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元宵節高中作文匯編七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元宵節高中作文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高中作文 篇1
“在唐末,正月十五稱為元宵,而在清朝被稱為燈節。一些有權有勢的貴族們請民間藝人為他們扎燈籠,誰家的燈籠扎的最好誰家就是最富有的。”
我對農歷一巧不通,有些二丈和尚摸不著頭腦。聽到“元宵”二字,才明白。原來年年的元宵節又快來臨!
每到元宵這一天,奶奶和媽媽就會張羅著做湯圓。我呢則在一旁看熱鬧。只見她們把糯米粉與少許的水柔成面團。再拿出一小部分,用雙手搓成圓狀,當中挖出一個洞里面放芝麻豆沙和少許的油,再加一些香料,比如桂花。然后再將洞口合上捏攏。然后奶奶把做好的湯團放在沸水中煮,湯團在沸水的鍋中歡騰一些時間,方可撈起來大吃特吃。那裊裊的熱氣和清清桂花香,怎不叫人口攙!,每到哪個時候我會看著奶奶給我盛湯圓。奶奶則會在一旁看著我狼吞虎咽......“慢點吃,慢點吃。小心燙著!”
吃完湯圓,我們全家人就會圍著電視機看元宵“盛宴”瞧!舞臺被裝的火樹銀花,五彩繽紛。各色各樣的爭艷斗奇。演員們精彩的表演更是舞臺的一大亮點。有小品相聲歌曲舞蹈等等別出心載的表演,真是大飽眼福!
此時,我真想說:正月十五,是一個團圓的`日子,是一個充滿歡聲笑語的日子。是一個張燈結彩的日子,禮花綻放的日子!
元宵節高中作文 篇2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的,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的;德勝街。只見那德勝街的大牌樓,五光十色,“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真是“疑是金河落德勝”啊。哎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繁多,這么出奇的燈。看都看不過來。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氣活現的鳳凰!。兩只寶珠般的圓眼的,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我們繼續往前走,只聽見不知道是從哪里傳來的歌聲“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那肯定就是移動通信公司的宣傳了。果然,前面有一個舞臺。上面雖然空空如也,但旁邊是一個手機,(還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機廣告)手機的屏幕上還有動畫。哦,怪不得聽見歌聲,只見屏幕里的周杰倫正賣力地拿著話筒,唱著呢!看來的,元宵節不僅燈好看,還處處充滿商機。
這邊剛剛送走了周杰倫,那邊的刀郎又來的了。因為那熟悉的旋律“20xx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的更晚一些”真悠閑啊。原來是為九曲黃河陣做廣告啊。看那九曲黃河陣,左拐右拐,精妙無比,正如人生道路上,雖然左拐右拐,但最后還是會出去,獲得勝利。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元宵節高中作文 篇3
關于元宵節,有一個有趣的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的神鳥誤落在一個村莊。那時的動物都是很殘忍的,所以村里有很多獵人,獵人看見神鳥不知他的來歷,以為是只害鳥,就把它殺死了。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后大發雷霆,下令派3000天兵正月十五去村里防火把村子里的人都燒光。
七仙女聽到了就讓一個神仙去幫人們,人們按照神仙的說法,在村子周圍點上篝火,再點上許多燈籠,玉皇大帝從天上看到此景,以為村民自己放火燒死了,也就沒派天兵,村民幸免于難。從此,人們每到正月十五就點篝火,掛燈籠,就有了元宵節。
這個傳說是假的,元宵節的真實情況是起源于漢朝,到今天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了。漢朝時,印度佛教流傳進中國,佛教中有供奉舍利子的習慣做法。于是漢朝的皇帝就從印度人哪里學來了供奉舍利子,在正月十五的晚上,整個皇宮張燈結彩,滿朝文武上朝,供奉舍利子。
后來這種做法流傳到了民間,民間沒有舍利子,只是張燈結彩,放篝火,于是就形成了元宵節最古老的習俗。
