第二自然段
①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很多,“何止”即遠遠不止,可見其多。
②這一段既承接上文,又統領下文。
(3)第六自然段
①人們模仿袋鼠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
②人們模仿貝殼制成了外殼堅固的坦克。
③人類模仿自然界的很多生物,發明了很多東西。
(4)第七自然段
① 人類從生物哪兒得到啟示,或有所發現,或有所改進,或有所發明,“真是”、“好”寫出了人類對生物的贊美。
② 這句話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生生會話,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個性化的理解
2、 第二大組匯報探究第三自然段情況,其他組補充或提出異議
1)科學家研究鳥兒飛行的原理,發明了飛機。
(2)從蜻蜓那找到防止機毀人亡事故的方法。
(3)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動物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4)飛機的發明、改進、創優幾乎都是從自然界中相關生物的相應特點得到的啟示的。
生生會話,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個性化的理解
3、第三大組匯報探究第四自然段情況,其他組補充或提出異議
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生生會話,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個性化的理解
4、第四大組匯報探究第五自然段情況,其他組補充或提出異議 (1)實物演示:雞蛋捏不碎
(2)分析捏不碎的原理:將壓力均勻地分散
(3)建筑師根據“薄殼結構”的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生生會話,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個性化的理解
三、 拓展延伸
1、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只有這些嗎?你是從文中哪看出來的?“......”在這里起什么作用?
思考問題
整體升華
感悟課文底蘊
2、自然界可以充當人類老師的生物你還知道有哪些?
3、指導理解最后一句話
1) 齊讀最后一句
(文中舉了哪些例子來說明自然界的種種生物的確是人類的好老師。)
(2) 學到這,你對這句話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能用自己的話說嗎?
(3) 齊聲朗讀,再來贊一贊這人類的老師
理解最后一句話 讀中理解
板書設計:
教后記:
[人類的老師第2課時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