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

時間:2025-01-05 08:43:33 知識點總結 我要投稿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們發現問題的能力,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總結怎么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1

  (一)年、月、日

  1、常用的時間單位有:(年、月、日)和(時、分、秒)。

  2、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1月1日元旦節、3月12日植樹節,5月1日勞動節,6月1日兒童節,7月1日建黨節,8月1日建軍節,9月10日教師節,10月1日國慶節

  3、熟記每個月的天數:知道大月一個月有31天,小月一個月有30天。平年二月28天,閏年二月29天,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一年有12個月(7大4小1特殊)

  可借助歌謠記憶:

  一、三、五、七、八、十、臘(即十二月),

  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只有二月二十八。

  每逢四年閏一日,一定要在二月加。

  4、熟記全年天數:平年2月28天,閏年2月29天。平年365天,閏年366天。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閏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一年分四季度,每3個月為一個季度)

  一、二、三月是 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閏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 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 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 第四季度(有92天)。

  (2)會計算每個季度有多少天,連續幾個月共有多少天。連續兩個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連續兩個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3)給出一個天數會計算有幾個星期零幾天。

  如: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個星期零( 1)天。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 )個星期零(1)天。

  (4)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一般情況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判斷平年閏年。年份除以4有余數是平年,沒有余數是閏年。

  如:1978÷4=494……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閏年。

  (5)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xx年是閏年。

  5、經過的天數的計算:

  公式:結束時間—開始時間 + 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6月12日~~6月30日 30-12+1=9(天)

  7月有:31(天) 8月1日~~8月17日 有:17(天)

  9+31+17=57(天)

  6、給出一個人出生的年份,會計算這個人多少周歲;給出一個人的年齡會計算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小華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歲)。小華今年12歲,他是(1997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 )個閏年, ( 3 )個平年。

  (如果說某個人不是每年都能過到生日,8歲過兩次生日,12歲過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幾的方法:

  例如:已知今天星期三,再過50天星期幾?

  解析:因為一個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個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數一天,即星期四。

  9、會計算到今年經過的年份:就用20xx - 給的年份

  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國多少周年?

  熟記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的時間是1949年10月1日;

  算式:20xx-1949=64(年)

  (二) 24計時法

  1、普通計時法又叫12時計時法,就是把一天分成兩個12時表示,普通計時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綴。(如凌晨3時、早上8時、上午10時、下午2時、晚上8時)

  2、24時計時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時表示,在表示的時間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時間段得詞語。

  3、普通計時法轉換成24時計時法時,超過下午1時的時刻用24時計時法表示就是把原來的時刻加上12。

  如:

  普通計時法 24時計時法

  上午9時 === 9時或9:00

  晚上9時 === 21時或21:00

  4、反過來要把24時計時法表示的時刻表示成普通計時法的時刻,超過13時的時刻就減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時刻前面。

  比如:16時等于16 - 12 = 下午4時。(必須加前綴)

  5、計算經過時間,就是用結束時刻減開始時刻。

  結束時刻-開始時刻=時間段(經過時間)

  比如:10:00開始營業,22:00結束營業,

  營業時間為:22:00—10:00=12(小時)

  ★(計算經過時間時,一定把不同的`計時法變成相同的計時法再計算)

  比如:某商品早上8:00開始營業,下午6:00停止營業,一天營業多少時間?

  下午6:00=18:00 18:00 - 8:00 = 10(小時)

  6、認識時間與時刻的區別:(時間是一段,時刻是一個點)

  如:火車11:00出發,21時30分到達,火車運行時間是(10時30分),注意不要寫成(10:30)。

  正確的列式格式為:21時30分-11時=10時30分,不能用電子表的形式相減。

  再如:火車19時出發,第二天8時到達,火車運行時間是(13小時)。像這種跨越兩天的,可以先計算第一天行駛了多長時間:24-19=5(時),再加上第二天行駛的8個小時:5+8=13(時)

  又如:一場球賽,從19時30分開始,進行了155分鐘,比賽什么時候結束?先換算,155分=2時35分,再計算。

  7、會根據給出的信息制作月歷和年歷。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歷。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

