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泊湖奇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的詞句。
3.理解體會課文語言,想象鏡泊湖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中國山河的壯麗。
4.能體會靜態和動態的描寫并嘗試運用。
學習重點、難點:
1.理解體會課文語言,想象鏡泊湖美麗的景色,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中國山河的壯麗。
2.能體會靜態和動態的描寫并嘗試運用。
教學過程:
一、 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導語
師:我國地域廣闊,有無數的名勝古跡,在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寧安縣境內有一處令人向往的湖泊 - 鏡泊湖。(板書課題)
2.讀題。
師:為什么要把這個美麗的湖泊命名為“鏡泊湖”呢?讓我們來讀讀課文,在課文中找找原因。
3.學生自由讀課文,圍繞問題組織交流。
(1)傳說鏡泊湖是寶鏡從天上掉下來變成的。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課文,讀準字音,理解“消災弭禍”)
(2)鏡泊湖湖面水平如鏡。
(引導學生朗讀相關課文,讀準字音。)
二、 再讀課文,感受形象
1.導語。
“鏡泊湖”一個名字就那樣神奇,鏡泊湖的景色就更加神奇美妙了,課文上說鏡泊湖的景色是奇觀!
鏡泊湖奇觀到底奇在哪呢?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邊讀邊想,并在課文中做好記號。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3.組織交流。
(1)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
(2)奇在吊水樓瀑布。
(3)奇在地下森林。
三、 精讀課文,品味想象
1.分組研讀、討論。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愛好,自愿組成學習小組研究鏡泊湖的神奇之處。(要求學生找到有關的句子讀讀想想從什么地方可以發現神奇,為什么?)教師巡回指導,隨機參與學生的討論。
2.課堂交流、匯報。
按小組匯報研讀、討論結果。教師隨機指導:
(1)“奇在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學生會認為:峰巒綺麗多變“如屏似壁、退避三舍”很神奇。并讓學生朗讀課文相關描寫的部分。(加以朗讀指導)
引導學生理解“如屏似壁、退避三舍”的意思,想象奇觀。
(2)“奇在吊水樓瀑布”學生會認為吊水樓瀑布“濺起千萬朵銀花、勢如千軍萬馬”很神奇。并讓學生朗讀。
引導學生想象瀑布的樣子和氣勢。
(3)“奇在地下森林”學生會認為“火山口似乎要吞沒一切和林木卻欣欣向榮”很神奇。并讓學生朗讀。
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進行想象。
3.誦讀積累、比較。
(1)讓學生自由讀表現鏡泊湖奇觀的句子。
(2)比較這三處奇觀有什么不同。(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地下森林是靜態描寫;吊水樓瀑布是動態描寫。)
四、 細讀課文,質疑探究
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后,還覺得有什么地方還不明白?可以再細讀課文,找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探究。
五、 遷移增效,超越課文。
1.可補充閱讀《大漠奇觀》擴大學生的閱讀,強化對課文寫作特點的領悟。
2.練筆。
描寫一處景物,要寫出景物的動態和靜態。
板書設計:
鏡泊湖 奇觀
傳說是寶鏡從天上掉下來變成的 鏡泊湖邊和湖中的峰巒(靜態)
湖面水平如鏡 吊水樓瀑布 (動態)
地下森林 (靜態)
[《鏡泊湖奇觀》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用奇觀造句
2.奇觀的同義詞
4.鏡泊湖導游詞范文參考
6.教學設計評語
8.賣油翁教學設計
10.反義詞歌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