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異的琥珀》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教案設計(S版六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3-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基本信息

  1)學科:小學語文

  2)所用教材版本:S版

  3)年級(冊):六年級(十一冊)

  4)課題名稱:奇異的琥珀

  5)課時數:第2課時

  二、改進后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特點和價值,認識琥珀的形成過程。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想象的,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想象力。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教學難點:理解科學家想象的依據。

  課前準備:琥珀圖片以及琥珀形成過程的flash展示,研究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課,認識琥珀

  導入語: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讓我們再來看看琥珀是一種什么樣的化石?(簡介琥珀,展示琥珀工藝品圖片,引入新課。)今天,我們將隨著作者一起走近科學世界,去觀察一塊奇特罕見的琥珀,探索它的形成之謎。

  (二)理清脈絡,提出質疑

  1、復習文章的敘述順序,指名學生回答。

  2、學生質疑:把你在閱讀過程中最想知道的問題提出來。

  預設:整理學生提出的問題

  ①這塊琥珀的樣子有什么特點?

  ②為什么琥珀是松脂球化石,卻在海灘上被發現?

  ③琥珀是怎樣形成的?需要哪些條件?

  讓我們帶著這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到文中去解決。

  (三)精讀課文,深入探究(釋疑)

  [一]學習琥珀的樣子和發現過程

  1、這塊琥珀的樣子有什么特點?(學生歸納回答)

  A、透明;

  B、里面有一只蒼蠅和一只蜘蛛;

  C、它們腿的四周現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

  2、它又是在哪里怎樣被發現的?(在海灘上,被一個漁民和他的兒子發現的)指導朗讀,讀出發現者的驚喜和興奮。

  3、填寫研究記錄表。

  A、 從琥珀的樣子,你想象到了什么?

  ①理解“想象”的意思。(聯想,大膽地、豐富地想)

  ②從琥珀的樣子,你想象到了怎樣的情景?

  ③指名學生回答。

  B、從它的發現地海灘,你又推想到了什么?

  ①理解“推想”的意思。(根據事實來想象)

  ②從它的發現地海灘,你又推想到了什么?

  ③指名學生回答。

  C、教師小結,引導學生填寫研究記錄表。

  [二]學習想象和推想琥珀的形成過程

  1、引導學生聯系課文推想琥珀的形成過程。

  ⑴創設情景,轉換角色:我是小小科學家。說說,作為一名小科學家,在推想和想象時,你應該注意些什么?你應該有怎樣的科學態度?

  ⑵學生結合課文進行推想。

  預設:說說你想象的情景以及依據。(生默讀課文,隨機指名發言)

  A、故事發生的時間:大約在一萬年以前;

  B、故事發生的環境;

  C、故事的經過;如描寫蒼蠅的句子

D、故事的結果;

  E、化石形成過程等;

  ⑶教師適時指導朗讀。

  預設:A、如描寫蒼蠅的句子:

  一只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光里快樂地飛舞。后來,它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讀出小蒼蠅的快樂)

  B、描寫天氣炎熱的句子:

  晌午的太陽光熱辣辣地照射著整個樹林,許多老松樹上滲出厚厚的,在太陽光里閃閃地發出金黃的光彩。

  C、描寫故事情節緊張的句子:

  蜘蛛剛撲過去,突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讀出出人意料的感覺,語速可以稍快)

  2、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各自需要哪些條件?

  ⑴小組合作討論,并完善研究記錄表。

  預設:

  A、松脂球的形成條件:大片的松樹林、天氣炎熱、小蒼蠅和小蜘蛛、松脂還要不斷下滴。

  B、化石的形成條件:時間漫長、地殼運動(陸沉海漫)、松樹腐爛、泥沙掩埋。

  ⑵展示,交流合作成果。(隨機指名學生上臺展示)

  ⑶教師小結。

  3、動畫展示形成過程

  再次整體感受,加深理解:課件展示《琥珀》形成過程(flash)

  [三]體會琥珀的科學價值

  (四)大膽想象,創新寫作(課外習作)

  我筆寫我心: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課后根據課文的內容,再加上你自己的想像和推理,以新編《琥珀》為題,把它寫下來。相信你一定會想象得細致,豐富,科學,合理的。

  (五)板書設計

  20.奇異的琥珀

  假想

  發現過程

  樣子和科學價值

  三、結合國培課程研修對本節課設計與改進的教學反思(300-600字)

  《奇異的琥珀》是一篇極富情趣、引人遐想的科學小品文。課文通過想象,以生動有趣的語言具體記敘了琥珀的形成過程,使學生初步了解化石的相關科學知識,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本課時的教學的重、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體會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并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新課程理念倡導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充分有效地激活教材的知識,形成具有教師個性教學的語文教學課堂。基于以上的教學理念,課堂上我力圖體現以下幾點:

  (一)巧妙設計,以學定教

  在教學過程中,先引導學生理清課文的脈胳,整體感知全文的內容。引導學生質疑,結合質疑深入文本解決,真正的做到了以學定教。接著以“篇末入手”、“邏輯提問”、“由果溯因”的變序教學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角色轉換,揣摩想象

  具體想象琥珀形成的過程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點之一。引導學生從琥珀的樣子和發現地海灘,思考松脂球的形成過程以及演變成琥珀的過程。如何結合課文,讓學生想象并表述出琥珀的形成過程呢?首先創設情景“我是小小科學家”,引導學生以科學家的角色,入情入境,融入文本去揣摩想象,在輕松愉快的表達氛圍中,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真正實現了與文本的對話。教師適時地指導學生朗讀重點詞句,有效地把聽、說、讀結合起來,突出了本課時的教學重點。

  (三)自主合作,活躍課堂

  在學生充分想象并閱讀課文的基礎上,以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方式(這也是新課標倡導的學習方式),歸納總結出松脂球和化石的形成條件,補充完善研究記錄表。教師適時指導,并隨機抽取兩名學生上臺匯報展示。學生在自主、熱烈地討論、匯報、展示過程中,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也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更好地得以彰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效突破本課教學難點。

  (四)精美動畫,整體回歸

  隨著生動的解說詞與逼真動畫的展現,琥珀的形成過程完整的呈現于眼前,讓想象,畫面,文字完美統一,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也是課文教學的整體回歸。

  (五)大膽想象,創新寫作

  課后讓學生以新編《奇異的琥珀》為題,發揮豐富的想象能力,對課文中描寫的這塊琥珀的形成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進行大膽的猜測,并寫下來,更好地將語文課堂延伸到課外。

  (六)不足之處

  由于時間關系,本節課中學生的朗讀訓練還不夠。在語言評價方面,我理答得還不夠完美。以后,我還應加強自己的理答機智,更嫻熟、更有效的處理學生精彩的生成

[《奇異的琥珀》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教案設計(S版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奇異的琥珀教學課件

2.琥珀教學課件

3.語文S版《神鳥》教學課件

4.教學設計與反思互評語

5.語文s版下冊教學計劃

6.s版程門立雪教學課件

7.教學設計評語

8.美術教學反思論文

9.教學反思與評語

10.教學反思或隨筆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一线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三级国产在线观看 | 亚洲制服丝袜另类中文字幕第一区 | 日韩国产欧美cc | 色婷婷六月亚洲婷婷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