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奇異的植物世界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本課要求會認的字有:嚼 醉 蚌 閉 蠅 膜;要求會認的字有:園| 棚碰 縮 摘 剝 頓 醉 洼 第 閉 蠅 荷 柔; 要求掌握的詞語有: 植物園花盆 碰到 摘下 剝開 頓時 醉意 低洼 第一 閉和捕蠅草荷花 柔和.
2 、 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植物世界的奇異,激發探索植物世界奧秘,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課文內容,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 學習本文的學習方法理解有關詞語句子
三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二課時
一、揭示課題
1、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15課 齊讀課題
2、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本課重點寫的是什么(植物),這些植物最大的特點是什么(奇異),你怎樣理解奇異?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它的奇異?
3、 它到底奇異在什么地方?下面我們就跟隨李叔叔一起走進這奇異的植物世界
二、 細讀感悟(學習第2-7自然段)
1 、默讀課文,思考李叔叔向同學們介紹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奇異的地方是什么?
2、 匯報交流 板書六種植物(課件)
過渡: 那么作者怎樣圍繞”奇異”這個意思來具體寫的呢?下面我們來分別學習
3、 讀第二自然段這段寫哪種植物,它的奇異之處是什么
大家是怎么發現的,它的奇異在什么地方? 從哪兒看出來的(指導朗讀李叔叔的話,李叔叔的話要讀的平和親切,表現出長者的平易近人,循循善誘,充滿智慧)
第二段寫的植物是哈哈樹,是從聽覺的角度寫的,并通過李叔叔的介紹來具體寫的。哈哈樹奇異的地方就在于它能發出“哈哈”大笑的聲音。
4、小結: 作者在寫給哈哈樹時圍繞著奇異,按先后順序寫下來,這就是作者教給我們在今后寫作時要運用的方法。
過渡: 了解了哈哈樹的奇異,我們跟隨李叔叔去觀賞另一種奇異的植物
5、 讀第三自然段,這段寫了什么植物?它奇異在什么地方?怎么發現的,指導朗讀
第三自然段寫的是一種帶電植物,是從觸摸感覺的角度,并通過李叔叔的介紹來寫的,這種植物奇異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帶電,能使人觸摸后感到麻木。
過度:了解這兩種奇異的植物,使我們覺得植物世界真有趣,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的奇異的植物呢?那么就請大家用老師的方法自學4---7自然段(自學要求出示課件)
6、匯報交流 評價 補充 并適時指導朗讀(出示課件,顯示六種植物的圖片,以加深學生對植物的奇異的印象。
7、 發現了這些有趣的植物,你有什么感受呢?作者呢?讀最后一段你覺得應怎樣讀呢? 從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這也是中心句
7、過渡:學習了課文,我們深深的被這奇異的植物世界的美所感染, 表示路線語句,讀一讀,想一想:課文如果沒有這些語句好不好?為什么?(課件)
走進植物園→離開哈哈樹,同學們來到花棚→同學們繼續向前走著→大家走到一塊草地上→李叔叔又把大家帶到一塊低洼的水草地旁邊→李叔叔把大家帶到荷花池邊。
8、小結: 不止是熱愛,其實讓我們還知道大自然中還有許多的奧秘,需要我們去探索。
三、情感交流
出示課外搜集的其他奇異植物(出示課件)
1、繼續搜集奇異植物資料,和同學交流
2、到野外或植物園游覽參觀,重點觀察幾種植物,看有什么特點。
教學反思:
本課主要介紹了哈哈樹、帶電花、蠟燭樹、醉草、捕蠅草、水笛荷,這六種奇異的植物。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植物的奇異,我在教學時重點有些沒把握住,在自然界里還有許許多多奇異的植物,它們猶如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清。學生從課文中了解的植物只是其中的一點點。這是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所以,在教學中,我還設計了一個拓展延伸的環節,課前要求學生動手動腦收集有關奇異植物的材料,在課堂上展示出來,讓更多的學生了解得更多的知識。也讓他們明白:收集資料是提高語文閱讀能力的一種實踐活動,是拓寬視野,增長知識的渠道?上险n時間不夠,就沒有開展這一環節。
朗讀是加深理解文本,體會作者思想感情最好的途徑,但在這節課中,我對學生的朗讀指導比較少,以后會在這方面加強。自己講的時間太多,留給學生自讀自悟的時間較少,今后應重視引導而不是一味的講,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我擔心時間不夠,往往就把答案說了出來,這樣不利于學生的思考,今后要在這方面加強。
[《奇異的植物世界》教學設計 (S版三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s版搭石課件
5.語文S版窮人課件
6.語文s版搭石課件
10.s版程門立雪教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