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備課
教學內容
本單元共四篇課文,有描寫夕陽西下時,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的過程中顏色和形狀變化的《火燒云》;有敘述莫泊桑因為肯吃苦,勤練習,為自己鋪就了一條成功的金光大道,實踐證明了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的《莫泊桑拜師》;有記述了一位科學家以生命為代價,完成了一次特殊的實驗,他對科學事業的熱愛震撼著人們的心靈的《一次特殊的實驗》;還有介紹了親身目睹金蟬脫殼的奇妙現象的《金蟬脫殼》。最后安排一個“積累與運用”。
目的要求
1、學會本單元出現的生字新詞,并注意優美詞句的積累。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指定的課文和段落。
3、學習仔細觀察運用豐富的想象描寫景物變化的寫作方法,學習作者在觀察中善于抓住事物特點進行大膽想象,培養學生展開豐富想象能力。
4、了解福樓拜對莫泊桑的三次指點,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刻苦的精神。
5、了解一次以生命為代價的特殊實驗,體會科學家為科學事業勇敢獻身的精神。
6、能按照一定順序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全面把握課文。
7、通過了解成語故事,學習和掌握成語,理解其意義和用法。
8、能根據自己的感受寫作文,寫出真情實感。
重難點及突破
1、通過語言文字的學習和朗讀訓練,使學生了解火燒云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學習作者的觀察、寫作方法和特色,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刻苦的精神。
3、了解一次以生命為代價的特殊實驗,體會科學家為科學事業勇敢獻身精神。
4、了解金蟬脫殼的過程,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激發學生樂于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
5、強調學生的動手動腦動口能力,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時間副詞和成語,習作練習中要表達真情,討論中要真情流露,思考深入而全面。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 搜集一些科學家的事跡。
3、 搜集一些有關莫泊桑、福樓拜、蟬的資料等。
課時安排
13--15課時
5 火燒云
教學要求:
1、通過課文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及豐富的想象力和仔細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2、能抓住課文中表現敘述順序的句子了解敘述順序。了解課文是按火燒云的“出現--變化--消失”的順序敘述的。并懂得課文以“變”為主線,突出火燒云變化“多”與“快”兩個特點。
3、學會9個生字;會用“必須”一詞造句;會照樣子寫“ABB”形式和用某種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詞。
4、體會排比句在課文中的作用。
5、背誦課文第4--7節。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是怎樣描寫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的。
教學時間: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簡介作者。
自然界里有許多奇麗的景象,引動了無數的作家、詩人去描繪它們,贊美它們。今天我們學習的《火燒云》是已故的優秀女作家蕭紅的作品。
簡單介紹蕭紅。
二、讀課題,自學課文。
1.讀準生字字音,讀通課文。
2.按“上來了、變化極多、下去了”給課文分段。
板書:上來了(1-2)
變化極多(3-6)
下去了(7)
三、指名按段讀文,并請同學思考問題。
1.人們為什么將一種云稱為“火燒云”?課文中的哪句話點明了題意?
(第一段第2節)
出示:天空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
2.自由反復朗讀這句話,從詞入手,請你談談你讀懂了什么?(同桌討論)
①從這句話看出火燒云有什么特點?(紅)
②“燒”的意思和作用?
(“燒”字寫出了火燒云的顏色、速度(動態)、范圍以及“火燒云”名字的由來。)
③除了“燒”字寫出了火燒云的特點,這句話中還有哪些詞也表現了火燒云的紅?(紅彤彤、一直、燒、好像……著了火)
3.邊朗讀邊體會這些詞的作用。
四、導學第一段。
1.個別朗讀第一節、思考:紅紅的火燒云的形成需要怎樣的條件?你從哪里看出來?(傍晚--晚飯過后;夏季--乘涼)
2.引讀:晚飯過后,火燒云上來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臉--,大白狗變成--,紅公雞變成--,黑母雞變成--,小白豬變成了--,老爺爺的胡子變成--。
(1)它們的顏色為什么都變了?
(2)出示:“紫檀色”
注意“檀”的右下字形。
(3)為什么黑母雞變成了“紫檀色”?
