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橋夜泊》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王滿平

目標: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借助工具書、資料、注釋理解詩意。

三、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學生對詩的感悟能力。

四、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

重點:目標一、二、三。 難點:目標二。

教具:課件,電子琴。 時間:一課時。

過程:一、導入新課

師:在學習新課前,我請各位欣賞一首歌曲。

放課件1:一幅與詩的內容有關的圖畫,并伴有《濤聲依舊》的歌聲。

[師與生一同欣賞完畢]

師:這首歌好聽嗎? 生:好聽。

師:誰能說出這首歌曲的名稱?[請平時喜愛流行歌曲的同學,未說出]

師:這是九十年代初流行的一首歌曲,在座各位那時還未出生,不熟悉有情可原。著名歌手毛寧因唱這首歌而紅遍大江南北。它的歌詞是根據一首古詩改編的,那首詩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的唐代詩人張繼寫的《楓橋夜泊》。

二、授新

1、聽。師:下面請聽《楓橋夜泊》的朗誦。

放課件2:詩原文,伴有朗誦

2、說。師:昨天已布置同學們預習過這首詩,下面請拿出查找的資料,說一說有關作者張繼的生平以及他寫這首詩的背景。[學生回答后,教師加以總結,放課件3]

課件3:張繼,自幼聰慧,唐玄宗天寶年間,舉進士第,時任鹽鐵判官,為官正直,有政績,唐代大歷末年檢校祠部元外郎,于紅州(南昌)分掌財賦,后來因不滿時政,辭官漫游,晚年游歷于吳越一帶的名山大川之間,與文人名士多有交往,創作上受東晉文人陶淵明影響。詩法清迥,傳世之作不多,以抒寫個人愁緒的《楓橋夜泊》和反映民生疾苦的《閶門即事》最為有名。

背景:張繼仕途不第,趕考歸來行至楓橋,見景色思己落第,心情抑郁,聞鐘聲如鼓敲落心頭,有感而發,寫下《楓橋夜泊》。

3、讀。(1)師:請同學們前后座結合,自由朗讀,利用工具書及資料,結合書上的注釋,理解詩意,注意劃線字的意思。[板書:初讀釋意 。放課件4]

課件4: 楓橋夜泊

(唐)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孤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2)檢查初讀成果。[請各小組派代表發言]

(3)師: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默讀全詩,注意用心感悟詩情。[ 板書:再讀悟情。 放課件5]

課件5:A、找出能體現作者心情的六種景物(或景象)。

B、以上景物(或景象)哪些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聽到的,那些是感覺到的?

C、這些景物(或景象)給人什么感受?

D、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E、從詩中找出表達這種情感的一個字來。)

(4)檢查再讀成果。[抽同學回答]

(5)師點撥:作者在詩中沒有寫一句傷感失落之語,那么他是通過什么向讀者傳達出這種情感的呢?是景物(景象)。這就叫做借景抒情。這種情與景交融在一起所行成的籠罩全詩的特殊氣氛就叫做意境。意境美是古典詩歌的特點之一,希望同學們以后在讀古典詩詞時,一定要用心去品味它的意境。

古典詩歌還有一種美,那就是音樂美。古詩的音樂美體現在它的節奏。詩的節奏分為外在節奏和內在節奏,外在節奏即語言的節奏,內在節奏即詩人情緒流瀉的抑揚頓挫。那么,我們該用怎樣的語調、語速把本詩中作者那濃濃的愁緒讀出來?下面請同學們用 “/”劃出詩的外在節奏,用 “_”劃出重讀的字詞,即內在節奏。[板書:誦讀審美。 學生回答后放課件6 ]

課件6: 月落/烏啼/霜滿天

江楓/漁火/對愁眠

孤蘇/城外/寒山寺

夜半/鐘聲/到客船

[用打擂的形式進行朗誦比賽.]

