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書教案 (鄂教版三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9-1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會認9個字,讀準多音字”卷”。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知道讀書的方法,逐步認識到應學習、培養好的讀書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理解“煮書”的含義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趣,揭示課題

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吧。(板書:煮)你能為它找到伙伴嗎?(學生發言踴躍:煮飯、煮食物、煮面條等)你們聽說過“煮書”嗎?(相機出示課題:煮書)書能煮嗎?真奇怪!今天,咱們就來學習課文《煮書》,相信我們會有新的收獲!

二、初讀明意,學習生字新詞

1.書真的能“煮”嗎?怎么“煮書”才得法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本課的生字新詞。把你認為難讀懂的詞語和句子做上記號,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理解的?待會我們一起學習。開始吧!(教師巡視、了解學情)

2.同桌交流學習、互相質疑、部分解疑。

3.(出示生詞卡片)誰能當小老師,帶同學們讀準這些生字的字音?(教師重點指導學生注意:“煮、章、茶、食”都是翹舌音,“誦、所”是平舌音,“牢”、“朗”是邊音。“卷”是多音字。)

4.(出示生詞卡片)誰來為我們讀讀這些詞?通過預習,誰來說說你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注意詞語理解的多元化:

如:理解”蒼勁有力”,可借助CAI輔助再現橫幅“煮書”,讓學生直觀感受書法藝術的魅力和運筆的力量,從而增強對詞語的感受力。

如:理解“得心應手”,可先讓學生結合預習,說說自己的理解,然后再調動已有生活經驗,用“得心應手”說句子,將詞語活學活用。

又如:理解“疑惑不解”、“豁然開朗”,可以通過表情演示、打手勢的方法,對比感受兩種心境的不同。當然,進一步理解這兩個詞語要在課文的學習過程中點滴滲透。

另外,對于“消化吸收”、“誦讀品味”、“妙詞佳句”等詞語只用讀準即可,理解必須根據上下文的學習才可水到渠成。

5.剛才老師看見有同學在一些詞句下打了問號,這種善于讀書質疑的學習方法很值得我們學習。現在能把你們的問題和大伙兒說說嗎?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它們。(部分問題可集合學生力量、教師點撥,及時解決)

6.重點問題的預設:書只能讀,怎么可以煮呢?

三、創設情境,質疑問難

1.你的問題提得真好!瞧,和小作者想到一塊兒去了。請同學們默讀1--3自然段,邊讀思考老師的問題:小作者看到“煮書”二字時,他向誰提出了問題?提出了什么問題,

2.指導朗讀句子:(讀出”我”看見“煮書”二字感到奇怪的心情)

我感到很奇怪:書只能讀,怎么可以煮呢?

我指著橫幅問爺爺:“書怎么可以煮呢?書放在鍋里煮,不會煮壞嗎?”

3.真奇怪呀!書不是用來讀的嗎,怎么可以“煮”呢?想不想弄明白,趕緊到第3自然段去找答案吧!(自由讀第3自然段)

4.相機出示句子,并通過多種形式朗讀、學習句子:

“書是精神食糧嘛,既然是食糧,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呀!!”

引導學生理解:

1書是人類的精神食糧。通過一些實際案例,感受書籍豐富了人的內心世界,使人的內心充實、富足。如:學生通過搜集名言警句,明白爺爺將讀書比作“煮書”。又如:教師通過CAI補充資料,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精神食糧”的理解。

2.食糧可以煮,那么作為精神食糧的書同樣可以煮。

引導學生質疑:

l.書怎樣“煮”?

2.書“煮”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悄化吸收”?

四、布置作業,質疑小結

聰明的同學不僅會提出問題,還會解決問題呢!想知道書怎樣“煮” 才能方便“消化吸收”、為我所用嗎?請同學們課下查找有關名人讀書的趣文逸事,搜集名人讀書的好方法,用自己的話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詞語復習。(讀詞卡)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書是人類重要的精神食糧,食糧可以煮,作為精神食糧的書籍同樣可以“煮”!那么,“煮”精神食糧和煮普通食糧究竟有什么區別呢?書要“煮”到什么程度才方便 “消化吸收”呢?今天,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繼續學習《煮書》這篇課文!