(黑+紅=紫,紫檀木就是那樣的顏色,看彩圖左上角。)
(4)讀一讀,比一比,體會排比句的作用:
霞光照得動物的顏色都變了。
大白狗變成紅的了。
紅公雞變成金的了。
黑母雞變成紫檀色的了。
(突出了地面上的景物在霞光映照下顏色變化的奇妙。)
3.人們對火燒云的出現是什么態度?(“笑盈盈”)
4.請你帶著笑意朗讀第一段。
五、小結。
六、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品讀欣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讀通了課文,分了段,并且學習了第一段,今天我們以自學為主,來學習第二段。
這篇課文的敘述是以“變”為主線的,描寫了火燒云變化的“多”和“快”兩個特點。
二、自學第二段。
(一)出示自學提示:
1.小組朗讀第二段,找到分別描寫顏色和形狀變化的小節;
2.小組討論,完成課后題2;
3.獨立完成:把顏色歸類,每一類再另外寫幾種
(二)大組交流:
1.指名小組朗讀描寫顏色的小節,填空并歸類:(出示課后題1/②)
顏色變化(多):紅彤彤金燦燦……
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黃茄子紫……
變化(快):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
2.四個“一會兒”構成了排比句式,齊讀,體會作用。
師提示:除了表示變化快外,還表示了什么?
(突出了顏色變化之多,之快。)
討論:一般情況下,“一會兒”表示時間短,為什么在這里能表現出“變化多”呢?
3.師生配合朗讀。
這地方的火燒云變化極多,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這些顏色天空都有,還有些--。
4.指名小組朗讀描寫形狀的小節,填空。
出示:形狀:變化(多):馬狗獅子
變化(快):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忽然接著一轉眼
5.自由朗讀4-6節,體會馬、狗、獅子的變化是一個怎樣的過程?
清晰(逼真)--模糊(不見了)
6.小組分配朗讀,兩人讀描寫形狀“清晰”的句子,兩人讀描寫形狀“模糊直至不見了”的句子,并圈出描寫“清晰”和“模糊”的詞語。
7.指名小組朗讀,交流劃到的詞。交流一節,集體讀一節。
10.小結:可見火燒云的變化極多。集體朗讀4-6節。
11.試著背誦4-6節。自背,個別背,集體背。
七、學習最后一段。
1.指名朗讀。
2.理解詞語:恍恍惚惚(由于事物變化快而看不真切、看不清楚。)
文章中哪句話可解釋“恍恍惚惚”,齊讀。這句話也說明了火燒云變化多。
補充板書:又像這個,又像那個。
師引讀:必須低下頭,揉一揉眼睛,沉靜一會兒再看。可是--
最后一句也說明了火燒云變化快。
3.背誦這段。
八、總結并朗讀全文。
火燒云下去了,將迎來一個晴朗的夜晚。大自然就是這樣,此起彼落,彼落此起。無限循環,變化萬千。不但詩人、作家熱愛它,我們每個人都熱愛它。
九、作業
1.火燒云是怎么形成的?
2.背誦4-7節
板書設計:
變化(多):紅彤彤 金燦燦……
半紫半黃 半灰半白 百合色……
顏色 葡萄灰 梨黃 茄子紫……
火燒云 變化(快):一會兒 一會兒 一會兒 一會兒
變化(多):馬 狗 獅子(又像這個,又像那個)
形狀
變化(快):一會兒 過了兩三秒鐘 忽然 接著 一轉眼
6 莫泊桑拜師
教學要求:
1、會寫本課生字,理解相關詞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福樓拜是如何指導莫泊桑的,明白仔細觀察、刻苦練筆、不斷積累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
3、能感受到福樓拜的循循善誘和莫泊桑虛心好學、勤學苦練的精神。
教學重點:讓學生探究莫泊桑是怎樣用功的,從中領悟觀察、寫作的方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世界上什么家最難培養?
2、揭示課題,簡介莫泊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生字:桑 截 殊 飾 陋 吆 烙 貌 揣
詞語:酷愛 直截了當 一無所獲 富麗堂皇 烈日炎炎 全神貫注 揣摩
2、分自然段讀課文,正音。
3、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引導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莫泊桑為什么要拜師?
2、哪些詞語寫出了莫泊桑熱愛寫作?(用“酷愛”說一句話)
3、簡介福樓拜。
4、指導朗讀。
四、小結
五、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查找并開始閱讀莫泊桑的作品。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齊讀第一段。
二、學習第二段
1、范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2、交流第一次求教的情況
①默讀課文,找出老師最關鍵的一句話。
②從這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朗讀這一句。
④指導分角色朗讀。
3、交流第二次求教的情況
①自讀課文,找出老師最關鍵的一句話。
②這次老師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③莫泊桑又是什么樣的心情?
