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力培養

發布時間:2017-2-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讀”是語文學科的主要特色。蘇東坡說:“三分詩,七分讀”。朗讀,不僅是感悟課文的重要手段,也是體現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重要特征。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熏陶。重視朗讀,能充分激活學生的內心世界,引發個性張揚,享受閱讀教學的無限樂趣,使“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得到不斷積淀與升華,從而使語文學習變得生氣勃勃和靈性跳動。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中也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新課改的一年級語文課本中每一篇課文在學習目標中都有一點,那就是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由此可見,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朗讀能力的基礎訓練,逐步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朗讀能力呢?本學期,我把這個問題作為我的研究課題,進行研究,并制定相應的措施,然后在自己的班級中加以落實。我根據我們班級實際情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著手訓練的:

一、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記得有一位有名望的老師說過:“我們當教師的,上課應帶來兩樣東西,即一把扇子和一頂帽子,把學生勤學的欲望扇的旺旺的,給樂于上進的學生戴上高高的帽子,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將個體體驗、思考與文本連接起來,讓他們的心走進文本。”這話說的多形象,一個好教師的確應該如此的,這也就是我們提倡的激趣、賞識教育吧。為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我采取以下幾點措施:

1、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到朗讀的重要性。

2、以自己精彩的朗讀打動學生的心,喚起學生朗讀的欲望。

3、采取激勵機制,抓住學生在朗讀時表現出來的成功之處進行表揚,使學生得到成功的喜悅。

4、經常進行各種朗讀比賽,中午讓學生自己給自己講故事。

5、為學生提供一些有趣的讀物,激發他們讀的欲望。

二、打好朗讀基本功。

要讀好課文,首先要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打好朗讀基本功。即做到“六不”:不丟字,不添字,不錯字,不重復,不唱讀,不讀破句,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簡而言之,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讀書也不例外,在讀書時,我要求學生做到左手壓書,右手點字,的字預先提出,引起學生的注意,防止錯誤。由于我們班中外地學生比較多,在發音上地域差異比較大,如有的對“in、ing ”組成的音節難以分清,有的對“n、l”不分,針對這些,我在拼音教學時,沒有平均用力,而是花相對大的力氣對易錯進行教學,做到正確讀字音。

(1)教給學生正確的發音眼看書本,字字過目,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學生能達到正確朗讀,也就初步形成了讀書能力,那么把課文讀流利也就水到渠成了。

指導低年級學生朗讀時還應按照字、詞、句、段、篇的順序進行。從易到難,循環漸進,逐步打好朗讀的基礎。鼓勵他們多朗讀,并安排適當的時間,開展相應的比賽,為他們提供一個朗讀學習、交流的機會,使趣味性、娛樂性、知識性融為一體。實踐證明,這樣做的結果,大大地激發了學生們的朗讀興趣,提高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更培養了他們喜歡讀書的良好習慣。我分了以下幾步來訓練和指導:

第一步,讀準字音

朗讀要求學生一律用普通話,讀音要標準,吐字要清晰、圓潤、字正腔圓。可將容易發生錯誤方法;

(2)堅持長期練,區別對照。尤其是多音字,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發音不同,要根據詞的意思定音。如:快樂(le)、音樂(yue),聲母、韻母都不同。興旺(xing)、高興(xing),聲母、韻母雖同,但聲調不同。長(chang)處、長(zhang)大,雖是同一個字,讀音不同時,意思完全不一樣,學生容易讀錯。我在指導學生朗讀時,注意糾正不正確的讀音,使學生切實做到讀音正確,吐字清楚。

