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規范工會財務管理工作
公司能夠按照工資總額的百分之二足額劃撥工會經費,工會帳戶獨立,本年度足額向師工會上交了工會經費。工會財務在管理上求規范,在使用上求實效,量入為出,為工會開展好各項活動奠定了基礎。工會經費年初有預算,年終有決算,自覺接受經費審查委員會監督和檢查。
九、開展好主題活動
一是開展選樹命名表彰活動。今年九月公司工會開展了首屆善行義舉四德榜和評選活動,選出個人品德(仁德)、家庭美德(孝德)、職業道德(誠德)、社會公德(愛德)優秀員工各兩名,并對這些當選的員工進行了表彰。
二是結合公民道德建設月、民族團結教育月、安全生產月等開展相關活動,加強職工的道德修養、維穩意識、安全生產意識。
三是結合黨的群眾路線工作,扎實進行“八個一”工作,深入開展“深化干部作風建設赴基層、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群眾活動,及時解決職工關心的熱點問題和實際困難,采取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為民解憂。
四是為建立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維護企業和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積極創建“勞動關系和諧企業”活動,并取得了效果。
2017年,公司工會在師市工會和公司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認真地履行了工會職責,為公司的經濟建設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我們的工作與師市工會的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如思想觀念仍需進一步更新,對基層單位工作指導力度還不夠,和諧小康家庭活動仍需進一步深化,推行平等協商、集體合同制度,集體工資協商工作的開展等,需要我們進一步加強、完善。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工作中的不足,找出差距,克服不足,做好各項工作,在新的一年里,爭取工會工作有新的進展和突破,為企業的健康發展,為職工的合法權益而努力工作。
篇三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工會干部素質
文化公司工會以《監督之窗》為載體,進一步強化工會干部政治意識、創新意識、群眾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加快工會干部理論化、知識化、專業化進程,提高工會干部綜合素質。
二、參與企業經濟建設,發揮橋梁紐帶作用
文化公司工會積極參與各項經濟工作,圍繞穩定與發展,發揮工會橋梁紐帶作用,使廣大職工明白集團公司的發展方向,樹立危機意識、競爭意識,轉變工作態度,激發職工的聰明才智,為集團公司持續、穩定發展尋找對策,為企業領導決策提供依據,使集團更好地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開展獻計獻策活動,廣納良言,為企業發展征集好建議、好點子,推動集團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三、做好工會工作計劃,發展新會員,加強工會自身建設。
我們在工作中深深地體會到,要把企業做大做強,必須培育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技術精的員工隊伍,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途徑就是組織企業工會,2011年上半年,文化分會共吸納新入會會員22 人,為集團工會輸送了一批新鮮血液。依靠工會組織的特殊作用,為企業的穩步、健康、快速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四、積極開展勞動競賽,為完成企業任務建功立業。
文化公司工會圍繞著“安康杯”知識競賽活動,教導員工樹立緊迫感、危機感、責任感,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圍繞著 “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的中心思想,積極做好宣傳發動工作,通過黑板報、通信報道等形式及時表揚競賽中的好人好事,在公司上下掀起學有榜樣、趕有目標的勞動競賽熱潮。部分同志利用年休假時間學習,苦練基本功。通過一系列的競賽活動,員工的業務知識熟悉程度和業務操作能力大大增強,窗口服務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業務處理能力得到明顯改善,業務發展日新月異。
五、落實“關心”二字,維護員工切身利益,增強企業凝聚力。
公司工會干部以關心員工生活,為群眾辦好事實事為已任,工會委員把關心做到“家”,利用節假日及晚上的時間,和公司干部、員工進行談心,認真了解員工家庭的生活、工作狀況,努力為員工排憂解難。“六一”兒童節、“三八”婦女節的慰問工作,降溫費的及時發放,將組織的溫暖送到職工心坎。這些工作既維護企業的整體利益,又維護了員工的具體利益。
六、響應集團號召,積極參與慈善事業。
我們集團歷來是社會慈善事業的倡導者,支持者,文化分會自然不甘落后。我們分會員工知道礦業農莊要建職工書屋的消息,為書屋捐獻一批圖書,為急需知識的人群送去了甘泉。我們工會還參加了“愛心一日捐”活動,共募集資金2400余元,對社會慈善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在今年上半年工作的基礎上,我們對搞好2011年的工會工作充滿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一定積極配合上級工會組織,做好工會工作總結報告,配合企業黨組織,結合企業實際,抓緊抓實職工的現代化管理,開展理論、技術及相關業務知識的培訓,努力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組織職工學習《工會法》、《勞動法》等法律知識,加大企業安全生產、勞動保護等知識的培訓,進一步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增強企業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