④指導朗讀福樓拜的話。(用“滔滔不絕”說一句話)
⑤指導分角色朗讀。
4、交流第三次求教的情況
①自讀課文,找出老師最關鍵的一句話。
②這次老師是又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
③這些話說明福樓拜是個什么樣的人?
④莫泊桑有什么樣的反應?說明他是個什么樣的人?
⑤指導分角色朗讀。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思考:莫泊桑是怎樣做的?
2、指導朗讀,體會莫泊桑的勤奮好學。
四、同桌分角色朗練讀課文
五、述說感受
你領悟到了什么?
六、作業
整理自己的感受。
7 一次特殊的實驗
教學目標
1弊災魘蹲鄭并能正確書寫本課生字,聯系上下文理解“白發蒼蒼”、“燥熱”等詞語的意思。
2蹦苷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養成用心品讀的閱讀習慣。
3崩斫飪撾哪諶藎對卡爾施密特對科學事業無比熱愛的精神產生敬佩之情。
教學重點
感受卡爾施密特對科學事業崇高的愛。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碧富耙入:
同學們,在科學的大道上沒有平坦的道路。無數科學家為科學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讓我們共同去感受“一次特殊的實驗”吧!讀課文題目,理解“特殊”。問:這次實驗有什么特殊意義呢?我們自己讀書弄明白。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弊遠量撾模勾畫出生字詞語,借助字典、詞典和生活積累初步自學生字、新詞。
生字:
博(搏) 鎖 懼(俱) 較 拼 障 繃 肌 燥(澡、噪、躁) 嗓(桑)
詞語:
恐懼 殷紅 疼痛難忍 故障 頑強 詳盡 軟弱無力 不緊不慢 燥熱
3斃∽檳誚渙骰惚ㄗ匝收獲。
4備饜∽橥萍鲆晃煌學進行自學情況匯總,再選幾個在全班交流。
5蓖桌互讀課文,檢查是否把課文讀通。
6倍量撾模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作業
1、讀熟課文。
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自主感悟。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細讀課文,感悟精神
1倍亮絲撾模我們的心時時被感動著,再讀課文,找出最讓你感動的語句,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來,用心讀讀,體會體會,想想為什么讓你特別感動。
2痹諦∽檳誚渙鰲T諦∽槌さ陌才畔亂來衛識磷約鶴釷芨卸的句子,說出自己的體會,互相補充或提問。
3比班交流:朗讀自己最受感動的句子,說出自己的體會,教師相機指導學生感悟重點句,引導入情入境地朗讀。通過讀,體會科學家的頑強品格和為科學獻身的精神,從而產生對科學家的崇敬之情。
“……施密特先生一點兒也不怕,他仔細觀察蛇的外形、特點”,“施密特拼盡全力把蛇捉住,重新放進籠子里,鎖好”,從這些句子中體會科學家面對兇惡的毒蛇不畏懼的膽量。
“我應該把這次特殊的實驗記錄下來”,從這句中體會科學家在自己被毒蛇咬傷又無人救援、生命危急時,想到的仍是科學事業的崇高精神!
從“詳盡”、“認真”、“仔細”、“像往常一樣”等體會科學家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從“汗水淌著”、“肌肉抽動”、“感到燥熱”、“耳朵里發出噪音”、“傷口、鼻子和嘴開始淌血”等感受科學家經受著劇烈疼痛還堅持作科學記錄的頑強意志。“時間啊,你慢些走……不!時間你快些走……”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作者對科學家敬業精神的敬仰,對科學家遭受痛苦折磨的心痛。
4彼狄凰嫡獯問笛樘厥庠諛睦鎩4聳貝絲蹋你想對這位科學家說點什么,請你在練習本上寫下來,再交流。
三、拓展延伸,學習品格
古今中外,還有許多科學家為了科學事業的發展,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包括最寶貴的生命。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科學家的故事。
板書設計
一次特殊的實驗 詳盡 認真 仔細 像往常 珍貴的記錄
抽動 燥熱 耳鳴 淌血 英勇獻身
8﹡ 金蟬脫殼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從而激發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金蟬脫殼的神奇。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樂于觀察周圍的事物的興趣。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板書課題:金蟬脫殼。齊讀課題。
2.設問:聽說過“金蟬脫殼”這個成語嗎?說說你的理解。
3.講故事:三十六計“金蟬脫殼”。
二、初讀課文
1.讀課文,思考:課文中“金蟬脫殼”主要講什么?
