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故居作文

時間:2021-07-14 17:48:34 魯迅 我要投稿

【精】魯迅故居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魯迅故居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魯迅故居作文

魯迅故居作文1

  魯迅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門內三條胡同21號,從1924年5月到1926年8月,魯迅先生一直居住在這里。

  推開兩扇黑色的院門,穿過短短的門道,眼前就出現一座普普通通的小四合院。院里有兩棵枝葉茂密的白丁香,沐浴著金色的陽光。這是魯迅先生1925年4月5日親手栽種的。

  小院里的南房是魯迅接待青年朋友的地方,有時魯迅自己也在這里休息。

  東房曾經是女工的住室,以后用來堆雜物。

  西房當年是廚房,現在是“故居”管理人員的值班室。

  北房有四間。西頭一間是魯迅先生的工作室兼臥室,魯迅自己稱它為“綠林書屋”,人們把它叫做“老虎尾巴”,因為它是擴建時展接出來的。東頭一間是魯迅母親的臥室。

  “老虎尾巴”是所有屋子最小的一間,室內放著一個老式的三屜桌。桌上擺著一盞煤油燈,它使我們想起當年還沒有電燈的情景。油燈旁邊放著一個普通的木制筆架,一只裝在硬木盒里的硯臺,還有一個舊馬蹄表和一個煙灰缸。一只蓋碗像不久前剛用過的一樣擺在桌上。桌子一邊是個牛皮紙箱,另一邊是個什物柜。桌前一把藤椅,墻上掛著一幅炭畫和一幅藤野先生像。屋子另一側放著茶幾和木椅,茶幾上方的壁上掛著一幅題字:“望崦嵫而勿迫,恐鵜鴃之先鳴。”

  北房西側的小門,通過后面和室內的陳設,都是極簡樸的。就在這里,魯迅寫出了許多不朽的作品,包括《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

  魯迅故居,北京這座簡樸的四合院,是人們永遠敬仰的地方。

魯迅故居作文2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國慶節,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魯迅故居。

  一走進大門,就聞到了一股清香,原來這里種著兩棵茂盛的桂樹。所以這里叫掛花明堂。

  過了桂花明堂就來到了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向四周一看,到處都是房間。東首前半間是客廳,是魯迅吃飯會客的地方。西首前半間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她性格幽默,孫子們都很喜歡到她那兒去聊天。蔣氏常給幼年的魯迅講貓是老虎的師傅、水漫金山等民間故事和傳說,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樓上東首一間是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的臥室,她和魯迅性格不同,所以魯迅對她無愛情可言。

  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美麗的花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百草園名稱雖雅,但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天曬稻谷,但那是兒時的魯迅的樂園。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到這里來玩耍,正是因為這樣,魯迅才會12歲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所以他非常留戀這個屬于自己的樂園。

  走過長長的小路,映入眼簾的就是魯迅筆下的風情園。臺門內有一方400平方米的清澈見底的水池,水中的魚兒們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假如我能像水中的魚兒們一樣,那該有多好啊!

  天色已經暗了,而我卻還想在游覽下去,不過沒辦法,我只能回家了。不過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令人回味無窮的名人之家!

魯迅故居作文3

  周日,我帶著對魯迅先生的好奇心,與語文課本一起來到紹興魯迅故里。

  還未進入大門,我便看到兩個孩子的銅像,仿佛正在聊些什么。走近一看,這不就是閏土嗎?跟課文中同樣的銀項圈、同樣的小氈帽、同樣的紫圓臉。那么,另一邊穿著大少爺服裝的,一定就是兒時的魯迅先生吧!那他們聊的應該就是看瓜、刺猹、捕鳥……我也真想聽聽!

  走進大門,我便進入魯迅祖居,這院子可真大!不僅有臥室、廚房、浴室這些必要的房間,還有琴房、大客廳、小客廳、倉庫……看都看不過來,他們家可真富有呀!

