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的家庭教育

時間:2021-06-25 16:26:19 家庭教育 我要投稿

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終身教育,它開始于孩子出生之日,在人的一生中起著奠基的作用。那么,家庭教育的知識您都了解清楚了嗎?下面就讓小編帶你去看看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的家庭教育吧,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的家庭教育

  1、包辦替代

  孩子穿衣、穿鞋、簡單收拾家務等,這些最基本的事情家長都給孩子包辦了。家長們認為,每天時間很緊張,沒時間讓孩子磨磨蹭蹭的自己干那些事,我們動手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從表面上和眼前看,包辦代替似乎對孩子有好處,節省了父母等候的時間,但從長遠看卻剝奪了孩子實踐的機會,使孩子身心得不到鍛煉,即使孩子長大一點有能力完成那些事,可能也沒有養成習慣自己完成,也不愿自己去做,更不愿去嘗試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了。  

  2、特殊待遇

  在不少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往往都會辛苦工作,勤儉持家。舍不得給自己買東西,可是對孩子卻很大方,孩子要什么都照給不誤,也不太會教孩子節省。

  不管是物質上還是態度上,孩子接受到的都是“特殊待遇”,處處受到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獨生”,爺爺奶奶可以不過生日,孩子過生日得買大蛋糕,全家人送禮物……

  時間長了,孩子可能會從自己得到的特殊待遇中總結出“我是特殊的人”的結論,并容易變得自私,不懂得關心他人。

  3、害怕哭鬧,輕易妥協

  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由于從小遷就孩子,孩子想達到無理要求時常常以“哭鬧、睡地、不吃飯”來要挾父母。家長在公共場合,或是有外人在場的情況下,礙于面子想讓事情盡早結束,往往會輕易妥協讓步。

  長此下去,孩子會不懂得克制自己的欲望,更沒有耐性去等待欲望實現的過程。父母的`一味妥協只會讓孩子抓住規律,越是有人在場,越是事多,一次次地迫使家長妥協。做什么事都要講究一個原則,若家長能夠堅持原則,孩子也會放棄無理的想法和做法。  

  4、過分保護

  中國父母在育兒的過程中,經常會給孩子制定很多規則,為的是讓孩子能聽自己的話。孩子做得不好,或者沒有按自己的要求完成,很多媽媽難以控制自己的沖動,會對孩子說狠心的話,但事后又為自己的行為感到自責和內疚。

  許多父母不自覺地做了焦慮型的父母,造成了孩子做事不專注,通俗地說,就是給予孩子過度的保護,有問題時又抱怨孩子,讓孩子無所適從。

  5、縱容懶散

  縱容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吃飯,打游戲,白天游游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特別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家長在小孩念小學時管教得很好,到了中學就對孩子放寬標準,殊不知中學時期正是孩子面臨誘惑最多的時期,必須堅持原則。

  長期的懶散生活,必然使得孩子長大后缺乏上進心、好奇心,做人得過且過,做事心猿意馬,有始無終。  

  6、過分控制

  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有的孩子慢慢成了小尾巴,時刻都不能離開家長。

  更有一些家長對孩子是絕對權威,強調孩子要聽話,要服從,用各種清規戒律約束孩子,干預孩子的個人意志,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獨立行動。

  家長對孩子頻繁地發布指示和禁令,如不許調皮、不許鬧、不許跑等。讓他們不要動這不要動那,應該怎樣怎樣,這樣容易使孩子喪失自信,養成依賴心理,缺乏獨立思考能力。

  7、當面袒護

  有時爸爸管孩子,媽媽護著:“不要太嚴了,他還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會站出來說話:“你們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會好;你們小的時候,還遠遠沒有他好呢!”

  事事以孩子中心,一旦孩子遇到困難或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他就會生氣、大發脾氣。這樣過分愛護,不僅扼殺了孩子的獨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更容易使孩子變得自私,膽小嬌氣。

【易導致孩子性格缺陷的家庭教育】相關文章:

食物決定孩子的性格01-20

通過孩子喜歡的顏色看性格的方法08-20

導致孩子經常流鼻血的原因有哪些02-17

不同性格的孩子應怎樣教育更好08-16

對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是什么09-16

孩子的表現反映家庭教育問題08-13

家庭教育對孩子心理影響的測評分析01-18

導致的近義詞05-17

缺陷的同義詞09-30

關于缺陷的作文素材11-08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综合视频精品第一区 |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免费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亚综合在线欧美 | 亚洲综合五月天久久伊人 | 亚洲se频在线观看 | 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