  四,制作5月份月歷。

  制作年歷步驟:

  第一:確定1月1日是星期幾;

  第二:確定12個月怎樣排列,

  第三: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顏色標出來。

  8、時間單位進率:

  1世紀=100年

  1年 =12個月

  1天(日)=24小時

  1小時=60分鐘

  1分鐘=60秒鐘

  1周=7天

  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1、①(東與西)相對,(南與北)相對,

  (東南—西北)相對,(西南—東北)相對。

  ②清楚以誰為標準來判斷位置。

  ③理解位置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2、地圖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繪制的。

  (做題時先標出北南西東。)

  3、會看簡單的路線圖,會描述行走路線。

  一定寫清楚從哪兒向哪個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兒再向哪個方向走。同一個地點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學校在劇場的西面,在圖書館的東面,在書店的南面,在郵局的北面。)同一個地點有不同的行走路線。一般找比較近的路線走。

  4.、指南針是用來指示方向的,它的一個指針永遠指向(南方),另一端永遠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識:

  ①北斗星永遠在北方。

  ②影子與太陽的方向相對。

  ③早上太陽在東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風向與物體傾斜的方向相反。

  (刮風時的樹朝風向相對的方向彎,煙朝風向相對的方向飄……)

  三下數學期中復習知識

  小數的初步認識

  1、小數的意義:像3.45,0.85,2.60,36.6,1.2和1.5這樣的數叫做小數。小數是分數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2、小數的認、讀、寫:限于小數部分不超過兩位的小數。整數部分按整數的讀法(幾百幾十幾)。小數部分每一位都要讀,按讀電話號碼的方法讀,有幾個0就讀幾個零。

  例如:127.005讀作:一百二十七點零零五。

  3、小數與分數的關系、互換。小數不同表示的分數就不同。

  例如:0.5=5/10 0.50=50/100

  4、運用元/角/分、米/分米/厘米的知識寫小數;把7角、7分改寫成以元作單位的小數。

  5、把“單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0.1

  把“單位1”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0.01

  6、分母是10的分數寫成一位小數(0.1),

  分母是100的分數寫成兩位小數(0.01)。

  7、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比較小數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數就大,如果整數部分相同就比較小數的小數部分,小數部分要從小數點后最高位比起。

  8、比大小的兩種情況:跑步是數越少越好;跳遠、跳高是數越大越好。

  9、計算小數加、減法時,小數點對齊,也就是相同數位對齊,再相加、減。

  10、小數加減法計算:。

  (尤其注意:12-3.9; 9+8.3 等題的計算。)

  11、小數不一定比整數小。

  (如:5.1 >5 ;1.3 > 1等)

  三下數學期中復習知識點(數學廣角)

  簡單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簡單的組合:組合問題可以用連線的方法來解決。

  組合與排列的區別:排列與事物的順序有關,而組合與事物的順序無關。

  ★數學考試應注意:

  1、用手指著認真讀題至少兩遍;

  2、遇到不會的題不要停留太長時間,可在題目的前面做記號。(如:“?”)

  3、畫圖、連線時必須用尺子;

  4、檢查時,要注意是否有漏寫、少寫的情況。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2

 1、花園里有一個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長是64米,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有一塊長方形西瓜地,長60分米,寬2米,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合多少平方米?平均每平方米可收西瓜35千克,這塊瓜地共可收西瓜多少千克?

  3、同學們出的墻報,長18分米、寬12分米。墻報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在墻報四周貼一條花邊,花邊的總長是多少分米?

  4、學校籃球場的寬是15米,長是寬的2倍還少2米,這個籃球場有多大?小明繞籃球場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5、小紅每天堅持鍛煉身體,她繞著小區里的`正方形荷花池跑步,跑一圈正好是240米,這個正方形荷花池的面積是多少?

  6、一根鐵絲能做一個長2分米,寬6厘米的長方形,如果用這根鐵絲做一個正方形,這個正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7、一個長方形的游泳池,長60米,寬30米,要在池底鋪面積為9平方分米的方磚,需要多少塊?