2.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①出示生字詞。②指名逐自然段朗讀。
3.默讀課文。
第一部分(1-2)寫叔叔的話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決心揭開金蟬脫殼的秘密。
第二部分(3-6)寫金蟬脫殼的過程奇特動人。
第三部分(7)寫蟬兒趴在樹上,準備新的歌唱生涯。
三、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1.指名讀第1-2自然段。
2.出示:“這是多么神奇的事啊”齊讀。
3.哪件事“神奇有趣”?
4.出示:“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脫掉它身上的舊衣,換上華麗的新裝。”
①指名朗讀。
②說說你的理解。
5.齊讀第1-2自然段。
四、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第二部分
1.默讀第3-6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寫的?
脫殼前(3)→脫殼中(4)→脫殼后(5)
2.出示:“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神奇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們交流一下閱讀感受。
小組學習。
3.全班交流。
⑴ “突然,我發現了一只肥肥的、通身發著金黃色亮光的蟬蟲……停在那里不動了。”
這是金蟬脫殼前的樣子與第一段中“夜幕降臨,蟬蟲就從土里鉆出來,偷偷地爬到樹桿上”相比較。
⑵ 按背→頭→腳→尾的順序,邊讀邊想象金蟬脫殼的過程,說說閱讀的感受。
抓住關鍵詞語“抽搐”、“裂開”、“極淡的綠色”、“深綠色”、“慢慢地活動”、“抖動”、“伸著”、“仰”、“撲”、“抓”、“抽”等來體會。
⑶ 金蟬脫殼后又有哪些變化?最讓你驚奇的是什么?
(翅膀“只有一點點”-“很快蓋住身子”,顏色“每顫動一次”,就“由淺而深地變化一次”。)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三、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這一部分,想想“我再一次仔細地看著蟬兒”,看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
你看,作者對蟬的觀察是多么的細致入微呀。
學習本文,對于我們寫作有什么啟發?
四、布置作業
小練筆:觀察一種小動物,并寫下來。
板書設計:
脫殼前
金蟬脫殼 脫殼中
脫殼后
積累與運用(二)
教學目標:
1. 理解并掌握表示時間的這類詞語,把握其間差別。
2. 積累成語,感受成語的趣味性。
3. 閱讀成語故事,培養積累、運用成語的好習慣。
4. 能清楚明白的講述做客的文明和待客的熱情,能熱情、大方地與別人交往;在與別人交往;在與人交流中,養成耐心傾聽、文明建議的習慣。
5. 通過閱讀文章,進一步培養閱讀能力。
重點難點:
教學中要強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能力,讓學生理解和掌握時間副詞和成語。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溫故知新、語海拾貝、點擊成語
教學過程:
一、 溫故知新
1、教師讓學生讀課本上的兩個成語,體會加點詞的用法。
2、學生自由讀句子,讀中感悟帶點詞語的意思,發現共同點和不同點。(共同點:都是表示很快的意思;不同點:“頃刻間”表示很短的意思。“立刻”表示緊接著某個時間。)
3、擴展練習,寫出類似的一些詞語。(馬上、以后兒、轉瞬間、一剎那。)
二、 語海拾貝
1讀成語,不懂的通過查《成語詞典》了解意思。
2每一列成語有什么共同點呢?
3你還能補充這樣的成語嗎?
三、點擊成語
1自由練讀,讀通順,想想寫的是一個什么故事。
2把讀懂的內容與同學交流,或提出自己的疑惑。
3交流閱讀體會,說說成語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口語交際、自主閱讀園地
教學過程:
一、 口語交際
1談話激趣:同學門,在生活中,我們常到別人家做客,家里也常有人來做客,我們每一個孩子既當過主人又當過客人,待客與做客一定有很多的感受和體會。
2出示“口語交際”的內容要求,明確練說內容。
(1) 自讀“口語交際”內容要求。
(2) 請一位同學把課前準備的“待客與做客”在全班表演一下。大家當評委。
(3) 小組分角色交流。
(4) 小組自評:對你接待的客人滿意嗎?評一評。
(5) 全班各小組輪流表演,全班交流。
(6) 評選出優秀“主人”和優秀“客人”,并頒發“金話筒”獎。
(7) 師小結:通過今天的交際活動,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和體會?
二、自主閱讀園地
1自主讀短文,讀準音,讀通句子。
2說說自己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3交流匯報,教師引導。
[火燒云、莫泊桑拜師、一次特殊的實驗、金蟬脫殼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孔子拜師教案
3.莫泊桑項鏈教案
6.老虎拜師兒歌教案
7.金蟬脫殼課文教案
8.初中實驗教案
9.科學實驗活動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