  在語文課本中,閏土與魯迅先生是在廚房相識的,但并不是祖居的廚房,而是新臺門——現在的故居里的廚房。帶著好奇心,我們跨進魯迅故居的大門。故居就沒有祖居那么大,但還是有一種大戶人家的氣派。在那兒,我找到章運水與魯迅先生相識的廚房。可想而知,章運水其實就是魯迅筆下的閏土。

  來到后花園——百草園,在那兒,我仿佛看到兒時的魯迅先生與章運水在一起玩耍嬉戲,一起在井沿上跳來跳去,一起坐在石頭上談那些鄉村趣事。

  走一個下午,我們還參觀魯迅先生與兄弟們小時候的學堂——壽鏡吾先生的三味書屋,還有魯迅紀念館。我仿佛與魯迅先生一起經歷他不平凡的一生。他是真正地用他的武器——筆,戰斗一生。

魯迅故居作文4

  正月初三,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自駕去紹興游玩,出發前,外公笑稱這可是專門為我設計的“文化之旅”!

  第一站,我們去了魯迅故居,在這里,魯迅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青瓦粉臺,雖然老房子頗有些年紀,但保存得非常好。小堂沿、祖母臥室、魯迅起居室……看過文字介紹,再看看陳列的一件件舊物件,我仿佛穿越到了魯迅小時候,那個有長媽媽講故事、小魯迅嬉戲玩耍的情境。

  從魯迅故居出來,走不多遠便是此行的第二站——魯迅紀念館。紀念館共有二層,一進大門,看到的是魯迅先生的半身雕塑,旁邊赫然寫著“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幾個大字,媽媽說,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在紀念館,我了解到了更多魯迅的生平軼事,比如家境從富裕到落魄,從被人寵愛的長子長孫到天天跑藥鋪當鋪被人瞧不起……這些都給魯迅的成長帶來多么巨大的影響啊!

  三味書屋是我們一行的第三站,據說這是當時紹興城里比較有名的一個私塾,魯迅小時候就在這里聽壽鏡吾先生上課。我看到了當時魯迅求學時用過的一張硬木書桌,桌角上刻著一個“早”字。原來,有一次魯迅上學遲到,受到壽先生的嚴厲批評,他很慚愧,就在書桌上刻了“早”字用來告誡自己。可見,偶然犯了錯不要緊,頂重要的是要能牢記在心,積極改正!

魯迅故居作文5

  前一天得知要去實地參觀魯迅先生筆下的“從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竟一直興奮到了第二天清晨。早早梳洗帶裝完畢等待出發心之向往的行程,抑制不住的興奮全部都寫在我的臉上,像陽光下盛開的花兒……

  迎著微微拂面的清風,呼吸到了自然的青綠味,頓時神清氣爽!一路歡歌笑語,不知不覺便來到了魯迅的故居。

  一下車,映入眼簾的便是那高大的魯迅浮雕了,浮雕上的魯迅,臉上帶著些許微笑,這笑淡到讓人幾乎感覺不到他在笑。他的左手正微微抬起,右手正環抱著左手的手肘。左手上還正用中指和食指夾著一支雪茄呢。聯想一下先生那吞云吐霧的樣子,會不會讓人忍俊不禁呢?

  進而向里深入,便是魯迅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了,剛剛踏入三味書屋就有一股濃烈的墨香撲面而來,這墨香過了這么多年卻仍然不曾散去,歷久彌香,讓人不禁浮想起魯迅上課的認真畫面:埋頭苦讀,奮筆疾書,對,一定是這樣留下的。正是這里誕生了一位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等稱號的名人:魯迅!他影響了很多跟他一樣有志向的同道中人,他是中國新的文化的方向。再移動我們的雙腳,視線觸及到的便是大家熟知的“百草園”了,那是魯迅家的后院吧,我還在那里留了影呢。

  還記得魯迅在自己的桌上刻的那個“早”字嗎?這個字一直激勵著他,也是他一生的寫照。魯迅一生堅守的精神便是:時時早,事事早。雖然歷史一頁又一頁的掀過,許多人和物也物是人非,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傳承。

  走過百草園,一天的行程也將近尾聲。而園內的景與物,還有故事卻開在腦海里回放,余味深長。

魯迅故居作文6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話是魯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身為一個紹興人,我卻連魯迅先生都不了解,所以我決定先從魯迅故居開始了解他。

  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我來到了魯迅故居。我迫不及待的沖進去,撲入眼簾的是一塊大石碑,上面刻著”魯迅故里”四個大字。

