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教學目標
1、認識“盲、滋”兩個生字,會寫“婆、綠”等9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借助插圖,指導學生觀察、練習說話。
4、激勵學生奉獻愛心,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用心體驗“愛”的價值。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識字并在田字格里正確地書寫。
教學難點
1、通過觀察插圖,練習說話。
2、理解課文內容,激勵學生主動關心、幫助他人,體驗“愛”的價值。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資源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師:同學們,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
(課件出示蟈蟈的圖片,播放蟈蟈的叫聲)你們認識它嗎?(板書:蟈蟈)
2、師:這是一只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板書完整課題,學生齊讀)
3、課題中的“婆”是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嗎?
生自由發言。
師:同學們的方法真不錯,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字。
指導學生寫字,注意“女”字底的橫要長,拖住上面的波,強調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展示寫得好的字,點評。
4、師: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此時此刻你有什么感覺?
5、理解詞語“盲婆婆”。
(1)學生齊讀詞語。
(2)“盲”由幾個部分組成?“目”指什么?“亡”是什么意思?能結合兩部分的意思說說“盲”的意思嗎?
(3)小結:我們小朋友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我們可以看到蔚藍的天空、清澈的河水、五彩繽紛的鮮花?擅て牌诺摹澳俊鄙线吋恿藗“亡”,也就是眼睛壞了,她什么也看不見,她的世界是一片黑暗。盲婆婆已經好多年沒有看到過美麗的鮮花、清澈的湖水了,伴隨她的只有黑暗和孤獨?墒墙裉,盲婆婆不一樣了,你們瞧!(課件出示課文中盲婆婆的插圖,引導學生從盲婆婆那“笑彎的眉毛、笑瞇瞇的眼睛、上翹的嘴角”說出盲婆婆現在是開心的)
6、師:盲婆婆為什么這么開心快樂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己讀課文,教師明確讀書要求。
(課件出示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不認識的字帶著拼音多讀兩遍。
(2)圈出本課的生字,用橫線畫出二類字。
(3)標出小結序號。
2、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
(1)課文有幾個小節?
(2)課件出示帶拼音的詞語,請一名學生領讀,其他學生跟讀,全班開火車讀。
(3)去掉拼音讀詞語,指名讀,同桌互相檢查。
(4)指4名學生分小節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小節。
(1)“我”是怎樣關心盲婆婆的呢?指名讀第一小節。
(2)找出這節中描寫“我”的心情的詞語,用橫線畫出來。
學生找到,教師相機板書“樂呵呵”“喜滋滋”。
(3)這兩個詞都可以表示開心!皹泛呛恰钡摹昂恰,“喜滋滋”的“喜”都有口,笑得嘴都合不攏了。誰能帶著高興的心情讀一讀這一小節?(指名讀,評價)
(4)小結:“我”把綠色的蟈蟈送給盲婆婆是那么高興,讓我們一起讀一讀。(學生齊讀第一小節)
(5)指名讀第一小節,師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奏。
2、學習第二小節。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第二小節,說說知道了什么。
指名發言。
(2)請學生想象:在“我”不上學的時候,“我”會為盲婆婆做些什么?
指名回答。
(3)小結:是呀,“我”為盲婆婆做了這么多的事情,真是一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那誰能流利地朗讀這一小節?
(4)指導朗讀第二小節,引導學生讀出詩歌的節奏美。
(5)這一小節中有一個“您”字,怎樣來記住它呢?
指名回答。
師小結:是呀,小朋友關心盲婆婆是從內心深處發出來的,讓我們一起寫好這個字。
教師指導學生寫字,注意“心“字底的臥鉤的寫法,強調學生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點評。
3、學習第三小節。
(1)師:盲婆婆有了蟈蟈的陪伴再也不孤獨了,你們聽,蟈蟈唱著動聽的歌,盲婆婆聽著聽著,仿佛……
(引讀第三小節)
(2)理解第1句。
師:“歌聲會領您走進田野”,盲婆婆好像看到了什么?(小溪流淌的清波)你眼前也好像看到了這條小溪嗎?是什么樣子的?
引導想象:歌聲把盲婆婆領進田野,她還會“看”到什么呢?(綠油油的農田,豐收的莊稼)
指導朗讀:盲婆婆走進這么美的田野,她的心情怎樣?(開心)能讀好這一句嗎?
