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2 15:22:35 總結 我要投稿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精選6篇)

  時光飛逝,伴隨著比較緊湊又略顯緊張的工作節奏,一年的工作就這樣接近尾聲,回顧過去一年,在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找到了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不如來個總結以對過去工作做個分析和借鑒。但是年終總結要寫什么內容才能讓人眼前一亮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精選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精選6篇)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1

  本年度,在醫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衛生部頒布的《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技術規范》、《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等有關醫院管理的法律法規,強化環節質量管理及全院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嚴格質量監測及考核,降低了醫院感染發病率,保證了醫療安全,全年醫院感染發病率3.9%,器械消毒合格率100%,抗生素使用率60%,無菌切口感染率1.8%,有效的控制了院內感染,確保了醫療安全。現全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完善管理

  為了進一步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確職責,落實任務,充實了感染管理委員會及感染監控小組成員,成立了感染質量檢查小組,負責每月的感染質量大檢查,完善了三級管理體系,將任務細化,落實到人,每周通報一次感染管理工作存在問題,各科感控組長負責整改,逐步落實各項工作,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續改進。

  二、加強質量管理,確保醫療安全

  (一)質量控制:每月進行二次大檢查,每周隨即檢查,系統調查收集、整理、分析有關醫院感染情況,對存在問題及時反饋、整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全年編寫醫院感染簡訊四期。向全院醫務人員及時通報醫院感染動態,醫院環境衛生學監測情況,醫院感染發病率及漏報率,醫院細菌耐藥情況,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總結,提出改進措施,并向全院通報。

  (二)環節質量控制

  1、加強重點部門的醫院感染管理:手術室、供應室、產房、新生兒科、口腔科、胃鏡室、治療室、換藥室等感染管理重點科室,每周不定時檢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點,專項專管,制定各重點科室感染質量檢查標準,按照標準對手術室重點檢查手術后各類器械清洗,消毒及室內消毒效果監測,對新生兒科督查環境管理,工作人員管理,各種物品的消毒等,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對供應室重點督查器械的清洗、干燥、包裝、滅菌程序及滅菌器械的合格率,滅菌器的監測等。對產房重點檢查醫療廢物的處理,各類器械的用后清洗、消及個人防護。口腔科的車針、手機、擴大針等供應室回收處理、制作成紙塑包裝等等,使各重點部門感染管理制度落實到實處。

  2、強化衛生洗手:手部清潔與人的健康密切相關,手上攜帶的致病菌不僅潛在威脅著醫務人員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過各種操作極易傳染給病人,為此為醫務人員提供洗手設施及洗手液、快讀手消毒液等,大大提高了洗手質量,減少了院內感染。

  三、加強醫院感染監測及監管,提供安全的醫療環境

  1、采集臨床感染病歷,統計每月醫院感染發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檢測情況,分析醫院感染危險因素,提出防控措施。

  2、每月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監測對象以重點部門為主,每月對重點部門的空氣進行監測,每季度對物體表面、工作人員的手進行監測,并將監測結果進行匯總分析,通過院通訊反饋給各科室。全年共監測取樣181份,其中空氣122份,合格116,不合格6份,合格率95%;物表26份,合格26份,合格率100%;工作人員手監測21份,合格20份,不合格1份,合格率95%;無菌物品10份,合格10份,合格率100%;消毒液2份,合格2份,合格率100%。

  3、紫外線強度監測:對新購進紫外線燈管每批次進行抽檢,對全院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門診等使用中的紫外線燈管強度進行監測,共監測燈管45支,合格40支,不合格5支,合格率89%。循環風消毒機35臺。沒半年統一換一次燈管,消毒效果均達標。

  4、對購入的消毒藥械,一次性使用醫療衛生用品進行監督管理,審核產品的相關證件,復印件進行保存。

  5、本年10月份感染科開展了住院病人現患率調查,調查前對12名參加現患率調查的監控人員進行了調查方法、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個案登記表的填寫,醫院感染診斷標準等知識培訓。順利的完成了調查。

