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話題作文(合集5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經典話題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國學經典話題作文1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詩詞作為其中的一支,它通過樸實的文字、優美的韻律、凝練的語言來反映生活、抒發情感。兒時的我,就與詩詞結下了不解之緣。
剛咿呀學語的我,每天便隨父母拿著鵝的.圖片誦著“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雖不明其義,但那簡短的句子卻朗朗上口,令我牢記于心。每次在電視上或鄉下見到鵝時,這首《鵝》就會脫口而出。
大一些時,幼兒園的老師教我“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并不完全懂那些句子,但在我心中種下了要珍惜糧食的信念。
讀小學時,我已經能夠讀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瀑布是那么雄奇壯麗,也能夠理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親情是多么可貴,還能夠體會“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對家鄉、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雖然不一定那么準確,但我對詩詞的理解在逐步加深。
升初中后,隨著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我讀到了更多優美的詩詞。當讀到“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定信念時,我不禁熱血沸騰,真想披甲上陣,與詩人共御外敵;當讀到“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情操時,我不禁被深深折服,立志要忠誠愛國,為偉大的祖國奉獻一切;當讀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情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豪放與灑脫時,我倍受感染,告訴自己事無完事、人無完人,不要過于計較得失;當看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哀與無奈時,我禁不住神色黯然,深深體會到了詩人的愁緒……從詩詞中,我學會了珍惜,學會了欣賞,學會了感恩,學會了堅強,學會了愛國,學會了灑脫,學到了優美的語言。
中國的詩詞,細膩處如少女情懷,欲語還羞;豪放處似天馬行空,徜徉恣肆;悲傷時如杜鵑啼血,寸斷肝腸,激昂時似金戈鐵馬,銳不可擋。中國的詩詞,國學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是語言中的精靈,它是會燃燒的句子,它激勵我前進,它指引我提高,它將一直伴著我成長。
國學經典話題作文2
我讀過論語中庸中的一句;“中庸之為得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弊屛腋惺芎苌睢_@里的中庸是指孔子提出的最高的德行,是人的道德實踐的原則和待人處事的方法。我查過資料對“中庸”這個詞多數是這樣的理解: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極端,不要不及,也不要過頭。庸,就是保持一顆平常心?磥磉@和孔子所提出的“中庸”和現在大多數人理解的中庸是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說:中庸之道是儒學的核心內容,是中華文明的根基。中庸哲學塑造了中華民族求真求實,自強不息、生生日新、變革創造、兼人載物、厚德寬容、勇敢獨立、堅忍不拔、高瞻遠矚、聰明睿智、辯證靈活等優秀品格,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是真正的中華之魂,是遠載五千年中華歷史的不沉的精神航母。有研究者說,它也有可能成為未來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的.精神支柱。雖然我不是完全理解,老爸從小就這么教我的,看來老爸對“中庸'還是有自己的理解的,這也讓我更加佩服老爸了,他雖然很普通卻讓我學會了很多,我會更加努力做一個品行高尚的人。 也有人認為:中庸的處世方法本身就有消極因素,更飽含著誘發消極因素的機制。
中國國民性中保守懼變、萎靡不振、圓滑混世、無是無非、隱忍茍活、馬馬虎虎,得過且過,投機取巧……種種劣根,都曾以“中庸”的面目出現,但它們與其說是中庸思想造成的,倒不如說是封建的小農經濟、政治專制、佛道消極處世思想的影響的結果。這情況在我們學生中也有,有的同學一受到挫折就容易放棄或止步不前,缺少堅持。這是老爸最為反對的做法,他認為任何事情既然做了就堅持下去,不管是否成功,但必須用心去做,除非自己意識到這種堅持是沒有意義。 因此,我認為中庸之道是既要有一顆平常心,更要有一個品行高尚積極向上的進取心
國學經典話題作文3
輕輕地,捧起一本名著;靜靜地,品味著生動優美的文字。我,不斷地在心中追憶著它——國學。
年幼的我們是懵懂的,不理解這些文字隱藏的深沉含義,只是在家長與老師的要求下,背的滾瓜爛熟。在記與背的過程中,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也促使著我們不斷領悟著這些文字中隱藏的道理。于是,我們不再調皮,不再年幼無知,一步一步,不斷上升。國學,是陪伴著我們成長的。
國學,是古人經一生風風雨雨,嘔心瀝血的結晶,是對自己人生的品味和感悟,整理成文字,流傳至今,它,經歷過千百年的滄桑,每一個文字,都布滿歷史的痕跡,我能看到它流傳至今的不易。國學,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則是經典,經典必然家喻戶曉。它教我們明辨是與非,在圣人與智者的教誨下感受到人生的真諦,從而在生活上的每個細節,言行舉止上都注意到自己的不足;從國學故事中的每一點,每一滴,都能感受到無比高尚的情懷。這些先輩們,為我們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精神食糧,使我們受益終生。
國學就像一杯茶,淡雅幽香,茶是要品的,國學是要讀的,讀懂了,自然就理解了。我也讀過不少國學經典,每一篇,都教給我無比實用的道理。成語故事教給我為人處世的許多道理,像做事要持之以恒、不能只看事物的表面等;讀著《秋思》,我感受到了作者是那么的思念家鄉,不禁潸然淚下;捧起一本《三國演義》,我佩服起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又為劉備的又一次勝仗而喝彩。我常常不知不覺沉浸在國學的世界當中。
國學,也存于生活當中。學習上,我們會“溫故而知新”這使我們不斷進步,不斷了解新的知識,“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告訴我們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思考,才可以收獲新的知識;做人上,我們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它告訴我們要向別人不斷學習,不能一味自大;甚至在商業上,也能運用到《孫子兵法》中的種種計謀。寫到這里,我不禁感嘆:中國國學經典真是無所不能!