  繞過石碑,向前走一小段路往右轉,跨入樹陰遮蔽的石庫門,就是魯迅一家的住所,樓房后有一天井,青石板鋪面,天井里種植著一株高大的桂樹,每到深秋,桂香撲鼻,因而又稱桂花明堂。過天井有兩間南北朝向的樓房,前后縷披花格門窗,東邊樓下中間用板隔開,前半間稱小堂前,小堂前里太師椅,方桌,茶幾仍照原樣擺放,魯迅小時候常到這里看書,寫字,畫畫,他所寫的《詩中畫》也就從這里誕生。

  走出魯迅故居,往前過三間平屋就是百草園。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已道盡百草園里的斑讕色彩。百草占地兩千多平方,那有“無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墻根”至今仍保留原來的樣子。百草園雖然名字好聽,可卻只是一個小菜園,即使是這樣,這里還是成為了魯迅兒時的樂園。百草園的旁邊就是魯迅紀念館,在這里我知道魯迅一生經歷的事情,由于魯迅的祖父是大官,他死了后魯迅家就沒入貧困,家里的東西一樣一樣的被當掉,魯迅從中看透了世態的卑俗。

  短短一天我就游遍了這個地方,魯迅故居雖然不大,卻令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魯迅這位偉人。

魯迅故居作文7

  冒著蒙蒙細雨,踏著濕漉漉的青石板,我們撐著傘游覽了魯迅故居。

  我從書上知道了魯迅是一個文學家,從爸爸口中了解到魯迅是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思想家,今天又在魯迅故居看到了這個有著“濃黑眉毛”、“濃黑胡子”的偉大作家的雕像,并了解了他光輝的一生。

  走進“三味書屋”,我想起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那里,我看到了魯迅生活的“四角的天空”,還坐在魯迅坐過的課桌前,想象著魯迅小時候求學時的樣子。在他那個大大的書房里,所有擺設都很簡樸,只有柜子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書。

  我在魯迅博物館里看到了,魯迅原名叫周樟壽,后來改名叫周樹人,爺爺是做官的,而從他爸爸這一輩開始,家里就變窮了。而魯迅卻很感謝爸爸,因為那段時間的磨練,讓魯迅知道了自己小時候想做醫生的理想只能救死扶傷,而擁有知識,做一個用“筆”戰斗的人卻可以拯救一個民族。我還在這里認識了魯迅在日本的恩師“藤野先生”,看到了魯迅翻譯的`許多外國進步著作。看著照片上的舊中國和那個時代的人,我不禁感嘆:魯迅是多么偉大的一個中國人。

  也許,在紹興的魯迅故居里,我能看懂的東西不多。但我想,這是一顆種在我心里的種子,以后我還想到上海的“魯迅故居”,去了解魯迅更多的更偉大的故事。

魯迅故居作文8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這一天,今天我坐著小桔燈的大巴車,來到了大名鼎鼎的魯迅故居。

  走下大巴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塊大石碑,上面不僅有魯迅的雕像,而且有一條古街和大大的四個黑字,上面寫著——魯迅故里。魯迅爺爺的大門,一看到這,我忍不住驚嘆了一句:“好大啊!”這里有幾間臥室,就連廚房也很大,幾個人都不會感到擠,還有他們家的刺繡也很漂亮,百鳥朝鳳等等。這要是想要得到,這里都有。(不止現代的)我心里想:魯迅的爺爺可真是大戶人家啊!

  走出以后,我們就來到了百草園,這里有很多蔬菜:有青菜、胡蘿卜、芹菜應有盡有,老師還讓我們在那里拍了個照。看完百草園后,來到了一條街道,這里熱鬧非凡,很多人在那擠著搶東西吃,因此人山人海,這時我突然聞到了臭豆腐的味道,心想:好香啊,真想吃啊。很多人都去跟老師說要買,但老師不讓我們吃,第一趕時間,第二這現在東西吃下去,萬一要拉肚子怎么辦,不安全,所以我們又朝下一個目的地出發。接下來要去三味書屋,走過一段有欄桿的橋后,就來到了當年魯迅讀書的地方,聽導游講解以后,我突然發現桌子上有個“早”字,原來就是有一次魯迅遲到了,教書先生批評了他一頓,然后他就在自己的書桌上寫了一個“早”字,就是讓自己,以后不要遲到,這可把我樂了好一會兒呢,走出來以后,我還沒看見烏篷船呢,好想坐啊,可惜游單單上沒有這一項,也只能就此作罷,既沒有吃到最心愛的臭豆腐,也沒有坐到烏篷船,此時的我是心灰意冷,真是可憐啊!