    第二步,讀好詞語

朗讀詞語是朗讀課文的基礎,因詞語是語言的最小單位。課文中有的詞語本身帶有感情色彩,在讀前我注意啟發學生理解詞語,體會詞語所含的感情,做到正確朗讀。如《兩只小獅子》一課的“這話被獅子媽媽聽到了,她嚴肅地對懶獅子說”中的“嚴肅地”,應采用稍低而慢,并神情凝重的語調讀才符合詞語的意思,從而讓學生體會出獅子媽媽對懶獅子的關心之情。另外,在詞語中要正確讀出輕聲。輕聲讀法是輕而短。其規律是:(1)動詞重疊的第二個字,如“看看”、“聽聽”;助詞的“的、地、得”;名詞末尾如“我們”、“咱們”;(2)名詞的雙音節詞的第二個字,如“哥哥”、“衣服”等等,均讀輕聲。還有,要注意“一”“不”的變調讀法,在我們低年級的教材中較多出現。如“不(bu)能”,“不(bu)是”;“一(yi)個”,“一(yi)朵花”等等。因此在教學時,我特別注意這幾個方面的訓練與指導,教給學生朗讀的規律。

    第三步,讀好句子

一些長句子在低年級的課文中常會出現。在長句子中怎樣停頓,這是很重要的。停頓不合理會直接影響表達的效果,讓人聽不明白。如《綠》一課中“所有的綠就整齊地按著節拍飄動在一起”,首先要讓學生知道這句話寫了什么?(所有的綠),怎么樣?(整齊地按著節拍),干什么?(飄動在一起)。然后根據句子前面所表示的部分意思來停頓,可要求用“/”畫出停頓并正確朗讀這個長句。“所有的綠/就整齊地按著節拍/飄動在一起”。另外,還要學會按標點符號的感情來讀。如《王冕學畫》一課中:“要是能把它畫下來,那多好哇!”句末是感嘆號,“多”要讀得稍重才能強調好的程度,由此發出贊嘆,語氣強烈,讀出感嘆句所應有的語氣。

第四步、讀好段、篇的訓練與指導

每一篇文章都由幾個小節組成,而每個小節在一篇文章中是相對獨立的部分,所表達的意思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我們根據具體內容而定出朗讀的基調。

朗讀課文可以以小節為單位,用“接力式”強化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讓一個學生示范朗讀。其他小朋友注意聽,聽后學生評議。根據需要我設計兩種形式:(1)隨時評議。讀完一個小節,有錯,其他同學給予指正;沒錯,另點一名學生“接力”往下進行。目的是矯正讀錯的字音。(2)定時評議。就是整篇課文讀完,然后集體評議,主要評議讀得是否正確、流利,口齒是否清楚,是否讀準字音。分角色讀也能激起學生朗讀興趣。如《一粒種子》、《坐井觀天》等都是扮演角色的好示范材料。要求他們用正確流利的語言讀出語氣,讀出節奏,讀出一定的思想感情。在讀音正確,速度合適的基礎上,把握語氣,尤其要讀好人物對話的感情變化。

三、訓練朗讀的方法

訓練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我就根據學生實際,組織學生聽朗讀,包括聽教師的范讀和放錄音帶。在學生聽規范的朗讀的時候,提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在朗讀的形式上,我設計了齊讀、個別讀、分組讀、自由讀、分角色讀、表情朗讀等方法。此外,還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多看一些少兒節目,多聽一些少兒內容的廣播,從網絡上查找一些動畫故事,在午間放給他們看,從而激發他們講故事的欲望,促進了朗讀。特別是班級里一些好生,看了故事后,躍躍欲試,我趁熱打鐵,就讓他們事先準備,然后在第二天講給全班同學聽。然后一個一個地輪,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的讀書成績,感到讀書成功的快樂,很多原來讀書不積極的學生在活動中也積極響應,紛紛表示要上臺講故事。學生在活動中激發了朗讀興趣。讀書的勁頭更足了。

進過一年級兩個學期的訓練,我們的學生朗讀水平明顯有了提高,基本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有適當的停頓,能在理解文中人物感情的基礎上讀出相應的感情。在二年級的第一學期中,我們將著重解決有感情朗讀的問題。

 

[一年級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力培養]相關文章:

1.培養正確價值觀大學生黨員思想匯報

2.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論文

3.文秘行政管理能力培養

4.新課改下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論文

5.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策略研究論文

6.怎樣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父母必看

7.高校籃球教練員的素質與能力培養論文

8.低年級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途徑小論文

9.小學生數學興趣培養小論文

10.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原來應該這樣做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新婚少妇真紧视频 | 一级a2021在线观看 | 亚洲A∨一区二区影片 |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 久久精品少妇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