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要求
1、學習字詞句,使學生受到識字、寫字、畫畫、說話的訓練.
2、讀讀背誦,積累成語與詩句.
3、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則.
4、口語交際訓練,訓練學生學會做客,培養人際交往的能力.
重、難點
1、鞏固所學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說話。
2、口語交際訓練.
課時劃分: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習字詞句,通過看文字畫了解象形字的特點,感受字義
組合與事物之間的天然聯系,最后在現實交際中完成連字成同、連
詞成句的訓練。
2、熟記成語,朗讀詩歌。
教具準備: 教學掛圖、成語卡片、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出示文字畫。 問:這上面畫的是什么?
2、這些都是古代人寫的字,有沒有發現這些字有什么點?
3、那么,隨著時間的推進,象形字慢慢演變成我們學的字。能把這些象形字相應的漢字寫出來嗎?
4、評比,誰寫得又正確又美觀?
5、這么多的景物,你能將這些象形字變為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并介紹給大家嗎?四人一組分工合作,看誰畫得最美,說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7、評選最佳圖畫.同時將學生的畫貼在黑板上。
8、指名上來說,評選最佳解說員.
二、教學第二題
1、出示掛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1)小螞蟻為什么要在炎熱的夏天就背過冬的糧食呢?
(2)為什么在窗戶上釘柵欄呢?
(3)為什么人們要忙著修筑水壩呢?
2、他們都在預防以后的困難,提前作好準備,到時就不
會有什么危險了,我們可以用這四個成語概括圖上的意思。
3、自讀成語,讀準字音。
4、說說你對這些成語的意思的理解.
5、齊讀成語。
6、出示圖:圖上畫了什么?漁夫是多么辛苦呀?
7、讀詩,看看圖,想想詩句的意思,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8、生互相交流。
9、指導有感情朗讀,讀出捕魚的危險和對漁夫的同情。
10、指導背誦。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則.
2、口語交際訓練,培養學生人際交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復習,出示;同、向、扁.
說說這3個字的筆順規則,并按規則每人寫一個字。
(2)出示:日
問:這樣全包圍的字,該怎樣寫呢?筆順規則是什么?
(3)師范寫“月”。
3、練習。
(1)生練習書寫“日”,體會所寫的筆順規則。
(2)以此規則類推到“四、田”上,請學生板書這兩個字的筆順。
(3)其他學生仿照練習。
(4)師巡視指導。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學生作業,提出表揚。
(2)共同存在的問題給予提出,井指導學生進行矯正性練習。
二、教學第四題
1、出示掛圖。問:圖上畫了什么?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別人家做客,在門口該怎樣做?見到主人該怎樣說?
受到主人的招待該怎樣說?跟主人告別時該怎樣說?
4、你能連起來說說嗎?
自由說、同座位互說、指名說。
5、自由組合來表演“做客”。
6、評選取最好的組合。
教學后記:學生學會怎樣做一個好客人,怎樣做一個好客的人。
[練習七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10.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