  半天的旅程就此結束,我也不想多說,畢竟我是心很涼,真慘!

魯迅故居作文9

  春節期間,爸爸帶我到北京游玩,我在那里參觀了魯迅故居。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學家,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紹興。魯迅生前曾在許多地方居住過,所以現在魯迅的故居有紹興、上海、廣州、北京等多處,我們參觀的是北京的魯迅故居,也稱為魯迅博物館。

  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魯迅曾在1924年至1926年在這里住過。一進大院,先看到的是魯迅先生半身漢白玉雕像,沿著小路向西走,就到了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是一個標準的北京四合院,院子不大,北面的正房是魯迅和原配朱安、魯迅母親居住的地方。正房西邊的房間為朱安臥室,東邊是魯迅母親的臥室,中間餐廳北面是魯迅先生的臥室兼工作室,房間很小,只有一個很窄且簡陋的木板床,床上鋪著草席,床下有一個很大的網籃。除床外,還有一把舊藤椅和一張木制的寫字桌,桌上有一個小鬧鐘和一盞帶玻璃罩的油燈。在這個魯迅稱之為“老虎尾巴”的狹小空間里,魯迅創作了《野草》、《彷徨》、《華蓋集》等大量著作。院子的南面是魯迅先生的書房兼會客室。院子中間,是80多年前先生親手栽下的兩棵白丁香,因為天氣寒冷,丁—香樹還沒有發芽、長葉。東西廂房是放生活用品的地方。滑著院子西邊的小門繞過后邊,就是后院:院子中央,是魯迅先生親自打的井,井的四周已經圍上白色的柵欄,院子北邊還有一叢魯迅先生手植的黃刺梅。

  偉人的故居非常簡樸,這令我非常感嘆。我們今天的條件比魯迅還要好,我們有什么理南不好好學習和工作呢?

魯迅故居作文10

  “到!到魯迅故里啦!”我們像出籠的小鳥,下車后,飛奔向這次參觀的目的地——魯迅故居。踏上一條窄窄的石板路,只見兩邊是一溜粉墻黛瓦,竹絲臺門,肅穆莊嚴。

  我們沿著石板路,來到周家新臺門。新臺門坐北朝南,磚瓦結構,共分六進,有房間80多間。魯迅的故居就位于新臺門的西面。魯迅在新臺門內度過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這里留下許多耐人尋味的故事。

  從魯迅故居臨街的兩扇棕色的石庫門進去,穿過小天井是一間泥地的臺門間,這里是魯迅家當年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現在則陳列著轎和櫓。從臺門的側門進去,有一口井,井水又清又涼。穿過長廊,就到桂花明堂,那里長著一片金桂。魯迅小時候,夏天經常躺在桂花樹下的板桌上乘涼,聽繼母張氏給他猜謎、講故事。

  過桂花明堂,便是魯迅的臥室。1909年夏天。魯迅從日本歸國后,在紹興任教時,就住在這兒。他常常在臥室備課寫作到深夜。

  離開故居我們來到百草園,《懷舊》這篇小說就是在此寫成的。魯迅曾經回憶說:“我的家后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子,相傳叫作百草園……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時卻是我的樂園。”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里面種著各種各樣的蔬菜和枝繁葉茂的大樹。聽導游大姐姐介紹:童年時魯迅經常和小伙伴來到百草園嬉戲、玩耍。他們捉蝴蝶、捉蟋蟀、采桑椹、摘覆盆子、拔何首烏:夏天在樹蔭下乘涼,冬天在雪地里捕鳥……聽介紹,我仿佛看到魯迅小時候在此玩耍的情景,聽到他們銀鈴般的笑聲……

  瞻仰魯迅故居,激起我們對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崇敬之情。稽山常青,鏡水長綠,魯迅的浩然正氣、高風亮節永留人間。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 日本午夜啪视频免费 | 亚洲青青草原男人的天堂 | 中文字幕自拍制服丝袜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