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常識:漢語命名中的語言美感

時間:2025-04-15 08:50:34 晶敏 文學常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文學常識:漢語命名中的語言美感

  導語:漢字是表意文字,由漢字書寫出來的命名就很容易讓人觀其形而知其義。因而,漢語的命名能將命名對象的內容表達得或直觀形象、或豐富多彩、或蘊含哲理、或引人遐思。善于命名的人,可以讓命名具有讓人過目不忘、經久回味的語言美感。這是表音的印歐文字所無法企及的。下面我們來說說漢語命名中的語言美感。

文學常識:漢語命名中的語言美感

  且不說中國幾千年中無數古人的名、字、號、別稱、謚號顯現的語言美感是西方人的名姓無法相比的,就是當今引進的西方的一些食品名稱,一經中文翻譯,表音的同時也有了意義,特別叫得響。最精典的恐怕要數“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音美意好,誰都喜歡。最令人叫絕的恐怕要數到許多西方影片的譯名,絕就絕經過中國人的意譯,比它原來的片名精彩多了。這些意譯出來的片名,可以說既起到了點晴作用,也給影片插上了靈異的飛翼,使它倍受中國觀眾的欣賞并得以廣泛傳播。例如:《亂世佳人》、《出水芙蓉》、《魂斷藍橋》、《廊橋遺夢》、《鴛夢重溫》等等,這些高度概括而又意蘊深長,集文字美、音韻美、詩意美于一體的片名,怎能不令人叫絕呢?

  說到這里,還可以說說中國的地名,那也是美不勝收:麗江、桂林、昆明、銀川、珠海、鼓浪嶼、連云港、青海、青島、天山、長白山、玉龍雪山、峨眉山、香山、鴨綠江、揚子江、瀾滄江、桃花源、蝴蝶泉、日月潭、洞庭湖、天目湖、西子湖、瘦西湖、蘭溪、玉溪……,細細讀來,即使你沒有去過這些地方,也可以想見它們各自的特征、各自的美景,猶如打開一頁又一頁的風光畫卷,神奇的漢語言僅在命名的片言只語中就讓我們享受到了無限美感……

  當然,還有更多的街道路巷的命名,因為這是中國人民世代居住生息的地方,就更具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了。如長順街、慶豐道、懷德路、愛友巷、德勝門等等。西方人命名街道就比較簡單了,常常用字母順序或者用阿拉伯數字標之,也就談不上有什么意義;因為沒有了意義,美感也就沒有了附著。這里有一個東西方人同時給一條街道命名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漢語言文字在命名上顯現美感的優勢。悉尼唐人街主要街道名為Dixon Street ,悉尼的唐人不按“洋人”的名字來譯,別出心裁譯為“德信街”,寓“通德履信”之意。美名也,音形義珠聯璧合、面面俱佳,品之,不禁為我們的漢語言在他邦異域綻放異彩而分外自豪。

  現在,我國的經濟發展迅速,許多商品也更加注重形象設計、命名包裝。漢語言在命名上顯現出來的美感,也可謂百花齊放異彩紛呈:飲品有“雪碧”、“娃哈哈”,一個是晶晶亮、透心涼,一個是歡樂樣、童趣味;食品有“思念——黑珍珠”、“蔡阿姨——小餛飩”,一個浪漫婉約,一個質樸親切;藥品有“腸蟲清”、“泰胃美”、“康泰克”,三者均言簡意達,善頌善禱盡寓其中;洗滌用品有“海飛絲”、“飄柔”,狀寫了秀發的爽潔、輕飄、柔美;電器商品有“春蘭”、“美的”,營造出家庭的恬適、溫馨、悅目……。無疑,在商品經濟中,富有美感的品名會十分自然而又十分有效地渲染商品的功能,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從而擴大商品銷路。曾記得八十年代中期,蘇州“孔雀”、“香雪海”、“春花”、“長城”,曾經被稱為家電產品的“四大名旦”,這些富有美感的命名也曾使人耳目一新,擴大了它們的知名度。特別是“香雪海”冰箱,以蘇州當地知名景點命名。這一名稱無論是看還是讀,都極具詩情畫意:梅林似海,香雪彌漫。誰不想擁有這樣的宜人物件?于是乎,一時間“香雪海”鋪天蓋地,漫山遍野,創造了該冰箱獨步市場的銷售奇跡。

  但話又說回來,盡管漢語言文字在命名上具有顯現美感的優勢,但許多命名者卻沒有認識到這一優勢,這一優勢在我們本域也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例如,有一種婦科沖洗藥,廠家定名為“潔爾陰”,下面發生在一藥房柜臺前的對話,使人深切感受到這一命名的“不美感”:

  女顧客:小姐,我要“潔爾陰”。

  女售貨員:大吉利事!(邊收錢,邊給藥)拿回去潔你自己啦!

