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月光曲》 第一課時
年級:六年級 執(zhí)筆:李元學 課型:新授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會本課8個生字,正確讀寫生字組成的詞語:萊茵河、蠟燭、陌生、盲姑娘、琴鍵、微波粼粼、霎時、記錄。
2、過程與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九自然段,了解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經(jīng)過,體會音樂的魅力,感受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懷。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了解貝多芬是怎樣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4、學習重難點:了解貝多芬是怎樣創(chuàng)作出《月光曲》的,以及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思想感情的變化。
二、預習學案
1.我能行:我愿意多讀幾遍課文,我能解決本課的生字詞,并把生字詞寫下來。
lái yīn hé là zhú máng gū niáng mò shēng
( ) ( ) ( ) ( )
qín jiàn wēi bō lín lín shà shí jì lù
( ) ( ) ( ) ( )
2.我思索: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說說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把你喜歡的段落或句子大聲地朗讀出來,并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3、查貝多芬的相關資料。
三、導學案
小組合作交流:
1、用自己的話簡單地說一說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給文章分層次。
3、這個傳說是在什么情況下發(fā)生的?
4、從兄妹倆的對話中你了解到什么?
5、盲姑娘聽完貝多芬彈得第一首曲子后,說了什么?是什么樣的心情?
四、課堂檢測
根據(jù)句子的意思,概括詞語,相信你能行!
(1 ) 指功夫深,技能熟練。 ( )
(2 ) 很滿意地沉浸在某種境界或思想活動中。 ( )
(3)水和天連接在一起。 ( )
(4 ) 微小的波浪閃閃發(fā)光,形容水清澈的樣子。 ( )
五、課后作業(yè)
生字、背第九自然段。導學案
六、板書設計
26月光曲
貝多芬
七、教學反思(學后記)
課題:26月光曲 第二課時
年級:六年級 執(zhí)筆:李元學 課型:新授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背誦課文的8、9、10三個自然段。
2、過程與方法:理清課文線索,抓住貝多芬的感情變化,體會《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及內(nèi)容。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根據(jù)實在的事物,展開適當?shù)穆?lián)想,在讀寫結(jié)合訓練中,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從貝多芬創(chuàng)作《月光曲》的傳說中,讓學生體會貝多芬對勞苦人民的同情和愛,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對學生進行美的教育。
4、學習重難點:理清課文線索,抓住貝多芬的感情變化,體會《月光曲》的創(chuàng)作過程及內(nèi)容。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根據(jù)實在的事物,展開適當?shù)穆?lián)想,在讀寫結(jié)合訓練中,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
二、預習學案
1、背誦
2、聽寫詞語
3、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
茵( ) 激( ) 臘( ) 粼( )
菌( ) 繳( ) 蠟( ) 鱗( )
微( ) 譜( ) 盲( ) 霎( )
徽( ) 普( ) 育( ) 霞( )
瞎( ) 恬( ) 鍵( ) 燭( )
割( ) 括( ) 健( ) 蝕( )
三、導學案
小組合作交流:
1、 貝多芬為什么彈完一首,又彈一首曲子?
2、 學習第九自然段。
3、 兄妹兩看到了什么?為什么能看到?有幾幅畫面?
4、 貝多芬為誰創(chuàng)作《月光曲》?
5、 評價貝多芬。
四、課堂檢測
選詞填空
幽靜 清幽 恬靜 清秀 干凈
( )的臉 ( )的月光 ( )的小路
( )的教室 她的臉很( )
五、課后作業(yè)
同步、三導
六、板書設計
26月光曲
貝多芬---關心窮苦人(高尚情懷)
七、教學反思(學后記)
[月光曲 導學案 (人教新課標六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2.《談中國詩》導學案
10.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