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攬納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種常見的社會經濟現象”閱讀答案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我們需要用到閱讀答案的時候非常的多,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并對今后的學習做出調整。一份好的閱讀答案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攬納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種常見的社會經濟現象”閱讀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攬納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種常見的社會經濟現象,它出現于唐朝晚期,在宋、金、元諸朝都很盛行,到了明代不僅仍然活躍,而且在形態上發生了新的變化。所謂攬納,也稱包攬,就是兜攬代納賦稅。從事此種活動的人,被稱為攬納戶。明代前期,攬納戶的主體是城市中的權勢之家或投機鉆營的無賴之徒,他們從稅戶或解戶那里兜攬代納,通過攬而不納、虛買實收、以次充好等途徑謀取錢財。到明代中期,同時又出現另一種攬納。與封建政權相聯系的鄉紳階層勢力不斷擴張,鄉紳豪強采用“詭寄”的方式,將民戶田糧兜攬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納,多收少繳,謀取厚利。攬納對國計民生造成損害,卻屢禁不絕。
明初的賦稅制度有兩個明顯特征。一是實物為本,無論是田稅還是上供物料,都以征收實物為主。田稅分夏稅(征麥)、秋糧(征米),此外有絲絹、棉苧麻布等,部分地區還要繳納草料。上供物料則是因需而征,包括皇室消費的食品、用品,官府手工業所需的各種原料,各種軍用物資、建筑材料等。二是民收民解,即要求民戶將指定物品自行運送到指定地點交納。永樂遷都后,為了收納全國各地解運而來的錢糧物料,北京陸續設立了眾多倉場。巨額的物資解納和眾多的倉場存在,為攬納者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從征收到入庫各個環節,都可以看到攬納者的身影。
萬歷年間,戶部疏請“禁包攬”,并概括包攬為“本地之包攬、在京之包攬、各衙門之包攬”。前二者是就攬納活動發生地而言,而“各街門之包攬”是就攬納者的身份及運作形態而言。明代倉場的官吏員役,不少自己就從事攬納。各種包攬,危害極大。往往額外勒索,加重解納者的負擔。永樂十七年,監察御史鄧真指出:“今貪利之徒,一概攬納,不收本等物料,而行收鈔貫等項,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萬,恣肆貪殘,吮民骨血。”攬納到手后,攬納者又常常拖延不予上納,解納者被系不堪。隆慶六年,神宗在詔書中指出:“各處解納>^糧到京,內外管收人5揹索使用,多于原額,以致上納桂欠。及在京勢豪,在外積棍,包攬棍騙久之。貽害小民,苦累正戶。”
自宋代以來,攬納一直被當作犯罪行為加以懲治,明朝也有眾多比較嚴厲的處罰條例,但終明之世,攬納一直風行不衰。有法不依、執法不嚴是一大原因。勛成、宦官等權勢人物染指攬納,即使事發,也往往曲法寬貸。如天順年間,寧陽侯陳懋縱子侄攬納事發,英宗念其“積有勞且老疾,姑宥之”。另外,制度性弊端是又一大原因。從解運過程看,遠距離運輸實物,不但耗費巨大,而且面臨諸多風險。如解運白糧到京,途中交納船稅,支付牽挽、轉搬費用,或被人偷盜,或日久蠶食,或因雨濕爛等,到京時大概十去三四了。即便解納到京,到各衙門辦理手續,鄉野百姓人地生疏,經常受恐嚇勒索;錢糧物料入倉,又往往“小腳庫秤索求不已”,諸多留難,使上納難以順利完成。
(摘編自高壽仙《明代攬納考論》)
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攬納就是兜攬代納賦稅,作為中國封建社會的一種納稅制度,它出現于唐代晚期,盛行于宋、金、元諸朝,到明代依然活躍。
B.明代中期,兩種攬納形式并存,一種是從稅戶或解戶那里兜攬代納,一種是直接將民戶田糧兜攬到自己名下,包收代納。
C.明代的實物陚稅包括田稅和上供物料,田稅夏征麥,秋征米,還有絲絹、棉苧麻布、草料等,上供物料更是名目繁雜。
D.實物為本、民收民解是明初賦稅制度的特征,這使得來自各地的錢糧物料集聚于指定地點,從征收到人庫,攬納戶活躍于各個環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攬納戶在兜攬代納過程中,或攬而不納、以次充好,或多收少繳,手段不斷翻新,其最終目的足謀取個人利益。
B.從錢糧物料征辦地到京城,從攬納戶到倉場官吏員役,攬納活動地域廣闊,參與人數眾多,運作形態多樣,引起了朝廷的重視。
C.攬納戶從稅戶、解戶那里兜攬時對他們額外勒索,從監察御史鄧真“以一科百,以十科千,以百科萬”的言論中,可知他們的貪得無厭。
D.攬納戶極大地增加了解納者的負擔,“貽害小民,苦累正戶”,連明神宗也認識到了這一點,明確指出這娃攬納最大的惡果。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權勢之家、無賴之徒、鄉紳豪強等組成了明代攬納的隊伍,攬納戶欺壓勒索的對象是社會最底層的交納和解運稅物的百姓。
B.民戶需要把交納的物品直接運送到指定地點,由于距離遠、耗費大、風險多、手續繁雜,又受諸多留難,所以很難順利完成上納。
C.從宋代直到明代,統治者都深知攬納危害極大,也都一直把攬納當作犯罪行為加以懲治,但即便如此,攬納依然風行不衰。
D.制度性弊端是攬納現象長期存在并屢禁不絕的重要原因,所以只要封建制度還存在,攬納現象就不可避免。
參考答案
1、A(“攬納”是“納稅制度”的表述有誤)
2、D(“最大的惡果”理解有誤)
3、D(“制度性弊端”中的“制度”不是指封建制度,而是指賦稅制度)
【“攬納是中國封建社會一種常見的社會經濟現象”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霧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現象閱讀練習及答案09-28
《春運是一種文化現象》閱讀答案09-19
春運是一種文化現象 閱讀答案12-03
《春運是一種文化現象》閱讀訓練題及答案06-26
附生現象的閱讀答案08-14
《偶然的現象》閱讀答案11-10
《厄爾尼諾現象》閱讀答案08-29
附生現象 閱讀答案10-04
附生現象閱讀理解及答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