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已經來臨 , 在新的世紀里 ,國力的競爭就是科學技術和人才的競爭 。 新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指出:“ 要結合課文的閱讀,逐步引導學生學會朗讀、默讀和復述,學習精讀 、略讀 、瀏覽,學習利用閱覽室、圖書館、網絡等查閱資料,培養初步的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 “ 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課外閱讀總量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 。” “積極創造條件,指導學生多讀書,并采取多種形式交流讀書心得。”教學要達到大綱這樣的要求,不能僅靠課堂上的課文閱讀指導,還要指導學生在課外大量地閱讀。
一、 當前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正處于培養良好閱讀習慣 的最佳起步時期和個人素質的奠基時期 ,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 ,想開拓自己的視野,想獨立 ,喜歡閱讀人間求生存 、征服開發大自然的緊張驚險故事或傳記故事。但現在學生受電視劇、動畫片的影響要比文學優秀作品的影響大 。他們幾乎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 , 即使有一點時間來閱讀, 也沒有給予必要的引導。 現在市面上的書可以說浩如煙海,但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最能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是像《蠟筆小新》《老夫子》等,學生非常有限的課外閱讀被這些書占滿了,很可惜 。隨著經濟的發展 ,越來越多的家長已經認識到沒有高學歷,今后子女的就業競爭力將明顯不如人 ,因此許多家長都重視了子女的學習情況, 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大筆的資金 ,重視子女的學習成績。但應試教育的觀念沒有完全消除影響 ,家長給子女購買了大量的課本練習 、答案、 小學生優秀作文選集等 , 請家教幫助子女提高考試成績。家長們的重點都放在如何提高子女對課本知識的消化吸收,提高考試成績上。學校放學后送子女學鋼琴、學畫畫 …… 學生在完成作業之外如果有那一點兒時間進行閱讀,也自覺不自覺地閱讀優秀作文選,沒有時間閱讀文學經典作品。大多家長認為作文能否得高分是他們是否讀書的要求 , 所以與家長談起學生閱讀習慣 、課外閱讀的內容及指導 ,家長自然就說為提高他作文水平 ,我已經給他買了很多作文選,他就是不愿意讀。
教師一邊抱怨學生作文差,沒有閱讀習慣,不愿意讀有益的圖書,要求學生多讀書,希望學生的作文能寫好,一邊卻只重視課本知識的教學,缺乏對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指導。隨著新大綱的深入學習 ,教師在課外閱讀方面的重視程度加強了,布置了課外閱讀的作業,但大多仍是有關的作文選集。雖然閱讀優秀作文集是課外閱讀,但畢竟范圍太窄,閱讀層次淺,而且不能滿足他們求知、求新、求奇,想開拓自己的視野,想獨立的欲望,閱讀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低。
在教師或家長影響下,學生自然而然地選擇閱讀小學生優秀作文之類的作文書,而且缺乏正確的指導。電腦的普及,互聯網迅猛的發展,上網閱讀的學生越來越多,越來越小齡化。網上信息量大,金子與泥沙俱有。中高年級學生好新奇,缺乏辨別能力,受網上不良讀物影響的學生人數迅速增加,加強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不僅節約時間與金錢,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思想素質的培養,一生發展大有裨益。
二、中高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的指導。
(一)運用遷移規律,課內指導課外讀,把課內外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
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寫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讀也是一種基本的的智力技能,這種技能是取得學業成功的先決條件,它是一系列的過程和行為構成的總和。學生閱讀的習慣和能力的培養首先來自于教師課堂教學, 閱讀方法也來自于教師在課堂中的方法指導。課文教學中, 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句,抓住重點或優美詞句、精彩片斷多讀,中年級可以朗讀,高年級進行默讀,培養學生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大綱語).在小學語文教材里都編排了單元導讀和讀寫例話,它要求掌握什么閱讀知識,怎樣閱讀課文,是語文單元閱讀教學的綱。如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四組 的導讀有如下指引:“這些課文描寫的古今中外的不同人物的內心活動方面都很有特點。學習本組課文,要注意透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以及他們周圍的環境,了解人物的內心是怎樣想的,從而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語文教師要重視單元導讀,導讀提出的閱讀方法讓學生在課文閱讀教學中領悟掌握。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應適當地挑選一些既貼近生活又適合學生閱讀的文段,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學生想知道的社會內容、熱點問題,又是文字優美 ,在語文活動課或適合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 ,從而滿足學生閱讀欲望 ,激發學生積極閱讀報刊書籍的積極性 ,積累自己的資料信息。閱讀習慣和能力的形成不能僅靠課堂上少數的課文閱讀獲得較大的提高 , 而要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運用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得到提高 。教師指導學生運用遷移規律,把課內所掌握的閱讀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就要根據課本里學習的內容向學生推薦相關的經典文學作品,引導學生溝通課內、課外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廣泛的閱讀,閱讀習慣和能力就會因量的迅速增加而產生質的變化,學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華。
