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莉雅
設計意圖:
《秋天的圖畫》是一幅色彩艷麗的圖畫,畫上有金黃的梨和紅紅的蘋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舉起的火把。它是人們用汗水繪出的山水畫,它是山野對人們辛勤勞動的報答。“秋天來啦,秋天來啦!”這不正是人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呼朋引伴地來欣賞秋天的圖畫嗎?所以在課堂上,我讓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招呼人家,體驗這份喜悅。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來描寫,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黃、火紅為主色調,簡單幾筆便把豐收的熱鬧情景與人們喜悅的心情描繪出來了。其中的“掛、露、翻、舉”使整個畫面洋溢著勃勃的生機,極富生命的動感。針對于二年級孩子的已有發展水平,我采用表演誦讀法,把靜態的語言文字,化成動態的行為表現,從而內化為一種情感的積淀,擴展了“最近發展區”。在體驗、感悟圖畫的美和語言的美時,我讓孩子們自己去發現、探究,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孩子。同時考慮到二年級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不夠強,所以利用學習伙伴“樂樂”來搭建自主探究的平臺,調動學習和積極性,讓孩子們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語文。
預設目標
1、會認讀8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
2、通過語言感悟,表演誦讀,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從而喜歡秋天。
教學重點:如何通過朗誦、感悟喚起學生的語言感悟和情感體驗。
教學難點:對“稻海”和“火把”及文章最后一句“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的理解,是孩子們學習的難點。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整體感知,學習感悟第一、二句。書寫“波、浪、燈、作”。
第二課時,學習第三、四句,體會“勤勞”;各展所長,表現秋天;書寫“字、蘋、麗、勞。”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預設: 第一課時
一、談話揭題,引發興趣
1、孩子們,你們喜歡秋天嗎?你可以從哪兒找到秋天?
2、是呀,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秋天的圖畫(板書課題),學習生字“圖”。
3、課件展示畫面(秋天的圖畫)
4、仔細觀察,你看到了什么?
隨機出示詞語:梨子、蘋果、稻子、高粱、大雁。正音:“高粱”的“粱”讀輕聲。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師范讀。
2、出現學習伙伴“樂樂”,幫助自學,解決生字詞,讀通課文。
動畫展示學習伙伴“樂樂”:大家好,我是樂樂,學習語文真快樂的樂。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來學習,歡迎嗎?
“樂樂”提出學習要求:
(1)自己讀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讀給同桌聽,讓同桌給你記上成績。讀得好的打上三顆五角星;有進步的打上兩顆五角星;還要努力的打上一顆五角星。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再多讀幾次。
3、檢查反饋
樂樂:我得了兩顆五角星。你呢?
(1)、分別請各種水平的學生朗讀。注意正音。
(2)、指名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三、誦讀體驗,感悟語言
1、讀著讀著,你覺得秋天的圖畫怎么樣?指導學習第1句。
2、山野美在哪兒呢?快看看圖,再讀讀課文,把你認為最美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跟周圍的小伙伴談談你有什么發現?
3、出示句子: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或聽到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呢?
預設點撥: 1學習“梨樹”一句時,可以引導學生招呼大家去果園看看。
2“蘋果”一句引導學生摸摸自己的臉頰笑瞇瞇地讀。
3后面兩句可以在質疑中學習語言。
4、指導朗讀、感悟語言.
四、積累內化、指導背誦(背誦第1、2句)
五、啟發想象,練習表達
秋天的圖畫,還有許多美麗的景色請小朋友畫上去,你想畫什么?
六、指導觀察、書寫生字
樂樂:小朋友,沒有騙你吧?學習語文是不是很快樂?我有進步了,可以得三顆星了。你呢?我要寫生字了,寫得好還可以得一顆星呢!加油啊!
1、出示生字“波、浪、燈、作”。你發現結構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導書寫
七、各展所長、準備節目
課上到這兒,老師收到了一封邀請書。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吧:“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姑娘興高采烈地呼喊著歡笑著,她招呼大家來開一個慶豐收的晚會,梨弟弟、蘋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來布置會場,你們要去嗎?好,那就請你回家趕快準備節目吧!節日單:畫秋天、寫秋天、唱秋天、誦秋天……
[秋天的圖畫 教學教案設計(人教新課標二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3.秋天的圖畫的課件
4.秋天的圖畫課件
7.天地人教案設計
8.新課標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