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求發展---關于語文課堂教學的一些反思

發布時間:2017-8-1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指出: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而華東師范大學的巢宗祺教授在《構建同時代接軌的語文教學新體系》中也提到:發展和創新是新時代教育的主題,新的《標準》無論在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方面還是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都十分注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所以,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把對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作為自己的不懈追求,并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勇于實施。下面本人結合自己在平時的聽課、上課和其他教學活動中碰到的一些從另類角度來謀求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的案例和一些做法來作些反思和探索。  

在學生的“錯誤”中求發展  

在平常的上課聽課活動中,教師最頭疼的是學生在課堂上出錯,因為學生出了一個老師意外中的“錯”,而教師又處理不當而使“一著不慎,舉盤皆輸”的例子司空見慣。而筆者近來經歷的一個課堂教學片斷卻值得一思。  

(二00一年六月,著名的特級教師賈志敏來我校上《程門立雪》,讓學生給生字組詞)  

師:好,接下來誰給“尊”字組詞  

生1:尊,尊敬的尊  

生2:尊,遵守的尊  

(眾生頓時哄堂大笑)  

師:(神情自若,微笑)他并沒有錯,他還沒把話說完呢!  

師:(望著生)是遵守的尊,去掉……  

生:(頓時領悟)遵守的遵,去掉走字底,就是尊敬的尊。  

師:(面對笑的學生,風趣)你們剛才笑得太早啦!  

(掌聲)  

當時,在下面聽課的我不禁啞然,賈老師的誘而導之,使其自悟自得,不僅給了學生面子、機會,而且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以自己高超的教學理念,幫學生樹立了信心。發展并維系了學生學語文的興趣。我在當日的教學手記中這樣寫道:“我有理由相信,二年級的包括這位出錯的學生在以后的學習道路上,在特殊的時空境遇中可以籍賈老師課上得到的形象、情感,從而得到一種慰籍、一種動力,一種寶貴的人生財富。”  

而最近,我看到一個材料,講美國一部影片《師生情》的一個情節:一位優秀的白人教師對一個長期在那種歧視下長大黑人孩子上課時說:“我相信你是一個好學生。不要緊張,仔細數數老師這只手究竟有幾個指頭?”這個孩子慢慢地抬起頭,漲紅了臉,盯著老師的五個手指,數了半天,終于鼓起勇氣開口說:“三個。”這位老師面對這種情況是怎么做的呢?他馬上真誠地說:“太好了,你簡直太了不起了,只少數了兩個。”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如此真誠地激勵學生,如此從單純的知識結果的獲得而轉向教學過程的體驗,“從錯誤中學習”、“從錯誤中發展、成長”,是可以產生有價值的教學效果的。  

在教師的“失敗”中尋發展  

今年的四月,我應邀到上海盧灣區作教學交流課。我上的內容是蘇教版第十冊的《三亞落日》。課前我作了這樣的準備:  

給這次公開教學定了一個指導思想:積累+運用、延伸語文學習的外延。引導學生學會閱讀。  

圍繞這個指導思想我初步擬訂了如下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和關鍵句子體會課文的意境。(2)感情朗讀課文,初步感悟抓景物的形狀、顏色來描寫景物及景物變化的方法。(3)能在讀熟、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創造性的練習說話,做小導游。  

于是我設計了如下教學步驟:(1)教師配樂范讀全文。(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提出一些朗讀的要求。(3)生字抄寫練習。(4)按興趣分別重點學習第二、第四自然段。(5)學做小導游。(6)課外延伸、作業。  

進行了一次試教,聽課老師一致認為對重點段第四段要強化訓練。試教后我對第四段的有關落日的片段作了多媒體課件,并把一些重點的描寫落日的動詞按落日的順序一一打出。  

經過這樣一番較充分的準備后,我信心十足的走進了有80多位教師聽課的課堂,按部就班的操作完成了這堂課,課后的感覺除了“基本順利”以外,心中總有一些忐忑不安,接下來的交流就出現了一些問題。區語文教研員說:這堂課的整體意識不夠,對課文有肢解的痕跡。上海師范大學的吳忠豪教授認為:這堂課在關鍵的環節既學生的說話練習(做小導游)上,教師沒有注意學生語言的發展,當三個學生的導游次的內容在一個層面上時,要關注學生的情況,及時作出調整,要回過去,再讓學生整體的讀書、感悟,那么效果肯定會更好。  

過了一段時間后,我借了一個班重上這課,這次我做了一些放開的、靈活的構思。即以學生的情況為基礎,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學生課上表現活躍,語文素養得到了較好的提高。  

由此我得出了一個道理:學生的語文素養的發展是語文課的重中之重,教師有時的“錯”,是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和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發揮主導作用,但這個主導作用的發揮必須圍繞著學生這個主體得到發展這個中心。新課程標準強調三個課程目標層次:知識技能、方法過程、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層次的目標不存在孰輕孰重的問題,只要是有利于學生發展的,就應該是我們教學需注重的。  

在教材的“局限”上謀發展  

現行的教材指的是教科書。教科書是語文課程資源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要靈活并創造性的運用教材。著名的小學語文專家朱作仁教授曾指出: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要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很大的發展,要以教材為本,讓學生在更廣闊的天地里學語文。為此,我們采取了:  

強調“一課一得”。每學完一學時或一篇課文,都要布置一篇小練筆,要用課文的語言形式或規范的語言來表述一下自己經歷的場面或看到的景色。  

開設“生活日記”。每學完有關的教材的內容,都要在自己的日記中有所反映,甚至是自己的學習心得也可以。  

開展班級或學校的作文、朗讀比賽。讓學生在說、讀、寫的語文實踐活動中來發展自己的語文素養。  

學生有犯錯的時候,教師也有失敗的教例,教材更有其局限性,但同時這些錯誤、教訓、局限又給我們的語文教學帶來契機和空間。我們要立足學生的現有基礎,為學生的發展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那我們的語文教學會更活,更富有詩意。 

 

[換個角度求發展---關于語文課堂教學的一些反思]相關文章:

1.關于成語故事的課堂教學反思

2.關于語文考試反思總結

3.美術課堂教學反思隨筆

4.初中語文反思周記

5.語文教學反思論文

6.語文月考總結與反思

7.美術課堂教學反思隨筆怎么寫

8.漢語拼音課堂教學反思

9.關于開學反思的日記

10.關于反思的名言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专区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va在线 | 色鬼7777在线观看 | 在线视频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