  調查結果:醫院感染率3.9%,抗生素使用率60%。

  6、對醫務人員職業暴露進行了監測:嚴格要求醫務人員執行標準預防措施,盡量避免職業暴露,并對職業暴露進行監測登記。

  7、開展了多重耐藥菌的監測:每周不定時了解致病菌檢測結果,發現多重耐藥菌感染后,查明所住科室,通知科室主任、護士長并簽名,要求采取隔離措施,加強工作人員自我防護,避免交叉感染。

  四、沉著積極應對突發事件

  加強手足口病的預防和控制,針對我省和我市相繼出現的手足口病疫情,控感科每天下病房、門診進行督導,及時發現消毒、滅菌、隔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整改,同時加強醫療廢物分類和收集處理,嚴防因管理不善引起的感染暴發,確保了兒童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五、實行規范化,流程化管理

  編制醫院感染控制各種流程,如洗手流程、醫療廢物處理流程、職業暴露處理流程、醫院感染暴發處理流程、醫院突發公共衛生時間處理流程,以及各種診療操作流程等,并組織學習,使工作人員工作流程化,便于操作,便于記憶。

  六、加強醫療廢物的管理

  對醫療廢物暫存處進行了整修,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專人回收,登記。對醫務人員及保潔人員進行醫療廢物管理知識培訓,使工作人員提高了認識,落實了各類人員職責,使醫療廢物分類、收集、儲存、交接等做到規范化管理。

  七、加強宣傳和培訓,提高醫務人員感染意識

  元月份:對保潔人員進行了“醫療廢物管理,病房消毒隔離”培訓

  二月份:對新生兒科全體護理人員進行了“嬰兒培養箱”的安裝、拆卸、消毒、存放,呼吸機的拆卸、消毒、安裝的培訓

  三月份:對全院護理人員共134人進行了“醫院感染預防和醫院重點部門的管理”的培訓,并組織考試,均合格。

  四月份:對全院臨床醫生及輔檢人員102人進行了“醫院感染管理現狀”及“手衛生”的培訓,組織考試均合格。

  六月份:對手術室工作人員18人進行了“手術室感染管理”培訓。

  十月份:對新上崗人員58人進行了崗前培訓內容“醫院感染與感染管理”,考試均合格。對感控醫生進行了現患率調查的培訓。

  通過培訓提高了醫務人員的感控意識和感染知識,把一些新觀念、新思想吸引了進來,使醫院感染工作規范化。

  通過一年的努力工作,使醫院感染質量上了一個新臺階,降低了感染發病率,提高了工作人員素質,為醫務人員及患者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及就醫環境,提高了醫院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2

  20xx年,院感科在院領導的正確領導和全院各科室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確保院感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但仍存在著若干問題需要解決和改進。現將xx年的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院感質控工作,特別是對重點科室和重點環節的管理和監督

  1、每月根據院感檢查標準對全院各科室,尤其是供應室、手術室、產房、人流室、化驗室等重點科室進行不定期檢查、督導,發現問題和院感隱患,及時進行書面反饋,科室找出原因,制定整改措施,院感科根據整改措施,跟蹤檢查改進效果。

  2、加強對重點環節的監督、檢查,重點抓了手衛生規范、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技術操作規范以及醫療廢物管理規范的落實,發現不落實的,及時反饋、制止。減少交叉感染和院感發生的機率。

  3、每月對所有病房、門診、物業保潔進行1次全面督導、檢查,檢查各科室消毒隔離、無菌技術、醫療廢物管理、手衛生執行情況以及科室院感控制管理工作、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反饋,提出整改意見,跟蹤檢查整改效果。

  二、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1、進行環境衛生學監測,每月對全院科室進行空氣、物體表面、消毒液、工作人員手等采樣監測細菌生長情況及消毒滅菌效果監測,每月進行總結。

