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
我們身體上有缺陷,但我們意志堅強,小編為大家帶來了身殘志堅的故事,歡迎閱讀。
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博迪
法國有一名記者叫博迪,年輕時上天賦予他的只是四肢癱瘓,唯一慶幸的是他的左眼還可以動,雖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動,但他還是決心要把自己在病前就構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只會眨眼,所以就只有通過自己眨動左眼與助手溝通,逐個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錄出來,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順序把法語的常用字母讀出來,讓博迪來選擇,當她讀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時,博迪就眨一下眼來表示正確。由于博迪是靠記憶來判斷詞語的,有時不一定正確,他們需要查詞典,所以每天只能錄一兩頁,可以想象兩個人的工作是多么的艱難!幾個月后,他們歷經艱辛終于完成了這部著作,為了寫這本書,博迪共眨了二十多萬次眼,這本不平凡的書共150頁,它的名子叫《潛水衣與蝴蝶》。
史鐵生二十歲殘疾了雙腿,而他卻用“筆”走了世界上最遠的路;貝多芬雙耳失聰,卻用心創造了不朽的“命運交響曲”;史蒂芬。霍金患了運動細胞瘤,不能動不能說,卻用思維走進了宇宙,去探索星系。黑洞。夸克……奧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卻寫出了最偉大的著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激勵著中外青年投身到革命中去……
在這個世界上,有著健全的四肢,聰明頭腦的人不在少數,卻很少有人有如此成就,而世人缺少的正是他們這種永不服輸的精神與堅忍不拔的毅力,世人總是在明日復明日中忙忙碌碌,又總是在等待機會中錯失良機,總是在抱怨牢騷中荒費時光,在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中迷失自己……他們的成功,在于不苛求條件,不是在等待機會,而是在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
我們也有許多的理想和抱負,目標與追求,可不付注行動,就是無法實現的空想,一切將是枉然。燈下閱讀不如電視機前舒適,唐詩宋詞不如電子游戲迷人,勞碌奔波不如麻將桌棋牌室安逸,我們常常抱怨命運的不公,條件不如人意,我們卻忘記了因內起主導作用,外因只是輔助,沒有自身的努力,在好的環境條件也只能是擺設,面對困難我們常常放棄,所以我們會痛失良機,不是我們沒有機遇成功而是我們缺少成功必備的毅力,堅持不懈不放棄才會到達目的地。
也許經過努力我們達不到預期的目地,也許我們最后成不了作家、詩人、商人、老板……,但只要我們經歷過就不后悔,困難磨練了我們的意志,失敗讓我們更加懂得珍惜,堅忍讓我們面對一切淡定自如,勝不驕敗不餒,而且這一路的風景是安逸時無法享受到的,這一路的快樂是吃喝玩樂所不能體味的。
一只眼睛能出書,失聰的耳朵能奏樂,沒有腳卻能走世界上最遠的路……,這是何等的奇跡,何等的不凡,而我們,健全的人還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朋友,努力堅持吧,相信自己,我能行!
身殘志堅的名人故事:楊琴
楊琴,一個身殘志堅的名人,通過養殖珍珠雞走上創業的道理,今天我們中國雞蛋網就給大家來分享一下這個身殘志堅的故事,讓我們不得不對她表示佩服!