  8、小青家用邊長5分米的方磚鋪地,客廳正好用了96塊方磚,小青家的客廳多少平方米?

  9、教室南面的墻壁,長8米,寬3米。墻上有3個3平方米的窗戶。現在要粉刷這面墻壁:

  (1)要粉刷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粉刷每平米的費用要160元,那粉刷這面墻壁共花費多少錢?

  10、養雞專業戶王奶奶靠墻用木條圍起一個長方形的養雞圈,雞圈長15米,寬7米。

  (1)圍成雞圈的籬笆共長多少米?

  (2)求雞圈的占地面積。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3

  (一)面積和面積單位:

  1、要弄清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的聯系與區別;

  2、要認真審題,弄清題目要求后再做。

  (二)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1、正方形:(A)周長=邊長×4——使用長度單位

  (B)面積=邊長×邊長——使用面積單位

  2、長方形:(A)周長=(長+寬)×2——使用長度單位

  (B)面積=長×寬——使用面積單位

  (三)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1、長度單位:米、分米、厘米——進率是10;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2、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進率是100;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00平方厘;

  3、“公頃”(測量菜地面積、果園面積)和“平方千米”(測量城市土地面積)是用來測量土地的更大的面積單位;

  4、質量單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噸(t)。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噸。

  5、計量路程或測量鐵路、河流等比較長的物體時,一般用千米(km)作單位,又叫公里。(四)各圖形的特點:長方形的特點: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特點:四條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平行四邊形的特點:兩組對邊平行且相等。

  小學數學學習方法

  小學數學是為學生未來的數學學習打基礎的,清晰了解所學知識對于孩子來說十分關鍵,而這就要求對所學的知識要及時做一些歸納與總結,小學數學錯題集的歸納和整理,學習好的學生一般都會有自己的錯題集,錯題集非常的重要,學習過程當中,自己容易做錯的題目完全可以抄寫在數學錯題集上面。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能夠查漏補缺,數學學好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小學數學表內除法知識點

  一、平均分

  1、平均分的含義:把一些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得同樣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

  (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數進行平均分時,可以一個一個的分,也可以幾個幾個的.分,直到分完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平均分,分時可以想:這個數可以分成幾個這樣的一份。

  二、除法

  1、除法算式的含義:只要是平均分的過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讀法:通常按照從前往后順序讀,“÷”讀作除以,“=”讀作等于,其他讀法不變。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在除法算式中,除號前面的數叫被除數,除號后面的數叫除數,所得的數叫商。

  三、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1、求商的方法:

  (1)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

  (2)用乘法算式求商。

  (3)用乘法口訣求商。

  2、用乘法口訣求商時,想除數和幾相乘等于被除數。

  四、解決問題

  1、解決有關平均分問題的方法:

  總數÷每份數=份數被除數=商×除數

  總數÷份數=每份數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數除=被除數÷商

  2、用乘法和除法兩步計算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1)所求問題要求求出總數,用乘法計算;

  (2)所求問題要求求出份數或每份數,用除法計算。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4

  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是它的周長。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一定要先把它們化成統一的面積單位再來比較。

  3、面積單位定義:

  (1)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反過來也要會說。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1厘米。)

  (2)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1米)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蓋)、1平方分米(電腦光盤或電線插座)、1平方米(教室側面的小展板)。

  4、面積: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已知面積求長:長=面積÷寬

  已知面積求邊長:邊長=面積開平方

  已知周長求長:長=周長÷2 —寬

  已知面積求邊長:邊長=面積÷4

  周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已知長方形的面積求長:長=面積÷寬)

  (已知正方形的周長求邊長:邊長=周長÷4)

  (已知長方形的周長求長:長=周長÷2—寬)

  A、正確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意義,并能正確運用上面的4個計算公式求周長和面積。

  歸類:什么樣的問題是求周長?(縫花邊、圍柵欄、圍欄桿、池塘或花壇周圍小路長度、圍操場跑步的長度等等)什么樣的問題是求面積?或與面積有關?