  2、紫完線燈管的檢測除科室測外。院感科對紫外線燈的強度每半年監測一次。

  3、對壓力蒸汽滅菌每周進行生物監測,每日進行預真空試驗,每鍋進行化學、物理檢測,并記錄監測結果。

  4、全年滅菌效果的監測合格率為100%,生物監測合格率為100%,空氣細菌培養合格率90%(整改后為100%),物體表面細菌培養合格率99%(整改后為100%),醫務人員手細菌培養合格率99%,(整改后為100%)消毒液染菌量檢測合格率100%,合格率均高于去年。

  三、加強醫療廢物管理

  重點加強了日常對醫院醫療廢物、污物處置的督導工作,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嚴格分開,醫療廢物在產生科室即分類收集,標識清楚,密閉運輸,醫療廢物在暫存地存放不超過48小時,發現問題,及時反饋、整改,確保了醫療廢物管理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四、加強院感防控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院感科每年對全院科室進行培訓一次。提高了醫護人員院感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依從性。

  五、存在的問題

  1、全院醫務人員執行手衛生規范的依從性仍然不高,各科室落實手衛生制度普遍不得力,存在院內交叉感染的隱患。

  2、部分醫務人員及物業人員缺乏無菌觀念,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和無菌技術不嚴格。學習、執行消毒隔離的依從性差,存在交叉感染的安全隱患。

  3、我院院感培訓方面做得不足,準備下一年克服各種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3

  20xx年,是我院成為三級醫院后的第一年,全體護理人員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各項任務。現將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量統計

  全年共完成手足口輸液2426人次;皮試311人次;結核門診新增病例217人次。

  二、護理安全

  (一)全科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重大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零。

  1、護理人員認真學習《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和新編《護理工作規范》,并在護理部領導與大科指導下,進一步完善感染科各項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同時要求護理人員嚴格落實,并定期督查護理人員對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的落實情況。

  2、護理人員能夠嚴格執行護理核心制度,做好查對工作,確保無重大護理不良事件發生。

  (二)加強了設備、儀器、物品的管理,定期檢查、維修、保養、做好使用登記。護理人員熟練掌握科室儀器、設備和搶救物品的正確使用;掌握常用的護理急救技術,熟悉搶救程序、搶救藥品,提高病人搶救成功率。

  (三)對科室的高危藥品規范管理,要求做到定點、專區放置,并且標識規范、醒目。

  (四)嚴格堅持護理質控檢查。做到定期與隨機檢查相結合,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通過每月的護士會議對護理部、大科及科內質控檢查存在的共性問題、原則性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實。以達到科定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從而確保護理安全。(五)嚴格遵守《傳染病的防治法》,及時、準確地填寫各類傳染病人信息登記本,防止漏填、漏報,嚴格杜絕不良事件的發生。

  三、護理服務

  (一)增加了便民措施,讓優質護理服務的工作更加深入。如:手足口門診為輸液患兒提供了兒童讀物和兒童玩具;結核門診向病人發放愛心聯系卡。(二)在日常工作中,護理人員能較好的執行護理行為規范,對病人使用文明用語,及時與患者溝通,開展健康教育。

  (三)每月在不同的科室召開公休會,并對病人發放滿意度調查表,以征求病人的意見,對于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不斷改善我們的'服務,提高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四、業務素質

  業務素質是保障和提高護理質量、護理安全的基本保證。每月根據計劃進行三基理論及操作的考核;鼓勵年輕護士主動學習,搜集專業知識資料,組織業務學習,達到全員共同提高;每月進行個案護理查房,讓護理人員共同討論、共同提高。熟練掌握科室儀器、設備和搶救物品的正確使用。掌握常用的護理急救技術,熟悉搶救程序、搶救藥品,提高病人搶救成功率。

  五、院內感染

  加強與院感科溝通,加強院感知識的培訓與學習,從工勤到護理人員,均要求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切實做好消毒隔離及垃圾分類等工作,保證各診室地面清潔整齊;嚴格落實消毒隔離制度,每天對治療室、輸液室進行紫外線消毒,紫外線燈管用無水酒精進行除塵處理,并每班登記;在給手足口患兒輸液時,做到一人一止血帶一手消,并及時洗手,定期督查護理人員洗手依從性;皮試劑開瓶后注明日期、時間,使用不超過24小時。