3月4日,成都下著綿綿細雨,在雙流縣勝利鎮云華社區,一個女孩卻冒著雨點,早早起床趕到自家雞圈打掃衛生。女孩名叫楊琴,今年23歲的她患有殘疾和重大疾病,但憑著自己的堅韌不拔,自主創業,要為家人生活頂起一片天。
花樣年華突遭橫禍
2008年,楊琴年滿16歲。花樣年華的她,卻在這一年遭遇了人生的重大挫折。那一年8月19日,職業中學畢業的楊琴騎著電動車外出找工作,卻不幸遭遇車禍,造成身體多處骨折,腦部嚴重受損。經過治療后,她雖然勉強撿回了一條性命,卻不幸患上了四級智力障礙,記憶、反應能力都出現了較大問題。
然而,車禍只是這個家庭悲劇的開始。楊琴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務工收入有限,楊琴還有一個妹妹也在讀書。為減輕家里負擔,車禍后楊琴僅在家休養了數月,便開始找工作。幾經挫折,2012年5月,楊琴才在雙流當地的一家電子裝配廠找到一個工作機會。可公司的體檢報告卻再次讓她和她的家庭遭受重創……
“查出來是患上了丙肝。”至今談及此事,楊琴的母親朱加秀仍會傷心落淚。由于丙型病毒性肝炎會導致患者肝臟慢性炎癥壞死、纖維化,甚至可能發生肝硬化、肝癌,楊琴不得不放棄努力找來的工作,再次住進了醫院。楊琴的這次住院治療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積蓄,后續治療每個月都要花費5000多元,面對生活上的重重打擊和經濟上的入不敷出,2014年初楊琴父母離了婚,楊琴姐妹倆只得與母親相依為命。
殘疾女孩自強不息
眼瞅著母親朱加秀獨自肩負家庭重擔,楊琴暗下決心要為母親分擔,自主創業。
經過多番考察和學習,她最終決定養殖珍珠雞。“這個品種的雞糧草兼食,非常節約糧食,而且肉質好、適應性強,飼養管理也不難。”2014年2月,楊琴懷揣著向親戚借來的一萬塊錢,獨自一人前往簡陽學習珍珠雞的養殖技術。“雖然決定做養殖后,我身邊有不少人反對,但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做成。”楊琴告訴記者自己雖然有智力障礙,但勝在手腳齊全,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創業為母親分擔重擔。也正是帶著這份堅強的信念,她很快學成。一個月后,楊琴回到雙流把家里的4畝菜地改成了雞圈。而她訂購的500只珍珠雞雞苗也很快到貨,她的家禽養殖事業就此正式啟動。
為了減少飼養成本,并保證雞肉質量,楊琴采取了放養的方式,將所有的珍珠雞都放養在自家雞圈的圍網里,讓其自己覓食,每天只是扔些菜葉和玉米、紅薯粒等粗糧作為補充。“珍珠雞野性十足、非常好動,喜歡到處飛,這也是為什么這種雞的營養價值比其他雞高的原因。”楊琴說。
銷路不暢期盼幫助
一年來,在楊琴和朱加秀的精心飼養下,她們的珍珠雞長勢良好,昔日的小雞苗而今紛紛長成了均重近4斤的大雞,可母女倆卻犯了愁。
“主要是找不到銷路。”楊琴告訴記者,由于缺少銷售渠道,加之人們對于珍珠雞的了解甚少,最初她們以每只雞均價80元的價格出售,但銷量還是有限。而今眼看著就要過了最佳銷售期,這些雞都還沒有銷售完。
“這些雞都已經長大了,每天都要喂糧食,每天開銷總費用300多元。再拖下去成本越來越高,最后肯定要虧了。可是,初次創業的我以及我們這個貧困家庭的確輸不起啊。”楊琴無奈地說,原以為付出努力攻克了技術關卡就沒事了,不料如今雞的銷路又成了難題。
“這種雞骨頭細,內臟小,全是瘦肉,口感極佳,25元一斤,比土雞還便宜。”楊琴的鄰居告訴記者,與普通肉雞相比,珍珠雞肉中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低。這位吃慣了土雞的鄰居,對這種既好看又好吃極富營養價值的珍珠雞特別偏愛。“但是,我們一家最多也只能夠幫助她買幾只。”
據云華社區居委會主任黃忠介紹,他們獲悉此事后。已經向勝利鎮以及縣殘聯等相關部門反映,相關領導表示將按照相關政策,把“楊琴珍珠雞生態養殖園”納入今年的“殘疾人創業項目”給予扶持,安排創業導師上門指導,在技術和營銷技巧等方面幫助她。“我已經幫助楊琴銷售了幾十只雞,但這只是零頭。大批量銷售的話,還希望各農家樂、餐飲酒店和廣大的社會愛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幫助這個家庭走出困境。”黃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