(二)教會學生選擇課外閱讀讀物的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
小學中高年級學生課外閱讀書刊往往隨意性比較大,喜歡新奇、有動感的圖畫書籍,求快,閱讀時囫圇吞棗;求厚,不切實際地讀厚書,缺乏辨別能力,出現不少學生偏愛的現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聯網上不良信息毒害。教師不僅要向學生經常性地推薦有益的讀物,還要教會學生選擇課外讀物和信息的方法,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清代唐彪在《 讀書作文譜 》中把書籍分為五等,主張按等選擇讀物。書“有當讀之書,有當熟讀之書 ,有當看之書 ,有當再三細讀之書 ,有當備以資查之書 。”唐彪的這個分類是極粗略的,但對教師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師也應指導學生把課外讀物分為當讀、當看、熟讀幾類,有選擇進行閱讀:第一是與課內教學密切相關配合的書,教材有選文的原著 , 課文作者或課文人物的傳記作品是當讀之書 , 如讀了《火燒赤壁》,指導讀《三國演義 》。第二是經典作品 ,名家短篇佳作 、童話寓言 、科普讀物是當看之書 ,如《安徒生童話》《十萬個為什么》等。 第三是屬于字典、辭典的書,這是讀書工具,要讓學生熟悉它們,并善于運用。中年級以教師為主選擇讀物,教師應根據學生特點選擇成套讀物,到了高年級,教師應根據學科特點指導學生了解有關圖書分類指示和檢閱圖書報刊的基本方法 ,便于他們學會利用校圖書室、市圖書館自由選擇讀物。教師在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時,要確立閱讀的內容和題材應廣泛多樣、活潑有趣的指導思想。學生閱讀的面宜廣,不但閱讀的內容要廣,閱讀的題材、風格也要廣。正如魯迅在《給顏黎民的信》里說的那樣 ,讀書“必須如蜜蜂一樣, 采過許多花, 這才能釀出蜜來, 倘若叮在一處,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三) 指導精讀、略讀、快速閱讀結合,提高課外閱讀效益。
深圳人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體會到“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新世紀的競爭離不開高效益,教師要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益。
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閱讀量 ,閱讀能力漸漸有所提高后 ,接著引導他們把略讀和精讀結合起來 。略讀--翻閱報刊可采用版面、讀標題、讀導語、讀摘要的方法,迅速了解作品的大意,獲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精讀--對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歡的需要的文章和書刊 ,則采用仔細地研究 ,及時地寫出自己的心得體會。教師逐步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本領,能夠用盡可能少的時間來閱讀盡可能多的資料, 吸收盡可能多的信息,以適應21世紀快節奏、高強度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21世紀的閱讀教學應該把篩選信息、概括重點等作為訓練把手,把培養判斷、選擇和處理語言信息的能力放到閱讀教學的重要位置上。按照閱讀專家曾祥芹、韓雪屏先生研究,新世紀,人們必須迎接三個挑戰: 一是無限的書籍對有限的閱讀時間的挑戰;二是成幾何級數膨脹的信息對讀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戰;三是大量新知識對讀者理解能力的挑戰。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電腦進入普羅大眾的家庭,上網閱讀將逐漸成為今后閱讀的大勢。因此,訓練學生閱讀的速度, 擴大學生的閱讀面, 使學生讀得更多,讀得更快已勢在必行。 要使課外閱讀既有效益 ,又有深度 ,教師還要指導學生在閱讀佳作 、名著前,先閱讀序言,了解作品梗概 。 閱讀后 ,多查閱有關的書評 ,幫助學生多方面 、多角度把握作品 ,深化認識。
(四) 強化自主閱讀意識,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是為了將來不用教”(著名的教育學家 葉圣陶先生語),“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新版語文教學大綱)閱讀是學習之母,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理所當然要強化學生自主閱讀意識,培養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具體做法如下:
1、教會學生做文摘卡片。此項工作要持之以恒,讓學生置備卡片盒,避免散亂,也可采用圖書館的編目分類整理方法,以備日后查找,每張卡片應適當留有空白,以備補充資料。教會學生不僅會做文摘卡片,而且還要求學生勤做文摘卡片,像蜜蜂一樣及時地不斷地把精彩的片斷、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隨時摘錄下來,指導學生到知識的海洋中去尋寶。
2、創造口頭交流信息機會,進一步加強指導怎樣選擇、積累有益信息,讓他們在交流中獲取更多信息。
3、鼓勵學生多讀書勤動筆。既可以在書上做眉批,劃線打重點號,也可以邊讀邊思考,閱讀后用讀后感的形式對文章的內容發表自己的體會、見解,督促他們做到勤動筆多看書,及時寫出自己的感受,促進理解消化,提高表達能力.
4、在學生認真寫讀書心得的基礎上,定期利用語文課進行交流,評出優秀讀者給予表揚,做到以讀促說,以讀促寫,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學生在課外閱讀中,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同時也領悟到閱讀和寫作的方法,學校或教師要適當地提供學生把閱讀的感受和習作展示出來的場地 。
隨著閱讀量的提高 ,學生自己有了感受 ,品嘗到閱讀帶來的成功與喜悅 ,慢慢地自己就會找書讀 ,慢慢學會讀書 , 使自主閱讀的意識得到增強 ,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學生來說 ,有了良好的閱讀習慣將會終身受用。不同學生有不同的閱讀基礎和不同的閱讀感知方式,因此所得信息的質和量就必然不盡相同。閱讀到什么程度,教師進行指導時應由學生自行決定 ,讓學生充分發揮才智,發展個性。
[小學五年級語文課外閱讀現狀及指導策略]相關文章:
4.看戲課外閱讀答案
5.項鏈課外閱讀答案
6.雨的課外閱讀答案
7.往事課外閱讀答案
8.課外閱讀活動教案
10.竹子贊課外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