  六、健康教育

  感染科不同于其它科室,有自己的特殊性。今年因手足口患兒長期存在,健康教育工作尤為重要,護理人員能針對患兒特點進行針對性健康教育,發放健康教育處方,并及時提供宣教手冊,指導家長居家護理患兒要點,避免疾病傳播;結核門診及時督促患者領取藥品并堅持長期聯合治療;并與客服中心加強聯系,使用多種渠道多種途徑進行健康教育,每月開展一次公休會,進行健康咨詢活動。

  七、其它

  發熱門診和腹瀉門診在開診期間較圓滿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務,發熱門診完成了禽流感的防治工作,腹瀉病門診完成了霍亂的防治工作。2013年已經過去,在以后的護理工作中,我們要繼續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為病人提供切實可行的幫助,將護理工作做到更好。以后的路還很長,全體護理人員將團結一致,共同努力,向創建三甲醫院目標邁進、努力!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4

  傳染科是傳染病人隔離治療的場所。病人和病原攜帶者體內的致病菌以多種途徑排出體外,作為與病人密切接觸的傳染科護士,感染疾病的危險性很,因此建議傳染科護士除了嚴格遵守消毒隔離制度和熟練運用消毒隔離技術外,還要注意手足皮膚的自護。

  1.治療和護理操作過程中的自護

  丙肝、HIV,經證實被帶乙肝病毒的利器刺傷,受傷者感染機會為6%~30%,只要有0.01ml的含I-IBV的血進入體內就可感染乙肝,被帶丙肝病毒的利器刺傷,感染機會為3%~10%.由于近年來乙肝疫苗的臨床應用,該病發病率呈下降趨勢,而丙肝目前尚無疫苗,醫護人員中發病率遠超普通人群。因此作為傳染科護士從思想上應加強自護意識,在工作中主動采取自護措施,減少感染機會。

  ①進行靜脈采血前,一定要嚴格檢查注射器和試管是否完好,有無破裂,以防帶病毒的血液污染自己的手、足、衣服。采血后不要將針罩再罩回針頭,避免針頭誤傷自己的手指。采血完畢后盡快將用過的注射器放進耐刺的裝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浸泡。如果手部皮膚有破損,則一定要戴手套操作或避免操作。

  ②在治療室配制藥液前先在拇指和食指上纏上膠布,同時穿上能蓋住足背的隔離鞋,防止掰安瓿時劃破手指或碎玻璃、針頭掉下來刺破足背皮膚。

  ③若在治療和護理操作過程中,不慎被利器刺傷或被病人抓咬傷時,首先應盡快盡量把傷口處的血往外擠,同時清洗傷口,用碘伏消毒,并及時進行被動或主動免疫,此外還要注意定期檢查。

  2.平時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自護

  傳染科洗手方法不同于一般科室,普遍采用消毒液泡手和肥皂流水洗手法,洗手次數多且時間長,消毒液和肥皂對手部皮膚損傷很,尤其是秋冬季節,手部皮膚容易出現干裂,所以每次洗完手之后一定要用消毒干毛巾擦干,再擦上護手霜。在家中休息時多進行手足皮膚的按摩,洗衣服時戴上手套,注意保持手足皮膚的完整性,減少感染疾病的機會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5

  我科在院領導和感染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根據《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和《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文件與規定,制定相應的院內感染控制計劃,并組織實施,及時監測效果,及時修訂措施,使我院院內感染發生率控制在較好的范圍內,無院內感染的暴發流行。現將今年主要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嚴格執行管理制度,保證院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醫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醫院感染的基礎和重要保證,加強制度的建設和學習,并認真貫徹執行,對于提高防范意識、降低醫院感染的發病率極為重要。因此,科室領導及醫院感染監控管理小組尤其重視各項院感管理制度的落實,認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對本科的院內感染控制工作進行督促、檢查,使各項工作落實到實處,保證了我科內感染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醫院感染監測方面

