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作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7-2-1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青年中心校:湛正勇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有一個著名的公式,叫做:w(成功)=x(刻苦努力)+y(方法正確)+z(不說空話)。 成功,絕非偶然,特別是在這個信息爆炸的資訊時代,知識高速地更新,社會快速地發展,環境迅速地變化,只有擁有科學的學習方法者才能足以應付這種變化,才能在這種環境中求得進步和生存。

在現代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講究方法,認識思考、工作勞動、體育運動、生活起居等都講究方法。學習是手腦并用,身心共濟的復雜的活動當然更要講究方法。古人曾說過:“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在成語“點石成金”故事中,那個書生很聰明,他知道一千一萬塊黃金也抵不上一個點石成金的“手指頭”。他要仙翁的手指頭就是要仙翁教他點石成金的方法,因為掌握了這種方法一輩子受用。這個成語故事啟示我們:學習也要重視掌握方法,要學會靠自己去學習,這樣,就能終身受用。正如古語所說:“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

何謂“方法”?“方法”指的是關于解決思想、說話、行動等問題的門路、程序等。學習是動腦的事,所以我們要注重掌握思維方法。學習方法因人而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作為學生,要選擇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作為教師,更不能授人以魚,而應該授人以漁。就是說,教給學生正確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鍛煉獨立性和創造性。 鼓勵學生大膽提出新穎、富有創見的觀點,為學生提供各種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干中學,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里所說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生的高品質的學習。所有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學習。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充分證明:只有讓學生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后得到適當的肯定,能看到成功的機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并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自己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讓學生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

  在學習每一篇新課文之前,要求學生先把要學的內容獨立地自學一遍。預習不能簡單地把課本內容看一遍,要對學生的預習提出明確的要求,并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才能發揮真正的學習作用。布置學生預習,我分課文內容和生字詞的學習兩方面進行的。生字詞的預習要求學生能讀寫和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查字詞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或向他人請教等,實在無法解決的就留到課堂上來學習。課文內容的學習,讓學生首先把課文讀通、讀熟,然后完成課文中“預習提示”的內容,思考課后思考題的內容。對學生在預習中遇到的問題要求學生在書上把它標出來。這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地思索、發現問題并形成自己對一些問題的看法。這樣帶著問題在課堂上學習,并把老師和同學的理解與自己的理解相對照、權衡優劣,就可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如何獨立地閱讀一篇文章的方法,使學生能自主地進行課外閱讀,擴展學生的知識面。

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學生的知識絕大部分是在課堂上學到的。教師在課堂上出岔子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外,還要教給學生各種學習方法,并訓練學生掌握這些學習方法。如在教學生學習古詩時,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注解、插圖,以及自己學詩的經驗和方法大膽去猜一猜,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這使得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他們迅速地從書本的文字、圖片中查找,從大腦倉庫積累的經驗、方法中搜尋,從預習中獲得的信息資料中篩選,從聆聽別人的觀點中獲得靈感……在猜想、推測的過程中,老師是耐心的傾聽者,是熱情的鼓勵者,同學們不用擔心會說錯,每位學生都經歷了自主學習、自悟自得、自我啟迪、互學互補的過程,體驗到了嘗試的快樂、合作的喜悅,同學們始終是學習的主角,就連最后的答案也是在同學們的體會中達成的,老師并沒有直接告訴答案。在這樣主動探究的精神狀態中,學生學習古詩的能力自然會得到迅速的提高。經過多次對古詩的學習,學生掌握了學習古詩的方法。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理解力的發展,學生到了一定階段對古詩的理解就比較準確了。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小學語文教材中所選的課文都是適于朗讀的,多數課文讀起來都是瑯瑯上口。通過朗讀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在學生讀的過程中,老師鼓勵學生每一次讀的收獲,如讀準確,讀流利,讀中理解等;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盡情地讀,或低聲誦讀,或高聲吟唱,或默讀靜思;鼓勵學生運用自己各方面的知識經驗,把它和所讀的內容聯系起來,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聯想,使課文的內容在頭腦中形成一幅幅畫面,與作者展開心靈的對話,從而獲得與作者情感的共鳴。通過訓練學生就能運用朗讀這個方法來學習課文了。

三、在作業中體現學生自主學習。

在布置作業時,我采用分組作業,因材施教的方法組織學生學習。根據班上學生的知識、技能、智力的,將全班學生分成甲、乙、丙三個學習小組。在上保證完成基本學習任務的前提下,各小組的作業量保持一定的差距。甲組的學生在完成正常作業的基礎上,另外安排一定數量的提高、拓展作業,使其“吃得飽”。乙組學生只要求他們完成正常的作業,使其“剛剛好”。丙組學生則去掉一些有難度的作業,只要求其完成最基本的學習任務,使其“吃得了”。根據各人發展情況,定期對小組成員進行調整。這樣,快者快學,慢者慢學,讓學生感受不到學習的辛苦,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成功的體驗,先慢后快,全面提高。