  (課本等封面大小、刷墻、花壇周圍小路面積、給餐桌配玻璃、給課桌配桌布、灑水車灑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積、買玻璃、買鏡子、買布、買地毯、鋪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長方形或正方形紙的剪或拼。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長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圖形后的面積與周長。從一個圖形中(通常是長方形)剪掉一個圖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積或周長、求剩下部分的面積或周長。要求先畫圖,再標上所用數據,最后列式計算。

  C、刷墻的(有的中間有黑板、窗戶等):用大面積—小面積。

  5、(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測量土地時常常用到較大的面積單位有:

  (公頃)、(平方千米)

  要分清楚什么時候填長度單位,什么時候填面積單位。

  填土地面積單位時:

  A、比較小的土地面積(如:公園、體育場館、超市、果園、廣場)等一般情況下填公頃;

  B、(城市的占地、國家的面積、江河湖海的面積)等一般情況下填平方千米;

  C、(教室、足球場、籃球場、操場)用平方米作單位;

  6、正確理解并熟記相鄰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①進率100: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100公頃

  ②進率10000:

  1公頃=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③進率1000000:

  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

  ④相鄰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

  相鄰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7、注意:

  (1)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周長相等的兩個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2)高級單位化低級單位:

  高級單位的數×它們之間的進率

  50平方米=(5000)平方分米

  50×100

  低級單位聚高級單位:

  低級單位的數÷它們之間的進率

  400000平方米=(40)公頃

  400000÷10000

  (3)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單位不同,無法比較。

  判斷:邊長是4分米的正方形,周長和面積相等。(×)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5

  面積和面積單位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2.理解面積的意義和面積單位的意義。

  面積: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1平方米: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米。

  1平方分米: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分米。

  1平方厘米: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厘米。

  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平方厘米(指甲蓋)、1平方分米(電腦光盤或電線插座)、1平方米(教室側面的小展板)。

  4.區分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不同。長度單位測量線段的長短,面積單位測量面的大小。

  5.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背熟:

  (1)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反過來也要會說。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邊長是1厘米。)

  (2)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3)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4)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面積單位進率和土地面積單位:

  1.常用的土地面積單位有(公頃)和(平方千米)。

  ★“公頃”→測量菜地面積、果園面積、建筑面積

  ★“平方千米”→測量城市土地面積、國家面積

  1公頃:邊長是100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公頃。

  1平方千米: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積是1平方千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頃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2.正確理解并熟記相鄰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

  ①進率100:

  1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 100公頃

  ②進率10000:

  1公頃= 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③進率1000000:

  1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

  ④相鄰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10 )。

  相鄰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 100 )。

  背熟公式

  1、周長公式:

  長方形的周長= (長+寬)× 2

  長=周長÷2-寬

  或者:(周長-長×2)÷2=寬

  寬=周長÷2-長

  或者:(周長-寬×2)÷2=長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2 、面積公式: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

  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已知面積求長:長=面積÷寬

  已知面積求邊長:邊長=面積開平方

  已知周長求長:長=周長÷2 -寬

  已知面積求邊長:邊長=面積÷4

  A、正確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意義,并能正確運用上面的`4個計算公式求周長和面積。

  歸類:什么樣的問題是求周長?(縫花邊、圍柵欄、圍欄桿、池塘或花壇周圍小路長度、圍操場跑步的長度等等)什么樣的問題是求面積?或與面積有關?(課本等封面大小、刷墻、花壇周圍小路面積、給餐桌配玻璃、給課桌配桌布、灑水車灑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積、買玻璃、買鏡子、買布、買地毯、鋪地、裁手帕的等等)

  B、長方形或正方形紙的剪或拼。有兩個或兩個以上長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圖形后的面積與周長。從一個圖形中(通常是長方形)剪掉一個圖形(最大的正方形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積或周長、求剩下部分的面積或周長。要求先畫圖,再標上所用數據,最后列式計算。

  C、刷墻的(有的中間有黑板、窗戶等):用大面積-小面積。

  熟練運用進率進行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掌握換算的方法。

  1、低級單位——高級單位:數量÷它們間的進率

  如:零錢換大錢,張數減少;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

  1、高級單位——低級單位:數量×們間的進率

  如:大錢換零錢,張數增多;5平方千米=500公頃

  注意:

  (1)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周長相等的兩個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2)大單位換算小單位(乘它們之間的進率)

  小單位換算大單位(除以它們之間的進率)

  (3)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的單位不同,無法比較。

  (4)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面積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周長也不一定相等。

  數學多位數乘一位數知識點

  1、多位數乘一位數(進位)的筆算方法: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乘起,用一位數依次去乘多位數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數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2、在乘法里,乘數也叫做因數。

  3、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1和任何不是0的數相乘還得這個數。

  4、三位數乘一位數:積有可能是三位數,也有可能是四位數。

  數學復習重點歸納

  相遇問題公式

  1.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

  2.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

  3.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

  幾何知識點

  1.線段、射線、直線的聯系與區別:聯系是三者都是直的,區別是線段有兩個端點,可以量出長度;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無限延長;直線沒有端點,兩端都可以無限延長。射線和直線是無限長的。

  2.角: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所組成的圖形叫做角。

  3.角的大小:角的大小看兩條邊叉開的大小,叉開的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銳角;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鈍角。角的兩邊在一條直線上的角叫做平角。平角180°。

  5.垂線: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時,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是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畫圖說明)

  6.平行線: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6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1)用表內除法計算:先用被除數0前面的數除以一位數,算出結果后,再看被除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算出的結果后添幾個0。

  (2)用乘法來算除法:看一位數乘多少等于被除數,乘的數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1)除數不變,把三位數看成幾百幾十或整百的數,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計算。

  (2)想口訣估算:想一位數乘幾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數的最高位或前兩位,那么幾百或幾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筆算除法

  1、牢固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步驟與格式,尤其是商中間、末尾有0的筆算算式的寫法。

  (除數是一位數的計算法則,除數是一位數,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數的前一位,如果不夠除,再除被除數的前兩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到被除數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2、會判斷商是幾位數。

  比較除數與被除數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數少一位;如果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數的位數相等。

  3、除法的驗算方法:

  (1)沒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被除數;

  (2)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4、關于0的一些規定:

  (1)0不能作除數。

  (2)相同的兩個數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這個數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0乘任何數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數學進位加法的`簡單計算方法

  不管多大的數相加其最基本的原則都是20以內的加法原則,20以內進位加法的速算口訣為:幾加九進十減一、幾加八進十減二、幾加七進十減三、幾加六進十減四。由于加法具有交換律,所以我們只需要記住這幾句就可以了,在100以內的加法中,先觀察兩個各位數字,找出他們中間較大的數,按口訣進行計算可以很快的算出答案。

  數學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知識點

  1、小數加法、減法:

  (1)把數位(小數點)對齊。

  (2)加減和整數的加減一樣。

  2、小數加法、減法的簡便計算:

  (1)可使用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2)連續減去兩個數等于減去這兩個數的和。

  (3)加法、減法混合在一起時,可以先加,也可以先減,看先干什么更簡單。例如:

  (1)5.6+2.7+4.4

  (2)9.14+1.43+4.57=(5.6+4.4)+2.7=9.14+(1.43+4.57)

  (3)51.27—8.66—1.34

  (4)4.02—3.5+0.98 =51.27—(8.66+1.34)=4.02+0.98—3.5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7

  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

  1.相對的方向:南←→北,西←→東;西北←→東南,東北←→西南

  2.地圖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實際方向:面北背南,左西右東。

  3.指南針可以幫助我們辨別方向。

  4.看簡單路線圖的方法:先要確定好自己所處的位置,以自己所處的位置為中心,再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律來確定目的地和周圍事物所處的方向,最后根據目的地的方向和路程確定所要行走的路線。

  5.描述行走路線的方法:以出發點為基準,再看哪一條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線描述出來(先向哪走,再向哪走),有時還要說明路程有多遠。

  6.繪制簡單示意圖:先確定好觀察點,把選好的觀察點畫在平面圖中心位置,再確定好各物體相對于觀察點的方向。在紙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繪制,用箭頭“↑”標出北方。