  定期對醫院環境衛生學、消毒、滅菌效果進行監督、監測,及時匯總、分析監測結果,發現醫院感染存在的危險因素,尋找有效的預防和控制辦法。通過監測—控制—監測,最終減少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提高醫療護理質量。

  1、病歷監測

  ①感染率監測:我科嚴格執行《醫院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達到衛生廳規定的≤8%要求。

  ②漏報率的監測:我院將醫院感染管理納入醫療護理質量管理開始,我科針對漏報多進行處罰、現在已符合衛生部要求的20%。

  ③我科對無菌切口進行感染率調查,感染率為0.2%。達到了衛生部規定的≤0.5%的要求

  2、環境衛生及消毒滅菌監測

  我科每月對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消毒液等進行監測,醫院感染辦每季度輪轉監測一次,并將監測結果進行匯總分析,通過院感通信及時反饋各科室。

  3、目標性監測:對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手術患者切口、手衛生、無菌操作進行目標性監測,通過觀察醫生換藥、采集病歷及護理記錄、各種檢測報告(X線、胸片)等,向醫生、護士了解病人情況、床頭查看病人等方式選定目標,重點關注有留置導尿管、動靜脈插管、使用呼吸機等侵入性治療、操作的病人,以及長期或多聯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前瞻性給予預防醫院感染方面的指導意見,不斷循環監測,及時調整監控策略,以達到減少各種危險因素,降低醫院感染發病率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強了醫療廢物管理:科室不斷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明確醫療廢物管理人員職責,落實責任制,加強醫療廢物管理并常規督察,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并反饋。,我科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貯存、包裝、運送、交接等做到規范管理,嚴防因醫療廢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發。

  5、職業暴露:醫務人員的職業防護,制定防護制度和相關措施(包括手部衛生、標準預防、著裝防護等),在日常醫療活動中,根據科室工作特點提供相應的防護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護目鏡隔離衣、防護服等,以保證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職業暴露調查中,發生銳器傷人數人,并及時處理傷口和上報、追蹤和調查。

  6、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為加強消毒藥械及一次性無菌醫療用品的管理,我科對其使用進行常規督查及定期抽查。對消毒藥械及一次性使用的無菌醫療用品的抽查是每季度一次,結果各證齊全,全部合格。

  三、多渠道開展培訓,提高醫務人員院感意識。

  采取多種形式的感染知識的培訓將集中培訓與晨會科室培訓有機結合,增加了臨床醫務人員的醫院感染知識,提高院感意識。提高科預防、控制醫院感染水平。發放有關院內感染診斷方面的資料,提高大家對醫院感染診斷水平。在全年的科內感染控制工作中,由于科內的高度重視,及科室成員的積極配合,工作開展比較順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只要我們不斷總結經驗、虛心學習,我們將把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四.雖然本年度,我科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還一些存在問題:

  1.臨床感染管理小組沒有充分發揮其作用。

  2.部分工作人員對院內感染重視程度不夠,對病人的`有關院內感染的診斷以及病情分析方面存在欠缺,醫院感染登記表不能及時報送。

  3.對多重耐藥菌病人的管理未做到追蹤監測。

  對以上問題在20xx年將加強學習和管理。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6

  20xx年傳染科護理組圍繞醫院護理部總體工作目標,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方面:

  1.根據《湖南省關于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的工作方案》和醫院《優質護理服務工作方案(2012年)》的要求,擬定適合本科室的具體實施方案,并完善優質護理細節管理工作。

  2.目前,我科已全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今年上半年優質護理服務住院病人為550人次。并嘗試將護士工作站前移到病房,限度的滿足病人的治療護理及生活需求。

  3.為提高護理質量及病人滿意度,我科積極創造條件,配備微波爐、老花鏡、電吹風、輪椅、雨傘等便民措施,保證每個病室都配有坐便椅,安裝紗窗,添置兩臺晾衣架,保證病人有張舒適的床,一個安靜的休養環境。使患者感受到護理服務的改變,方便病友的衣食住行,從而推進優質護理,并開展護理延伸服務,包括病人出院電話隨訪等,深化優質護理。