4、背。師:同學們從呀呀學語開始,爸爸媽媽就會教你們背一些古詩,有的同學背的詩是不少,但記得的卻不多。而你們小時候唱的歌到現在也不會忘記。那么今天我們就把這首詩編成歌曲唱背下來。既然《濤聲依舊》的詞作者占張繼的便宜,那我們就替張繼反過來揩它一把油,把它的譜子稍作改編來唱張繼的詩。[師生一起編詞改曲,把背景、朝代、作者、詩文全編進去。編完后,放課件7,師邊弾琴邊教唱。]

課件7: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詩人,他的名字叫做張繼,滿腹的文才,科舉考試卻不能及第,失意的夜晚輾轉難眠,寫下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孤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唱熟后,抽學生背。]

5、聊。師:前幾天大家都看了第四屆夏新杯電視主持人大賽。假如張繼現在還活著,請你學學參賽選手的樣子,以《人物專訪》這個欄目主持人的身份,對這位因落第作詩既而成名的詩人作一個專訪,同他聊一聊心中的感慨。(師生共參與。)

三、課外推薦:閱讀張繼的〈〈閶門即事〉〉。

設計理念

作者:王滿平

我設計本課教案,以新課標為導向,圍繞以下三點進行:一、體現寓教于樂的教學思想。二、體現生活就是語文的大語文教學理念。三、體現老師牽線撘橋、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

我設計了四個教學目標。古詩詞是我國古代文學最燦爛的文化,是中國文學史甚至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它的爐火純青的語言以及深刻的思想感情,能為人們提供最深厚的文化積累,形成厚實的文化底蘊,這對于五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極其需要的,所以,我設計了第一和第三這兩個目標。而要更好地達到這兩點,準確地理解詩意是不可或缺的一步,這也是我設計第二個目標的理由。至于提高語文綜合素質這一目標,只要課文內容合適,我都不會忽視,同時也是對生活就是語文這一教學理念的最好的體現,那么把它作為第四個目標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整篇教案的教學過程分“導入、授新、課外推薦”三大塊,其中“授新”一塊又分為“聽、說、讀、背、聊”五個環節,主要目標全在這一大塊中實現。下面我將對教案中的一些設計加以闡述。

1、用〈〈濤聲依舊〉〉這首歌來導入新課,一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為后面唱背詩歌作鋪墊。[寓教于樂。生活就是語文。]

2、布置學生預習時查找有關資料,可以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這是新課標所提倡的;而教師在補充時,特意提到張繼的另一類題材中最有名的詩〈〈閶門即事〉〉,激活學生渴望一讀的欲望,為授新結束后的課外推薦提高接受率,從而拓展學生的語文知識面。

另外,了解寫作背景,為學生準確而深刻地理解詩意、感悟詩情打下了基礎。[自主學習,老師搭橋。]

3、讀是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在這一環節,我安排的時間最多,方式也多樣。初讀,讓學生前后座合作,利用工具書釋意,培養學生自主、合作的學習能力;再讀,讓學生跟著老師設計的問題個體感悟詩情,老師發揮牽線搭橋的作用。誦讀,用打擂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快樂的體驗中感受美、傳達美。[老師牽線,學生自主學習。 寓教于樂。]

4、背誦是本課的目標之一,用編歌的方式唱背,用快樂的方式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鍛煉學生的即興創作能力,同時也照應了前面的導入。當場抽背,既檢驗了唱背的效果,又避免學生產生“為玩而唱”的心理效應。[寓教于樂。]

5、“聊”是學習后的一個放松,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將語文與生活對接,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想象能力、思維能力。[生活就是語文。寓教于樂。]

6、向學生推薦〈〈閶門即事〉〉,是為了拓寬他們的閱讀面,豐富他們的語文知識,提供積累,從而提高語文水平。[教師課內牽線搭橋,學生課外自主學習。]

學生反饋

學生普遍反應非常喜歡這節課,感覺上這樣的課輕松愉快有樂趣,沒有枯燥煩人的抄寫,但課上所學的東西,在腦海里的印象很深,而且回味無窮,充滿著對下節課的期待。

作者郵箱: yuleweiyang@yahoo.com.cn

[《楓橋夜泊》教學設計(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古詩楓橋夜泊課件

2.楓橋夜泊備課教案

3.楓橋夜泊古詩教案

4.古詩楓橋夜泊教案

5.《楓橋夜泊》古詩拼音版

6.大班古詩楓橋夜泊語言教案

7.教學設計評語

8.《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9.賣油翁教學設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最新文章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资源一区二区 | 中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亚洲日本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色一色l噜一噜噜噜 | 中文亚洲无线码字幕乱码 | 亚洲欧美日本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