  (描述是要注意是選取哪個物體作參照物的,選取的參照物不同,描述的結果也不一樣。)

  第二單元《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

  (一)口算除法

  1.整千、整百、整十數除以一位數的口算方法。

  (1)用表內除法計算:先用被除數0前面的數除以一位數,算出結果后,再看被除數的末尾有幾個0,就在算出的結果后添幾個0。

  (2)用乘法來算除法:看一位數乘多少等于被除數,乘的數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估算方法。

  (1)除數不變,把三位數看成幾百幾十或整百的數,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計算。

  (2)想口訣估算:想一位數乘幾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數的最高位或前兩位,那么幾百或幾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二)筆算除法

  1.牢固掌握兩位數除以一位數、三位數除以一位數的筆算方法、步驟與格式,尤其是商中間、末尾有0的筆算算式的寫法。

  (除數是一位數的計算法則,除數是一位數,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數的前一位,如果不夠除,再除被除數的前兩位,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到被除數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不夠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2.會判斷商是幾位數。

  比較除數與被除數最高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數少一位;如果被除數最高位上的數比除數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數的位數相等。

  3.除法的驗算方法:

  (1)沒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被除數;

  (2)有余數的除法:商×除數+余數=被除數;

  4.關于0的一些規定:

  (1)0不能作除數。

  (2)相同的兩個數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這個數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都得0;0乘任何數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數,也最接進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第三單元《統計》

  1.會看橫向條形統計圖及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完成統計圖,完成的統計圖上一定要標數據。

  2.能根據統計圖表進行分析,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應用題)。能根據統計圖、表提出簡單的問題,并進行解答。

  3.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內容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提出合理化的建議。

  4.理解平均數的含義,給出一組數據會求它們的平均數。(若干數相加的和,除以這些數的個數,所得的結果叫算術平均數,簡稱平均數。求平均數分為兩步,首先求出若干數的和,再用所求的和除以這些數的個數。)如:3個女生身高:135厘米、140厘米、132厘米,求平均身高。熟記平均數的格式,總數量除以總份數:(++……+)÷并脫式計算p42。會檢查平均數的對錯,平均數一定介于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

  5.會用平均數來比較兩組數據的總體情況。

  6.給出平均數和幾個數據,求另一個數據。如:小明三科成績的平均分是85分,其中外語83分,數學80分,求語文多少分。

  第四單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部分

  1.一年有12個月;一年有4個季度(1、2、3月為第1季度;4、5、6月為第2季度,;7、8、9月為第3季度;10、11、12月為第4季度)。

  2.記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臘,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7個大月,4個小月,二月平年28天,閏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平年全年有52個星期零1天。

  4.閏年全年有366天,閏年2月是29天,閏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閏年全年有52個星期零2天。

  5.公歷年份是4的倍數的一般都是閏年;但公歷年份是整百數的,必須是400的倍數才是閏年。如:1900、2100等不是閏年,而1600、20xx、2400等是閏年。

  6.連續兩個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

  一年中連續兩個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個人今年20歲,但只過了5個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計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現在的年份減去原來的年份得的數就是周年。如:到20xx年10月1日,是中國成立(59)周年。用20xx—1949=59周年

  (二)24時計時法部分

  1.年月日、時分秒都是時間單位。

  2.在一日里,鐘表上時針正好走兩圈,共24小時。所以,經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計時法,通常叫做24時計時法。

  3.1日(天)=24小時;1小時=60分;1分=60秒

  4.求經過的時間。如:一輛汽車上午8:20出發,到下午5:50到達終點,一共行使多長時間。第一步要先進行換算:把下午5:50變成24時計時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時50分-8時20分=9時30分,就求出了經過的時間。

  5.認識時間與時刻的區別。

  如:火車11:00出發,21:30到達,火車運行時間是10小時30分,注意不要寫成10:30。正確的列式格式為:21時30分-11時=10時30分,不能用電子表的形式相減。

  再如:火車19時出發,第二天8時到達,火車運行時間是13小時。像這種跨越兩天的,可以先計算第一天行駛了多長時間:24-19=5(時),再加上第二天行駛的8個小時:5+8=13(時)。