我們當教師的應該牢記古訓:送人之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之漁,則終身受用無窮。法國生理學家貝爾納曾經說過“良好的方法能使我們更好地發揮運用天賦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則可能阻礙才能的發揮。”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不僅要培養學生從小成為能運用學習方法,去主動地獲取需要的知識、會學、善學的人,而且要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有效的學習方法。而不要把他們培養成為只會被動地接受知識的“死讀書”“讀死書”的人。

簡答:

怎樣訓練學生的記憶力

記憶是以識記、保持、再認和回憶的方式對經驗的反映。一個人的記憶力具有敏捷性、持久性、正確性和備用性四大特征,敏捷性是指記憶的快慢,持久性是指記憶的保持,正確性是指記憶的質量,備用性是指記憶的目的。記憶是整個學習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要素。我們讀書不能像漏斗,隨讀隨忘,要善于把有用的知識儲存下來。一個學生理解能力的高低,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能否閃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也往往與他們知識儲存多少有密切關系。良好的記憶力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在小學學習階段,很多知識的掌握都是通過記憶這一重要手段來實現的,小學語文學習更是如此。人們常說記憶力好壞是先天的,其實不盡然,后天的訓練更為重要。一個正常人的記憶力在學習和實踐中能得到不斷發展,特別是小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訓練、培養學生的記憶力,使學生的記憶力能得到健康的發展。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訓練。

一、加強記憶的目的性、自覺性教育。

記憶與情感因素、與興趣關系密切。有的學生是足球迷,球員的名字、重要比賽的記錄、場上精采表演倒背如流,說來如數家珍。有的同學是影星名字知道一大堆,屏幕上一照眼就認出是誰,甚至對他們的身世軼事說得頭頭是道。這常與情感有關,興奮、喜愛使人主動地去追求知識,接受快,記憶亦深。老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記憶的目的性和自覺性,使他們的記憶由被動記憶向主動記憶轉變,這樣學生所記憶的內容才能記憶得快、記得牢。

二、教會學生記憶的一些方法。

1.構建記憶網絡圖。

背誦一篇文章,須在腦子里構成一幅有許多支撐點彼此聯系成的網絡圖。圖的全貌怎樣,由哪幾條粗線、哪幾條細線組成,在每條線上有哪些支撐點,點與點之間是怎樣聯系接通的。學生掌握了這些要領,課文背起來就比較容易。

2.借助聯想、想象,進行分類比較記憶。

知識的儲存量依靠記憶的廣度和深度,要記住某些新知識,可充分運用舊知識。學生學會在新舊之間搭起聯系的橋梁,進行對比分析,有助于加強記憶。比如學習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一詩時,學生聯想讀過的寫西湖美景的詩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把這兩首詩進行比較,明確同是寫西湖,但觀察點不同,觀察時間不同,具體景物有別,畫面色彩各異,有靜景,有變化中的動景,通過比較,理解加深,即鞏固舊知,又利于儲存新知。

3.利用板書,幫助記憶

語文課文的特點是內容與文字形式的統一,從思想內容到篇章結構到語言表達和寫作方法可學的很多,不掌握好的學習方法的學生,學完課文后往拄混沌一片,不得要領,要記的也記不到腦子里去。學生要根據教師設計的板書,抓住記憶的支撐點,建立記憶聯系記住自己要記憶的內容。教師要在板書設計中做有心人,為學生記憶創設條件。

4.運用口訣或有節奏有韻律的形象化語言,形成人為的聯想結構,促進和鞏固記憶. 。這種記憶法,古人用得很多。歌訣信口悠悠,幫助記憶,有其妙用。

三、利用聲音、圖像幫助學生記憶。

對于學生而言,他們的形象記憶遠遠優于他們的記憶,借助聲音、圖像來幫助學生記憶會收到良好的記憶效果。聽錄音、看錄象已很普通,這些都是很有效的幫助記憶的手段。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加以渲染,烘托氣氛,以此幫助學生記憶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另外還可以利用簡單圖示指導學生加以記憶。利用圖示,可以化繁為簡,有利于提高記憶能力。示意圖繪制速度快,直觀性強,師生勻可運用。

總之,記憶能力也明顯影響著一個人的發展。能有所成就的杰出人物,大都有聞強記的能力。當我們在處心積慮地提高學生能力素質擴大學生知識面的時候,千萬別忘了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記憶力是人的基本素質之一,不可忽視;而通過培養記憶力,可以促進學生養成一定的“文化”素質。 語文教學十分重視學生記憶力的培養和發展,千方百計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存。小學階段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佳”培養時期,在語文教學中有計劃地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記憶力十分重要,使他們牢記必要的語文知識,牢記一些名言名篇,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他們會終生受用不盡。

[《心理健康教育》學習作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育論文

2.中心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

3.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4.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學習心得范文

5.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論文

6.教師演講稿《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7.2017黨組中心學習計劃

8.中心組學習計劃方案

9.學習心理健康教育心得體會

10.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計劃范文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成a人v在线观看 | 夜夜夜久久久综合视频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先锋资源不卡在线视频 | 最新国产精品精品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