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課可以采用學生自學、師生交流、適當講解的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在教學中,先進行合作學習,然后交流反饋。這既體現了教師“導”的作用,也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學會合作,學會探究,學生的評價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課前準備
1.關于本課的多媒體課件。(教師)
2.復韻母ie、üe,特殊韻母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組成的音節卡片。(教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復習導入
1.談話導入: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到拼音樂園去秋游,好嗎?瞧,拼音樂園里有好多氣球。(課件出示:拼音樂園的上空飄著不同顏色、不同圖案的氣球,背面寫著學過的聲母、韻母、音節。)
2.生摘氣球。
師:你們喜歡漂亮的氣球嗎?你喜歡哪個,老師就點擊哪個。不過,氣球背后都有一個小秘密,你得把它讀給大家聽,讀對了,就會有掌聲送給你!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教師通過課件創設出“拼音樂園”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復習了前面學過的漢語拼音知識,讓孩子能夠輕松愉快地投入到下面的學習中去。
二、學習ie、üe、er
1.師:孩子們,摘下了漂亮的氣球后,想繼續往前走嗎?(想)可是拼音家族有幾個復韻母又給我們帶來一個小考驗。它們說:“你們必須認識了我們,闖過了‘智力關’,才能繼續往前走。”請回憶前面我們是怎么學習漢語拼音的?
總結方法:看一看、讀一讀、記一記、拼一拼、想一想。
2.出示第一幅圖:
(1)看一看:圖上畫著什么?(椰子樹)由“椰”的讀音指導要學習的ie的讀音。
師:ie怎么讀?能說說它的發音方法嗎?(口形由i快速滑向e發出來的。)
(2)記一記:看看誰是亮眼睛,能很快記住它。(i在前,e在后,挨在一起ie、ie、ie。)
(3)學習ie的四聲。ie的媽媽給ie買了4頂不同的帽子,ie不知怎么戴,想請小朋友幫忙,誰知道怎么戴?你是怎么知道的?(復習標調歌)ie戴著帽子來了,誰給大家讀?指名讀→當小老師讀→齊讀→打亂讀。(帶手勢)
(4)拼一拼:聲母哥哥t來了,它要和iě做朋友,你能拼出tiě這個音節來嗎?根據下面的內容,你還能拼出什么音?學生在小組內自由拼讀。
(5)學習ye。同學們真了不起,不但學會了ie,還會讀它跟聲母組成的音節。ie的爸爸領著它出去買了件新衣服,可是這件衣服有點大,ie變了樣子。(出示ye)它是整體認讀音節,誰知道怎么讀?指名讀→范讀→齊讀。它戴上帽子來了,誰會讀?指名讀→男、女分讀→齊讀。
(6)教師講解:ie是復韻母,不能直接給漢字注音,整體認讀音節ye跟復韻母ie的讀音一樣,寫的時候,要把i換成聲母y。
(7)復韻母ie和整體認讀音節ye的四聲練習。(自由讀、抽讀、組詞讀)
yē 椰子樹 yé 爺爺 yě 田野 yè 葉子
3.孩子們剛才學得真好,按這樣的方法,你們能夠自己學習韻母üe嗎?
(1)小組內按“看、讀、記、拼、想”的方法,合作學習韻母üe,教師巡視指點。
(2)小組匯報學習情況:我們在圖上看見一道彎彎的月亮,這個韻母讀üe,它的四聲讀作……我們這樣記它……
(3)小組匯報后,其他同學進行補充、評價。
(4)剛才同學們通過合作認識了üe,現在它戴著不同的帽子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嗎?齊讀→對讀→接讀。
(5)學習聲母與üe組成的音節。出示n、l與üe相拼的圖片。指名讀→分組接讀。出示j、q、x與üe相拼的圖片。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復習j、q、x與ü相拼,兩點的省寫規則)齊讀→指名讀→分組接讀。
(6)學習yue。üe看見ye可以直接給漢字注音了,急得哭了,好心的y跑到üe的面前說:“別急,我來幫你吧,但你要先擦干眼淚。”于是üe變成了yue,(出示yue)它也成了整體認讀音節。指名讀→范讀→齊讀。戴上帽子誰會讀?齊讀→分組讀→比賽讀。
(7)學習yue的四聲。 (8)游戲:我說你聽。
“大約”的“約”是幾聲?(“大約”的“約”是第一聲。)
“月亮”的“月”是幾聲?(“月亮”的“月”是第四聲。)
4.自學第三個韻母er。
(1)猜謎引出er的教學。
師:這兒有個謎語,請小朋友猜一猜。
左一片,右一片,隔著山頭看不見。指名說。(耳朵)
師:耳朵能幫我們干什么呢?
生:聽故事,聽老師講課……
(2)編順口溜記住er:er是個淘氣鬼,從不和聲母交朋友,喜歡獨來獨往,人們叫他“特殊韻母”,(學生跟說)只要戴上帽子,它就可以給漢字注音了,它們來了。(出示er的四聲)
(3)用er的四聲組詞說話。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一是讓學生在老師“由扶到放”的過程中,繼續采用“看、讀、記、拼、想”的步驟來學習漢語拼音,通過學生動眼、動口、動腦,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在自主學習中,初步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同時,注重拼音與識字、課內與課外的結合。
三、指導書寫ie、üe、er
1.說說ie、üe、er這3個韻母的組成。
2.觀察后說一說,它們在書寫時應占什么格?