  又如:一場球賽,從19時30分開始,進行了155分鐘,比賽什么時候結束?先換算,155分=2時35分,再計算。

  6.經過的天數的.計算:

  公式:結束時間—開始時間+1=經過的天數

  例如:6月12到6月30日是多少天?(30—12+1=19天)

  第五單元《兩位數乘兩位數》

  (一)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整千相乘的方法:先用0前邊的數相乘,得到一個結果,然后再數一數被乘數和乘數中一共有多少個0,再在結果的后邊添上多少0。

  2.估算:想被乘數和乘數最接近或等于哪個整十的兩位數,那么所要估算的結果就是這兩個整十數的乘積。

  (二)筆算乘法:注意豎式的格式。

  兩位數乘兩位數在筆算時,首先要相同數位對齊,用下面因數的個位數和十位數依次去乘上面因數的個位數和十位數,將所得的積相加。(遇到進位乘法時,那一位上的乘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1、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三)位數,也可能是(四)位數。

  2、驗算: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

  第六單元《面積》

  1.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他們的面積。

  2.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要用統一的面積單位來測量。

  3.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平方米(m2)。

  4.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5.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6.邊長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7.邊長1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公頃(10000平方米)。

  8.邊長1千米(1000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9.測量土地的面積時,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積單位:公頃、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0.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長=面積÷寬寬=面積÷長

  11.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

  12.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寬=周長÷2-長長=周長÷2-寬

  13.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

  14.正方形的邊長=周長÷4

  15.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

  16.相鄰的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17.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公頃=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頃(公頃、平方千米這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是100。)

  注:面積和周長是不能相比較的;分清楚什么時候填長度單位,什么時候填面積單位,填土地面積單位時,比較小的土地面積(如:公園、體育場館、超市、果園、廣場)等一般情況下填公頃;(城市的占地、國家的面積、江河湖海的面積)等一般情況下填平方千米。

  面積相等的兩個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注意:

  周長相等的兩個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第七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小數的意義

  把1個整體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這樣一份或幾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份數來表示,也可以依照整數的寫法寫在整數個位右面,用圓點隔開來表示十分之幾、百分之幾、千分之幾……的數,叫做小數。

  小數的數位

  小數點的左邊是它的整數部分,小數點的右邊是它的小數部分。小數的計數單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按照一定的順序排列起來。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用米作單位是1/10米,也是0.1米。3份就是3分米、3/10米、0.3米。

  2.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用米作單位是1/100米,也是0.01米。7份就是7厘米、7/100米、0.07米。

  注:一位小數的形式實際上是分數十分之幾的另外一種表示形式,4/10寫成小數就是0.4。

  3.小數的基本性質:在一個小數的末尾添上0,小數的大小不變。

  如:10.05,在它的末尾添上0,就變成了10.050,10.05=10.050=10.0500=10.05000……大小沒有發生變化。

  4.比較小數的大小:先看最高位,再看次高位,以此類推。

  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先看它們的整數部分,整數部分大的那個小數就大;整數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十分位相同就比較百分位……

  5.小數的加減法:列豎式相加減的時候,要把小數點對齊,然后再進行加減。

  計算小數加、減法,先把各數的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再按照整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最后記住在得數中點上小數點。

  6.小數不一定比整數小

  八、解決問題

  在解答應用題時,首先要讀準題目,分析題意,找出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在選擇合適的方法來進行解答。

  九、數學廣角

  在進行等量交換時,首先要正確理解已知條件,掌握已知條件中的數量關系,在進行交換。

【三年級數學下冊總結知識點】相關文章:

初二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最新06-18

初一數學下冊的知識點總結07-25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07-11

三年級下冊數學知識點總結03-12

初一數學下冊知識點總結歸納08-27

三年級數學下冊的知識點歸納10-01

三年級數學下冊測量的知識點08-28

三年級數學下冊期末知識點08-08

三年級數學下冊除法知識點07-28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无线码 | 一区二区三区殴美在线播放 | 亚洲国产无色码在线播放 | 亚洲无线码在线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一 | 日本有码视频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