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時間:2024-06-26 17:07:23 藝詩 安全知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夏季炎炎,烈日高溫,如果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或者在高溫環境下活動,而人體內的熱量又散發不出去時,就很容易引起一種急性病,這種疾病通常叫做“中暑”。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防暑降溫安全知識

  由于氣候變暖,夏季高溫天氣越來越常見,為了大家的健康和安全,我們要了解一些防暑降溫的知識和應對措施。

  1.高溫天氣對人體的影響

  高溫天氣容易導致中暑、熱射病等疾病,嚴重者甚至會危及生命。熱天氣下,人體可能出現頭暈、口干、乏力、呼吸急促、皮膚出汗等癥狀,這是身體試圖調節體溫的反應,意味著我們需要采取措施來降溫。

  2.預防中暑的措施

  避免在炎熱的午后陽光最強烈的時候外出活動,如果不得不外出,盡量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

  穿輕松透氣的衣物,遮陽帽、太陽鏡和防曬霜也是必不可少的防護用品。

  均衡飲食,注意補充水分,可以適量喝些含電解質的飲料,如運動飲料和椰子水,以補充身體流失的礦物質。

  外出時攜帶一把小型的便攜式手持風扇,可以通過風扇的風力降低周圍的溫度。

  3.如何消涼降溫

  室內保持通風,通過開窗、門、使用空調或電扇等方式,讓空氣流通,減輕室內的悶熱感。

  使用溫度適宜的清涼物品來緩解高溫,如冷毛巾、冷卻噴霧和冰袋等。

  外出時可以選擇戶外防暑降溫設備,如帶充電扇的遮陽帽、冰絲臂套等。

  4.高溫天氣下的安全注意事項

  不要在空曠的地方長時間暴露在高溫下,避免進行過度劇烈的戶外運動。

  遇到高溫天氣時,注意減少戶外勞動強度和時間。

  若出現中暑癥狀,及時停止活動,尋求陰涼和安全地方靜養,并及時就醫。

  以上就是今天的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加強對高溫天氣的預防和應對意識,做到保護好自己,確保夏季的健康和安全。謝謝大家!

  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內容

  今天我將為大家帶來一場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度過炎炎夏日,避免中暑和其他熱帶疾病的發生。以下是本次培訓的內容:

  一、認識炎熱病與中暑

  1.1了解常見的炎熱病和中暑癥狀,如高溫中暑、熱射病、中暑性頭暈等。

  1.2分辨炎熱病和其他常見病癥的區別,以便及時采取正確的應對措施。

  二、炎熱環境下的防護措施

  2.1室外工作人員的防護要求:穿著透氣輕便的衣物,戴上寬邊帽、太陽鏡和防曬霜等。

  2.2室內工作人員的防護要求:保持室內通風,避免長時間照射強光,適時調節室內溫度。

  2.3工作時間的合理安排:盡量避免在高溫時段(10:00-16:00)進行高強度勞動。

  三、飲水注意事項

  3.1飲水量的合理調控:高溫環境下應適量增加飲水量,但切勿飲用過多冷飲或含咖啡因的飲料。

  3.2飲水方式的選擇:喝清水、淡鹽水或含電解質的飲料,并適當攝入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

  四、中暑應急處理

  4.1對于出現中暑癥狀的員工,應立即移至陰涼通風處休息,避免進一步暴露在高溫環境中。

  4.2為中暑員工提供適當的急救措施,如給予冷敷、飲用適量的淡鹽水等,并及時送往醫院就醫。

  五、其他熱帶疾病防護

  5.1防蚊蟲叮咬:根據工作場所的特點,采取相應的蚊蟲防護措施,如使用蚊香、蚊帳等。

  5.2防赤蜓叮咬:避免穿著過暴露的衣物,使用有效的驅蟲劑并定期注射疫苗。

  六、其他注意事項

  6.1遵守工作崗位安全規定,嚴禁擅自違反相關規定而行事。

  6.2加強宣傳與意識培養,提高員工對炎熱病和中暑等熱帶疾病的認識和預防意識。

  6.3盡量減少戶外活動,選擇適宜的時段進行體育鍛煉。

  以上是本次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的內容,希望大家能夠認真對待,并將其付諸于實踐。只有通過這樣的培訓和實踐,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健康和安全。