到隋煬帝的時候,元宵節就更熱鬧了。開始演節目,光演員就有30000人,樂隊人數18000人,舞臺有8里地長。到了唐朝,更是盛況空前,大唐盛世的元宵節過三天。唐朝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朝代,唐玄宗年間,皇宮為了元宵節,制作了50000盞燈籠,做了一個大型燈樓,有150尺高,人們在里面可以游玩、喝酒等等,大街上的人們也都提著燈籠。
街上還有“寶馬雕車香滿路”,一輛輛的花車,車上坐著主人,上好的寶馬拉車,車還散發著香味,后面還跟著成隊列的`仕女。人們盡情觀看玩耍。
宋朝的皇帝很喜歡元宵節,就把過元宵節的日期由三天改為五天。
元宵節的好多習俗都是在宋朝形成的。這時或元宵節的規模也很大,萬盞燈火,累成那個金山,百里之內燈火不絕。明朝朱元璋把元宵節擴大到10天,從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七,那時的元宵節很熱鬧,很好玩。
我國的元宵節歷史悠久,風俗很多,各種各樣,很是豐富。全國人民都在早晨吃元宵,那元宵一個個大大的,圓圓的,一嘗可香了,餡都往外冒。晚上去大街上鬧花燈,猜燈謎,燈籠上掛著紙條讓你猜。還有耍龍舞獅子,到空地上放煙花,一個個煙花像大傘一樣在空中綻開。還有踩高蹺、扭秧歌、跑旱船,都很好玩。
啊,原來元宵節真是不錯。又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又有好看的。是的,元宵節是中國歷史上最熱鬧的節日,人們在一起快快樂樂很有趣兒,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代的人們都在元宵節里得到了莫大的快樂。
元宵節高中作文 篇4
元宵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雖然它的盛大程度還不及春節,但是我認為,元宵節也是一個能帶來歡樂的節日。
元宵節的清晨,爸爸會給我煮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湯圓好可愛,白白胖胖的,揚著圓乎乎的“湯圓臉”來回扭動,“給我讓點兒空唄!”“哎呀,我的‘內臟’都被你們擠出來了!”我猜它們一定在互相擠著說這些話。我笑呵呵地拿起勺子,先舀了一個“半死不活”的小湯圓,毫不猶豫地扔進嘴里。“哎呀燙死我了!”我被燙了一下,我剛進嘴的湯圓也被吐出來,得意揚揚地揚著臉:“哈哈,你活該,你活該,誰叫你先吃我的!”我吸取教訓,吹一吹吃掉所有的湯圓。
吃完早飯,姑姑他們一家來了,我們嬉笑著互相打趣著。表弟先向我開火:“你臉跟這湯圓差不多,小心一口吃掉啊!”我姑父和旁聽的.爸爸哈哈笑著,姑父幫我開火:“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這小臉才該小心呢!”表弟一臉“憤怒”恨不得把他爸爸當湯圓一口吃了,我們其他人不約而同的拍著大腿笑。
夜晚來臨了,晚飯依舊很豐盛,還有一道特殊的菜:炸湯圓。原來雪白的湯圓炸至淡黃色,但是水果湯圓炸出來又酸又甜,害我們一會兒被酸的擠眼,一會兒甜得摸臉直叫好吃,真好玩。吃飽喝足,好玩的表弟拉著姑父和爸爸鬧著出去玩,媽媽、姑姑也帶著表弟出去逛街了,我獨守房間,靜靜地注視著剛被爸爸點好的小蠟燭,金黃色的火焰在晚風的輕拂下輕輕搖曳,顯得很是安詳。我輕輕地摸了摸蠟燭余下的部分,熱乎乎的,像剛出鍋不一會兒的小湯圓。望著這安詳的小蠟燭,我的心里也很平靜,屋子里靜悄悄的,我甚至都可以聽到我的小心臟在“砰砰”地跳動著,屋子里的燈被我關掉了,這“星星之火”,突然間顯得如此明亮,好溫馨的感覺。
快九點的時候,爸爸媽媽和弟弟一起回來了,姑姑一家也回去了,我迷迷糊糊中,想到表弟也已經窩在姑父的車里,在清涼的晚風和燈光輝煌中閉上了眼睛,元宵節也在一片夜晚的寧靜下落下了幕布。
元宵節高中作文 篇5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俗稱情人節或團圓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放鞭炮,吃元宵。
我家也不例外,媽媽做了一桌豐盛的晚餐,全家人圍在餐桌前高興地交談著,津津有味的品嘗著。飯后,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樓下放鞭炮。爸爸早就給我買好了各種各樣的鞭炮煙花,有轟天雷,小飛機,開心果等等。我小心翼翼的拿出最喜歡的小飛機,捋了捋信子輕放在地上,用打火機點著,然后迅速離開,幾秒鐘后小飛機噴著火花旋轉著飛上天空,再幾秒鐘后“砰砰砰”幾聲巨響,紙屑紛飛落下,我樂此不疲的放下,點著,忘我的陶醉在鞭炮里。
