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特殊教育中心學校 戈遜
今年接了一個新班。一位性格偏執的聾生因學習成績不好,被老師留級,我們班的同學都不喜歡他。一天,其他的同學讓他回到原來班級去,他不高興,與同學發生爭執,大打出手。我知道后,把他叫過來,沒有喝斥,沒有教訓,我平靜地對他說:“你成績雖然不出色,不過你在我的印象中還是相當不錯的,你的頑強精神常常令老師為之感動!苯又医o他講了一個《黑氣球也能飛起來》的故事:一個黑人小孩常常受到白人孩子的欺負,他想買一只氣球,只有在白人買完氣球之,才怯怯地來到賣氣球的老人面前,要買一個氣球,而且是黑色的。賣氣球的老人摸著黑人小孩的頭說:“氣球能不能飛起來,關鍵在乎里面是不是充滿了氫氣,而不是在于它的顏色!彼髞沓蔀樵撌械氖虚L。
本以為受到嚴厲批評的他在聽了我的這一番話后流下了眼淚,因為他從老師的語言里讀出了真誠和尊重,看出了信任和期望。后來這位聾生進步相當快,令其他同學刮目相看。
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他告訴我們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對待學生,要求我們的教育者放下架子,去尊重學生,為人師者應該有這樣的認識定位。
一、理解體現尊重聾生
尊重是一種情操。作為一種美德,它的感激力是巨大的,在管理中,班主任一保存由衷的贊賞是聾生不竭努力的動力源:一次熱切的目光的接觸會使聾生奮發進取,克服困難;一次親切的交談會如春風沐面,化解聾生心頭的煩惱并消除師生間的距離。我們要像于永正老師那樣“蹲下來看聾生”,要用平常心去對待聾生,去理解聾生,不要搞師道尊嚴那一套,用愛心去撫平聾生心中的創傷。
二、說服體現尊重聾生
聾生犯了錯誤,班主任批評聾生常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情形:班主任暴跳如雷、怒吼:“犯了錯誤為什么還不承認?”聾生就是不回答或者說:“沒有”、“真”(手勢語表示)。任班主任摔桌砸凳仍是我行我素。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事?原因就在于班主任用的是壓服,而不是說服。
說服就是要對聾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所謂“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莫近乎于理。”情通理自達,理明情更深。聾生有著豐富的個性,在每個聾生的成長過程中,由于生活環境、文化水平、個人的認識觀念等差異,對問題難免有各種想法。如果扳起面孔不講情理地簡單干預、粗暴壓制,這既不利于聾生的個性發展,更不利于班級的良性建設,這樣帶來的只能是對立、沖突、矛盾,在平時的管理中,我非常注意這一點。
三、言行體現尊重聾生
作為一名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不要言語粗魯、行為粗暴,更不搞“師道遵言”、“唯我獨尊”,或說一套做一套,無形中傷害聾生的身心,更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因為你的一言一行都是學生的楷模,要處處體現出“為人師表”的形象。平日,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總是首先做到:外出參觀要求學生步行,我從不騎車;運動會要求學生帶凳子走進操場,我也拿著一張凳子走進操場;集體勞動,我揀最臟最重的活干。有時,我工作不細,脾氣急躁,事后我總主動作自我批評。聾生犯錯誤,我總是耐心教育,不是惡語相向,諸如“你滾回家去”、“你就知道偷”、“你笨得跟豬一樣”……
新的課程標準的核心之一就是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實踐證明:在班級工作中,以人為本,尊重聾生,張揚聾生的個性,才能為班級營造理解、寬容、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強班級的活力。我們相信在這樣優良的環境下,每一位聾生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作者郵箱: gexun2003@vip.sina.com
[尊重,以人為本的教育基礎:--談班級管理中生本位的思考(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6.教育基礎知識試題
10.事業單位的文秘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