  夏季防暑降溫安全知識

  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當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系,養護好心臟。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于心臟性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平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飲食應以平淡為主,少食辛辣油膩之品。如綠豆百合粥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消暑止渴、降膽固醇、清心安神和止咳的功效。南瓜綠豆湯同樣具有清暑解毒、生津益氣的功效。蔬菜應多食綠葉菜及苦瓜、絲瓜、南瓜、黃瓜等,水果則以西瓜為好(不過要注意西瓜別吃太多,現在的西瓜太多農藥了,個人推薦龍眼,相對來說更加合適)。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于高發癥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平淡,富有營養為宜。

  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產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并盡量躲開午后太陽熱辣時外出。另外,學生也開始放暑假了,外出游玩一定要了解天氣情形以及注意安全!

  不要貪涼沖涼水澡、多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愛好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沖澡,還愛好沖涼水澡。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

  忌久坐露天木

  民間還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暑過后,氣溫高、濕度大。久置露天里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干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在上面坐久了,能誘發痔瘡、風濕和關節炎等疾病。所以,特別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長時間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夏季防暑降溫安全知識

  1、忌夜食生冷

  夏季夜短,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生菜、瓜類等,本為夏季忌食之品,夜間特別要注意食用此類食品。夜間亦要注意不要吃肉、面、生冷、粘膩之物,否則可見腹脹、吐瀉交作等病癥。

  2、忌空腹飲茶

  過量飲茶,特別是空腹時飲茶,極易導致茶水消耗人體的陽氣,如果再是愛好食咸之人,咸味引茶入腎,消爍下焦腎陽,使人易于罹患手足疼痛之痹癥,以及下元虛冷的腹瀉、痛經等病癥。因此,夏季飲茶,應是在餐后飲二到三杯為宜,有饑餓感則立刻停飲。

  3、忌冷水洗浴

  冷水洗浴是很多青中男性最愛好的消暑方式,但夏季天氣炎熱,人的汗孔肌腠均處于開泄狀態,因此,寒氣極易侵入人體,導致陽氣暗損。可以見到的病癥如手足發冷,小腿轉筋,雙目視物不清,甚則變生原因不明的發熱證。同時,即便是熱水洗浴,亦要注意浴后避風,對小兒特別如此。

  4、忌夜臥貪涼

  古代曾有一人,因其家人代代均不長壽,特來請教養生大師彭祖。彭祖隨此人到其家中細細查尋,發覺這家臥室中的墻壁上有一個孔洞,這個孔正對著睡覺之人的頭部,彭祖就讓人把那個孔堵上,自此以后,那家人果然長壽了。本來,中醫認為“頭乃諸陽之會”,頭部是人體陽氣的匯聚之處,夜臥吹冷,極易導致陽氣折損,天永日久,則陽氣散盡而斃命。

  5、睡覺貪涼

  納涼時不要在房檐下、過道里,應遠門窗的縫隙,以防賊風侵犯而得陰暑癥。錘煉最好在清晨或傍晚,不宜做過分劇烈運動,汗泄太多,不僅傷陰,也傷損陽氣。如果嫌天熱睡不著,早上起床后可以開窗透風,上班前再將窗簾拉好。晚上下班后再打開空調(27度左右),房間門打開相互透風,以保持各房間溫差安穩,營建涼快環境自然利于入睡。

  6、大量出汗

  運動進程中,體溫升高,排汗量增加,如果不及時補水很容易造成運動脫水。不僅會引發肌肉疲勞,還會導致和諧性降落,影響正常的運動。出汗要適度,如果汗出得太多,人體陽氣隨之流散,陽氣不足則會內寒伏于體內,一到秋天引動寒濕,易產生腹瀉、腹痛等不適。所以要適當運動,晨跑與游泳都是不錯的挑選,每次只要錘煉到微微出汗、氣喘吁吁就可以了。

  7、只吃平淡素食

  夏季由于高溫,人們愛好吃平淡的食品,認為這樣解暑,防上火。但是在夏季由于熱量消耗大,更應當讓營養補充全面。中暑患者應以平淡飲食為主,但可適當佐以魚、肉、蛋、奶等,以保證人體所必須的營養成分還是相當有必要的。