二、品讀賞析,突破難點

1.面對疑惑不解的“我”,爺爺又是怎樣說的呢?請大家默讀課文4--6自然段,把爺爺說的話多讀兩遍,說說讀后你都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試著在相關的文字旁邊寫一寫。

2.聽了爺爺的話,你們都明白了什么呢?剛才我看見好多同學都能邊讀邊做旁批,這是一種好的讀書習慣。把你們的讀書感受在小組里說一說吧!

3集體交流,逐步解疑。

煮書方法之一:品書

相機出示并學習詞句:

1、杜甫小時佳讀書,就能反復誦讀品味,非把書讀熟讀透不可。其實這就是“煮書”。

A、語言訓練點:用“……非……不可”說話,體會杜甫讀書的決心之堅毅。

B、理解“煮書”就是反復地、不厭其煩地誦讀品味。

2.得心應手

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A、對比理解引中義的“破”和“讀熟讀透”在意義上的等同。

B、對比理解“下筆如有神”和“得心應手”程度-亡的等同。

煮書方法之二:讀書

相機出示并學習句子:

l.那些課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來,放聲讀上幾遍,仔細品位一番,多有意思呀!

A、理解“煮書”是“放聲讀上幾遍”、“仔細品味一番”。

B、體會“煮書”使人心情愉悅,煮書”的過程是“多么有意思呀”!

2.這樣“煮”下去,你不僅能體會文章情感,還可以牢記妙詞佳句,好處可多啦!

A、語言訓練點:用“不僅……而且……”說話。

B、通過用不僅……而且……”說話,體會“煮書”的好處很多。

探究兩種“煮書”方法:“讀書”和“品書”之間的關系。

1.煮書離不開“讀書”和“品書”。

2.讀書是為了“晶”,細細的“品” 后是為了更好地“讀”,即讀中品,品中悟,悟后再讀,讀出聲音,讀出韻味,讀出感情,讀出意境,在聲音、韻味、情感、意境中品味,這就是反復地讀,不斷地晶,即“煮書”了。

3.拓展:你還知道哪些“煮書”的方法?(調動學生課前準備,如:毛澤東、魯迅、華羅庚等名人的讀書方法。)

4、在爺爺和我們的共同幫助下,小作者終于明白了“煮書”的真正含義,讓我們齊讀最后一段,把我們的感受讀出來!

三,自主識字,指導書寫

1、集體回顧生字字音。

2.教師范寫“食”字,強調:“食” 字上方的“人”要寫開闊一點,能包住下面的“良”。

3.學生自主觀察其他生字,交流需要注意的地方。

4.學生描紅并試寫。

5.學生互評,教師指導、點評,同時強調雙姿。

四、拓展延伸,小結升華

這節課我們的收獲可真不少! 我們不僅明白了“煮書”的真正含義,而且了解了許多讀書、學習的好方法。那么,哪一種更適合你呢?只有找準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才能在學習上做到事半功倍。希望你們每一個人在今后的學習中都有“煮書”精神.及時補充精神食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板書設計]

5煮書

“讀書”、“品書”

我:奇怪--疑惑不解--豁然開朗

[煮書教案 (鄂教版三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鄂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夏天和冬天》教案

2.鄂教版小學科學課件

3.鄂教版三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題

4.歌曲《煮面條》教案

5.鄂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我的寫作夢》教案

6.人教版三年級上冊《奇怪的大石頭》教案

7.冀教版《自己去吧》教案

8.《哪兒去了》冀教版教案

9.煮書的閱讀答案

10.《煮書》的閱讀題答案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日韩一级一欧美一级国产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 | 天天看片影院国产 | 日本在线不卡视频 |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一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