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優秀教學設計(推薦)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7-7-19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學習給課文分段,歸納段落大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動作、表情的語句,了解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2.繼續學習連接每段的方法,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是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感情。

2.通過查工具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出現的字詞。

3.按自然段概括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適當歸并),劃分段落,歸納段意,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第一課時教學重點】

以相關的自然段意的歸并劃分段落,再連接、綜合為課文主要內容。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自由讀或默讀課文,按“預習”要求想想小男孩怎樣獻血的,畫出描寫小男孩獻血時神情、動作的句子,初步體會小男孩獻血時的復雜心情。

二、指名讀課文,正音正字,并把不理解的詞語畫出來以備質疑問難。

1.讀準本課出現帶“血”字的詞。書面語(一般為固定詞語)讀“(xuě)”,口語(一般單獨出現)讀(xiě):“輸血”、“流血”、“血管”,應讀書面語;“獻血”、“抽血”、“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這句話里的“血”和“小姑娘失去的血”中的“血”應讀口語。

2.“胳膊(bo)”的“膊,“消息(xi)”的“息”應讀輕聲。

3.注意以下生字字形:

“迫在眉睫”的“睫”與眼睛有關,左邊是“目”旁;“草墊”的“墊”的右上部是“丸”,不要少寫一點;“擦拭”的“拭”的右半部不要多一撇;“名字”的“字”不要丟掉“宀”,寫成“子”。

4.通過查工具書并聯系上下文,初步了解生詞的意思:

“迫在眉睫”,比喻事情臨近眼前,十分緊迫。課文指小姑娘流血過多,急需輸血搶救。

帶“泣”(qì)的詞語較多,應初步了解它們的不同含義。(在閱讀課文時,結合人物感情的變化再深入理解。)

啜(chuò)泣--抽抽搭搭地哭。

哭泣--輕聲哭。

抽泣--同“啜泣”。

嗚咽(yè)--低聲哭泣。

三、按自然段讀課文,概括出自然段的段意(對話形式的自然段可適當合并),再以相關自然段合并方法劃分段落。最后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1.概括自然段段意(對話形式可適當合并):

第1自然段:我聽說的一件事。

第2自然段:炮彈炸死炸傷幾名兒童。

第3自然段:一個小姑娘傷重,要立刻搶救。

第4自然段:女醫生問誰愿意獻血。

第5~7自然段:阮恒舉起小手表示愿意。

第8自然段:阮恒躺下,醫生抽他的血。

第9自然段:阮恒緊張、痛苦地嗚咽起來。

第10自然段:阮恒竭力制止抽泣。

第11自然段:醫生安慰,阮恒才停止了哭泣。

第12自然段:阮恒以為自己要死了,好讓小姑娘活下來。

第13、14自然段:小男孩愿意這樣做,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2.討論相關的自然段歸并為一個段落,為課文分段,并提示以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劃分段落,再概括段意。

第一段(第1~4自然段):幾名兒童在炮彈爆炸中死傷,一個小姑娘傷重,急需搶救輸血。

第二段(第5~11自然段):阮恒愿意,醫生抽了他的血。

第三段(第12~14自然段):阮恒表示,獻血是為了朋友。

討論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獻血,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比較歸納后的主要內容和三個段落大意的原封連接有什么區別。由此應注意語言的簡潔,避免重復。

四、自由讀課文。

第二課時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1.深入閱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某些語句的分析和理解,體會阮恒無私奉獻的品格。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教學重點】

體會描寫阮恒獻血時的動作、表情的語句,體會他當時的復雜心情。

【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檢查、復習課文主要內容的歸納。提問:《她是我的朋友》這篇課文記述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記述了一個小姑娘在戰爭的炮彈爆炸中受傷,急需輸血。小男孩阮恒愿意獻血,醫生抽了他的血,他這樣做是為了自己的朋友。)

二、閱讀、分析課文第一段。

故事是怎樣發生的?讀第一段,進一步了解事情的起因。

(一個小姑娘在炮彈中受了重傷,輸血搶救迫在眉睫。這就是事情的起因,也是這一段的段意。)

在議論事情起因的同時,順便了解“確認”、“休克”、“血型”和“未受傷”的“未”,“是否”的“否”兩個反義詞的意思。可以在議論中自行解答,但要大家認同:

“確認”,明確承認小姑娘傷勢嚴重。

“血型”,血液的類型,分成四種。輸血時,除O型可輸給任何型,AB型可以接受任何型外,其它血型輸血時必須用同型的血。

“未”,沒的意思。

“否”,不的意思。“是否”,就是“是不是”。

再解釋“迫在眉睫”(答案見“第一課時”)

三、讀第二段,邊讀邊思考:

阮恒是在怎樣的情況下為那位受傷的小姑娘獻血的?

獻血時,他有哪些動作和表情?這些動作和表情反映了什么復雜的心情?

1.讀第5自然段:

“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想一想,再解答:當女醫生問孩子們誰愿意獻血的時候,出現了“一陣沉默”。“一陣沉默”表明了什么?

(表明了幾個沒有受傷的孩子都在思考,是獻還是不獻,拿不定主意。)

就在大家“一陣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阮恒舉手的時候為什么“顫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這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了什么內心活動?