  高溫防暑降溫安全知識

  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人們往往把果汁、冰糕等冷飲、冷食作為解暑降溫的寶貝。其實,夏季防暑降溫的寶貝應該是以下幾種:

  鹽開水:中醫稱“白開水是百藥之王”。從營養學觀點來看,任何含糖飲料都不如白開水的價值大,因為純凈的白開水進入人體后能很快被胃吸收,進入血液循環發揮新陳代謝的功能,同時調節體溫、清潔人體內環境。喝白開水應選擇沸騰后自然冷卻的新鮮涼開水(20至25℃),這種白開水具有特異的生物活性,容易透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內,很快被吸收利用。喝白開水時最好加些鹽。夏季高溫,出汗過多,體內鹽分減少,體內的滲透壓就會失去平穩,從而出現中暑,而多喝些鹽開水或鹽茶水,可以補充體內失掉的鹽分,從而達到防暑的功效。

  茶水:有經驗的保健醫生常指導人們用喝茶的方式補鉀。鉀是人體內重要的微量元素,鉀能維持神經和肌肉的正常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如果缺鉀,人就會感到倦怠乏力,且耐熱能力降低。缺鉀嚴重時,會導致心律失常和全身肌無力。科學分析表明,茶葉含鉀較多,約占其比重的1.5%左右。鉀容易隨汗水排出,溫度適宜的茶水應該是夏季首選飲品。

  陳醋:夏季人們飲水較多,胃酸相應減少,使食欲減退。適量食醋可增加胃酸的濃度,生津開胃,幫助消化。如果在烹調時加些醋,可使胃酸增多增濃,從而增加食欲。夏季是腸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吃醋還能提高胃腸道的殺菌作用。另外,如在烹飪時加入幾滴醋,就會減少蔬菜中維生素C的損失,而且有利于食物中鐵的吸收。

  綠豆湯:綠豆湯有獨特的消暑清熱功效。中醫認為,綠豆具有消暑益氣、清熱解毒、潤喉止渴、利水消腫的功效,能預防中暑。有關實驗表明,綠豆對治療動脈粥樣硬化、減少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保肝等均有明顯作用。惟一不足之處是綠豆性太涼,體虛者不宜食用。

  苦瓜:有人把西瓜當成夏日解暑的珍寶,其實從理論上說最開胃爽口、祛暑清心的瓜類食品卻是苦瓜。苦瓜因其味苦而清香可口,被人們視為難得的食療佳蔬。我國民間自古就有“苦味能清熱”、“苦味能健胃”的經驗之談。尤其到了炎熱夏天,人們都要祛暑熱解勞乏。中醫認為,苦瓜味苦、性寒冷、能清熱瀉火。苦瓜的微苦滋味,吃后能刺激人體唾液、胃液分泌,使食欲大增,清熱防暑,因此,夏食苦瓜正相宜。用鮮苦瓜搗汁或煎湯,對肝火目赤、胃熱煩渴、胃脘痛、濕熱痢疾,皆為輔助食療佳品。苦瓜泡制的涼茶,飲后消暑怡神,煩渴頓無。

  人丹:主要成分是薄荷冰、滑石、兒茶、丁香、木香、小茴香、砂仁、陳皮等。具有清熱解暑、避穢止嘔之功效,是夏季防暑的常用藥。主要用于因高溫引起的頭痛、頭暈、惡心、腹痛、水土不服等癥。此藥能促進腸道管蠕動,緩解腸痙攣。中暑、急性胃腸炎、咳嗽痰多者服用為宜。

【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內容】相關文章: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培訓內容防汛安全培訓內容記錄10-17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培訓內容05-18

食品安全知識培訓內容03-21

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內容05-21

防暑降溫的安全知識08-03

防暑降溫安全知識02-12

防暑降溫安全知識06-27

安全知識內容06-20

防暑降溫安全知識培訓總結(通用11篇)06-26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天天久久久精品精品 | 亚洲系列一区A久久 | 香蕉国产成版视频在线 | 色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