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時授課計劃
課題 2、口 耳 目(1)
課時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有趣的形式,認讀12個生字,學會正確書寫“十”,認識筆畫“1”(豎)和一個偏旁角字頭。
2、通過小組合作猜一猜游戲,初步感知象形字的構字規律,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教學設想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有趣的形式,如請孩子猜一猜,叫一叫,給生字編編兒歌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記生字。
教學程序與策略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在很久以前在我們中國還沒有漢字,但是人們也需要用文字來表達,怎么辦呢?古代的人們非常聰明,就根據事物的形狀造出了很多字,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想看看嗎?
二、認識事物,學習生字。
1、猜一猜、認一認。(實物投影出示實物圖及口、耳、目、羊、鳥、兔、日、月、火、木、禾、竹的象形字)
仔細看看,你認識哪幾個朋友?指名說說是什么字--讓猜出的學生說說理由。
2、我們都認識它們了,它們可高興了,還給我們帶來了禮物呢,它們還對我們說:“小朋友你們真聰明,不過我們現在可不是這個樣子了,經過現代人們的改造我們變成這樣了,你還認識我們嗎?”看!它們的禮物就是它們現在的照片。
猜一猜。請你猜一猜,它們是誰?說說為什么你猜是它?
(1)小組合作猜,說說理由。 );
(2)指名匯報小組猜的成果。
重點了解:“禾”這是一種莊稼,古時候人們稱它為禾,現在“禾”是指小時候的莊稼,出示一片禾苗“禾苗”這個詞語。“日”指太陽。兔子的“兔”的頭上有一個角字旁,它就像兔的兩只耳朵。
3、記一記。你能記住它們現在的樣子嗎?(去掉象形字,出示現在的漢字)。
(1)請你輕輕地跟它們打聲招呼。你覺得難讀的就拼拼音節,讀幾遍。(自由讀;指名讀,評議誰讀得好,相機正音;教師帶讀;同桌你指我讀)。
(2)去掉圖片。男女生比賽讀。
(3)去掉拼音讀。分小組讀。
(4)組長匯報,開火車讀。 ;
4、編一編。 (課間操)先是學生一句一句編,再連起來邊念邊做動作。
羊羊羊,我學小羊咩咩咩。
鳥鳥鳥,我學小鳥飛呀飛。
兔兔兔,我學小兔蹦蹦跑。 ;
竹竹竹,我學竹子挺挺腰。
木木木,我學樹木快快長。
禾禾禾,我學禾苗彎彎腰。
三、小結引申。
1、演示木的演變過程,仔細看看,這個木是怎么演變過來的。看過之后說一說。其他幾個字看圖和其他小朋友說一說。
2、你喜歡古時候的字還是現在的字?為什么?指名學生說(由學生暢所欲言,只要說出自己的想法)。
四、指導書寫。
1、復習田宇格各部件的名稱。
2、教學新筆畫“1”(豎)。邊說邊跟老師書空。
3、仔細觀察“十”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一橫橫在橫中線上,稍向上斜一點,一豎豎在豎中線上,慢慢地細下去,是一條懸針豎)。
4、教師范寫一筆,學生學寫一筆。學生描紅。
5、展示學生作業,大家評議后再次書寫。
教后反思錄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有趣的形式,如請孩子猜一猜,叫一叫,給生字編編兒歌等,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記生字使得本節課的教學效果較好。
[口耳目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4.《口耳目》課件
9.人教版天地人教案
10.人教版正數與負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