  4.為加強護患溝通和健康教育,促進優質工程的順利進行,科室增加溫馨提示,配備了健康教育報架,供病人隨時查閱,組織護患溝通的ppt授課,提升護理人員的人文關懷水平,從細微之處體現對患者的關愛。

  5.護士長檢查督促各護理組長優質護理的落實情況,護士長不定期不定時去病房檢查,從查現場、查病人、查護理記錄、查溫馨提示牌、查規范等各方面全方位督導改進優質護理服務工作。

  6.將科室優質護理資料制成圖文并茂的幻燈片,積極與其他科室交流學習。上半年共發放優質護理滿意度調查表74份,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94%。

  二、護理管理方面:

  1.配合護理部開展慶祝“5.12”護士節系列活動:評選出醫院優秀護士易玉英,選派優質情景劇《優質護理,感動服務》及雙簧《傻子賣雞蛋》參加“5.12”護士節晚會,獲得好評。

  2.護士長積極借鑒其他護理管理者的先進經驗,結合護理管理培訓班所學1

  知識,運用管理學的知識,彈性排班,提高各項制度的執行力。

  3.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確保護理質量,使工作有條理、有次序,在科室全面推行9S管理,21:30準時熄燈,開源節流,護士獎金增幅明顯。

  4.每月常規召開全科護士會議,及時傳達護理部文件精神,反饋上月工作情況,布置當月工作重點。并給護理人員一個交流的平臺,鼓勵她們參與管理,為科室建設獻言獻策。

  5.培養護士嚴謹的工作態度,規范床頭交接班,及時準確反映患者的病情變化,將專科護理做精。

  6.落實儀器設備管理,保障常用儀器、設備和搶救物品使用。

  7.每月全科護理人員進行院感知識培訓,嚴格垃圾分類,規范消毒隔離管理。已完成科內棉絮陽光暴曬的消毒工作及傳染科護理人員健康體檢工作。

  三、護理質量控制:

  1.每月由科室護理質量控制小組進行全科護理質量檢查,按護理質量分析評價標準,對科室護理質量進行檢查、反饋、整改和評價,并由護士長向護理部做好上報工作。科室擬定獎懲制度,由護士長將每月檢查結果匯總,導入績效考核,與效益工資掛鉤。

  2.護士長堅持貼近臨床,一日五查主動深入病房,尤其是下班前重點檢查各班職責落實、優質護理開展情況、護理安全隱患,注重臥床重危病人的管理,并按規范和實際情況詳細記錄。每周一晨會,護士長對上周工作總結,布置本周工作任務。

  3.堅持每月召開護理月質量分析會,從護理部查房、()護士長督查、滿意率測評、護患溝通會等方面對全科護理質量存在問題進行匯總,進行分析,尋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不斷完善和調整護理質量管理方法。

  4.護理質量達標情況:基礎護理合格率95%;一級護理合格率95%;護理文件書寫合格率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病房管理合格率95%。

  四.護理安全:

  1.堅持護士長每周晚夜班及節假日查崗,以保證護理安全。制定《傳染科重點藥物觀察制度》及《傳染科安全用藥管理制度》,杜絕重點高危操作環節的安全隱患。

  2.認真落實護理部“非懲罰性護理不良事件上報制度”,每月組織討論,客觀分析護理不良事件的原因,組織全科護理人員分析討論,并將典型案例進行現場報告,警示護理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

  3.護理安全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①落實使用“腕帶”作為識別標識的制度。

  ②落實跌倒、墜床報告制度與措施。

  ③落實壓瘡風險評估與報告制度。

  4.對未取得執業資格的護士繼續實行專人帶教。

  五、護理隊伍建設:

  1.每月對五年內的護士進行操作培訓和考核,將護理部各項護理操作技術項目所拍攝成的錄像,供全科護士觀看、學習,激發年輕護士努力學習、開拓進取的工作熱情,不斷提高理論和操作水平。