教師指導朗讀,注意詩歌的節奏。
(3)理解第二句。
師引導想象:蟈蟈美妙的歌聲不僅把盲婆婆領進田野,還把盲婆婆帶回童年,你們猜猜盲婆婆會想起童年的哪些往事?(捉迷藏,打雪仗……)
指導朗讀:盲婆婆想起了童年的快樂,她的心情怎樣?(高興)你能讀好這句話嗎?
教師指導朗讀。
(4)引導配合朗讀第3小節。
4、學習第4小節。
(1)師:讀到這,相信我們每一個人都希望盲婆婆越來越快樂。就讓我們也來做一只蟈蟈,給她帶去歡樂吧。齊讀最后一小節。尤其讀好:咯咯,咯咯,咯咯……
(2)強調“……”這是省略號,省略了咯咯的叫聲。請同學們一邊聽著,一邊想著,注意由重到輕。
(3)師:盲婆婆的歡樂是怎么來的呢?(蟈蟈,歌聲,“我”對盲婆婆的關心……)
(4)齊讀第四小節。
5、師:“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同學們以后該怎么做?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及時點評肯定。
四、學習生字“鄰”“領”
1、分析字的結構,組詞,區分“鄰”“領”。
2、引導學生觀察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寫好關鍵筆畫。
3、教師范寫,學生仿寫。
4、互相評價,展示寫得好的字。
五、課外延伸
1、和家人、同學說說學了這節課有什么收獲。
2、開展“我學會了關心”活動,為周圍的人做一件好事,并在班上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感想。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課件出示本課詞語:
蟈蟈 綠色 田野 唱歌 樂呵呵 盲婆婆 童年 往事 難忘 喜滋滋
指名讀,開火車讀。
2、按課文內容填空。
(課件出示)歌聲會領您走進田野,
。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 。
3、集體背誦課文。
二、深入課文,讀寫結合
1、學生齊讀第3小節。
師:同學們,你知道蟈蟈的歌聲還會帶領盲婆婆去哪些地方嗎?能找著書上的句子試著說說嗎?
(1)歌聲除了會帶領盲婆婆走進田野,還會去哪?(公園、農田、荷塘、草原、森林等)
(2)在果園我們能看到什么?(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柿子等)
(3)學會用“歌聲會領您走進……,看到……”說話。
(課件出示)
歌聲會領您走進公園,看到 。
歌聲會領您走進公園,看到 。
歌聲會 , 。
(4)回憶往事,學會用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想起……說話。(和小伙伴一起去挖野菜的歡樂,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的歡樂,在河邊釣魚的歡樂……)
說說自己童年中還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分享給大家。
(5)讓學生仿照第3小節寫一段話。指名讀,教師點評。
三、總結課文,回顧文章
1、師:(出示插圖,指著盲婆婆)盲婆婆是----(引導學生說幸福的、快樂的、開心的……),(指著小朋友)此時的小朋友也是----……因為他幫助了盲婆婆。
2、師:學到這里,你覺得我們以后應該怎么做?(關心殘疾人,為他們奉獻自己的愛心;關心老人,幫他們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關心別人,讓別人開心、快樂,這樣,我們也會感到快樂。
3、師小結:盲婆婆因為有了小朋友的幫助和小朋友的愛,所以她是幸福的。也許這個小朋友就是你,就是我。也希望人人都能獻出一份愛心,那么,這個世界將充滿幸福和快樂。
四、課堂練習
1、組詞。
你( ) 鄰( ) 里( ) 居( )
您( ) 領( ) 野( ) 尾( )
2、把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并加上標點。
婆婆 一只 我 綠色的 送給 蟈蟈
想起了 讓歡樂 婆婆 歌聲 童年的
五、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綠、居、替、難、童”。
2、學生觀察結構,注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分析字形。
3、教師范寫,生生仿寫。
4、展示寫得好的字,進行評議。
六、課文延伸
1、用手中的彩筆畫一只綠色的蟈蟈。
2、提倡學生利用休息時間到福利院等場所看望那里的孩子,獻上一份愛心。
板書設計
5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樂呵呵 看到 清波
盲婆婆
喜滋滋 想起 歡樂
[給盲婆婆的信 教案教學設計(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朋友的信教案
2.致女兒的信教案
9.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10.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