  女售貨員的不快,當然同藥名的意義有關。

  再如,在江蘇的某個縣級市有一家餐館叫做“池上便當”,也許這是域外一個知名的餐飲,“池上”也許是個地名(本人幾年前看后一直未細究),但在這個不大的城市里,普通的老百姓看見了,難免會把它與“便池”聯系,說不準還有人會把“便當”誤解為“方便”之義,這不與本旨已相去十萬八千里!這樣的命名,不僅不美,還很不雅了。

  還有一些命名,刻意追求新奇、時尚、洋派,如“斯麗康男子美容霜”、“夢丹娜沐浴露”、“娜娜菜館”、“桑塔納酒店”、“希爾頓歌廳”、“大西洋服裝城”。這些所謂的洋文洋名真讓人不知所云,既不直觀,也沒有個性,還不如老老實實地用自己老祖宗的語言說得明白,看著清楚。用得好,還能平中見奇、平中見美。何樂而不為?

  還有一些命名,在設計上毫無新意,有的甚至是粗制濫造。如“常來往小吃店”、“味道好餐館”,顯得很不含蓄;還有的店名冠以“開開看”,很平淡;有的冠以“想吃就來”,顯然是廢話,誰不想吃會跑來呢?一家理發店竟命名為“大頭理發店”,很不雅觀,和美容場所難以協調。這些命名人,可以說運用語言的態度比較輕慢隨便,對不起我們老祖宗世代相傳的這么傳神的語言,更談不上發揮漢語言在命名上的美感優勢了。

  美學語言學告訴我們,以表意文字為符號的語言,它的美感是同意義(內容)聯系在一起的。所以我們在為人、事、物命名的時候,就應該尊從和利用漢字的特點,從音形義三個方面琢磨推敲,重視其間的聯系,使之相得益彰;反之,如果抽出意義或忽視意義,光是形式,或形式和意義結合不佳,那么這樣的命名也就乏善乏美可陳了。

  漢語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漢語及語言學、中國文學等方面的系統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在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相關部門從事漢語言文字的教學科研、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管理及語言應用方面實際工作的語言學高級專門人才。

  漢語言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漢語及語言學、中國文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思維和專業技能的基本訓練,掌握調查研究、語言教學的基本能力。

  漢語言就業方向

  漢語言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相關部門從事漢語言文字的教學科研、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管理及語言應用方面實際工作。

  漢語言就業崗位

  文案策劃、文案、網站編輯、文案編輯、總經理秘書、網絡編輯、漢語教師 中文教師、人事專員、行政助理、文秘、小學語文教師、企業文化專員等。

  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前景怎么樣?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前景好嗎?

  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可在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有的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可適宜在黨政機關,包括報刊宣傳、新聞出版、影視文化、互聯網、對外交流其他企事業部門從事語言文字工作的專門人才。

  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一門古老的學科,是中華民族用來了解中國歷史,研究中華文化的一門工具,從而提高我們自身素質,對社會發展有著極其重大的人文價值和社會科學價值。正因為這樣,據調查顯示,自各個高校建校以來,幾乎有80%的高校建立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科,并且每年都以穩定的比例吸納新生,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進入高校以后的學習方向,而目前被社會所公認的事實是,90%以上的人認為師范類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更具有發展潛力。據北安高考網的調查顯示,在2004年,教師職業已成為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一是工作的穩定性和自主性,二是這些年教師的待遇節節拔高,出現喜人改觀。2005年,師范類學生的需求量還是很大。統計顯示,在師范類各專業中,需求較大的專業有漢語言文學、教育學、特殊教育、教育技術、數學、英語、日語、物理、計算機等專業;需求相對差一些的專業主要有生物學、地理學、幼兒教育、經濟管理、經濟地理與城鄉規劃、環境學等專業。其中漢語言文學專業占據首位。主要課程有語言學概論、現代漢語、古代漢語、文學概論、中國文學史、中國語言學史、計算語言學、漢語史、漢語方言調查、邏輯學、歐美語言學、實驗語音學、中文信息處理等。就業前景主要是到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相關部門從事漢語言文字的教學科研、對外漢語教學、語言文字管理及語言應用方面的實際工作。2005年剛畢業的師范類漢語言文學本科生對1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應該基本滿意,但經過三四年,他們會是很強的潛力股。據調查在城區,工作三四年的中學教師平均工資2000元~3000元,在一些企業辦的學校,骨干教師的平均工資達到5000元以上。

  另外,師范類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的就業范圍之廣,是其他專業不能同日而語的,除了在教育領域從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之外,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也是本專業極好的出路。

  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前景

  1、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我國高校中文系的主干專業,最早設立這一專業的是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簡稱中文系),其前身為京師大學堂的中國文學。1910年3月31日,京師大學堂分科大學成立“中國文學門”,正式作為文科的一個教學建制。這是我國最早的中文系,其建立標志著中國語言文學開始形成現代的一門獨立學科,這之后較早設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高等學府還有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復旦大學中文系等,其間這一學科在研究和教學中曾涌現過魯迅、胡適、劉半農、沈從文、王力、廢名等大批著名學者。