暢游在國學的海洋中,品一袖芬芳。國學,將伴我一生成長。品國學之經典,奏中華之樂章!
國學經典話題作文4
國學經典,是一首悅耳動聽的歌,唱不盡人性是非善惡,喜怒哀樂;國學經典,是一杯香茗,茶淡雅幽香,寧靜至此升華;國學經典,是一幅畫卷,繪不盡人間悲歡離合。
每當我手里捧著《唐詩》時,都仿佛置身于其中,千百年前古老的畫卷在我眼前展現開來。
那是您嗎?迎著春風彼岸而來。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鮮花是您那絕麗的笑容;“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翠色流欲的小草是您那靈動的雙眸!按猴L又綠江南岸”,和煦的春風是您烏潤和順的發絲;“春來江水碧如藍”,碧水是您那俊麗的櫻桃小嘴。
春之美,即是唐詩之美。
每當我的手中捧著《宋詞》時,這些膾炙人口的名句被我翻開,我感受到了它那永不磨滅的豪情壯志,并被深深地鼓舞著。仿佛是一首歌。
那是您嗎?踏著秋風落葉而來。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寂寞梧桐是您那難言的'凄涼;“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滿月是您對親人的思念;“無可奈何花落去”,落花是那對沉默的無奈;“衡陽雁去無留意”,北燕是您思鄉的苦澀。
秋之悲,即是宋詞之悲。
每當我的手中捧著《元曲》時,我都仿佛品到了一杯香茗,在寧靜中感受它徐徐升起的芳香。
那是您嗎?迎著瑞雪豐年而來。
“天將暮,雪亂舞,半梅花半飄柳絮”,雪花是您那凄涼的情感;“自修官清煞陶家,為調羹俗了梅花”,寒梅是您那人情中的冷與暖;“雪粉華,舞梨花,再不見煙村四五家”,梨花是您那憔悴的痕跡;“絮飛飄白雪,口香荷葉風”瑞雪是您那善良的根本。
冬之嘆,即是元曲之嘆。
走進國學經典,如暢飲沁人心脾的甘露,我們的內心會變得澄澈而明亮;走進國學經典,如感受熏人心醉的海風,我們的內心會變得純凈而寬敞;走進國學經典,如領略令人心折的“白雪”,我們的內心會變得安靜而平和……
走進您,我看到了唐詩之美,宋詞之悲,元曲之嘆。
國學經典話題作文5
今年,新疆烏魯木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一個小角落都變得不一樣了,學校生活也不例外!
最近老師們讓我們大家來學習“國學知識”,然而也有了中午的誦讀時間,我們班級選自誦讀經典的《弟子規》。
孔子說過這么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蔽覀儗W校內,每周四是五年級下午最后一節課是自由上課,可以上:美術、音樂、象棋、書法……其中就有誦讀這門課,這門課的授課老師是楊老師,也是我的國學啟蒙老師,是她讓我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在學習上,我有什么不會的或是不懂該怎么處理的事、學習,楊老師就會給我解答,這也讓我知道,每一個做人處事的方法都不一樣。
學了這門課,我的改變很大。記得有一次,媽媽做飯,家里沒有鹽了,媽媽叫我去買,我在寫作業,就故意推辭,“媽,今天作業特別多,我正寫著呢!難道你想看我第二天交不上作業是嗎?”媽媽搖搖頭,自己出門去買了;仡^想一想,我做的一點都不對,就算作業很多,抽出10分鐘去買鹽又怎么了,難道這點小事我都不會辦嗎?我的`心里充滿了愧疚,也許我對媽媽是口是心非吧!
自從我的啟蒙老師教我們《弟子規》后,媽媽都說我長大了,不用她操心了,我的心里想打破了調味罐一樣,有酸甜苦辣,四種不同的味道:酸,酸是因為媽媽說我長大了,我很欣慰,但我也會想到往事,更對不住媽媽對我的愛;甜,媽媽,我不再讓您操心了,我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苦,有些是我真的很想去做,但有些事不好,我時刻控制著自己,心理并默默的說“我不去做!”最后,心里的那個魔鬼總是被我打敗,逐漸我的心里那個魔鬼消失了;辣,在成功的背后,我吃盡苦頭,“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各種毛病已經一干二凈了!“入則孝”讓我懂得怎樣去孝順父母……
老師,我的國學啟蒙老師,您的教誨我一輩子永記心中!
【國學話題作文】相關文章:
國學話題作文02-13
國學經典話題作文02-16
國學經典話題的作文02-10
國學經典話題作文4篇02-13
國學經典的作文01-17
國學的作文(經典)02-28
國學的作文02-24
(經典)國學經典作文11-18
國學經典作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