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傳統佳節》教學設計 (西師版二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6-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活動背景分析:

過節,對于每一位中國孩子來說都是一件高興的事,是個讓人感興趣的話題。中國傳統節日留存著歷史的記憶,傳承著悠久的文化,體現了親情、團聚,以及偉大的民族精神,良好的民族禮儀等。例如:吃粽子會讓我們想到屈原和他的愛國思想;中秋節在吸引大家吃月餅之余還傳達著愛家的信息;重陽節是尊老愛老的節日等等。但現在的學生對傳統節日的感受和記憶相對較少,對傳統節日的情感也在逐漸淡漠。盡管學生在課前已經搜集到一些相關資料,但由于課堂時間限制和資料有限,學生對傳統節日的理解也還停留在表面。針對這一狀況,我設計了“走進中國傳統節日”為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本活動設計思路:

以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為核心,以小課題研究為基本形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幫助指導下,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入手自主確定研究小主題,在活動中通過查找資料、調查采訪、動手實踐、信息搜集與處理、親身體驗、展示與評價等多種形式的活動,通過傳統節日這個窗口,來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知識,感受我們傳統節日文化的魅力,拉近學生與傳統節日文化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祖國、對家鄉的熱愛之情,鼓勵學生不斷學習、不斷創新,提高學生的民族人文素養。

活動目標:

1、知識目標

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由來、習俗和相關詩詞等,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感受中國傳統節日不僅數量多,而且有著豐富多彩的節日文化,引導學生探尋研究中國傳統節日的方法,并確定實踐活動課題,進行分組,制定初步活動方案。

2、能力目標

通過收集交流傳統節日的資料,誦讀有關傳統節日的詩歌等活動,提高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和理解,提高學生弘揚傳統文化,開拓創新意識,培育學生的民族精神,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探尋研究中國傳統節日的方法,確定實踐活動課題,制定初步的活動方案。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

2.、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 “一年之計在于春”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節日,喜歡過春節嗎?

你們是怎么過春節的?(生交流)

(師播放春節有關圖片)春節俗稱“過年”,那一天人們按照傳統習慣要穿新衣、拜年、貼春聯、吃團圓飯、放鞭炮,寓意著新的一年的開始。

[課伊始借“春節”來喚起學生對春節的回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使課堂一開始就充滿了快樂、和諧、互動的氣氛。]

二、學習與探究

1、揭題

①、引:一年當中除了春節,你還知道哪些節日?(生自由說)

師出示節日名:老師也搜集了一些節日,大家判斷哪些是傳統節日,哪些不是傳統節日?為什么?

說說各節日的時間,引導比較:從各個節日的時間上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日歷上有兩種日期:公歷日期和農歷日期,我國古代人民采用的是農歷紀年法,用公歷,農歷是區分傳統節日一個好辦法。

②、這些節日是從古代就已產生并流傳至今,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節日,我們就把它叫做中國傳統節日。(板書)請大家大聲地讀一讀,把它們記在心里。

[通過這一環節的活動,使學生明白中國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明確什么是中國傳統節日。]

2、分享、交流課前搜集資料

課前,大家去搜集了一兩個自己最感興趣的傳統節日的資料,誰來和大家分享?(生生交流、師生交流,相互補充,師相機板書:風俗、食俗、由來、傳說、詩詞)

如:端午節的賽龍舟、吃粽子;清明節的掃墓、踏青、詩詞;春節的對聯、掃塵、守歲等,中秋節的賞月、吃月餅、詩;元宵節的猜燈謎、逛花燈、吃元宵、慶團圓……

3、補充少數民族的節日

師:我國的傳統節日數量很多,剛才說到的還只是最具影響力、最普遍的幾個,除此之外,許多少數民族也都保留有自己的傳統節日,老師課前也搜集了一些,想不想看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的盛況?讓我們隨著畫面一起感受歡快的節日氛圍。

(課件出示)師隨著畫面簡要介紹:

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彝族人民就會穿上節日的盛裝,載歌載舞,并在夜晚點燃火把到曠野中游行。

潑水節是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用相互潑水的方式迎接新年的到來。

“達努節”,是廣西都安瑤族人民歡慶豐收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人華服艷裝,走村串寨訪親問友,互慶豐收。村村寨寨敲起銅鼓,載歌載舞,盡情享受豐收的喜悅。

苗族人民為了迎接龍舟節的到來,每個村寨都要專門制作一至兩艘龍舟,等到龍舟節來臨,他們就會舉行激烈的劃龍舟比賽。

[師生分享交流搜集到的資料,將常見的傳統節日和少數民族的節日進行詳細介紹,學生在交流中理解了其中豐富內涵。這一環節搭建了一個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臺,體現了真正的平等、民主、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

4、討論與交流,方法引路

師:中國傳統節日可真是豐富多彩、引人入勝呀!想不想更詳細、深入地去了解、研究它們?

①這么多傳統節日,你們小組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傳統節日?以此來確定小組的研究小課題,并根據節日取組名。

②小組討論:圍繞選定的傳統節日,你們想研究它的哪些方面內容?打算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研究時要注意什么?

③交流

例如:“清明節”要研究的內容是它的由來,各地清明節的慶典活動等,可以到圖書室或上網查找,也可以問自己的長輩。搜集資料要注意整理和分類,訪問是要事先約好時間,設計好訪問提綱,在訪問過程中要講禮貌,并做好訪問記錄……,還可以開展體驗活動,結合學校組織去烈士陵園掃墓、踏青等,感受清明節的節日氣氛,教師還要提醒學生活動時要注意安全。

[學生們的發現與想法也許是很稚嫩的,但確實最直接的,相信學生、鼓勵學生用自己獨特的方法途徑去研究有關傳統節日的方方面面,教師適時地引導、指導,這才是作為老師應該做的。]

三、小組探究、制定活動方案

1、師:說到不如做到,我們馬上行動吧!剛才我們已經分好小組了,現在制定活動方案。當然這只是初步方案,所以你們可以用鉛筆寫,以后想到要補充或改變的,還可以適當調整。

2、各小組匯報活動方案,師生評議,提出意見或建議。

3、各小組修改、完善活動方案,提出注意事項。

友情小提示:

1、當遇到困難時,可不要退縮,要想辦法解決,可以求助老師、同學、家長或其他人幫助,但不要讓他們替你們包辦哦!

2、向別人詢問、采訪時應有禮貌,聲音要響亮,要把問題講清楚。

3、活動中要學會與他人合作,互相幫助,爭取最快最好地完成任務,相信你是最棒的!

4、如果你們要到學校以外的地方進行調查、研究,一定要注意安全。

5、活動中有什么感受感想,有什么收獲可得及時記下來,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哦!

[注重對設計活動方案的引導與評價,設計了“友情小提示”,并創造了一個美妙的設計環境,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并進行生生評價、師生評價。]

四、總結,提出希望

師:同學們,中國傳統節日不僅是中華民族生活習性、民族心理的有力體現,還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與象征。在接下來的兩周里,同學們會運用各種方法、通過各種途徑地去探究豐富多彩的節日,預祝大家探究之旅成功,也希望下節課我們能看到更多的收獲!

[西師大:《傳統佳節》教學設計 (西師版二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西師大版《奇妙的橋》說課稿

2.西師大版本數學課件

3.西師大版五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

4.描寫傳統佳節的詩詞

5.外研版二年級英語下冊教學計劃

6.滬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試題

7.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8.西師大版五年級上冊語文教學計劃

9.北師大六年級數學下冊課件

10.西師版四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国产蜜 | 亚拍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亚洲一区 |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制服 |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