  2.按照年初制定的三基培訓計劃,上半年對全科護理人員分別組織了2次護理理論考試,共計23人次參加,合格率達100%。

  3.科室鮑文娣、彭珍在護理部組織的考核中,屢獲佳績。為充分挖掘潛力,增加工作熱情,評選一名進修生丁艷,獎勵一百元。

  4.上半年護士長共外出學習培訓兩次,積極授課,言傳身教,并把先進的管理理念推廣。已圓滿完成年初工作計劃制定的科內授課安排:

  1月鮑文娣講授《肝硬化的護理》

  2月丁艷講授《心力衰竭的護理》

  3月田芬講授《常用消毒隔離知識》

  4月唐楊講授《動脈血氣分析技術》

  5月彭珍講授《肝硬化腹水的護理》

  6月吳麗講授《護理職業形象塑造及護患溝通的技巧》

  講課稿內容新穎,采取ppt形式,生動具體、內容豐富,對臨床有指導意義。

  5.按照年初制定的護理導師安排及要求,由科內業務技術精湛的易玉英組長進行護理查體示范,人人考核過關,將專科護理做精,帶動科室整體護理水平的提高。

  六、實習帶教工作:

  1.上半年共接收本科及大、中專院校護理實習生近百名,并分別進行了入科教育:介紹病室管理的基本內容、病室環境、規章制度及教學目標等。

  2.經常關心和了解實習護士的思想狀態、工作表現、服務態度、組織紀律及日常生活、學習情況,并聽取其他老師及病友的反映,及時反饋整改,使實習護士能圓滿地完成實習任務。

  3.在技術操作上要具體指導,嚴格訓練,要求操作正規準確。凡護生參加的各項操作,帶教老師應帶領護生進行操作前討論,明確操作的步驟、方法以及有關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操作時放手不放眼,操作完畢要進行小結和追蹤觀察,使護生了解和掌握病人接受治療和護理的全過程

  4.實施理論授課與教學查房,及時反饋效果并記錄,理論授課每周1次,教學查房每月1次。科內護士在護士長的帶領下輪流授課,精心準備、逐步分析講解;學生認真聽講、積極提問;圖文并茂、授聽互動,使學生對專科知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易掌握。上半年共批改護生的護理病歷、個案護理分析8例。

  明年工作愿景:

  1.深化優質護理服務內涵,強化基礎護理和護理人員服務意識。

  2.按醫院護理部部署要求,按照《二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實施細則(2011年版)》,規范管理,認真梳理,尋找差距,立即行動,改進完善。按照PDCA管理方法,重視護理管理與質量持續改進,積極籌備迎檢相關事宜。落實患者安全目標,加強對重點環節管理。在全科組織學習解讀最新《臨床護理實踐》。

  3.按照衛生部護理崗位管理要求,分層次培訓護理人員,尤其是年輕護理人員,以提升護士整體素質,全面提高護理團隊的工作能力。

  4.繼續開展各種形式護理查房,提高專業水平。護士長應加強自身修養,提升學識能力,護理導師須切實履職,指導和幫助低年資護士處理在學習和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制定傳染科臨床護理路徑與單病種護理質量控制。

  5.護士長應注重管理的人性化、制度化、科學化,善于授權,鼓勵創新,給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護士一個理想的平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護士長巧用激勵機制,凝聚護理團隊精神,打造高素質的護理團隊。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感染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12-15

感染科護士年終總結04-10

醫院感染科年終總結12-17

2021感染科護士長個人年終總結(精選5篇)12-10

感染科工作總結12-20

感染科護士長個人年終總結范文(通用18篇)12-19

科護士長年終工作總結范文11-19

-感染科醫生年終個人工作總結01-21

醫院感染科年終工作總結范文(精選8篇)12-20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不卡片 | 午夜性色福利在线视频网 |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亚洲另类日韩国产综合 | 亚洲福利欧美午夜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