(阮恒的小手舉起來“顫抖”,說明他愿意獻血,但由于情緒激動、緊張,小手不由地抖動起來。一“舉”一“放”又一“舉”,反映他先愿意獻;因為緊張、害怕,又不愿意獻了;接著想到為了朋友,還是要獻的。說明內心獻與不獻的思想斗爭很激烈。)

2.默讀第二段第8~11自然段,描寫抽血過程中阮恒的表情、動作,體會他當時的心情是怎樣激動的?

提示:注意第8自然段,第9.10自然段,第11自然段,所寫三個階段阮恒的表情、動作是截然不同的,是有很大變化和起伏的。看看有哪些變化和起伏?

(第8自然段是寫醫生抽阮恒的血的。從躺在草墊上“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看出這時的心情還是平靜的。)

3.再讀第9、10自然段,阮恒的心情還平靜嗎?從阮恒的不同的表情、動作,不難看出他情緒是非常激動的,內心活動的變化是激烈的。

大家議一議,把情緒變化的詞語和句子找出來,歸納、整理,用下面的表格說明。學生邊說,老師邊填寫:

這里,“一只手捂住臉”和“用手掩蓋他的痛苦”兩個動作一樣不一樣?

(一樣。)

“掩蓋”是什么意思?

(遮蓋。)

跟前邊哪個詞的作用一樣?

(跟“捂”的作用一樣。)

小結:從這兩個自然段的描寫不難看出,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內心是非常激動的。從平靜到緊張,再從緊張到痛苦,失望。但這種緊張、痛苦和失望不肯表露出來,同時,又沒法掩蓋、制止。

4.這兩段描寫用了不少描寫“哭”的詞:“啜泣”、“哭泣”、“抽泣”、“嗚咽”,想一想,它們的意思各是什么?為什么用表示不同的哭的詞?

(“啜泣”和“抽泣”是抽抽搭搭地哭;“哭泣”和“嗚咽”是低聲哭。后兩個較前兩個哭得厲害些。哭的情形不一樣,要表現得準確就要選擇最準確的詞語,還可以避免用詞重復單調。)

5.阮恒在獻血時這樣緊張、痛苦,是因為針刺痛了嗎?讀一讀第11自然段,看看能不能打破這個疑問。

“醫生用輕柔的聲音安慰他。”阮恒“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剛才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一樣。”這里,沒有說明醫生安慰他的內容,能不能猜測出醫生安慰阮恒的話是什么?假如你是醫生,怎樣用輕柔的聲音安慰小男孩?試試看。

(醫生會告訴小男孩:“阮恒。輸血不會影響身體健康,更不會有生命危險,只會用你的一小部分血,救活你的伙伴。你放心好了,勇敢的孩子!”)

6.寫阮恒獻血時感情的激動和變化,集中在第8~11四個自然段。從開始平靜得“一動不動、一句話不說”到“痛苦”到“持續不斷的哭泣”,最后,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一樣”。生動地表現出阮恒復雜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一部分,注意表現這種復雜的思想感情。

第三課時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

1.閱讀分析課文第三段,明確阮恒為小伙伴獻血表現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2.讀讀寫寫“思考練習”第4題中的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教學重點】

理解阮恒無私奉獻的精神,并能受到啟發和教育,說出自己的感受。

【第三課時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

一、閱讀第三段。

1.提問,思考并議論解答:

事后,醫生對周圍的人說,“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他是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的想法是在什么時候產生的?

(是在醫生問是否有人獻血,一陣沉默之后,阮恒的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的時候就產生了。之后,阮恒獻血過程中“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一直到“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竭力制止抽泣”為止,這一段時間,這種想法始終在困擾威脅著他。也就是在課文第9、10兩個自然段所描寫的情節之中。)

2.由此可見,阮恒在獻血過程中表現出的痛苦,不是因為針刺痛了他,而是以為自己怎樣了?

(以為自己就要死了。)

阮恒獻血時“以為自己就要死了”,盡管他很痛苦,為什么還堅持讓醫生抽自己的血呢?

(“他想準會讓他把所有的血都給那個小姑娘,好讓她活下來。”)

阮恒為什么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可是還愿意這樣做呢?

(用他自己的話說,因為“她是我的朋友”。)

3.總結:

小男孩阮恒以為獻了血,自己就會死的,可是為了救活自己的好朋友,還是愿意這樣做的。盡管獻血過程中,由于思想斗爭的激烈而感到很痛苦。這種行為是一種高尚的品格,一種可貴的精神。是什么高尚的品格,可貴的精神呢?讓我們議一議。

(感受中應肯定高尚的品格是無私奉獻,可貴的精神是舍己救人。)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讀讀寫寫以下詞語:

休克 輸血 顫抖 草墊 擦拭 孤兒院 捂住 掩蓋 嗚咽 抽泣 竭力 輕柔 制止 迫在眉睫 持續不斷

[《她是我的朋友》優秀教學設計(推薦) (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她是我的朋友說課課件

2.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課件

3.大班看圖我的朋友小魚優秀教案

4.人教版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推薦

5.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她是我的朋友》教學課件

6.人教版初中思品說課稿推薦

7.詩經采薇優秀教學設計

8.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學計劃

9.人教版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10.人教版三年級下冊年月日免費課件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亚洲日韩久久久精品2021 | 一级Av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愉拍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在线视频中文 | 午夜亚洲第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