放完鞭炮以后,我還不過癮,便讓爸爸帶我到別處去看燈和煙花。馬路上到處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花燈更是種類繁多,設計新奇,造型各異,整個街道火樹銀花,璀璨奪目,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們前來觀賞。
有的人在放鞭炮,有的人在看花燈,有的人在吃東西,都很開心。那些五彩斑斕煙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五彩的花燈被高高的掛在了半空中,閃著耀眼的光芒。美麗的花燈給這里增加了秀麗的色彩。這些造花燈的人手還真巧,什么羊形、龍形,拖拉機耕田形的……都能造出來,真了不起。整個城市到處是燈的世界,“花”的海洋,人間天堂。
美好的時光總是感覺太短暫,還沒盡興,煙花就稀稀拉拉的越來越少了,街上的行人也漸漸少了,該回家了,把意猶未盡的心情帶到夢鄉,沉浸在繽紛絢爛,五彩斑斕的世界中。
元宵節高中作文 篇6
昨天是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后一天。晚上,我一吃完晚飯,就迫不及待地拿著魔棒花燈,和老媽一起到樓下玩。
到了樓下廣場,我向四周一看,已經有許多小朋友跟著大人出來玩了。他們也像我一樣,個個挑著花燈。那些花燈形態各異,有汽車花燈,有紙兔花燈,有啦啦棒花燈……其中有個小女孩可有趣了:頭上戴著一對“牛角”,她只要一按按鈕,那對“牛角”就亮了起來,還不停地唱著歌,十分引人注目。
我們走出大門,看到一群人正圍著什么東西,我們十分好奇,便湊了過去,一看,原來他們在買花炮。那些五顏六色的'花炮令人眼花繚亂。我買了一盒響炮和一捆手搖煙花,又到超市買了個打火機。我和老媽來到花壇旁,點燃了一根手搖煙花。我拿著手搖煙花甩來甩去。它一會兒變成紅色,一會兒變成黃色,一會兒變成紫色,一會兒變成綠色,美麗極了。我想,這煙花應該叫變色煙花才對。放了會兒手搖煙花,我又去放響炮,老媽接著繼續放手搖煙花。我把響炮在擦紙上擦了一下,然后把它扔了出去。只聽“砰”的一聲,響炮炸開了,我和老媽都嚇了一跳。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回家的時間到了,我戀戀不舍地跟老媽回家了。
元宵節高中作文 篇7
夕陽剛剛落下,皎月還未探出頭來。整個大地已是一片熱鬧非常的景象了。張家早早的就掛上了燈籠,李家也結上了濃濃的重彩,鞭炮是那個噼里啪啦的響啊,煙花也在那垂垂星空炸開了花。可不,鬧元宵啦!
元宵節也稱上元節,是我國傳統的民族節日,有著濃厚的文化底蘊。自李唐以來,人們就有“鬧元宵節,賞燈猜字謎”的習俗了。今年的今日也不例外嘍。
過元宵節少不了的是燈籠,不可或缺的事兒是上燈——給祖文送燈籠。送燈籠可是一件讓小孩子樂此不疲的差事。可不是,大人還在張羅著飯菜哩,小孩們就已嘰嘰哇哇的要出發了。于是無數曲徑通幽的小道上便出現了一群群特殊的人們,紅彤彤的燈籠,大人們的談話,小孩子的嬉鬧,轟隆隆的鞭炮聲,還有繽紛絢爛的煙花。。。。。。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組成了一幅優美的元宵上燈圖。每每這時,我還有我那兩個侄兒總是打在最前頭,去給我拿已經去世的爺爺上燈。
爺爺的墳地距家也有個兩三里路,只是我們這么大的小孩來說,是沒有距離之感的。一路上我們走著,說著,笑著,還鬧著。各自提著自己的燈籠不無張揚的'炫耀著。燈籠里的蠟燭都已被點著,燭光透過紅紙,射出一圈紅暈來。當然了,它可并不是用來照亮的,因為那天上高高掛著的明月正發射著朗朗的月光,大地給平鋪了一層盈輝。說起這燈籠,可都是我們親自動手做的呢,算不的精致,卻絕對的充滿樂趣。
到了爺爺的墳地,我們立刻忙開了。你燒紙來,我放炮,他插燈籠,大家可帶勁了。沒人扣了幾個頭,待到火徹底的滅了,我們又追逐著往回跑了。
“誰家的孩子真孝順,這么早就上燈了”聽到大人們的夸獎,我們可樂了。其實,在我還未出生,爺爺就已經去世了,更別說我的那兩個侄兒也都未曾見過面。不過,聽爸媽他們說,如果爺爺還在世的話,應該是很疼我 、我們的。一股敬愛與思念之情油然涌上心來。
送燈的確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兒,從中我深深的體驗到了生活的樂趣,在那強烈的氛圍下,我還真切的體味到傳統民族文化的巨大魅力;更可貴的是,送燈他勾起了我們對先輩的思念,喚醒了我,不僅僅我,是我們,“孝”的含義。
【元宵節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元宵節高中作文06-12
高中元宵節作文11-11
高中描寫元宵節的作文08-24
高中元宵節作文優質10-04
關于高中元宵節作文06-16
高中元宵節作文【熱門】11-12
元宵節高中作文三篇03-05
【精選】元宵節高中作文五篇02-25
高中元宵節英語作文04-08
精選元宵節高中作文3篇02-25