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十一月校園廣播稿
在廣播站鍛煉的同學們都知道,大家廣播前一般都會提前做好廣播稿,廣播稿寫得優秀才會有更好的節目效果,廣播稿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十一月校園廣播稿,歡迎大家分享。
十一月校園廣播稿1
迎十一,隊列匯操比賽(第二期)
開播曲:《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
甲: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伴隨著熟悉的旋律,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開始了今天的廣播,我是播音員xxx。
乙:我的心情也是萬分激動的,因為我們都是第一期為老師和同學們廣播,大家好,我是播音員xxx。
甲:今天我們廣播的主題是《迎十一,隊列匯操比賽》。相信大家聽到這個主題都不陌生。
乙:是的,同學們,學校為了提高我們的身體素質,促進同學們的全面發展,決定9月30日,也就是明天要開始進行全校的隊列匯操比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甲:為了這次的隊列匯操比賽,老師和同學們都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希望同學們千萬不要辜負老師的重望,爭取取得優秀的成績。
乙:是啊!同學們加油吧!匯操比賽結束后,我們將迎來一個小小的長假,同學們,你們知道是什么長假嗎?
甲:我知道,我知道!是第xx個國慶節小長假。在這里我想問問同學們知道國慶節的來歷嗎?下面就讓我們和同學們分享一下關于國慶節的由來吧!乙:10月1日是我們偉大祖國的生日。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里應該說明一點,在許多人的印象中,1949 年的10月l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其實,人們頭腦中的這一印象并不準確。甲:因為,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典禮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而不是開國大典。實際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也就是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早在當年10月1日之前一個星期就已經宣布過了。當時也不叫“開國大典”,而是稱作“開國盛典”。
乙:時間是1949年9月21日。這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主任毛澤東在政協第一屆會議上所致的'開幕詞中就已經宣告了新中國的誕生。甲:那么10月1日的國慶又是怎么回事呢?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許廣平發言說:“馬敘倫委員請假不能來,他托我來說,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應有國慶日,所以希望本會決定把10月1日定為國慶日。”毛澤東說“我們應作一提議,向政府建議,由政府決定。”1949年10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通過《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規定每年10月1日為國慶日,并以這一天作為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從此,每年的10月1日就成為全國各族人民隆重歡慶的節日了。
乙:相信同學們聽我們介紹完國慶節的由來后,你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國慶節的含義了,讓我們共同祝愿我們的祖國生日快樂!同時也祝愿同學們明天賽出好成績。
甲: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要和大說再見了,下面讓我們以一首動聽的歌曲來結束本次的廣播吧!請欣賞《我們美麗的祖國》。
十一月校園廣播稿2
甲:親愛的同學們,你們好!聽著一首名曲《梁祝》,很高興又和大家在空中相會,本次雛鷹空間站由我們王鮑小學主持。
甲:我是xxx。
乙:我是xxx。
甲:今天,我們的主題是――《繽紛十一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乙:說起十一月,我倒要考考你,你知道十一月都有些什么節日嗎?
甲:這可難不倒我――11月8日:中國記者節 11月16日:國際容忍日,11月17日:世界戒煙日,11月21日:世界電視日,11月最后一個星期四:感恩節
乙:哇!十一月份的節日真多啊,怪不得要稱它為“繽紛十一月”呢。
甲:是啊! 11月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我們要進行期中考試,請大家做好復習工作,以優異的成績向老師、向家長匯報。
乙:我們喜歡閱讀,喜歡溢滿書香的校園,讓我們浸潤在經典文章里。
甲:今天我給大家帶來的美文是《秋》
乙:雪白的隆冬,嫩綠的新春,火紅的盛夏......沿著美的蹤跡,我幼稚的心又融進了金色的秋天。
甲:原野被染熟了,坦蕩的稻田,一層層的金色浪頭涌向無盡的天邊。果園被染透了,黃澄澄的柿子,紅彤彤的蘋果,亮晶晶的葡萄,金燦燦的鴨梨,芬芳在透明光中流淌。
乙:金秋,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滿眼的葉子,千萬張葉子,載滿了冬的孕育,夏的茁壯,春的萌發,憑借強烈的生命力,借助一秋爆發,達到了生命的沸點。好一片成熟的金黃!有的綠,有的淺,有的偏綠,有的透紅。它們以不同的姿態迎接陽光,而今又以不同層次的色彩染遍了大地,并且孕育在春的藍圖之中。
甲:秋天的美是成熟的,它不像春那么羞澀,像夏那么袒露,像冬那么含蓄。常言道“春華秋實”,萬物始于春,成于秋。秋天――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孕育了成功的希望。
乙:接下來是欣賞古詩時間,吟誦千古名詩是我們王鮑小學的特色教育之一,我們每學期都會舉行相關的活動,豐富多彩。今天我們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楓橋夜泊》
甲: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乙:真是讀得太好了。那你知道這首詩是什么意思嗎?
甲:這還用說,能讀得這么好,當然知道意思了。月亮已落下,烏鴉不停啼叫,秋霜滿天,江邊楓樹映襯著船上漁火點點,只剩我獨自對愁而眠。姑蘇城外那寂寞清靜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悠揚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乙:嗯,《楓橋夜泊》描寫了一個秋天的夜晚,詩人泊船蘇州城外的楓橋。江南水鄉秋夜幽美的景色,吸引著這位懷著旅愁的游子,使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美,寫下了這首意境深遠的小詩。表達了詩人旅途中孤寂憂愁的思想感情。
甲:為什么詩人一夜未眠呢?首句寫了“月落、烏啼、霜滿天”這三種有密切關聯的景象。上弦月升起得早,到“月落”時大約天將曉,樹上的棲鳥也在黎明時分發出啼鳴,秋天夜晚的'“霜”透著浸肌砭骨的寒意,從四面八方圍向詩人夜泊的小船,使他感到身外茫茫夜空中正彌漫著滿天霜華。第二句寫詩人一夜伴著“江楓”和“漁火”未眠的情景。
乙:前兩句寫了六種景象,“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兩句只寫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鐘聲傳到船上的情景。前兩句是詩人看到的,后兩句是詩人聽到的,在靜夜中忽然聽到遠處傳來悠遠的鐘聲,一夜未眠的詩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對霜夜江楓漁火,縈繞起縷縷輕愁。這“夜半鐘聲”不但襯托出了夜的靜謐,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詩人臥聽鐘聲時的種種難以言傳的感受,也就盡在不言中了。
甲:這首詩采用倒敘的寫法,先寫拂曉時景物,然后追憶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鐘聲,全詩有聲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乙:我們學古詩的本領還不錯吧!
甲: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首由董文華演唱的《秋天的訴說》。
乙:在這么美的音樂聲中來說說我們的校園生活吧。
甲:本學期我們的校園生活可謂是精彩紛呈。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老師、同學的積極參與,我校順利舉行了校園文化藝術節、科技節、體育文化節,使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人人參與,得到了全面的鍛煉,給大家提供了一個展示的舞臺。
乙:在悠揚的音樂聲中,我們的空中相約也要說再見了。
甲:期待著與大家的再次相見。
【十一月校園廣播稿】相關文章:
書香校園的校園廣播稿08-07
校園廣播稿06-02
校園廣播稿(經典)11-28
[精選]校園廣播稿07-06
校園廣播稿精選03-08
校園廣播稿(精選)07-09
【精選】校園廣播稿07-10
(精選)校園廣播稿07-11
校園廣播稿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