  2、建國以后,一方面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擴張很快;另一方面隨著民智的啟發,文化受到重視,一時間很多高等都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等,招生規模也逐步擴大。但在“xx”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受到重挫,不僅高校停止招生,許多著名專家、學者也紛紛受迫害,大量歷史文獻、論著被損壞,這給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研究和教育造成了重大損失。“xx”結束以后,這種狀況才得以改變,原有高校恢復了這一專業的招生,并有不少新興院校陸續增設了這一專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又重現蓬勃生機。

  3、目前,國際上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狀況也已具有一定規模,尤其是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著眾多外國學者。至今,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所高等學校設立了中文系或者中文專業,甚至中小學都開展了漢語教學。另外,每年都會有大批留學生、學者到我國研究、學習,國內許多著名學者也應邀出國講學,而西方的學術精神、學術方法與東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這也很好地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4、改革開放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進展很快,目前幾乎所有的綜合性大學、專業院校的中文系及相關院系都設立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其中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文化學院語言文學系等最為著名。在以上院校的中文及相關院系中,很多還開設了碩士點、博士點。

  5、就目前我國高校漢語言專業的分布來看,大致可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兩大類,它們在培養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專業課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美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近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論、外國文學、中國語言學史、實驗語音學、邏輯學、中文信息處理、漢語史、漢語方言調查、歐美語言學、古代漢語、民間文學概論、計算機及應用、寫作等。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重視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和教學能力訓練。

  ①培養模式:

  以夯實基礎,提高素質,引導思維,培養能力為目標,采用學分制教學模式進行培養。前兩個學年,通過專業基礎課的學習,重在把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以奠定扎實的學問功底,掌握基本的求知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后兩個學年,通過相關專業課、實踐課的學習和訓練,重在拓寬視野,培養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為考研和就業做好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儲備。對學生道德情操、氣質修養的培育則貫穿四年大學生活的始終。

  ②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

  本學科學生均需掌握漢語、文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漢語口語和文字表達能力及文學鑒賞、文獻檢索、計算機利用及一定的外語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還要掌握新聞傳播、編輯采訪、廣告方案及有關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相關知識,具備相應的工作、研究能力。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的學生還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語文教學論等專業知識,具備處理古今語文材料、解析古今文學作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實施語文教學的能力。涉外文秘專業的學生還要掌握秘書學、英語(日語)口語與聽力、外語翻譯與寫作、辦公自動化、多媒體技術等專業知識,具備相應的文案寫作、檔案信息管理及公關能力。

  漢語言文學專業工資待遇: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6074位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3397元,其中應屆畢業生工資3749元,0-2年工資3880元,8-10年工資4999元,3-5年工資6832元。

  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方向

  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

  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崗位包括:文案策劃、平面設計、文員、文秘、文案、前臺文員、行政助理、平面設計師、前臺接待 總機 接待生、行政前臺、市場專員、策劃經理等。

  總體上講,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設立,它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從現實意義來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率之高,就業待遇之豐,足以讓相當一部分人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同時,教育戰線的工作者辛勤工作,這就為社會消除了一大部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從發展角度來看,由于中國文化的濃重氛圍和民族精神的強烈吸引力的存在,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最初設立至今,它的逐步完善與飛躍發展我們有目共睹,并且因為這種影響力的存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尤其是師范類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必將在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中為莘莘學子們營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1、教師。

  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要求文筆好,口才好,具有扎實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職業已成為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一是工作的穩定性和自主性,二是這些年教師的待遇節節拔高,出現喜人改觀。統計顯示,在師范類各專業中,漢語言文學專業需求占據首位。如果你的學習非常優秀,或者你在校期間在權威雜志上發表過文章的話,畢業之后你可以選擇出國教書。2005年剛畢業的師范類漢語言文學本科生對1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應該基本滿意,但經過三四年,他們會是很強的“潛力股”。據調查在城區,工作三四年的中學教師平均工資2000元3000元,在一些企業辦的學校,骨干教師的平均工資達到5000元以上。

  2、各類編輯職務。

  主要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要求寫作能力強,知識面比較廣,具備一定的策劃、組織能力。

  3、文秘。

  要求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技能,扎實的公文寫作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較高的英語水平。最好能有相關資格證書。

  4、文案策劃人員。

  要求很高的文字駕馭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市場營銷、廣告專業知識。

  本來本專業需求量很大,就業面寬,但是對于目前狀況來看本專業需求已趨于飽和,就業面臨嚴峻的考驗。畢業生主要的就業方向有教師、各類編織職務、文秘、文案策劃人員、記者等等。

【文學常識:漢語命名中的語言美感】相關文章:

文學常識中的常用數字02-07

2024中考文學常識試題11-04

2015中考文學常識題庫及答案04-26

高考文學常識:元代文學06-23

小學的文學常識08-16

最全的文學常識08-17

總結文學的常識04-10

史記文學常識04-28

中考文學常識08-28

《史記》文學常識08-25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手机,久久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国产精品大屁股美女白浆网站,国产久re热视频精品
久久99久久久久久久 | 香蕉网伊中文在线字幕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