3.教師先示范、板書,學生觀察后獨立練習書寫,教師巡視,糾正書寫姿勢、執筆方法。提醒學生兩個字母要寫緊湊。
4.展示學生練習,說說哪兒寫得好,哪兒寫得不太好,全班進行評改。
5.修改自己書寫的字母,小組內互查書寫是否規范。
設計意圖:本環節指導小學生在認讀的基礎上進行書寫的練習,有張有弛,有靜有動,使課堂充滿了靈氣。及時評價學生的作業成果,引導小學生自我評價,開放互動,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最佳體現。
四、玩玩游戲,輕松鞏固
師:今天認識了這么多韻母和音節,真是開心,我們一起玩個游戲輕松輕松吧!
1.游戲名稱:打靶。
2.游戲規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快速開火車讀,讀準課件中出示的韻母、音節或漢字,答對一個計10分,得分最多的小組授予“神槍手”稱號。
3.宣布比賽結果,激發課外練讀興趣。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生動的游戲情境,幫助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鞏固知識,并在與學生共同參與的游戲中,引導學生逐步養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良好品德,從而使學生提高學習興趣,獲得認知與情感的全面發展。
五、談話結束
師:小朋友,時間差不多了,我們該回家了。在拼音樂園玩得高興嗎?你在拼音樂園學到了哪些本領?大家一起來說說收獲吧。
設計意圖:交流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進一步深化、鞏固,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不足,從而進行彌補、糾正。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聽音節、指韻母、說聲調。
xiě xiè xuě xué ěr
2.找整體認讀音節。
出示拼音卡片ie、ye、üe、yue、er,指生找出整體認讀音節,并領讀。
3.拼讀音節。
tiě niè xuě jué ěr
設計意圖:在應用中復習,在復習中應用,該教學環節,能有效地遷移、運用所學的知識,巧妙地喚醒學生的有意注意,并強化了記憶的功能和效果。
二、拼讀音節
1.出示:
2.對比兩組音節,你有什么發現?
3.引導學生總結j、q、x與üe相拼時ü上兩點的省略規則,教師再次強調。
4.組織學生分小組練習拼讀,并在小組內進行糾音、正音。
5.指名讀,開火車讀,達到熟練拼讀。
6.練習lüe、nüe、jue、que、xue的四聲。(指名讀、開火車快讀、男女生競賽讀)
設計意圖: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中,順應了學生獨立探索、研究的內在需求,讓學生通過復習獨立總結üe與j、q、x組成的音節時兩點的省略規則,意在引領學生通過比較來加深理解和記憶,使學生在比較中掌握、鞏固知識點,以達到熟練拼讀。
三、拼讀音節,認識生字
1.看插圖,說說圖上畫的是什么?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2.拼拼讀讀圖中(課件出示教材圖片)的音節,你能用這些詞語各說一句話嗎?
yèsè xuěhuā
夜 色 雪 花
3.卡片出示生字:雪。這個生字你認識嗎?你在哪里見過?你是怎樣把它記住的?
預設:“雪”:雨點落到倒山上。
4.擴詞練習,給這個生字找找朋友。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體會到漢語拼音對學習漢字的用處,指導學生聯系課文圖片學詞學字,加深學生印象,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ie üe er 優秀教案設計
四、拼讀兒歌,認識生字
1.出示兒歌《月兒彎彎》。
2.認讀兒歌,請學生獨立進行拼讀。
3.指名讀紅色的音節。(范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你會拼讀哪些音節?做拼讀小老師。
課件出示兒歌:
yuè ér wān wān
月 兒 彎 彎
yuè ér wān wān ɡuàlán tiān
月 兒 彎 彎 掛 藍 天,
xiǎo xīwān wān chūqīnɡ shān
小 溪 彎 彎 出 青 山。
dàhéwān wān liúrùhǎi
大 河 彎 彎 流 入 海,
shān lùwān wān dào xiào yuán
山 路 彎 彎 到 校 園。
5.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試讀兒歌。(提醒學生注意:“兒”在本課讀輕聲。)
6.出示生字:兒。
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你還在哪里見過這個字?
預設:“兒”:幾字不見橫。
7.有感情地朗讀兒歌,問:你知道還有什么是彎彎的?你也能來編一句兒歌嗎?
8.自由讀兒歌,比一比誰讀得最流利。
設計意圖:利用插圖進行輔助教學,讀文時采用范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以及男女生分組等多種讀文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充分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了課文內容。
五、仿寫音節,總結激勵
1.按照教材出示的“xiě、zuò、yè”進行仿寫,并嘗試說一句話。
2.今天我們與韻母ie、üe、er和整體認讀音節ye、yue交上了好朋友。同學們拼讀得真不錯,書寫得也很認真,也用自己總結的方法進行了記憶,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繼續開動小腦筋!
設計意圖:按照教材提供的范例,進行仿寫練習。在說話環節,要注意培養學生說完整話的習慣。該環節的設置,旨在將拼、讀、說結合起來,并養成良好的聽、說習慣。
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在階段目標中的描述為: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在授課過程中,我從實際出發,根據兒童天性好奇、樂于模仿新鮮事物的特點。立足于兒童的認知規律,教學中多采用兒童樂于接受、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形式,如游戲、兒歌、猜謎、小組合作等;多采用表揚、鼓勵、獎勵、評優等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樹立自信心的評價方式,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樂趣,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ie üe er 教學設計(部編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